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新冠中医成就整理 -- 阴霾信仰

共:💬206 🌺952 🌵3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统计学论文给出的是有效的概率

一种药物大概率与更高的疗效相关联,这不就是药物大概率与更高的疗效有因果关系的意思?即药物大概率是有效的意思?

2,我并不认为RCT是最可靠的办法,我只是指出你的逻辑错误,即:即便是RCT是最可靠的办法,你的逻辑也存在巨大漏洞,搞明白这个逻辑吗?

3,你把现实世界想得太简单,现实世界往往是很难量化的,例如数学中的一个形式简单的微分方程例如黎卡提方程就很难有量化的解,而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关于黎卡提方程的介绍可以看这里:

外链出处

一种方法是次优的或者次可靠的,如果真能够量化出它与最可靠的方式的误差,当然是理想状态,但是现实世界哪有那么理想化?

正如你前面提到的成本问题,包括社会成本问题,实验可能带来更多患者死亡,再比如基本的伦理问题,例如外科手术实验就无法进行对照实验等等。

4,科学研究从来都是受制于很多条件,没有那么理想的状态,只要能够得出一个有很大的概率成立的突破性结果,那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至于其缺陷或者说局限性,只要科学界是一个正常的没有受到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的环境下,这个研究的不足可以被后续的更多的研究所弥补。

举一个例子

数论界的一个著名定理:素数定理,首先来自于黎曼的研究,但黎曼的研究存在几个假设需要证明,后来当后来的学者证明了那几个假设以后素数定理就成立了。

即便黎曼对素数定理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但人们公认他的成就是第一位的。

关于这个方面的数学史简单介绍一下:

所谓素数定理研究的是素数的个数的多少,例如十亿以内的素数有多少个,十万亿以内的素数有多少个。

欧拉发现了一个证明素数个数无穷多个的一个崭新的办法,给出了一个具有很丰富数学性质的函数zeta级数,当时欧拉主要研究的是这个级数的实数性质。

黎曼对复变函数理论有了高度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黎曼把zeta级数从实数域扩大到复数域,进而发现素数个数可以通过积分而得出。

黎曼的研究存在的一个最大的缺陷是没有证明Zeta级数在s=1+it这条直线上不存在零点,而是直接认定这一点成立。

几十年以后由Hadamard 以及泊松两个人独立证明了那一点素数定理最后才证明完成。

通宝推:自由呼吸F0,
家园 瞎扯淡

厨子犯的是基本的逻辑错误,即混淆概念的错误。

逻辑正确不说明其理论一定符合实际,还需要检验

但逻辑不正确,就连检验也没有必要。

逻辑最基本的一点是界定概念,区分概念。

你就是越扯越远,看起来很高深,其实全是瞎扯淡。

家园 你连科学都不懂还谈什么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是建立在科学这个概念的基础上的概念,你想搞清楚科学哲学,还是先搞懂科学这个概念再说吧

各派医家怎么从概念到定理的演绎的?

说一个中医的定理证明,中医的概念定义出来?

家园 我觉得没必要讨论了

先从最基本的开始。古代科学是不是科学?古代科学是不是杂质?我们在讨论古代科学的时候,是在说从中发展出来的现代科学吗?科学的定义本来就有很多,要看具体语境。大部分时候,科学只不过是系统化的分类知识,在现代,只是加上了精密实证和严格演绎而已。在你的语境里是经过限定的现代科学,而且是强调从定理出发演绎理论。我这里科学的定义只不过是从意向性研究出发,认为基础和科学无二,只是最基本的本体不同而已。

五行运动算不算定理?脏腑学说算不算概念?至于演绎,这里的演绎已经定义过了,那就是构建一个模型,然后进行逻辑操作。这也可以作为知识来源,并且经过实证探寻。说白了,就是根据已知情况提出假设,然后验证而已。这难道还需要发明一套符号?罗兄把演绎法限定在常见的事物上了。而不是定义。

如果按照现在部分国内科学史作者的观点,把科学定义为特定的人文活动,尤其是绑定到自由人性和本体论上,那么中国是完全没有任何科学可言的。按照部分国外科学史作者的观点,将科学定义为数学化之后的演绎推理,那么中国由于数学不行,也是没有科学可言的。所以这里选择的是从科学基础,意向性研究出发,定义科学是什么。也有些汉学家称之为前科学或者古代科学。无非是定义问题而已。

明确定义然后在针对说明,这是最基本的科学态度。罗兄看上去是认为只有唯一定义。这对科学哲学来说,其实也是不可能的。

家园 本来就是基本错误

从一开始的回复,这样的表述就没少过。

但是我针对的是科学主义,永远可以用一个更“高级”的表述作为立论基础,无视掉这种基本错误。就好像,我可以论证某种中药多么有效,经过严格论证、严密试验,效果优异。但是人家完全可以不理,直接针对副作用、禁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原材料毒性诸如此类。然后拒绝。(组方减毒和炮制减毒是最常被无视的。也是化学专业最容易对药学质疑的地方。)又或者,像上面一样,所有阶段的逻辑错误都无所谓,直接咬死RCT就行了。

简单说,只要按照那套逻辑,无论如何都有理由。这甚至和主观情感没有关系,情感只是加剧了这种表达的无理而已。

家园 没有办法与你沟通

你的论述看起来又晦涩,仔细看进去又错误多多。

基本上你的论述里面存在大量的概念错误,从第一句就错了

你还是从基本的概念辨析做起。

家园 所谓古代科学那只是不严密表述

严格的说只能说是古代的认识不能说是古代的科学。

五行生克可以认为是命题。

命题和定理之间差了一个证明。

连证明都没有,你怎么确定那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只有经过证明的真命题才叫做定理。

否则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早就可以说是定理了,都验算到多大的数字了。

脏腑学说算不算概念?

你连概念是什么意思都不懂。

概念对对一类事物的概括,

命题是对概念的性质的描述

学说是指大量的命题的集合。

你自己看看概念和学说之间隔了多少?

提出假设而验证离科学远了去了。

科学是一套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认识,从一个父概念性质推导出子概念性质,然后依次不断类推下去,构成一个有层次的逻辑体系。

这样的一个有层次的逻辑体系就意味着认知的可追溯性。

例如一个人认为某事物存在A性质,因为什么什么定理

但最后发现事实不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追溯他的整个论证过程,进而追溯他引用的其他人的论证,然后一直追溯下去,最后找出错误的根源。

一个有层次的逻辑体系意味着认知的可扩展性。

三角形内角和180度,这个就可以扩展到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百八十度。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物体所受外力决定,这个可以扩展到所有物体的运动。

这样一种可追溯性的可扩展性的认知体系比一般的假设验证不是更有效多了。

提出假设到验证,这只是一个非常孤立的认知,与科学的层次性体系性强的认知差远了。

最后定义不是唯一的,定义的目的是为了区分概念,避免概念的混淆,只要能够把概念准确的区分开来,避免读者混淆,就是合格的定义。

概念混淆了就没有办法保证概念的层次性体系性。

家园 所以才说法讨论的。

这里全部都是经过限定的概念。全是基于现代科学/本体论才能得出来的结论。而我所有的概念都被后续描述定义过了,你否认的是定义。

因为回到文章开头,古代科学怎么算?

实在是无力全部解释一遍。不过有一个更高级别的说法可以覆盖,当然你会觉得胡说八道。那就是你似乎始终不明白意向性研究是什么。也不明白中医知识是怎么进步的,因为上文的说法等于中医的知识论存在严重缺陷,只能通过经验(归纳)进行认识。而且,你举例的是具体情况,而我说的是基本性质。

从意向性研究出发,认为基础和科学无二,只是最基本的本体不同而已。

许多关键词都被无视掉了,所以才说,没法讨论的。

严格来说,你的说法基本可以证明中国没有科学,中医也不是科学,任何时候也都不可能是科学。中医现代化只能是现代科学从中医汲取资源,严格来说是现代科学,和中医没有任何关系。

拿猜想和有对应实在的现象总结比较,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是谁在混淆概念?

如果不了解中医的本体是本变,进而导致没有稳定实在,同时流派解释更强调认识导致无法构建超验逻辑,是不可能明白这里到底在说什么的。

罗兄说的这些,基本都是我之前说过的。

家园 无视语境和关键词

当然概念错误。所以没什么可说的了。

家园 意向性研究这个词一听就是瞎扯淡

我也不知道你说的什么本体是什么意思

我估计你的这些概念是来自中国哲学界的一些瞎扯淡概念。

中医怎么不可能科学化?

从定义开始。

精气神

阴阳五行

五脏六腑

等等全部重新定义。

举例来说沈自尹就对肾阳进行了一个定义,并且提出了判定标准

复旦大学还是做了不少中医科学化的工作的。

例如气虚是什么意思?

血虚是什么意思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重新定义的

家园 这两个恰好都是来自国外。

意向性(intentionality),出自胡塞尔现象学。

本体(ousia or thing-in-itself),是最基本的哲学/科学概念。

中国的本体不是国外的本体。国外本体论(ontology)是定义物质的最基本性质和特征,或者说“它是什么”。也就是本质(essence)。比如原子就可以是物理学定义的本体。所以上下文都是国外的本体。

中国的问题是,传统文化定义的本体,并不是某种物质实在,而是变化。比如五行,虽然看上去有物质成分,但也是最基本的运动概念。相生相克就更是如此了。

单纯说科学化,之前说过,比如心可以是

现在有用功能系统解释脏器的,这样就可以把神经、内分泌和相关组织包括进去。

心可以理解为以心脏为主的相关功能群,较大程度上解决中西医的争议。

标准化,之前也说过。

一方面是已经建立了标准可以大致对应。比如《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将中西医症候对应,具体再由医生把握。

这些都不是问题。

所以问题只是对科学的定义不同,你强调近现代的精密,我强调成为科学的基础。

我们还可以用一些人的看法,那就是

中医不是科学,西医也不是——南斯・席文

因为日常的科学定义,的确是无法包含医学的。所以自己才强调基础和科学是一样的,所以可以称之为科学,有科学性。但如果不从科学性讲,是不是科学都无所谓。

家园 那就澄清一下我的逻辑吧

我的逻辑是:用最可靠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是最可靠的。不用最可靠的方法,也可以得出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就不会是最可靠的。

好了,既然教主认为RCT不是最可靠的方法,想必是有另一套更可靠的方法来验药了,能否请你把更可靠的方法摆出来,让大伙鉴赏一下,看看是否真的比RCT更可靠?

这个问题我在河里问过多次了,就没见到谁能提出一个方法来,我就想看看教主能否突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