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 -- 迷惑不解
总人口14亿1100万(好像大陆是14亿 ,这个是网上看的)。
与上次比较,
东部地区人口明显上升。
65岁以上老人,1.9亿。
少儿人口比重有上升。
乡村人口占比31.1%,下降明显。
流动人口规模大副度上升。(估计大部分都去东部打工了?)
汉族人口占比91.1%。。。。。
(我听电视新闻随手记的。)
【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5月1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全面两孩政策取得积极成效。第一,出口人口规模大,2016年、2017年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1700万人。2018年以来出生人口数量有所回落
统计局还是挺重视,所有涉及出生人口、性别比、劳动人口下降的问题都是局长直接回答,事先有准备。
总得来说,就是强调我们还是人口第一大国,劳动力平均年龄38.8岁和美国38岁差不多。但是劳动力总数还很大,就业压力仍然不小,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还是要着力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适应新情况下就业需求的水平提升。也就是说,我们还有红利,但是红利怎么用得提质增效才能用好。
另外,强调二孩儿政策的有效性,0-14岁人口比六普增加1.35个点,现有育龄妇女3亿多每年生1000万左右没问题,放开生育没有提也不是统计局的活儿。但是老龄化显著,这个事儿嘛,没回应延迟退休的问题,但是强调了低龄老年人60-69岁依然能干,且经验丰富技能水平高,应该充分加以利用。
嗯……汉族人还有九成,十年增长率不到少民的一半,具体分地区情况没有提,但是总人口增长率方面西部地区是超过中部地区的,这方面也没有记者提问……可能大家的关注点还是在生育政策上对于民族构成没啥意识。
外国记者提问只有路透社和日本两个,日本记者问了个很专业的问题,是调查数据的修正的,目前公布的是原始调查数据,漏登数据没有加进去(万分之五)。
总得来说,比大家预期的数据好看一些,据说去年新出生还有1200万,不过易生难养的矛盾总体在大多数城市还是很突出,前两天罚的那二百五估计也是有点指向意义。另一个前不久热炒的点性别比持平略降,结合目前主流爱女嫌儿,算上成长损耗(若是这十年间还有战争风险)再加上进口一些的话,其实到儿子们长成以后娶媳妇就不会像现在这么难啦
1955年:1965万
1956年:1961万
1957年:2138万
1958年:1889万
1959年:1635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0年:1402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1年:949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2年:2451万
(三年自然灾害结束,第二波婴儿潮)
1963年:2934万
1964年:2721万
1965年:2679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0312009
多数都预测了1200万,就这也比16年下降了1/3。
流动人口增加了近7层......
计划生育对汉族人口的影响巨大,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率是汉族的2.08倍,十年间少数民族占比增加0.4%: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B]
各省市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分别增加21709378人、10140697人、6088113人、5734388人、5341952人。
分区域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个百分点。
也就维藏的比例比较敏感,回也有点,其他民族都是扯淡,一辈子也造不反。很多少民都是假的,明天出个汉族优惠政策,大家都会改回来。
汉族人口大约增加128631×4.9%=6300,少数民族增加12547×10.26%=1287,假设新增人口都是小孩,汉族比例就是83%左右
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下次人口普查时汉族人口占比肯定低于90%
可以继续炒高房价,减少新生人口。
三年自然灾害除了61年也比现在高,唉,不知道毛主席在天上看着这数据会是啥心情,他那么努力的拯救的百姓们没几年就又开始“半夜鸡叫”的“福报”了,孩子都养不起的发达社会真的是正常模式吗,今天发布会反复强调发达国家都是这样,可总觉得这些“榜样们”并不是正道啊……
说给汉族优惠政策是政治幼稚病,谁敢给试试?
连平等都不敢还优惠呢?都是洞里老虎只敢欺侮自家人。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