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科学太极 -- 五磊山
《太极拳宣言》
太极拳帮助修复人体。修好的东西避免再损坏,不要好强斗狠上擂台!修好的东西要保护,不能随便就被人搞,谁来都不吓!
脑袋瓜几斤重,占人体比重百分之几,需要的血液量却是20%,消耗的氧气量更是高一点,用来比高比低,算计这算计那时,还会飙高。。。很容易产生浪费。
太极拳认为这样不对,而且对大脑好处也不大,更而且原来并不是这样的。
原来,他占百分之几,用量和消耗也是百分之几,和其他部位并没有太大不同,那时脑笨,但身体不笨,大概就这样的。
现在脑是厉害了,身体却笨了,要是能够都不笨该多好?这样就需要做到用脑脑的时候,脑有得用。用身体的时候身体有得用。前者是大趋势,问题不大,后者因为前者的大趋势,问题越来越大。
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用身体的时候,能够让头脑多余的资源回到身体上来,支援身体。
多余的资源大多消耗在爱算计比高比低的大脑皮层上。实际上大脑皮层太精彩也有坏处,就是容是产生选择性优化的问题。宇宙世界万物人群会同时在你的大脑皮层产生信号,如果只选择关注个别的特殊的信号,那么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已经大大缩小。
所以学习太极先从抑制大脑皮层的开始,特别是发达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些器官及其信号群,减少了这些过度的消耗不仅让多余的资源支援了那些资源不足而没有灵气的地方。而且这样安静下来,小信号也得到关注,世界更加全面。
所以练习太极拳必须先收视返听,这在太极拳修习中的地位好比是一种宗教的洗礼!
老五,别睡了,抖起精神往下讲。
以为感兴趣的不多,多谢支持!
收视返听收到哪里呢?旧说是丹田,丹田是古人的发现,更多的用于内丹养生之术,精研而用在拳术只是少数。现代人练内丹很少了,相应的用在拳术而有效的更希了。。。从现在所懂的知识来讲,一则丹田和人体相对称的各部的距离几乎相等,完全合乎中的要求。二则丹田小腹部是人体神经元集中的地方,完全适合建造一个司令部。三则人体站立时的重心也分布在此,易于建立和地的联系。。。现代搏击说的核心力量也是围绕这个区域,但是尚未涉及到司令部这个说法。
太极拳收视返听先是定位找到这个地方,就像是建了个WiFi基站,希望最大化地信号覆盖。然后可以宣传广播,招兵买马,把身体的一切收集到此,开个会,形成共同纲领,再把这共同纲领流到身体,集中而定,故而中定。新型的运动模式就这样建立起来了。。。这其中所谓身体收集,是通过收视返听节约的功率从腹地内部进行对身体内外观照聆听,而进一步建立联系交通,包括原来没有被脑觉知关心到的部位,沉睡的身体开始慢慢清醒。这就叫从外面看到里面,从里面看到外面。。。
新型新在哪里呢?比如同样的抓握,一般就是直接手臂手指肌肉的锻炼,有丹有核的新抓握,首先得双脚双手形成以丹田为抓心的大抓,抓牢所包围的空间,然后又以关节为核心在每个抓臂也形成局部的抓,最后手掌脚掌以手心脚心为抓心也同样有抓意,这就有点像数学上的分形,局部和整体有个自相似。。。
这样练的好处一个是手上有脚的信息,脚上有手的信息,手脚的协调就更充分直接了,这个就是上下相随,手脚相合,别人一搭你的手等于也搭在脚上了。。。两者可以互相照顾了,这种照顾会扩展为全身的协调。练成周身一家浑身一气。
其次就这个抓意来说,被抓的人就好比野牛被狮子咬住了脖子,陷入抓海,想挣脱很难了。。。这也是太极拳技法中首法“拿法”的含义,用意先拿住对方全部,再看怎么办。。。练抓法练得毛发倒竖、自己抓通透,身体会变得如同金刚,不仅是技术上也是健康上的。身体也像手一样会抓了,这是身体恢复聪敏的开始。
这一切都是因为把司令部从大脑搬到了腹部的缘故。可以称为据腹建权
刚刚开始(聚精会神)时的注意力聚在眉心也就是上丹田,而后随感觉感知的范围加大又聚在胸中,就是常说心动的感觉那地方(中丹田),等到能感知到身体内外环境时自然而然聚到了腹腔下丹田。
我自己的感觉聚在上丹田(头腔前侧)时思虑千万,偏实。聚在胸腔时更多是感觉上的,如听到音乐或看绘画时的感动,偏虚。而对下丹田的感觉就是虚怀若谷,那是一个可容纳百川的空间,可以使心静安稳又聚集能量可随心意暴动。
太极拳论无极生太极用大白话就是,把自己倒空(无极),才能装满纯粹为一的(太极),这种空不是空载在那里没有变化了,空而能上传下载,才是生太极进而育阴阳。
把空理解为境界和状态而没有理解为一种方法这是易沉迷于哲学而被绕进去的原因。
空而生的具体状态是什么呢?就是收或敛或吸。空不了不可能吸的,空而不生那也没有吸的必要。是故“空不异吸,吸不异空,空即是吸,吸即是空,每招每式莫不如是!”
吸是吸到丹田,主要下丹田,太极拳不怎么管上和中丹田,练好下丹田中上也有了,但是他们的属性特点还是要清楚的,下丹田一般指肚脐和命门中间地带,是人体分阴阳的地方,脾统血首先就是在此的阴阳分合,对应于自然界就是地平线,是人体的太极位,对诊断人体健康,修复人体有着根本性地位。。。举一例,如肚脐上下切上去松软发空,就能诊断为肾虚。。。
中丹田是膻中穴内,是人体分清浊的地方,对应大自然就是植物带的海拔高度,海拔以上无植物,以下有植物,浊者下降,清者上升。太极拳练习上通过膻中和命门的对拔来实现。。。有痰饮和上焦问题如牙龈出血,头痛脑胀。。。药食难治者可以通过这种锻炼帮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丹田是两目中间,对应自然界,两目一个是太阳东升一个是太阳西沉,中间是太阳正午的时候,是人体内最光明的地方。照亮人体内部。。。练的好不光眼疾能愈,而且能观看的更加真切。。。这些丹田都要收归到肚脐命门中间,单独练是不对的。。。
收视返听是一件难事,首先因为腹中的思维和脑中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后者是感觉器官和逻辑皮层配合的功能,而前者是观照的方式,没有养成观照习惯的时候,即便收返成功的信号一受到外界刺激,马上又浮上大脑,跑到表面。。。这样推手或其他是不会达到拳论要求的。至少说是内家拳是名不副实的。
其次就是收返不了,这个不像招式动作,老师可以手把手教,收视返听至多只是对你做尽可能的引导。。。主要靠自己去悟。。。所以才会有慧根高不高,是不是那个材的说法,的确能做到收视返听并能观照的人要有点不一样,完整的太极拳练习,需要选材。
据腹建权即是必要的又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按照《拳论》舍己从人逻辑,这一层也可以称为舍己从中。。。
再来看为何主要关注视和听呢?
视觉的特点是平面性选择性,关注动的感兴趣的事物比例要大一些,造成所观察空间大量信息的丢失,不可能产生一个整体的观察力,而人的每个耳朵内有X、Y、Z三个方向的圆形听小骨,对事物有个立体收集的功能。和视觉混元在一起,会使得自己的视觉也有三维的特性,对所能观察的范围内都有一样的反应能力。视而不见而又无物能逃道理就在于此。眼功听功一起练,收视返听一起说。所谓“眼听树叶响,耳看树背后”,在此基础上的太极拳术才可能象潜水艇、预警火控一样,似乎浑身是眼,浑身是耳,观照一切!
我一直觉得初禅和坐忘是两回事儿,可惜都没体验过
祖师爷那会,还没有地心的概念,根是知道的,树木扎根大地,入地生根,沾地如钉。。。几乎是所有传武的口头禅。。。太极拳又加上两句“其根在脚,立如枰准”。。。枰原意是平的木板木盘,后来多用于棋盘的雅称,升级为”准”,一个是衡量平整度,另一个衡量水平度,后者好比现代的气泡水平仪,太极拳中主要指像水平仪。我们现代的理解,水平是因为地球引力存在等位面的原因,保持水平有助于保持姿态稳定,也有利于各向同性,各个方向的运动能力接近,就有一种动向不易被对方把握的灵活度,“我不一定到哪里去,但我哪里都可以去”。对方不知到如何是好了。
要制造人体水平仪,首先得感知人体每个部分每个点所受的重力,就需要练拳之前先得用收视返听得到意,把人体各点通过双脚踩入地心。人体本来无论分割不分割都是受重力作用得,但是由于各部之间互相牵扯挤压。。。把这种作用掩盖了,故而调节水平的能力大大下降。
其次要把握人体对称性,这也是太极拳中正的实质。人体并不均匀,并不能真得如水平面一样的,但是人体有一定的对称性,所以把司令部建在中间,就相当于建“水准”在中间,很容易感知那些“不准”的地方,从而极大可能的保持运动的对称性,人家一搭你的右手腕,不仅右手腕要产生个意与之平衡,左手腕也相应产生的意与右平衡。由此推及全身。。。这需要水准仪来调节。。。。这种对称设计在飞行器和航行器中随处可见,太极拳也不例外。拳论说打拳如水中游,水上航原因就在
人体组织含液量很高,所以液体的水平度对人的水平有着主要的影响,上善若水实际因为太像水了,而人却不知顺其性而用,别扭,僵硬,伤害就会多很多。自知重力了,对称了就能真实的心如止水的宁静和平和,其是还差一点,取水中的任意一部分水,他其实时刻准备流动的,不动的水实际处于非平衡态的临界态,圆球上立钢针,灵敏的很,故而道家说静极生动,静中动。和尚们更可爱,创造了一个“如如不动”的词,难以探究他的逻辑涵义,但就是那么形象,那么象水,所以太极拳要实现根于脚,立如准,就得练成身形如水,不是那种兰花指水蛇腰的外形模仿,而是身心上实现的如如不动,本来嘛以地为参照,如过身形如水,就得有水那种安静之态动荡之势,“不动是波浪的安睡,波浪是不动的笑颜“
扎根地心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帮助实现连绵劲,乒乓球在桌面跳呀跳,它受到的重力与时间无关,是连绵的,而跳劲是断断续续的,理解了重力的连绵性,实现拳法的连绵性就有保障了,连着的组合的攻击或其他动作是判断功夫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拳击发展了短短一百多年,就进步为上肢格斗的最佳拳法之一,就是因为其抓住了拳术这个关键点,合格拳击手几乎都习惯于练习步频和拳频的一致性,一个是对“根于脚“的局部理解,一个就是对连续打击丰富经验。。。这里说他根于脚只是局部,是因为还没有理解到水性。。。这样已经让一步一趋呆呆板板的现代传武无法应付了
首先是有研究对象的。科学前提有了
其次是“数据采集都源于现象观察”
再是数据的解释都尽可能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但并不改变原始数据,比如丹田算是原始数据,解释并不采用原来的三花五气之说。而是神经元,空间关系,重心,信号这类为主。。。无法用现代语言解释的数据都存而不论。
当然研究样本偏少,能否总结为科学规律还要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