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东北故事(三)――赵年糕 -- 老焦

共:💬28 🌺4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东北故事(三)――赵年糕

东北故事(三)――赵年糕

留在历史上的是英雄、伟人,但是历史是小人物一点一滴写成的。

什么样的环境创造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创造什么样的历史。

(1)

赵年糕的年糕很好吃,已经好吃到让别人忘掉了他的真名实姓。赵年糕也已经很老了,老得让人们已经忘了他的年岁。许多孩子从记事起就吃他的年糕,一直到娶妻,生子。

赵年糕的年糕摊位置极好,在锦州城外一个镇子的中心。没有人愿意和赵年糕这个孤苦伶仃的老人争抢这个位置。过路人,无论是操山东口音的,还是操河北口音的,还是那些操着不知何处口音的,都会买上一点年糕。赵年糕的年糕不仅老百姓吃,当兵的也吃。大帅的兵来吃,他不要钱,他惹不起这些人,再者,这些后生也不是常来。赵年糕明白,家里无子无女,这辈子看样子是发不了财了;几块年糕是不值多少钱的;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每天所得足够吃饱穿暖了。他这辈子已经没有什么所求的了。

后来,大帅死了,少帅领着兵进关了;再然后,日本人来了。叽哩哇啦的讲日本话;白吃年糕,也不给钱。赵年糕也不敢要,反正每天挣的钱够;日本兵看来饭量也不大,白吃就白吃了吧。后来,在赵年糕亲眼看到了日本兵用明晃晃的刺刀在大街上挑死人以后,要钱的念头,就再也没有在赵年糕的脑海里面出现过。

十几年过去了,赵年糕更老了。日本人走了。走得很惨。许多时候,赵年糕觉得有的日本兵还是不错的,他们给钱。日本人没走多久,从关内来了一支灰色的部队。人人都穿着灰色的军装,唱着震天的军歌。他们也从锦州路过,也买年糕。只是,他们给的钱一分不少;而且面带笑容,管赵年糕叫老大爷、叫老乡,告诉赵年糕他们是自己人,是老百姓的部队。…… 再往后的一大堆话,赵年糕就没细听。他只是觉得,这班后生倒还不错。至于其他的,他就懒得想了;也想不明白。他只知道,这些人不是从他的老家来的。老百姓的部队,没错,当兵的全是老百姓。富家子弟谁去当兵?不过这些兵穿戴得也太寒酸了。军装上打着补丁,穿的是布鞋;而且,看不出当兵的和当官的穿着有什么区别。赵年糕叹了口气,感叹世事无常,连当兵都得都如此清苦了。

过了不久,赵年糕听人说,山海关那边又打仗了。不久,灰色的部队走了,往北走了,去了北满。灰色的部队走了之后,从关内又来了一支部队。这支军队的装束明显好得多。带着钢盔,穿者大头鞋;还有汽车坐。这支部队也不例外的来买年糕;也给钱。只不过他们的脸上没有灰色的部队的和气和笑容;而且,也不会和赵年糕说太多话。这时候,赵年糕开始有一点怀念那只灰色的部队了。他开始有意无意地留心那支部队的消息,赵年糕不识字,他所得来的消息,都是市场上人们的道听途说。不过,那只灰色的部队,一走一过,人们也不知道太多关于他们的消息。

终于有一天,赵年糕听到了一个消息,北边开始分地了,每个农民都分到了土地。而且,这条消息被无数个人重复着,让每个人不得不相信。与此同时,现在这支军装好的部队,买年糕时开始不给钱了。赵年糕开始有所想法了,他想去北边,他知道,虽然自己现在还有口饭吃,但是自己死的那一天,肯定连个哭的人都没有。说不定,都没有人来埋葬他。那是多么凄凉的事啊!而且,他的年糕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他还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不过,去北满,得有钱。赵年糕不想讨饭去北满;他年轻的时候,去过几次北满,他知道路怎么走。他知道,盘缠要不了太多,他可以攒够这笔钱。于是,赵年糕开始每天多做一些年糕,每天早起一个小时,晚归两个小时。他希望多买一些年糕。

(2)

可是没几天,赵年糕就发现,每天吃年糕不给钱的大兵让他损失太多。可是他又不敢要钱。不过他还想要钱。吃东西哪里有不给钱的?赵年糕左思右想,右思左想,最后还是没敢要。终于有一天,在一个个子很大,很能吃的士兵吃掉了许多年糕之后。赵年糕忍耐不住了。他知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找这个兵要钱,是行不通的。他暗暗尾随着这个兵,一直跟到了部队的驻地。他决定去找这个兵的长官。如果长官一点头,那就都好办了。

不过,军营的卫兵当然不会让一个糟老头子进去的。他们认为一个糟老头要找他们的长官是很荒谬的。赵年糕心想,那就算了吧,反正自己也是来碰运气。正当赵年糕一转身,推着他的年糕车要离开时;军营里面,走出来一个人。这个人明显是个管事的,他先是叫住了赵年糕,接着又呵斥了卫兵。问赵年糕有什么事情。赵年糕当然不敢直接说要钱,他只说:“刚才有个兵吃了年糕,没给钱就走了,长官,是不是多少给点本钱?小本买卖实在是不容易啊!”赵年糕当然没说他要去北满,他听说了,这两支军队互相是敌人。

这个管事的勃然大怒,回头对两个卫兵大吼:“全连集合!”卫兵回答:“是!连长!”这个连长又对赵年糕说:“你跟我进来!”

没用两分钟,整个连就列队完毕。连长让赵年糕认人。赵年糕哪见过这个阵式?在一个连的人面前认人,而且他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于是他战战兢兢把那个兵找了出来。那个兵却并不慌忙。他矢口否认吃年糕不给钱。对天发誓赵年糕诬陷他。赵年糕本来要钱的决心就不坚决。再加上在这么多当兵的面前有点六神无主。还有赵年糕本来就不是善于言辞的人。所以,本来感觉自己有理的赵年糕居然语无伦次起来。这时,赵年糕发现,连长的脸色有点不对了。本来连长是站在赵年糕这一边的。可是赵年糕的语无伦次让他在全连面前有些下不来台。他开始瞪着眼睛问赵年糕是不是在诬陷。赵年糕对连长的眼睛并不在意,那眼睛没有日本人瞪得凶。赵年糕最担心的是连长腰上那把枪。赵年糕知道那个东西是可以要命的。而且,连长也把手放在上面。也许是有意的,也许是军人无意中的姿势。赵年糕可是很在意这个动作,他窟通一声跪下了。也学着那个不给钱的兵那样,指着天空,说自己绝没撒谎。

这下轮到连长难办了,相信谁?那个兵是个老兵油子。就是不承认。老赵一把年纪,也不像说谎。而且两个人都对天发誓。最后,这个连长慢慢走到那个兵面前问他:“对天发誓没用!愿不愿意赌命?”那个兵回答愿意。接着,连长又走到赵年糕面前,问他愿不愿意。赵年糕只是把目光注视在连长的手上,连长的手还放在枪上。赵年糕觉得自己别无选择,点了一下头。

“好!”连长笑了一下。随后发生的事情,赵年糕这辈子也忘不了。连长退后了几步,把出枪来。对着那个愿意赌命的兵就是一枪,那个兵应声倒地。然后,从另一个兵手里面拿过一把刺刀;一刀就刺进了倒在地上的那个兵的肚子。连长手腕子一翻,刀尖挑破了肚皮,流出来一地带着血的年糕。还有那个人的肠子。

赵年糕只觉得脑袋翁得响了一声。一下子摔在地上。站在操场上的其他士兵,也有险些摔倒的。

连长到还平静,下命令,多多给赵年糕钱。让卫兵把赵年糕送下去。赵年糕其实是被两个卫兵拖下去的,他的脚已经软了,不会走道了。他离开操场时,听到连长在训话:“我们是革命军人,必须保护百姓。公买公卖!这样老百姓才会支持我们。现在,共匪在北面分土地,要买人心!我们决不能丧失民心!输给共匪!谁要是不守纪律,就像这个人一样……”

(3)

赵年糕大病了一场,勉强能走道。年糕是卖不成了。没收入了,住在镇里面就显得太贵,赵年糕就到离镇子很远的地方租了个很便宜的小房住了下来,顺便也离当兵的远一点,他打算病一好,就抓紧时间攒钱,多卖年糕。然后去北满。他每天多半时间躺在床上,喝着大夫给他抓的药;为了省钱,一天就吃两顿。偶尔,天气好的时候,他就到村前村后转一转。他觉得自己的病就快好了,好了他就又可以干活了。

有一天黄昏,赵年糕正在村头散步,忽然发现:远远的来了一支队伍。仔细一看,赵年糕一眼发现了那个连长。赵年糕脑袋里面又翁的响了一下。他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转过村口,躲了起来。赵年糕在一棵大树后面,看到那支队伍在村边扎了营,没有进村。他觉得放心了不少。他慢慢走回他的屋子。决定最近绝不出来。赵年糕的屋子在村子的另一边。

突然,赵年糕在走到他的屋子门口的时候,听见有个熟悉的声音叫他。他一回头,立刻认出来了。这个人是灰色的部队里面的,不过今天穿的是黄军装。以前经常来买年糕,赵年糕还记得,这个人叫管他叫大爷,叫得最亲热。他怎么在这里?赵大爷依稀记得很清楚,那只灰色的部队往北走了。

那人跑过来,亲热地又叫了声大爷。便开始寒暄了起来,说没想到赵年糕老家原来在这里。赵年糕笑了笑,告诉他,自己的老家在塔山。自己的病了,到这里来住几天。那个人又问赵年糕的病情,赵年糕含糊了几句,也没说清楚子午卯酉。天色晚了,那人就像赵年糕告别。还说,他们的部队就在村外。

赵年糕也没多想,告别后,就回屋了。回到屋里了,吃了晚饭,躺在床上。赵年糕开始觉得有点不对。那个管自己叫大爷的人,好像不是那个枪毙不给钱的士兵的连长手下的兵。他们互相是敌人。可是他们的部队都在村里。两股互相敌对的部队驻在了同一个村里!天呀!这个村子看来是躲不过刀兵之灾了。赵年糕立刻坐起,决定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他随身没什么贵重东西。赵年糕拉开门,决定立刻就走。不料,却跟一个人撞了个满怀。赵年糕一看这个人可真真正正吓着了。这个人穿着明显是那个连长的手下,还带着短枪。赵年糕心说,完了!他们肯定看到我跟他们的敌人有联系,我看样子今天就把命交代在这里了。

出乎赵年糕意料之外,这个人并不像来杀人的。他说自己是来买年糕的,在村边扎营的时候,他眼尖,看到了赵年糕。但是当时没法出来,现在借着站岗巡逻的机会,来买年糕,他敲了好几家的门,才找到赵年糕;他想多买点,给弟兄们也带点。赵年糕惊魂稍安之后,才弄明白他的来意。当他解释了自己没有年糕之后,这个满怀希望吃到年糕的人带着满脸失望的走了。赵年糕关上门,长长的嘘了一口气。赵年糕一边擦脑袋上的冷汗一边想,等一会,等你走远了,我再走。哪知道,冷汗还没擦净,那个人又回来了,这回是满脸的惊慌。这个人从离开到又回来,连10秒钟都没用上。

还没等赵年糕开口问,这个人先说话了:“外边有共军,我你家躲一会。”说着,这个人扒着门缝往外边看。赵年糕也借着门缝外外边看。果然,几个人在外边。要命的是,这几个人居然向赵年糕家里走来!那个躲避共匪的人,魂都吓飞了!他用比猫都迅速的动作,一下子钻到了赵年糕的床底下。进去之前,甩下一句话,“你要是把我说出去,我第一个先干掉你!”说着还亮了一下枪。赵年糕这是后已经是处在崩溃边缘,他明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今天,真的要完!

外边有人开始敲门,赵年糕都不知道自己用哪只手把门打开的。他表情怪异地看着门外的人,是黄昏的时候,跟他打招呼的穿黄色军装的人。这个人身后还有十几个人,也都是穿军装的。赵年糕提心吊胆的把他们让进屋里,门外的人没有全进来,几个人留在门外警戒;屋里凳子不够,有几个就坐在了床上。赵年糕心都要蹦出喉咙了,他分明觉得床下面那支枪在指着他。他几乎要晕倒了。

黄军装显重复了一遍关于他们的部队是自己人,是老百姓的队伍的言论。接着,说明了来意:这支部队今晚要去塔山,可是必经之路被敌人占了,而且,还和敌人住到了一个村子里;他们现在没时间和敌人纠缠,他们要去塔山执行任务;趁着敌人还没发现他们,他们要赶紧走,不和敌人接触。不过,如何去塔山成了问题,他们问赵年糕,你的老家是塔山,有没有其他道路可以去塔山,如果有愿不愿带路,不白带路,他们给钱。赵年糕脑袋正发懵,也没多考虑,随口答了一句有路,但是话一出口赵年糕就后悔了。赵年糕这时候都要哭了,心说话,你们可别叫我走,你们最好赶紧走吧。于是,赵年糕死活不答应带路。黄军装可不知道赵年糕另有隐情。他只知道许多路是地图上没有的;一定得请向导才行,眼前这位是自己唯一能找到而且信得过的向导。他哪里肯放弃?!于是两个人软磨硬泡,磨磨蹭蹭谈了半天。黄军装终于按耐不住了,他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暗示赵年糕。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钱照样给!赵年糕一听,好吧!看来,必须得走了。不过,他依然顾虑床下面那支枪。他怕床下那位情急之下,做出什么鱼死网破的举动。赵年糕立刻说了一大堆话,自己是个好人,他这一去就是带路,他不想参军,不想杀人……。说了一大串之后,他觉得床下这个人,应该明白他的意思了,就慢慢向门口走去,走到门口站住了。

床下的这位,其实也不轻松,它比赵年糕更紧张。不过当他听到共军不想和他们接触时,才放下心来。加上赵年糕的一大堆说辞,他决定赌一把。赌一把赵年糕不会把他供出来。不管怎么样,自己一动手,那就必死无疑,自己还不想死。

赵年糕站在门口,一咬牙,一跺脚,走出去了。床下的那支枪没响。赵年糕心说,看来自己今天命不该绝呀!

(4)

当天晚上,赵年糕就和这支部队一同出发了。虽然很少回老家,但赵年糕就像识途的老马一样认识回家的路。不过,年岁不饶人了,再加上赵年糕本来就身体有病;还有部队是强行军。没走多久,赵年糕说什么也走不动了。可是他们不能停,因为侦察兵刚刚发现后面有敌人追赶,不仅现在不能停,还得快跑;于是士兵们几个人扶着赵年糕走;一会,几个人驾着赵年糕走;又过了一会,背着赵年糕。赵年糕被折腾得气喘吁吁,他心里明白,后面的追兵就是床底下的家伙引来的,他开始有些憎恨床底下那个家伙了。

背着赵年糕的人经常换,可是还是不能保证跑得很快。所以整个队伍也跑不快。他们不能丢下向导,自己瞎跑。后面有追兵,现在又跑不快。当兵的都心急如焚,不过,有人想了个办法。队伍里有几匹骡子,驮运弹药的。卸下一匹骡子上的弹药,这匹骡子被牵到赵年糕面前。赵年糕明白,这是给他一匹脚力。可是,赵年糕根本就不会骑马、骑驴、骑骡子。在万般危急之下,另一个人想出来一个办法:把赵年糕捆在骡子后背上。这个办法立刻被当作命令执行了。当赵年糕被捆在骡子后背上,快速的向前进时,赵年糕终于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做命,他也终于明白了,他这辈子认命了。

………………

最后,后面的敌人始终没有追上来。这支部队终于按时到达了塔山。赵年糕也得到了他应该得的报酬,他一刻也没有停留,走了,如愿以偿,去了北满。当了个农民,得到了足够的土地。赵年糕的故事就算告一段落了。

………………

中国历史记载:

1948年:

9月12日,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

9月27日,东北野战军四纵12师进占塔山。

10月15日,解放军攻克锦州。

11月2日,解放军攻克沈阳,营口。

11月12日,解放军收复承德;解放东北全境。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历史上,没有关于一个买年糕的老人的记载……

关键词(Tags): #东北#故事元宝推荐:萨苏,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献朵花,听故事
家园 坐着板凳等续集,向老人家献花
家园 写得好,献花
家园 多谢!
家园 谢谢!
家园 谢过!
家园 小子,写得不错哈,再接再厉!
家园 唉!让普通人承受历史变迁的代价,也未免残酷了些,但这就是现实!!

好文,献花!

家园 多谢鼓励!
家园 我会继续努力的!!
家园 等着你的故事哈,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
家园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智慧和活法

几千年来,中国人或者苦难,或者快乐的日子,就是这样过来的。这样的智慧不能保护每个老百姓渡过艰难时光,但是留下了今天这种草根吃得,脑袋低得,脊梁硬得,世界上到处可以看到的 -- 中国人。

此文不加精,斑竹没眼睛

家园 写的真好
家园 和诗一手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