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贺新郎别友到底写给谁 -- 汉字汉子
伊梅尔达访华的记录片,当年是全国都放演过的。这张照片就是从其中一个镜头里剪裁下来的。我还记得,当时是毛主席接见了伊梅尔达,大家站一排准备照相。两位主角左右都还分别站有几位陪同接见的两国领导人。伊梅尔达突然侧身拥抱了毛主席一次。主席没想到会有这样一齣,错愕了一下。不过很快,最多仅两三秒吧?就反应了过来,回了伊梅尔达一个吻手礼。我是看过这段纪录片的,所幸还能回忆。我相信,当今六十五岁以上的中国人中,能够回忆起这一情节的应该还有不少。
给丁玲。
丁玲的儿子蒋祖林,女儿蒋祖慧,和我的一个长辈很熟。蒋祖林前几年写了一本丁玲传,给我家长辈送了一本,我仔细读了。
女儿蒋祖慧是丁玲和前夫冯达(前中共地下党员,共产国际特工史沫特莱的秘书,后被中统逮捕叛变)在被中统软禁中生的。
到延安不久,丁玲就去了西北战地服务团当团长,不久和团员陈明好上了,后来就结婚了。陈明当时已经结婚了。
仅有的几位女同学。她们之间关系应该不一般。这自然增加了太祖对她的亲切感。太祖把贺新郎展示给她,后来为她写诗并用机要电报寄给她也就顺理成章了。
五七年反右前,丁玲与周扬等关系不睦,太祖在颐和园亲自拜访丁玲,与其泛舟颐和园昆明湖。并点拨她要看到他人优点,“在批评他人向他人提意见之前先把别人的优点讲足了”。可惜丁玲当时未解太祖深意,不久就被打成右派。太祖无法一手遮天,只能委婉劝大家不要把丁玲打成右派,因为“用不着”,认为对丁玲这样的人只要“发动群众治治她不理她”也就可以了。
不久右派丁玲夫妇流放北大荒,几乎活不下去了,写信向太祖求救。太祖找来全国生产建设兵团的最高领导王震,托他把一大箱书籍带给丁玲。 王胡子带着书籍在北大荒当地领导陪同下亲自登门看望了丁玲。
丁玲文革后回京,有人告诉她当年太祖"无情”的建议“发动群众”治她。丁玲当即说: 他对我怎样我不管,我对他一往情深。
当然这句“一往情深”不能狭义的理解为男女之间的感情。
一本正经义正辞严的指责"太祖"一词如何的错误云云,可笑之极。
给前辈的回忆上两张图:
合影之后,伊梅尔达突然先当众(包括主席另一侧的应该是伊梅尔达的孩子)激动的用整个左脸紧紧贴住了主席的手(1分56秒),
主席随即非常有礼貌的回敬了伊梅尔达一个吻手礼(1分59秒),整个过程,坦坦荡荡,众人皆微笑,包括孩子。
这个回礼,恰恰说明主席:
(1)尊重小国,大小国家一律平等
(2)发自内心的尊重妇女、孩子的母亲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坦荡自高洁。全程录像油管链接(国内B站应该也有)
无需理睬那种内心腌臜变态,只敢截半张图、只配长半个脑子,把风骚当发骚的货色。
——意识形态领域的文艺界至少负有执行责任。这次官僚的软性抵抗,使得主席引进第三方监督力量的设想完全失败。当然,这里面旧知识分子的幼稚和野心也是最主要原因。
比如,你说杨开慧和丁玲是同学,哪里可以找到证据?
她们只是先后在长沙的周南中学读过书,并不是同学。
百度一下:
民国七年(1918年),丁玲就读于湖南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
替换民国八年(1919年),丁玲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之后入岳云中学就读。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丁玲赶往上海,在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 [4]
1919年,丁玲才刚刚入周南中学读书,而杨开慧已经随父亲去北京了。怎么同学?
至于毛主席1958年给去北大荒的丁玲送书,你的出处在哪里? 请提供
我已收藏。时间太久远,我的记忆,细节上本来已经模糊,现在重又清晰了。谢谢!
杨开慧先入福湘中学,后于1920年九月联合几位位女同学成为岳云男中的第一批女同学。
你自己读的东西少,什么都要证据。 你说她们不是同学有什么证据?
百度完丁玲,你不会再百度一下杨开慧?
小时候搬小板凳在大院里看露天电影《创业》,电影前面放新闻简报就是这段。我记得后面有个女的在大声嘀咕:马克思夫人这么年轻,那马克思还活着吗?
我那时候刚上小学,但也觉得那个问题挺可笑,但又没有足够的知识搞清楚菲律宾的马科斯是肿么回事。
http://cpc.people.com.cn/GB/85037/85038/778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