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桂月大反覆——丙辰丁酉28天序时记事 -- 老老狐狸
政治意志。
其实感觉还是有客观的先天生理因素影响,雄性激素旺盛,于是好色,自负心强,不甘人后,在政治斗争中都是败像。挑错对手,选错时机,不能蛰伏,小辫子又多,一时挫折不能忍耐。
记得2000年前后在网上有人说,刘派自己的警卫员参加批斗会,混在群众中暴击高的头部,致使颅裂,高后来有痛不过而自杀的可能
张国焘与中央这边本质上是路线之争:一方是北上,靠近对日区域,在民族战争第一线求生存求发展,另一方是认为革命处于低潮,要躲到一边等待高潮到来。
从组织上看,张毕竟还是没有真正走到拿枪杆子抓人直接解决问题的地步。
两军会师后,张国焘先是在沙窝会议提出增加红四方面军9人进政治局(当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共8人),中央同意增补陈昌浩、周纯全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徐向前为中央委员,何畏、李先念、傅钟为候补中央委员。张闻天没有把总负责交出去,改成张国焘接替周恩来任红军总政委,周恩来改任恢复成立的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昌浩兼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周纯全任副主任。也就是说,这时的斗争还是在会上,是走程序的。
9·9那天的密电,内容是“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这和直接下令开枪、抓人、绑架还是有区别的。
在卓木碉,张也是另立中央,而不是直接把朱德、刘伯承等一方面军干部关起来。
凯丰《党中央与国焘路线分歧在哪里》(1937 年2 月27 日)
以这样一个糊涂的政治委员怎样还能去加强党在红军的绝对领导,因为国焘自己对党与红军的关系都是这样糊涂,所以他下面的干部不能不叫出‘武力解决中央’的话来。在国焘给徐、陈的密令,要彻底对中央开展斗争。”
似乎签字取消高考的是修养,好歹修养是国家主席呢
批四人帮的会...江青认了错...
邓开始清理造反派...这个是敏感的事...造反派清理掉了...中央文革小组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谁知道...邓是两派全清...彻底的...
这个时候...再往后发展...四人帮会软着陆...
可是江又不愿意了...(文件就不录了)
真正的领袖是驾驭两派之上的(不是文革中武斗的两派...这个格局小...工具而已)...
北京四中初二学生刘源,把一封同样轻飘飘的信件,悄悄搁在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案头。
信是四中高三(5)班的两位学长托送的。这两个当时的优秀生,把信交给刘源的时候很郑重,说是要造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反,说当时的教育考试制度让白专的留下来了,把闹革命的、工农兵都挡在学校外面了。
没过几天,这封信就刊载在1966年6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上。信的结尾是“现在北京四中全体革命师生向全市革命的同志倡议: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与这封信同时刊载的还有来自北京女一中的另一封抨击高考制度的信件,和《人民日报》社论。
66年6月18日,教员在南方,不在北京。
说自己没有工作。
1974年11月20日,毛泽东写信给江青,信中说:“可读李固给黄琼书。就思想文章而论,都是一篇好文章。你的职务就是研究国内外动态,这已经是大任务了。此事我对你说过多次,不要说没有工作。”
朱德忧虑的是四方面军这支队伍,张国焘一切都从个人出发领导四方面军,使得四方面军党的组织涣散,军事力量削弱,中央北上之后,他们受张国焘蒙蔽,对中央不满,但这批干部战士也是党的队伍,还有编进左路军中的一方面军五、九军团和其他同志,怎能把他们丢给张国焘呢?
怎么办?朱德告诫陈伯钧,“镇静、冷静,详细观察事变进展”。
因此,在格尔登寺会议上,面对不明真相人们的起哄,要求朱德表态“同毛泽东向北逃跑的错误划清界限”、“反对北上,拥护南下”,朱德不予理睬。张国焘挑衅道:“总司令,你可以讲讲嘛,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怎样?是南下,是北上?”朱德绵里藏针,从容回答: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是正确的。民族危亡关头,红军应当担起抗日救国的责任。北上决议,我在政治局会议上是举过手的,我不能出尔反尔。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义务是执行党的决定。有人冲着朱德喊道,既然你拥护北上,那你现在就走、快走!朱德说,我是中央派到这里工作的,既然你们坚持南下,我只好跟你们去。朱德静如处子,无论对方如何施加压力,甚至恶语相向,他总是一言不发,等对方骂完,再不慌不忙同他们讲道理。
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从前几年高校疯狂的自主招生就能看出来。
自主招生最火的那几年,“北约”“华约”“卓越联盟”每年都定在同一时间考试,逼学生三选一。考题天马行空,没有考纲,高考做题家肯定没见过的那种。
各学校搞得越来越像“小高考”,教育部看不下去了。我考大学那一年,自招就名存实亡:禁止联盟,高考后才能考,报考条件大为收紧,几乎成了竞赛招生,竞赛脱钩之后高校用来招竞赛人才的。而现在强基计划之后,自主招生彻底成为了历史。
为什么高校自主招生搞得这么猛?就是因为他们早就受够了高考做题家了。高校其实不想招做题家http://t.cn/A6qr0sqx ,往往真叫他们干具体事情,比如科研项目,啥都不会。
美国的高校可以自由招生,所以现在美国的一些高校直接就取消了SAT要求(当然考生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会选择去考)。大学明目张胆地抛弃了做题家,但这当然极其不公平,尤其是对数理化好的亚裔。毕竟,大学喜欢的“艺术”“体育”“领导力”“社会能力”,其实都是精英阶层加成。然而,大学真就喜欢精英阶层的孩子,因为他们倒是好教。
后来转为四人帮称呼...
搞几个副主席,你一个,我一个。
陈云说是高岗说的。
高岗说是陈云说的。
两人私下谈话,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而且吧,这次谈话的时间也是扑朔迷离,按杨尚昆的回忆,提供了两个时间,一个是10月,一个是12月。这就有意思了。
陈云的说法是,听到高岗的话,立刻向主席汇报,如果是12月,刚开了“轮流坐庄”的会议,陈云表示反对,高岗就跑去陈云家说这个话,明显不合适。
按杨尚昆的说法,如果把这件事理顺,这次谈话应该是12月前,至于是谁提的,就说不清了。从谈话到揭发,至少有一个多月的酝酿期,也许是在观望风向吧,也可能是周在其中做了什么工作,从批判高岗时,周的态度来看,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大致就明白是谁说的了。
52年筹备开八大(五马进京就是八大的准备工作之一),八大之后就开人大(所以有53年人口普查)。那么对于党的中央机构的设置就要做考虑了,刘少奇专门致电张闻天(政治局委员,驻苏联大使),让他了解苏共十九大后中央体制方面变化的信息。
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分设主席、总书记,主席和政治局决策,总书记和书记处日常执行;另一种意见是设主席+几个副主席。
如果只设一个主席+一个总书记,像苏共一样没有政治局常委这一级,那么,七大领导集体中除了毛、刘以外的三位书记(实际等同政治局常委)党内地位就和其他政治局委员拉平了。
从当时高陈两人身份看,一个是五大书记之一(政治局常委),一个是政治局委员,“搞几个副主席”这类许愿,只能是身份高的来说。
的棋手,虽不如毛主席那超阶13段,
但环顾当时的世界各国领导人,能跟邓相比的政治家,还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