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贺新郎别友到底写给谁 -- 汉字汉子

共:💬149 🌺1628 🌵1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些错误加上反右扩大化,主席都不负主要责任。

急过渡是当时普遍看法,高层有些人在这方面极“左”,主席也是高层里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做出调整(有些人又是从极“左”变成右去“调整”)。

58年钢铁指标1070吨也是国家经委、政治局、冶金部、中央财经小组等部门多次会议(主席只参加了其中某些会议)层层加码加上去的,8月30日薄一波带着冶金部、主要城市的负责人(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工业书记),一个个向主席做了担保,登报是薄一波的建议。

文革期间最大规模的血腥镇压就发生在三支两军期间,走资当权派联合、指使保守派血腥镇压造反派。军队不是超阶级的存在,即便没有三支两军的决定,迟早也要下场,即便不亲自下场,也可以暗中武装并指挥保守派。造反派固然也有他们的问题,但负主要责任的是军队里的走资当权派。

邓力群在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的讲话(三)中,澄清了反右扩大化里的问题,也点了书记处的名。

通宝推:钱六,
家园 一般人不评领导领袖作品(书法墨宝文章...),瓜田李下也

怕被批奴颜卑膝,没风骨

但,在某些媒体/论坛里,无脑夸只是基本操作,而且很光荣.

如果能深挖领导人的匠心独运+大局磅礴+铁指柔肠+Bla Bla Bla,那更是引领潮流

这种,就叫"无耻文人".

这么解释,不知道算不算清楚

家园 毛的诗词有些不纯粹是毛的手笔

他的秘书 主要是胡乔木 陈伯达都参与修改和润色 这点已渐渐为史家接受 另外 毛的书法师承自山西书法大家米芾 并非自创一派

家园 算了吧,这论调前几年鼓噪了几天

压根没掀起什么风浪,因为这二位诗词水平摆在那

家园 要说为毛的诗作修改润色根本轮不到胡乔木和陈伯达。。。

胡是在毛的带动下才学写的旧体诗,陈伯达跟毛的对话主要是在哲学的表达上的,陈伯达的哲学底子比毛的其他秘书强一个数量级,这一点戚本禹有过评述。

跟毛唱和旧体诗的都是一帮旧学底子的文人,首选的是郭沫若,毛经常请他笔削,其他的还有周世钊,柳亚子,康生,章士钊。。。

家园 对毛主席的夸赞只是恢复里是正常轨道
家园 张嘴就来,哪个史家?

我怎么觉得你和通知我"DHL有快递"的一个腔调。一个学校毕业的?

家园 毛的诗词水准并不像有些人吹嘘的那么高

他的诗词水准也有波动起伏 总的说长征时期算是他创作高峰 重庆谈判时期的沁园春雪也属上乘之作 建国后的诗词水准渐渐落下乘......

相比起来 陈毅诗词虽然数量不多 但水准不输于毛 尤其是梅岭三章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后死诸公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论气势可与毛十六字令相媲美……

家园 我之见,主席之词建国以后才封神的

见俺的老帖

家园 看来确有其事

既然丁玲自己回忆的,那应该确实是同学,至少认识。

但是我还是不懂,同样是(假设)写给杨开慧的情诗,为啥李淑一索要就不给,丁玲没要主动送。

我个人的解释是:虞美人给老婆属于私密。贺新郎送给友人,别的友人看看也无妨.

家园 虞美人.枕上 - 热恋时所写,显然更私密一些。 -- 有补充

贺新郎婚后咏离别之作,私密性差一些吧。 且索要的时间相差十几年,太祖的年龄心情也该相差很多。且一个书信索要,一个是当面常谈后的书写,。。。,但无论如何不能妄下结论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胡乱猜测太祖在23年底在会在婚姻美满有娇妻麟子的时候会满怀激情的给上海的陶斯咏写这么首诗。 不知道上海有什么东门有什么横塘。。。

不久前明镜的何x和那位香港的所谓才子等对太祖的婚姻及私生活很嚼了些舌头,其中就提到了这首诗,陶斯咏,等等。看来海内外为黑太祖配合的是相当的密切呀。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东门与横塘 -- 补充帖

东门路:古诗词中指离别之路,也指斗争之路。这里又双关通往长沙东门之小吴门火车站的道路。

横塘:长沙东门小吴门外清水塘。毛泽东曾租了清水塘边的一所茅屋,家住兼作中共湘区委员会会址,旧址现为纪念馆。“横塘”也是典故,在古诗中常作女子居住之处。唐崔颢《长于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通宝推:起于青萍之末,
家园 港台那些俗人理他们作甚

当年还有香港小报解释文革的原因就是毛和刘抢一个中南海女服务员。

那个年代有那个年代的特点,如果某女作家跟两个男人同居可以认为是思想前卫,那某男诗人给前女友写首诗就不应该看作道德败坏。否则有双标嫌疑,是吧?

家园 用陈毅的诗去跟毛去比,还不遑多让?

哈哈哈哈,你脑子没有毛病吧?

有个古代段子:隔壁阿毅文第一,我给阿毅改文章!

毛泽东借用起来最顺手

哈哈哈哈。。。。

家园 不能把这首贺新郎仅仅看成是情诗。。。

要我读,应该看成是对杨开慧的追忆和隐秘的自责,該词最后版本的修改,去掉了“我要如何。。。,你要如何。。”,成为跟宏阔的情感追忆。

诗词的内容除了描写了当时的生活场景,也描绘了当时的生活情绪。诗词的起因明显是恩爱夫妻长相守的误会和冲突,以及不得不离别带来的苦恼。

而与丁玲见面时,杨开慧已经为革命丧其元,见故人忆往事,总有心底痛,毛对这种心绪的表达有时很曲折,比如去读《枯树赋》,《别赋》,《恨赋》,又比如收藏毛岸英的旧衣服,当然也有用新旧词赋的。

这件事上,不是说毛不能喜欢陶,不能给陶写诗,而是这首词的本源到底是什么?故意引想陶的目的是什么,要让所有人引起警觉。

通宝推:钱六,
家园 名人传记刊物上一篇文章提到主席托王震看望她,最初 -- 有补充

应该来自丁玲的回忆。

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9-05/18/content_17790596_2.htm

请看第二页看最后一段。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名人传记的这篇文章提到: -- 补充帖

"1957年,丁玲被打成右派。但后来她说,她被打成大右派,那是政治大气候,不能怪毛主席。她被下放到北大荒后,主席对她的生活一直在关注,多次托总指挥王震询问她的生活情况,带书籍和生活日用品给她。1980年10月,她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版的前言中特地表达对主席的感激之情。"

家园 文章还提到: -- 补充帖

丁玲 "曾用名丁冰之、彬芷、从喧,毕业于桃源师范。早在长沙就读周南女中时就闻知毛泽东的大名,知他是个奇人。又与毛泽东的发妻杨开慧是同窗好友,因两人志趣相同,说话投机,杨大她3岁,常以姐妹相称。毛泽东听完丁玲的自述,不免勾起了往事,稍停一会儿,才用浓重的湘潭话风趣地说:“我们是真正的老乡啊,老乡见老乡,不必泪汪汪了。你比我还小11岁,算个小妹吧!”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