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北京版糊塌子 -- 奔波儿
我有个朋友,年龄比我稍大,早年奔波于广州深圳郑州之间做生意,也算事业有成。有一次说起自己在广州一个糗事儿。
有一天他忙完了挺饿,就去街上吃饭,点了蒸虾饺还是什么,一口气吃了8笼,没吃饱,旁边的笼摞在一起挺高,旁边人都是看他,弄得他有点不好意思。就起身结账走了,想着等过一会儿再过去吃,出去走了一圈,回来又吃,谁知道服务员记性好,马上就认出他了:哎,你不是刚吃过麽?弄得他更不好意思了。
战斗力可以。
我有个英国同事去吃寿司自助。他长得人高马大。兄弟二人吃了一盘又一盘,后来不好意思再吃,付钱时多给了20镑。这个寿司自助才每人10镑了。
哪里都有大肚汉。
糊塌子,塌了,是平的啊。
原谅宝兄弟的中文。你又是上海长大的,不懂“塌”这个字。
西葫芦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叫做courgette,美国叫它zucchini。
土耳其位于中西之间。确实有很多与中土类似的饮食。
我一看courgette就觉得像法文,一查还真是。英国佬在吃的方面很多学法国佬,当年文化有差距,典型的如肉类pork, beef和mutton。
德国人从古时候就仰慕意大利嘛。
英国人和法国人倒是真冤家。互拆墙角。
开烧烤店的。点过这道菜,配鹰嘴豆泥,味道真不赖。
西葫芦是不是米国的 zucchini ?
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葫芦科葫芦属植物。葫芦的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这种植物的果实只有在东亚才会被作为蔬菜食用。葫芦科的果实是一种独特的假浆果,它是由多个花器官联合而成的,其果皮是由花萼和花托合生而成,外果皮通常坚硬,而中果皮和内果皮肥厚多汁,果皮包含着异常发达的胎座,胎座上着生着大量种子。这样的果实可以长成很大的体积,并且可以一次性传播很多的种子,这种独特的假浆果也叫作“瓠果”。
瓠子是能吃的葫芦,葫芦最早并不是当作食物,把葫芦的嫩果当作蔬菜食用的只有中国。在所有种植葫芦的地方,人们都是把老熟的葫芦果实用来当作容器使用,这是因为老熟的葫芦果皮结实耐用而且不透水。在中国,先秦时代就把葫芦分 为“壶”“瓠”和“匏”三类,其中明指可以食用的是瓠,如今人们依然把可以食用的葫芦嫩果叫作“瓠子瓜”;匏出现得也很早,《诗经·邺风·匏有苦叶》中有:“匏有苦叶”的说法。详细指明三类葫芦形态和用途是明代的李时珍,《本草纲目》里根据果实的形状详细划分成五种:果实粗细大体一致,细长如越瓜的为瓠子;若形似瓠子但是有明显的细柄为悬瓠;果实浑圆而无柄的叫作匏子,若圆肚子的匏子有短柄的叫作壶;最后一种是上下大中间有细腰的则叫“葫芦”。
西葫芦(Cucurbita pepo),西葫芦也是葫芦科南瓜属植物。西葫芦原产美洲中部,因此得名美洲南瓜。它原本的样子与南瓜无异,只是果实柄的基部没有膨大的部分,果实柄上有五条突起的棱。然而我们常吃的嫩果西葫芦,它的样子细长,像极了可以吃的嫩瓠子,于是得名西葫芦。
略兑点水,大半锅稀稀的浆,大概出十个左右的饼。
就是镇宅用的一种鬼脸葫芦。下图可以看看大小葫芦的差异。
澳洲这边都这么叫,老外吃法就简单了,要么切块煮熟,跟蔬菜混在一起,要么就煎牛排时,顺便烤熟。
超市常见得长得这样子:
我自己在家试过,用瘦肉片,加点虾米,木耳同炒,一般般,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