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老实说,我们是不是被很多的突破忽悠得过了 -- jent

共:💬207 🌺1894 🌵2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圈外人的乐观

你是在说cfetr吗?还没立项呢。

在iter成功实验前,国内聚变装置绝不会上马,超过1千亿投资的实验装置,不是开玩笑的。

另外,西南是核西物院,cfetr即使建,也是在合肥。

家园 不完全是

科学史上基督教的作用非凡,西方也是这么说的。国内持有类似观点比较出名的是吴国盛。

按照一些人的说法(比如《科学与宗教的领地》、《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有一点至关重要:(神学)修正,或者说打破了古希腊哲学的先天限制。

在谴责亚里士多德主义体系的异端论断的过程中,三大一神论宗教的神学在该体系坚固的壁垒上打开了缺口。实验科学从这些缺口中找到了一个通道,并把它拓宽到允许实验科学自由扩展。正因如此,历史学家如果不记得神学对监狱围墙的猛击和重创,就不能完全理解从亚里士多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的科学在中世纪的突飞猛进。——皮埃尔・迪昂

实际上在讨论文明这一话题的时候,一般也都会把古希腊和古希伯来并称成为西方现代起源的动力。

牛顿就更不一样,牛顿本身就有证明上帝的意图。这也是经常被提及的另一个意义,(一些时候)证明上帝存在成为了近代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注意是近代不是现代)

个人感觉不是科研思维的问题,是现在做科研本身就是很难让人接受的一件事情,不再有以前那些伟大而振奋人心的过程。比如要整天对着电脑调参或者看噪音,同时还要磕稿。提出一项假说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况且即便是以前,那也是属于少数人的成就。

简单地说,现在(国内)做科研比做题还做题,还要接受可能一辈子都没成果,怎么可能让人有兴趣。

不过做题的确无法培养任何思维,除了做题思维。

某种程度上楼上说这是哲学问题其实没错。因为科研中明显存在大量的“哲学”问题。而这很可能就是导致科研无法有所成就的原因。

通宝推:审度,
家园 我记错了,2021年开始立项2035建成聚变工程实验堆

CFETR计划分三步走,完成“中国聚变梦”。第一阶段到2021年,CFETR开始立项建设;第二阶段到2035年,计划建成聚变工程实验堆,开始大规模科学实验;第三阶段到2050年,聚变工程实验堆实验成功,建设聚变商业示范堆,完成人类终极能源。

===================

核西物院我印象最近是有个大装置的,“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

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是我国新一代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和前代相比,该装置采用更先进的结构与控制方式,等离子体体积达到国内现有装置2倍以上,等离子体电流能力提高到2.5兆安培以上,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可达到1.5亿度,相当于太阳芯部温度的近十倍,能实现高密度、高比压、高自举电流运行。

=====================

但一直没看到实际达到1.5亿度的报道,大概装置建成还得调试,成功尚待时日。

有印象说4月份要实现这个,看来不顺利呀

============

传统一直是核聚变离商业发电50年不动摇,如今是30年,已经可以了

家园 可不可以这样说

从建国起,争论的唯一问题,就是我们能够允许多少人进入工业化社会?

家园 你说的很对,这是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资本大潮下,冲掉一切的阻碍,给予无产阶级自由,但是这个自由,仅仅是工作的自由,不工作就无法维持生存。资本的压榨比以往更凶,更极端。

家园 赞同葡萄的叙事大框架,但有3点商榷

赞同葡萄对新中国工业化的叙事框架,这个框架时间从前30年延伸至后30年,而空间则从二战后的国际局势变化到中国的国防安全和世界定位的跃迁,只有在这个框架下才能完整地理解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路径。

但有3点商榷:

1,关于新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葡萄兄两次提到当初模拟与数字技术路线之争:

这个话题我不按照时间顺序写,先从80年代大功率晶体管与大规模集成电路之争开始。

实际上,中国当初并没有模拟与数字路线之争,中国人在科学原始创新上远不如美国人(或者说因为太过落后,一直没有展现这方面能力的机会),但中国人对科技树的选择能力是天才级的,哪怕只是惊鸿一瞥,中国人也能选对最正确的方向,这方面要强于日本人。中国只是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早期的电子工业和计算机起步阶段,短暂地做过模拟计算机,这个阶段美国人同样经历过,但从60年代开始,中国的计算机很快就转向晶体管的数字计算机,从70年代起,则继续转向集成电路的数字计算机,半导体产业也从分立元件转向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那时半导体芯片厂家的南北两霸,北京的878厂和上海的上无19厂的主打产品就是中小规模的4000系列的CMOS和74系列TTL数字集成电路。与此同时,中国的数字计算机也从国防转向民用,从科学计算延伸到信息处理,从专用计算机转向通用计算机,形成了自己的半导体工业和计算机工业。这个路径与美国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晚了5-10年。

2. 关于完整吃下半导体产业链

同样,的不计代价要获得芯片全产业链的独占地位,其投资亦不可取。这个目标,中国做不到,美国也做不到。

芯片产业现状近三千个分工中国想要全部吃下来已无可能,或者说延续这个系统的脉络,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没有一个国家能吃掉的这样全产业链

固然,中国不大可能吃下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但除了被脱钩只好自己完全独立发展和彻底放弃,还有第三条路:就是始终坚持发展自己的半导体产业并坚持融入世界的半导体产业链,争取在半导体产业链的长期演化和竞争中,集中力量在若干环节取得优势乃至绝对优势甚至垄断,这样就可以改变现在这样完全被动任人宰割,只能在半导体之外苦找筹码的局面,因为半导体产业链必须是完整的,缺了哪个环节都会全球停摆。而且,美国虽然也不能吃下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但它一直而且目前仍然牢牢掌握着半导体产业链的控制权,欧日韩的技术来源基本上都是美国,而且在政治上这些国家本身就是美国的仆从国。

3,对葡萄兄对改开后工业路线的选择的观点,我只能部分赞同。

同样,在我们选择出口加工路线的时候,作为独立自主路线的进口替代模式必然黯然褪色,直到我们走到今天。但是不管我今天对改开路线中的各种问题持有多少批评态度,我始终对改开走到今天的工业化选择是认可的。

这个争论后来有人总结为拉美的进口替代模式和日本叠加四小龙的出口创汇优先模式。

这并不是左右之争,而是工业发展路径的选择。改开引入市场经济,引入外资出口创汇模式,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使得中国开始以效率更高的轻工业、民用工业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以工业品进行资本积累,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渐渐走过了当初不得不让农业参与工业化资本积累的苦逼阶段。但是,出口创汇不应该是中国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的全部,尤其是这个经济体还是个在政治上不容于美国的经济体。事实上,八十年的工业路线,不仅不是美国的路子,不是日本的路子,甚至也不是亚洲四小龙(韩台港新)的路子,而是亚洲四小虎(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路子。就以芯片工业为例,七十年代的芯片和计算机工业,一般比美国落后5-10年,但其产业链是完整的,从研发到生产到应用到反馈,到改进再到研发,这个至关重要的产业循环是存在的,整个产业链体系是有生命力可以成长的,当然也是可以改进或者改革的。但到了八十年代,这个产业循环被打断了,研发体系不再与生产应用有关,而是转向了课题论文以及卖手艺换钱,半导体工业已经与它们无关,而芯片厂家都从国外进口生产线,于是国产的半导体设备工业彻底死掉,主管部门所谓的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愿景,已经变成了只知道对芯片的工业产值忧心忡忡,而中国的芯片产业已经支离破碎,产业循环完全没有,早已是失去了成长力的尸块,虽然它还能生产那么一点芯片。这次华为被卡脖子,最终还是被卡在半导体制造设备上。

抱歉又要提到运十,中国的大飞机产业的命运几乎与半导体一模一样,运十黑们纠缠于技术细节,但运十被莫须有赐死的要害在于,失去了运十这个型号的牵引,中国的大飞机的产业循环被中止了,研发体系没有了,产业链打断了,用户没有了,大飞机产业也成了失去了生命力的尸块,给它再长时间它也不能成长起来,直到再给它一个型号。

所以,我对八九十年代工业路线的评价是三七开,引入市场经济和引入外资出口创汇是得分项,但让若干战略产业死亡二十年以至于今天的中国追之不及而反复被人掐脖子捏蛋蛋,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尤其是在已经有前30年工业独立自主发展经历的中国。

通宝推:寂灭,秦波仁者,阴霾信仰,大江南北,审度,newbird,
2.
家园 不好意思,回错了地方。。。几点商榷

发到这儿了

qq97:赞同葡萄的叙事大框架,但有3点商榷

通宝推:阴霾信仰,
家园 写简本就要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不说具体技术路径,你看有的回复就把主席为获得与美苏平起平坐的地位,利用美苏争霸并同步挖老欧洲墙角的民族国家大独立时代那些极限操作看做一个老人晚年昏聩与妄想症。这也是一种常见的不同意见。

我的主旨无非有三

1.围绕已经开始的数字社会时代,确立人是社会发展第一因的概念并以此推动体系的调整

2.围绕人是数字社会第一因后,提出建设十几亿中国人进而建设几十亿世界各国大众的数字化需要有与美国现有技术路径不同的选择。而这些必然不同美国当前数字化路径的选择,我以建设一个全新体系来对待。这个体系以独立自主为主,兼容包容其他体系的开放与独立自主互为表里。

3.我始终说我不会说未来数字社会哪是什么,只是在说上面这些是可能的,或者说是多数人要共同参与的才会成功的。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过去的历史。

最后我在有关历史问题上提过,要查一查当年两弹攻关中,谁在三年自然灾害中要暂缓谁停了两弹基地的粮食。无非在说,历史并不遥远。我们要做的事情要走的新路必然艰难,我们有这个长期打呆仗的决心么,有多少人原因为此付出现在生活质量的代价(在美国不断展开的全面围堵态势下)作为一个在大场机场看到过运十归宿的人,我想多说的是,做什么前要算,多算者胜。下决心了就不要胡思乱想,不能重在藏于,行百里路最后少了几步亦是功亏一篑。说那十年三线投入,无非是这种代价今天多数人准备好没有。

通宝推:秦波仁者,mezhan,
家园 不是说好了平视世界么
家园 不敢相信你竟然把996和两弹一星的奉献者相提并论

996是为了个人利益,或许主动,或许被动。

两弹一星是为了国家的无私奉献。

996会带来科技井喷吗?

历史上哪些个西方列强在科技上的进步是通过强迫或者利诱劳动者实现的。

真正的发明创造离不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自由,而不是因为害怕大棒,或者想着更多胡萝卜的关系。

家园 你这个说得对,就是要改变主席的形象

这些极限操作的确很具有难度,不仅是正确。

首先要认识到这点,但是,难度那是在当年,在今天我们应该重复这些方法,因为今天我们的基础好了很多,物质不再那么困难了。

很多的投资只是方向的转变,而不是没钱。

毛主席的确智慧的用中国有限的实力在世界秩序中获得中国的利益,这种理解是对的道路,恐怕还是不多的道路,因为其他的道路副作用有点大,以至于威胁到大家的利益了。

这种一再的重复的牺牲恐怕不再有价值。

简单来说,敢不敢恢复运十的试验机让大家看看那时到底行不行?以验证运十道路是否可行,因为,麦道之路已然失败,再次给麦道贴金其实是丢人现眼。

家园 应该更低,四六甚至五五,如果是三七,满意

大家就会很满意了,然而,今天显然不能满意,有一部分自主,但是中国明显还是惧怕脱钩,同时也可惜因为脱钩带来的自己所认为的实惠!

甚至满足沉迷于这种所谓有利于中国的状态,没有不卑不亢,你断就断的决心和勇气。

很显然,脱钩的确要付出巨大的损失,但是,这点代价在今天不得不付,实际上美国也是看到了中国的痛点而坚决脱钩。

并且挤压中国的代价,美国也在诱惑某些关键人物,当然是因为有所抓小辫子。

他们也确实恐惧了!再试图忽悠投降。

如果是三七开,就不会这样惧怕美国。

不知道你的三七开是否是正面是七。

家园 就是当年的古拉格时期,科技人员也是比较轻松的

因为贝利亚提供的待遇也是不错的。

他们也不是因为反省错误,改正错误而科学。

因为科学家绝大部分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就是比较专注于科学,需要有个比较宽松的环境,研究科学道理。

在今天,科学家的问题是越来越进入世俗事务,严重干扰科学家行为,比如,跑经费,这绝对不应该是科学家应该干的事情。

一个过于关注生活物质享受的人也很难脱离科学思维在科学方面有较大的作用。

这样的科学人大概只能成为普通人员。

真正的科学研究哪能离开脏乱差?

一个科学大拿掌握了科技经费,往往西装革履,要变质,这不是他应该做和能做好的事情,不太理解这种科研思路怎么来的。

可以说,例子就在那里,航天的国家拨款,效果就是很好,而且今天条件也不错,重要的是花费还不高!!!

问题在哪里?!!

呵呵。

科学的纯粹性决定了科学的道路,这是没办法的,过于追求待遇的,反而容易成为普通劳动者。

家园 过于消耗大拿是很糟的

大拿忙于控制的经费,追求科学之外的东西,这对于大拿本身是一种科学摧残。

物质是好了,但是科学废了。

家园 前面写的很好,至于后面的备胎计划嘛

以防万一留一手搞自己的一套是对的,华为秀出自己的备胎计划时大家是雀跃的,那么Windows得搞个备胎、安卓得搞个备胎、半导体芯片得搞个备胎、大飞机、马六甲输油路线备胎……等等,需要多少资源也要讲一讲。当然可以保留团队但是不拨款,像南仁东等信仰者那样,队伍散了一杆枪咬牙坚持20年撑到不再缺钱的今天。

而且技术不断发展,以日本为例,等离子电视这个方向就走错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日本两手抓,一手氢能源一手充电电池,两手都没抓住,搞自己的一套风险也很大。

也有搞自己的一套搞出名堂来的,从2G到5G这个过程比高铁技术发展更加精彩。集中突破有可能,全面开花有点难,需要切合实际地考虑什么叫做“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