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商榷】华的你办事我放心是不是明显的矫诏? -- 真历啊
根据现有的资料,华的所谓依据,你办事我放心,仅仅是毛主席针对某一个事件的批示,和后来宣扬的那么作为传位依据,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他是总理,军委副主席,党副主席,并不是代,也不是实在的职务,他的职务是搞了四人之后追认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综上,他是不是矫诏,也因此惴惴不安。
当时的张是三副一总,军委副主席,党副主席,副总理,总政治部主任。
之前的邓也是三副一总,实权更多,总参谋长,党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副总理。
作为架构中的一员,虽然被毛主席打了下去,那么官僚群体是不是更认可近的最高权力者,整顿的第一人邓,而不是尽管也是回来但是只是常委的陈云?
官僚群体也明确的知道邓的态度了。
而在华时期,很明显,推他为党政军第一人,是克段手段,得逞。
之前也有一个同样的操作,克林。
早请示晚汇报,毛语录忠字舞,确实是林提的,但是,推动确实周总理,被制止,也是找的总理。
文革绝大部分文字、相关政策都是经手总理一人。包括所谓保护习仲勋一类的。
这不是令人奇怪的事情。
总理职务明显大于林彪的所谓接班人的说法,也就是大于所谓官文的所谓林副主席,不过就是个军队太子啊,奇怪的是,很多军事调动都是周做的!
就说林,似乎应该算个弱化版的李世民。有军权,有威望,有功勋。
但是,他是准太子,而且官僚集团并不喜欢和支持他。
这点太明显了。
周则是张居正,势力是,执行能力不行,政治能力强。
官僚集团选出来的官僚派太子就是邓,邓也有资历,政治能力也不错,决断能力也不错。
但是,是和毛对着干的太子,亲近官僚。
张则是弱选太子,有人说张是太监,这个说法是恐怕不是,做事能力很强,政治能力不足,威望不足。
如上。
似乎王是仅次于常务军委副主席,他是储孙。
他和张加在一起就合适了。
说毛意图传位于邓,打压邓是为了如何,而且邓还是事事和毛作对,同时,毛选择邓是因为知道自己必败。
如果知道,何必这么麻烦呢?
显然只是估测到了,但是没有必要做什么,因为他不会杀人,也抱有一些幻想,结果却是最坏的结果。
因为华国锋带头破坏了制度,我个人判断有汪东兴也参与了劝进,就像当年鼓动林一样。
陈伯达并未劝进林,只是支持林彪。所谓林的势力,主要以军队为主,就那么几个人。
可见,还是周系势力大。
刘势力已经被打压或者被周收编了。
叶和汪认华这个"幼主",他们不认邓,也不认张.这是支持华是"幼主"的最有力证据.
证据在哪里呢?你如何理解庐山会议汪东兴的做法呢?效忠毛主席?
后来被邓某人加强为了第一人。
书记处的职责也增强了。
大概这个意思,而邓的崛起是个长期版的,党委秘书长僭越党委的过程。
在1976年,大家都认为他的复出几乎难以阻挡了。
因为确实毛要建立一个能上能下的政治制度,这点是确定的。
而叶和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也是叶保护了邓,或者说在45之后暂时安放了邓。
我看四人没问题,华也可以,陈云也不错,邓不行。
四人是毛路线,华肯定稍微差一些,陈云是削减版苏联模式,也应该问题不大。
哪怕没有美国。
其实美国除了卖产品也没啥,中国还是会低层次逐渐增长的生存着,同时也更能获得资金。
因为不倾斜,苏联就没那么难,没那么难,戈尔巴乔夫就没那么贱。
同时中国还能联合苏联,戈尔巴乔夫是和中国联合不成才舔西方的。
总之军功集团靠耍赖威胁捣乱来获取权力,挺恶心。
不是啥光荣的事情,四人从来就没有捣乱的意图。
哎!!!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奉命留守苏区打游击,保管着江西省委全部活动经费——13根金条,装在一个褡裢内。
刘启耀负伤掉队后,先在山里吃野果、喝泉水,当了半年野人;后腰缠万贯,走村串寨、乞讨度日,妻子被严刑拷打致残,儿子流落他乡,女儿被送人做了童养媳。
1937年成立江西临时省委,瘦骨嶙峋、疾病缠身、当了多年叫花子的刘启耀将经费拿出,13根金条分文未动。
周恩来保护习仲勋?出处何在?
实际上是毛一直关注西北系。
打掉高岗的就是刘周,执行者是邓。
所以保护的当然不是周,呵呵。
第一个,只能和美国合作,话说那时候和美国合作有啥好处?
第一个是现实情况,美国独大,苏联解体。
第二个是设想的,苏美之间左右逢源啊,即便按照现实线,也是苏联增长在减慢嘛。
戈尔巴乔夫软弱嘛。
哪种条件更优越呢?
比起苏联的一带一路,中国现在的一带一路水平如何呢?
第二点,文革后期,四人和佬干的力量,对比到底如何?谁弱谁强?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谈发动的合理性了,就可以谈毛主席的构想到底是不是交给邓了。
邓不仅是三副一总,而且是以前的总书记,哪怕是我定义的党委秘书长,毕竟一直是常委,也就是说,在文革,他从常委升任了副主席,而且是超常规,突击提拔,只因为周总理的支持。
没有经过十大啊,属于先上车后补票啊。
如果说他是文革派,肯定不是,因为他公开宣誓不肯定文革,态度明显坚硬。永不翻案已经食言。
1975年就是公开清算,翻案。这点十分明显。
那么,我们只能认为,邓确实是毛的对立面,四人完全支持毛,坐实。
那么,推论出毛扶持邓的意义和基础在哪里?
作为结论,毛一说自己建国,二说自己文革,邓反对文革,这邓是毛的子弟,说得通么?
毛在会议上对邓三七分,这可算毛的看法了,当然,合作管理还是要的,不就是看佬干群体的面子吗?
这后面,还有暂时半挂的陈云,也是长期常委,资历威望都在。
叶剑英是总理的人确凿无疑,草地分兵,叶剑英负责的也是中央和周,根本不是毛。
就不说首都工作组了。
这样数下来,谁的势力大啊。
头。
这是不是说,当时也确实有一些人,比如老干部就有这种心理呢!?同时,这也是二共确定的舆论点哦?
达雅老兄问,谁能干得好?意思是邓干得好,他的表达方式是很幽默的,但是观点很难苟同。
很明显,根据文革的思路,毛时代,华时代都应该问题不大。
经济指标在那里啊。
甚至陈云的鸟笼经济也不会太差。
唯一问题就是老干部敢不敢内乱,以此威胁管理团队下台,现在看来,他们应该没这个能力,只是确实拥有这个势力。
如上。
让江离开组织宣传小组副组长职务,只担任无实权的局委。更加用心学习历史。
让毛远新离开辽宁,担任中央联络员,连中委都不是。远离政治漩涡。
四人进京,劝告大家做好杀头准备。
康老的血雨腥风说法。
等等。
另外大家总说邓的高超政治智慧,体现在哪里了?什么布局,效果如何?
依据是啥?九二南巡算政治高超么?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