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国庆期间的骑行,西安到重庆,穿越秦岭-巴山。 -- 冻雨
色深,是不是更咸呢?虽说没有客观指标,感觉大碗面不算大的样子。这个饭量和野心勃勃的骑行计划不大匹配啊。
话说五六年前,城市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骑行队,最近很少见了。
有一种适合跑长路的公路车(一定要公路车,别的类型自行车骑长路太累),另外车座我的体会就是换成那种没有车鼻子的,尤其是男士。
沿途路况不可能多好,这才是骑长途大多选择山地车的原因。
主要是大多数道路,以两车道为主,来往车辆众多,路边小石子超多,时不时还有高低不平的排水孔。
公路车在上面骑行,爆胎就不说了。如果旁边有卡车的时候摔倒就太危险。
-------------
公路车只适合路况超好,车辆稀少的情况下骑行,公路车速度太快,很容易发生危险。
不同的人,体能差距非常大。
最早是工作稍微轻松点了,琢磨着搞点业务爱好,无奈琴棋书画什么都不会,打牌钓鱼打游戏都不上瘾,想来想去,买个山地车,没事周末出去转转,四处看看风景,还能锻炼身体。先短途,后来小长途,后来发愿完成环中国海岸线骑行,花了几年时间,大致完成了。环渤海湾,环山东半岛,江苏浙江沿海,广东广西沿海,五六年时间,一段一段的跑了下来。
骑行的目的之一,是磨练下自己的意志,长时间从事技术工作,人的身体容易懒散;呆在空调房里,对自然环境中的寒暑变化,雨雪大风等,抵抗力会下降。人生总有可能会遇到各种波折,身体好,耐得住辛苦,万一将来遇到问题,从事体力工作,至少能养活一家老小,也算底线思维的一种。
目的之二,是看看各地的自然风景,老百姓的生活,各处风俗习惯,田园庐墓,饮食水土。个人不大喜欢跟团旅游的方式,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四处拍照,几天下来带堆照片和旅游商品回家。开车太快,步行太慢,骑自行车,相对而言是速度适中的旅行方式,一个小时15~20公里,一天100~200公里,能近距离的体验下各地生活,能接到地气。
我个人不善言辞,关注的博主中,有个家里有矿的,辞去工作中,全球全国四处闲逛,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思想,尝尝当地的各种食物。透过他,让普通人多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个人来讲,很羡慕这种生活,可一个是没钱,要讨生活,另外也没有那么强的沟通、观察、表达能力,能输出这么多高质量的内容。所谓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通过慢速旅行的方式,去体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是我期望的。
目的之三,引申一下,所谓文明/国家,载体有2个,一个是国土,一个是人民。行万里路,看看壮美山河,看看各地人民的生活百态,也是热爱国家的一种表现方式。
开始贴图------------------------------------------------的分割线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图贴不上来。
出西安,周至-眉县,漫山遍野都是猕猴桃,这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眉县号称猕猴桃之乡。
路过中国财神,赵公明的老家。
路过太白山公园。
一处引水渠工程,应该是上世纪遗存。贴不上来。。。。。。
进去大熊猫保护区。
褒斜古道
景区图,没时间去逛了,再说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人。
还是发不上来,不知道铁老大的服务器端有什么审核要求。
这是行万里路。
最远曾经骑行过八十公里,累的啥都别想干。
第二天休息了一整天才恢复。
俺年轻时(87年),曾经一天从上海骑到莫干山,180公里。车是一辆20+年的26车,大部分平路,路况良好。不过第二天基本就不行了,只好坐长途汽车回上海。
没有之一。
开车太快,来不及细品味一晃而过,会错过很多细节;步行太慢,一天溜达个3、40公里撑死了。骑车是最好的。俺只要出门就想带上自行车,可惜太太孩子不给面子。
每次出去孩子们都和妈妈抢那辆Cruiser bike。
我这儿为例,也是5、6年前的时候,路上车也没有这么多,城乡结合部盖大楼刚到这里,一边是新的地产、另一边不远就是质量不错的国道省道,退休的、以前村里的大爷大妈们一堆堆的骑行。
现在城乡结合部的“前沿”继续移动,大爷大妈们组队穿过车流到达出发点这个过程不算愉快,这可以算作一个原因。
大院里退休没有一年的大妈骑行中发生意外去世,这也是大爷大妈们头上的一股凉水。
那些正在工作的中青年,面对的压力和玩乐都更多,骑行很多都是买了车就完了
骑山村石子路面就没问题了,公路车确实比山地车轻松很多,另外车把也可以买个立柱(?)加高,这样骑行时身子可以太高不少,不用像电视里的趴的低低的,不好看路也不安全
以艰苦著称的职业自行车赛环法大赛最长的一个赛段是不到250公里,印象中中国的自行车选手还没有在环法赛上完成的。外国的职业选手中环法赛是出名的药罐子居多。
300里有一点可能,自行车300公里一天应该拿不下来。
一天150公里算不了啥。一小时骑20公里,还不到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