主题:新冠病毒到身边(二) -- 夜如何其
今天一早,驱车去COSTCO。
唉嗨!人不多哎。
结果一到,就漏了怯,赶紧听从指挥,排队进门。
商店用货架托盘堆出一条隔离进口。
大家保持2米距离(6.5英尺),擦了手和车子推手,进去一看,需要贴近观看的首饰手表柜,清空了,不卖了。
IPAD,MAC book全不开机。
东西很齐全,据说有口罩卖,但我没找到,商店里也没有人戴口罩。店员们戴手套。
交钱也得排队,十几个人,排到商店另一头去了。
收银处,自己举起卡,供人扫描。
我被提醒两次,一次是距离。一次是请我耐心,等他们擦完收银隔板。
每处都是三个人,连换轮胎的,都过来帮忙了。
交完钱,发现卖热狗的也不服务了。
眼镜处,验光服务取消,顾客极少。
退货处也取消服务,但有人。
出口也是自己展开收据。
在前面的一对老夫妇被拦住,去退货服务区登记,可能是买了发烧药的缘故。保持距离,没听清楚。
然后回家,路上加油站,87号汽油65分了。
旅游景点的饭馆、商店都关了,大群的人在街上溜达。弄得有些旅游小城的市长非常的抓狂。
这次最大的感受就是白人鬼子总体上对生死似乎不像中国人那么在乎。现在有点明白白人鬼子为什么会发明出攀岩这种玩命的运动了。
这两周,我是打定主意不去买菜了。
目测1/3吧,另1/3不带口罩但是带手套,一次性的或者干脆是冬天用的手套,少数人还同时带口罩。也在卖快餐,但光顾的人很少。
最大的漏洞是结账插卡输密码键盘完全不见消毒。前面的哥们带着手套按不对密码,只好脱了手套。
我们小地方,比不上美国那么剽悍。
但是持枪也是允许的,狩猎季节,经常有人发帖,询问有没有地主,允许在私人地界开枪打猎。
网上常说,"我朋友我同学",和农民直接交易的事情。
就我们的实际经历而言,地产往往比较贵,这可能与华人来的晚,没有人脉,拿不到本地人的熟人价。
其次猎物交易,似乎很受欢迎,我们的同事休假期间,被当屠夫的叔叔雇去,分肉,干一天管饭管酒,一百块钱。
但是采摘苹果,草莓的确乡下超便宜实惠,问题是你得很能吃。
扯远了,购枪我当初也打算过,老婆坚决不同意。
看到网上宣传,我关心一下本地治安。
结果——————
警察局说:由于新冠肺炎,本地治安大好,犯罪率大降。但是由于熊孩子都在家里,投诉邻居的出警率有所增长。
目前本地已经预备进入紧急状态。
连续三日,日日新增病例。
路上走路,大家也开始主动保持距离。
但是滞留在本地的年轻人,还是聚在一起,打篮球。
路上跑步的,男女老少,都有。
遛狗的一如既往。
天气还冷,猫咪们都还没出门。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本地的中国店也早这么做了,积极提供服务。一时物资还好,今天下午开会,总结在家工作一周来的好处坏处,大家纷纷抱怨在家吃太多了,于体重不利。不知道这样的高级牢骚能发多久,封城日久的话可就要露出老底了。
否则警告罚款,秩序还算井然。你们那里估计警力不足,只能靠自觉,只能自己多注意。熊孩子们真没办法。
希望尽快把以前积攒的病例都赶紧发出来,早见拐点。
我知道,我有点过分。
本地病例天天增加。
我天天都出去浪----
我得上班;
我O型血,负责买菜!
有时我也非常同情商店把门的店员,没一个口罩,真要传染,他们一天近距离接触几百人,肯定跑不掉。
说实话,戴口罩好。但是除去一个外国人,戴口罩的全部是东亚人,非常刺目。外貌和衣服饰品的不同,是种族歧视的出发点。
我觉得戴就戴吧,但是没事别出来乱跑,外国人看了非常不好受。他们既觉的你傻,却又十分愤懑,是种很危险的情绪。
------
现在是开始死人,传媒上,已经开始宣传国外经验了。
至少老年痴呆症一律不救。老年人不再做心脏复苏。
由于国外普及急救教育,老外对生命力原则很认可。
国内宣传的:贵壮健,贱老弱。
也是事实,也有所误解。
国外救人,救人的,被救的,都有权利。
被救的有选择死的权利。比如宣传的一位瑞士老太太,九十多了,拒绝插管抢救,说是这辈子很好,也活够了。
但没有说:去救别人吧!
但是新闻事件吗----
得有戏剧性!
----
这老太太康复了!
还是不建议新手买枪。
前面说过,木头房子、石膏板隔墙,步手枪子弹很容易打穿,新手根本不知道怎么防止流弹乱飞。散弹枪可以客服这个问题,但是看家护院用的散弹枪,一般枪管短、弹仓大。这玩意枪声巨响、后坐力巨大。枪声大是好事,满足把毛贼吓跑的要求。但是后坐力大,新手弄不好能把肩膀搞脱臼。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买挺重机枪摆在家门口当石狮子用(大家拿的民用重机枪都把连发功能给disable了),保证各路毛贼绕着走。友直老河友就这么干过。
家防00鹿蛋如果担心后坐力,选18g 好了。
12g也没有那么可怕,不过需要多打几次。
国内说拒绝插管的事我也知道一例,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生前曾留下一句“如果万一,不要插管抢救”的叮嘱。
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需要插管的都是重症乃至危重症,前期我们对这个病缺少了解,一旦插管了往往就拔不下来了。另一个是因为我们缺少正压面罩,插管会让其他医生们冒着感染的风险救治他。
刘院长最后的救助过程不得而知,不过我敢肯定,他的同事们不会因为有危险就不给他插管,这不符合我们的理念。
其他的老人们说不要救的例子其实听说挺多的,但是出发点大多是不愿意浪费医疗资源。武汉早期病床严重不足的时候,一家人中往往都是让老人们先住院,年轻人再继续等床位,这是我们的传统做法。
这次疫情,真的是两种理念的碰撞。不过,要战胜疫情首先就必须团结,这点,我们做的比他们好的多。
最后回头说下那个瑞士老太太,估计她还是轻症,不需要插管。因为如果是重症乃至危重的话,治疗时间至少要3-4周。
理由很简单,疫情控制不住-经济萧条-失业率大增-无以为生-骚乱,一眼就可以看到的链条。所以懂王要直升机撒钱。
首先道一下歉。
我上篇说道,老年痴呆症不抢救了。
结果立马有报道,一位99岁的老年患者康复。
其次,加国总理夫人康复。
特鲁多再次要求大家不出门,估计两周封闭不可避免,三周也有可能。
可能再长,不会了。
社会承担不起,隔离三周,此前此后,得近两个月。
我估计最后,有可能的解套方案是:抗体研究,病毒已经弥散。大家恢复正常生活,各安天命吧。
我们本地病毒测试,已经达到0.5%,从质量管理,样本抽样的要求来看,已经达到相当置信度。目前阳性率大于2%。
考虑到这种抽检有相当的偏离(危险人均集中),社会阳性率应该更低。但是一旦社区传染占绝大部分,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就会越来越越符合实际。
可惜无法知道国内,特别是武汉的数据,无从推测。
但从数学上来看,我认为大流行不可避免。
隔离的意义,就是本地政府宣传的那样,拍平曲线,为公共医疗服务争取时间和空间的平衡。
这一点其实非常令人迷惑。
不管怎么说,尽量离别人远点吧。估计周一新增病例,加拿大得破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