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历史教授/老师的问题 -- erha
“一般用较坚固的“圆木”制作”,在清华文中指的是車穀。“《考工记》中并无这些小零件(釭、锏)的设计,是后人考证及出土文物相互印证,才得知有这类零件存在于古独輈車中“。
遗憾的是此文没有说明“考证”的出处,以及“出土文物”的出处。
稍稍遗憾的是没有说明Metal是何种成分的(比如说青铜?)。
前面发的书里有
看看是否有用木头做轴的。民国以后的基本都是铁轴。至于诸葛亮的独轮车,则可以肯定是金属的,自蜀中至关中,军需粮食的重要性比盔甲大多了,在栈道、石头台阶上车轴断了造成翻车,非海兄想象的那么轻易的小问题。何况上千辆独轮车车轴用铁也很少。
商周时期两轮的马车,轴长都在3米左右,大大超过两匹马屁股的宽度:4英尺8.5英寸,约等于1米43。长轴就比短轴更要求有弹性、韧性。
还有另一种主流看法,那就是四足步行装置。
——《古中国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
诸葛亮在关中保持2万人的兵力,每天就需要4万斤的粮食,一辆“木牛流马”或者独轮车有效运载200斤粮,则需要每天到达200辆以上的车。八百里蜀道每天走40里,则需要40个200辆的车队。所以2万人的前线部队(包括辅助人员)就需要8000辆还要多的“木牛流马”或者独轮车,复杂了就不好维护了。
其实,我倒是觉得“木牛流马”就是在普通的独轮车前部,加一个小轮,就可以实现爬台阶的功效。
“没有拖欠煤矿工人一分钱工资”,结果当天就被工人们弄出来群体性事件。
陆日天这事发生之后,当时我们办公室几个人就为这事吹牛、闲扯
大家都说,根子上还是因为正布级干部平时养尊处优高高在上,哪个会晓得下面是什么样的情况,还不是身边的人报上来什么就信什么,信息茧房。
我们科长就更进一步发挥了一下,说,你别看正部级不知道下面的事情,我们对我们身边的情况都未见得熟悉。我们一个个都是985211的,毕业了就来参加工作,可以说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国家每个月还给发个四五千块,公积金也有一两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但是,我们身边没有编制的派遣职工、食堂里的大妈、门口扫地的大叔,这些都是我们天天接触的,他们的生存状态怎么样,他们收入怎么样、家庭条件怎么、生活怎样?我们就了解吗?
科长这么一说,大家都默然了。
这事也过去五年了,回头想想,这不就是知识分子不接地气不了解情况么
日天后来的境遇,也算他咎由自取。
中央都做决策了,还要你们处长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