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关于1987年中国 GDP 被印度超过这事儿 -- 钛坪樽逾
zhanp:87的新中国GDP唯一一次被印度超越,说明邓经济多么成功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还真是哈!八七年,印度的 GDP 是 2790 亿美元,中国当年是 2729 亿美元,居然被印度超过了 61 亿美元!
慢着,“唯一一次超过“。
八六年,中国是 3008 亿,印度是 2489 亿,中国比印度多出 500 亿美元。八八年,中国是 3123 亿,印度是 2966 亿,比印度多出 150 亿美元。再往前后多看看,八五年,中国 3095 亿,印度 2325 亿,中国多出 660 亿。八九年,中国 3478 亿,印度 2960 亿,中国多出 540 亿。
显然,在世界银行的数据库里,中国的 GDP 按照所谓“现价美元”计算,在八六年和八七年出现了一次不小的下跌。八六年比八五年下降了 3%,87 亿美元,八七年更是比八六年降了 9%,278 亿美元。
难道世界银行的数据出错了?我觉得不太可能。世界银行搜集这些八十年代的数据时,即使不是同步,延迟也不会超过十年。那么,这些数据很可能从世行网站开通时就挂在上面了,而且被广泛引用。如果真是个错误的数据,国内朝野上下这么多年不太可能不注意到。也可能真错了,但是国内不介意?
那么,在八六年和八七年,中国经济真的分别出现过 3% 和 9% 的衰退吗?记忆中并没有。我们倒是记得八十年代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经历了几次下调。但是,仅仅是汇率变化引起的吗?
让我们先看看世界银行提供的更全面数据,都是截止于 2020年12月16日:印度 CSV,中国 CSV
西河不支持图片上传,让我们试试铁手的表格功能吧。这是从世界银行的数据里摘出来的。其中,INR 是印度卢比,RMB 是人民币,第一、二行“汇率”是各自本币当年对美元的官方汇率平均值,三、四行是各自本币计算的 GDP 总额,单位为 10 亿,五、六、七、八行单位是 10 亿美元:
行号 | 项目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2013 |
---|---|---|---|---|---|---|
1 | INR 汇率 | 12.37 | 12.61 | 12.96 | 13.92 | 58.60 |
2 | RMB 汇率 | 2.94 | 3.45 | 3.72 | 3.72 | 6.20 |
3 | GDP 不变价本币 INR | 18832.4 | 19732.0 | 20514.4 | 22489.5 | 98013.7 |
4 | GDP 不变价本币 RMB | 4366.6 | 4757.4 | 5312.0 | 5908.1 | 59905.9 |
5 | GDP 2010不变价美元,印 | 380.1 | 398.3 | 414.1 | 454.0 | 1978.4 |
6 | GDP 2010不变价美元,中 | 565.0 | 615.6 | 687.3 | 764.5 | 7751.5 |
7 | GDP 现价美元,印 | 232.5 | 249.0 | 279.0 | 296.6 | 1856.7 |
8 | GDP 现价美元,中 | 309.5 | 300.8 | 273.0 | 312.4 | 9570.4 |
最后一列 2013 年数据用做参照。不知道为什么,世界银行提供的全面数据里,两国本币的汇率这一项只到 2013 年,但是其他各项数据直到 2019 年都有。
请允许我跑一下题:看上表里,人民币计价的 GDP 总额,2013 年是 1988 年的 10 倍还多!虽然这个已经不是新闻了,但是重温这样的数据依然令人兴奋。大概是 2006 年接下来几年里,中国的 GDP 排名几乎每年都会超过一个“最发达国家之一”:加、意、法、英、德、日。堪称史诗一般的狂飙突进,让我们的敌人胆战心惊。曾经有个捂眼英文媒体酸涩地用 “breakneck speed”来诅咒中国的发展速度。呵呵,Loser!
回到正题。从“不变价本币”和“2010年不变价美元”的各行数字来看,印度和中国从八五到八八这四年都没有出现衰退。印度在八七不仅没有出现突兀的增长,相比前后,当年的增长反而较低。两国的各年相对上年增长率如下:
项目 | 1986 | 1987 | 1988 |
---|---|---|---|
本币增长率,印 | 0.05 | 0.04 | 0.10 |
本币增长率,中 | 0.09 | 0.12 | 0.11 |
这个增长率,其实才符合我们的记忆。中国经济在八十年代的增长,是到了八九年才降为 4%。
现在按照“现价美元”算一下中国的各年增长率,再比较人民币官方汇率相对上年的变化率:
项目 | 1986 | 1987 | 1988 |
---|---|---|---|
现价美元增长率 | -0.03 | -0.09 | 0.14 |
汇率相对变化率 | -0.18 | -0.08 | 0.00 |
显然,这两者的趋势并不相符。那么,这个“现价美元”数字到底出了啥问题呢?
这里 这么解释“GDP(现价美元)”:
说实话,我没完全看懂。但是,想起八十年代人民币汇率官价和黑市价的差别,世界银行会不会用的是黑市汇率呢?印度卢比的汇率很可能也有官价与黑市价的差别。那么,拿各自的“不变价本币”总额除以各自的“现价美元”总额,得到下表:
国别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2013 |
---|---|---|---|---|---|
印 | 81.00 | 79.25 | 73.52 | 75.83 | 52.79 |
中 | 14.11 | 15.82 | 19.46 | 18.91 | 6.26 |
显然,世界银行在计算那些年中国的“GDP 现价美元”这一项时,并没有使用当年的人民币官方汇率。世行的专家们大概觉得人民币“官方汇率不反映实际外汇交易中所采用的有效汇率”,所以采用了某个“替代换算因子”。对比印度的卢比官方汇率,其实世行的专家也是用的“替代换算因子”。
另外,我太不确定“现价美元”里的“现”该做何解,是指当年吗?不太可能是指今天,2021年1月3日吧。以防万一,我在网上查到了2020 年卢比对美元的平均官价是 74.13, 人民币是 6.90。
在八十年代,对于中国的数据而言,这个换算因子与当年的官方汇率差别很大。确实,八、九十年代的美元黑市价很可能比官价高多了,但是曾经达到过 14,15,甚至 19.46 这么高么?我没在那时拿人民币换过美元,无从得知。所以,世行如何选择这个换算因子,需要搞宏观经济和统计的各位帮忙解释了。另外,我在网上查不到八十年代美元黑市价的数据,如果哪位手里有,也请分享。
到了 2013 年,这个换算因子是 6.26,已经相当接近当年的官方汇率 6.20 了。这能不能算是世行在给中国的官方汇率背书呢?就是说,世行认为 2013 年的人民币官方汇率其实很接近“实际外汇交易中所采用的有效汇率”。
到这里就差不多该结束了。如果采用“GDP 现价美元”这个算法,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那么中国的 GDP 确实曾在一九八七年被印度超过了一次。大概被超出了 61 亿美元吧,大约占当年中国“GDP 现价美元”总额的 2.2%。
至于是否说邓小平的经济因此而失败,见仁见智吧。
在“现价美元增长率与汇率相对变化率“那张表下面,这句话:
应该改为:”显然,这两者的变化幅度并不相符。“
1、附美元兑人民币官方汇率图:
83年的1.976降到92年的8.619
2、这个 替代换算因子 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3、其他数据不同,没有1987年中国 GDP 被印度超过这事。
那时没有GDP的统计,但是大家都相信,中国的真实GDP是印度的几倍。没过几年,中国就要小分来战胜印度了。
GDP的统计,每年公布的都是名义GDP,增长率才换算成不变价格。因此只要对美元贬值了, 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就会大跌。恶性通胀,GDP的增长不会突飞猛进,但是以人民币统计的名义GDP还是会猛升,这就是稻公时代人民自杀率高企,GDP狂涨的诡异时代。
很早以前,我就写过一篇小文,讽刺稻公的恶性通胀和贬值大法:2022年,假如我是686。结果得到了4个囧,被人反对,却没有人敢站出来,说明真的说到了痛处,当浮一大白。
[URL=链接]标题https://www.talkcc.net/article/4274246[/URL]
土共练的是七伤拳,先伤自己,再伤别人,286实际上是利用手中的国家机器,人为的打造了一个资本洼地,导致大陆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甚至是法治成本,都要低于国际社会,这才引来了外资的大规模涌入,毕竟资本是逐利的,有便宜不占,准是王八蛋
90年代贬值更多,但自杀率远高于效颦时代与这关系不大
跟虚报收入抢提留,好好企业搞垮大下岗还有三大产业化还有政府部门动辄吃拿卡要比,汇率暴跌排不上号
加上每年2000万的新增劳动力,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简直是无穷无尽。
你可以不接受外来投资啊,把国门关闭就是啊。
问题是:你怎么发展经济? 你怎么给那么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敲键盘有什么难的。难的是解决问题。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40年,现在的就业环境还是这么的严峻,倒推回去,40年前是多么的难。
中国没崩溃,真是幸运。
先走低,再走高啊。。
一直上涨不回头的股票,没见过。
整个中国外向型经济都被这种观念毒害到现在
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么算到底是不是那个啥因子,但是我估计应该是。
比方说,1985年,本币(人民币)GDP 是 43666 亿,现价美元 GDP 是 3095 亿,两者相除结果是 14.11。
反正,就是看看某年的本币 GDP 和同年的现价美元 GDP 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同年的汇率一致。即使那个因子是另一会事儿,不影响结论。
可能是世界银行采用了与众不同的计算方法吧。那几年中国在不停地调整自己的统计口径,再加上汇改,数据出现这种离群值(outlier)不奇怪。分析数据时,这样的离群值要么剔除,要么加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