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事实判断,事实陈述与价值判断 -- 大眼
我不认为这句话跟价值观有任何关系。
分析如下:
是否懒厨可以验证,通过身份证
是否黑板可以验证,黑板的定义清晰,不容易混淆
垂直也可以验证,在几何上有明确的定义,可以用直角尺来测量
于是这句话,具备了可证伪性。
是否真的有需要去证伪,这个”需要“ 才跟价值观有关,毕竟这个特定的”需要“,肯定是各人不同,你跟我很可能需要,但是月色老兄就未必,所以是价值观的问题了,但句子本身不存在价值观。
当然,这里依然存在一个验证精度的问题,这个是工程方面的问题了,跟哲学无关了,更不论价值观了。
所以要划一条界限,否则处理知识起来,会很麻烦。
这个就是科学了,这条界限就是可证伪性,只要具备可证伪性,就够了。
如何去证伪,是工程问题,例如,这个杯子里装了水,而水的定义是H2O,定义本身就具备了可证伪性,任何人,都有机会去验证一下是否真的有两个氢原子加一个氧原子,有没有能力,那个是工程问题。
前提预设,就是“陈述”背后的“定义”。正因为背后无限的,所以我们只能接受认识是有限的。进而,我们的认识无法等同于“现实”,只是我们逻辑体系内的认识。
这里本来是强调,一个结论背后有一个完整的意义链条,或者说一条陈述背后捆绑了足够丰富的认识。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结论就会完全改变。虽然看上去差不多。而且,如果只是思维推理,不经验证,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对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有哪些部分和我们的预设(认识)有差距。
进一步讲,虽然每个事实都可以充分验证,但验证的只是我们的定义。水是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可就算如此,也会带来混淆。因为生活中的所有水,都是有微量杂质的。而我们验证是不是水,则是说能不能喝(饮用水),自带一组前提预设,那就是能喝的所有情况。当我们验证得出H₂O的时候,实际上是没办法确定是不是我们所说的水的。只能说那个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水,纯度多少。
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所有的分析方法,确定那杯水都有什么。进而得出可以符合多少种水的定义。但关键在于,这里只是水这种简单的化合物,如果是复杂的物质或者事情呢?
这个思路就是对付这种情况的,就像这里说的。月之回忆:名相问题。这其实是生活常识,只是规格成了方法。
虽然每个陈述级别都指向同一个事物,但可能前提预设已经完全改变,它们是不同的认识主体。因此我们讨论的严格来说不是一回事。只是有些时候,上下级基本通用,差异也容易弥合,不会有什么问题。
因为因果律不可靠,所以对因果律的态度问题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可不可靠就从科学问题变成了信仰问题,而信仰问题在于意志,坚定的确信,举例说明呢西式民主制度是顶峰.终结者的就是信仰问题。
只是反过来,用大家的问题整理自己之前的想法,目的是记录。
因为会忘记。
冒昧问个事情。很久以前和一帮朋友喝酒,有人拿了本习题集助兴,基于几条不着调的公理,来构建定理,判断其真假。后来我找这份材料,和几位聊起来,都没有印象,好像这场酒从来没发生过一样。大眼兄接触过类似的材料么?
@月之回忆
月兄博览群书,见过这样的材料么?
好多问题都是半懂不懂,我看过有这说法,是笛卡尔还是莱布尼茨把哲学命题用公式推导出来,这应该是你说的用公理构建定理吧,还有像冯友兰构建他的新理学体系,就是从理,气,道体,大全四个观念(概念)演绎推导而成,还有一些语言逻辑有关的分析语句逻辑真假,有无概念之类的好像也能和你说的用公理推导定理挂的上钩。
我也是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