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长沙岳麓山洪范《禹碑》蝌蚪文符解读思路 -- 张新泉
史料相对清晰,并没有张廉夫。
张良→张不疑→张典、张高→……张高后代→张道陵。
当然,史料中张高一系到张道陵都只存姓名,生平皆无。也就有改易之空间。
张辟疆一系,更未见后代名姓之连续史料。
,则一切就可解释了。
张廉夫,字静如。夹批"(原名、又名、即)张高(,字)乐山"。所谓的"瑞州府高乐县",不过是历代抄录时,因大小字、夹缝、批注、句读等等因素,有人逐渐将"高"字与"乐山"字混乱了,又更有抄录、印刷者在笔误后,再自以为是地生造\添补以自圆其说。
如果真相如此,围绕《太清宫志》中张廉夫的种种矛盾、难以理解、不合情理之处,也就一一理顺了。
聊备一说,尚待其它资料考订。
张高,字乐山。因其出生时,父张不疑尚在城旦刑期(一般四五年),做了大汉打更人,所以又名张(更?)廉夫,字静如。
也多有不实\矛盾之处。
《汉天师世家》记载,张良的长子是张不疑,袭封留侯。后因与门大夫杀故楚内史,贬为城旦。张良的次子是张辟疆,曾任侍中。张不疑生张高、张高又生张通、张通又生张无妄、张无妄生张里仁、张里仁生张皓、张皓生张纲、张纲生张大顺、张大顺生张道陵。
张道陵出生在汉光武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出生地是费楼村(阿房村)位于江苏丰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与安徽砀山相临。
一些史志书皆以张天师为张良八世孙、十世孙,不知怎么论地。
另外,《后汉书》中,张皓是张良六世孙,但已经是东汉顺帝时人了,张皓做过司空,其子张纲也是二千石太守,张纲两子也都有名,一为尚书,一为豫州牧。张纲孙辈张翼是三国时蜀汉大将,封侯。这一支系全在蜀中犍为。
张大顺不知从何而来,张道陵又出生于丰沛淮泗之地,相差千里。
岂有六世孙在东汉后期末年之蜀中,而其八世、十世孙却在东汉初年之丰沛淮泗?
这显然是后世抄录时各种混乱乃至胡编,真相如何,尚待厘清。
张无妄、张里仁、张大顺皆疑似乱入窜行。张陵与张皓、张纲之辈份亦混乱。
张高如果较早辞官入道,其后代或数世不显。但其兄张典为二千石之太守,张典之孙张乘又在宣帝时被封阳陵侯,其家族传承仍应比较清晰。张皓张纲这一支系,疑似张典、张乘这一脉之后人。
一支在两汉始终在朝,一支则修道隐于山野。修道隐于山野之支脉,或许多有长寿之人。又或许后代有中断而绝后者,而在朝之主干,于是又分出支脉承祧续继。这大约才是世系、辈份记录混乱之缘由。
均是张皓、张纲父子掺杂其中。
但也有资料给出另外的谱序,张皓、张纲父子之位置,被张觉、张起父子取代。
即:张良→张不疑→张高→张通→张无妄→张里仁→张觉→张起→张大顺→张(道)陵。
西汉御史大夫张中镇墓兽铭文有“有年少张中”之句,该铭文左侧《少府颂》和右侧《御史大夫赞》是西汉经学大家刘向、刘歆父子,按照汉成帝和西汉朝廷意旨,为得年早逝的御史大夫张中撰写的一篇“微言文”性质的祭诔文。
因此,其中的“张中”应该就是该器物之“物勒铭主”。且系汉初开国三杰之一的张良第八世孙。而且他是汉成帝前后期由“勤政”转向“庸政、恋色、无能”皇帝的见证之臣和分水岭。这是前33年至23年前的事情。
《汉书.张汤传》记载:“赞:‘冯商称张汤与留侯(张良)同祖,而司马迁不言,故阙(缺)焉。汉兴以来,侯者百数,保国持宠,未有若富平者也。’”
冯商, 字子高,大约是西汉末人。与扬雄在世时代相近。生前与的中相近或同年,公元前53年左右至公元18年左右,里居及具体生卒年均不可考。冯商官待诏,著有《镫赋》等九篇,亦受诏续写《太史公书》十余篇(见《汉书艺文志》及《艺文类聚引别录》),今不存。
待诏即等待诏命的意思。是官名,汉代以才技征召士人,使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谓之待诏,其特别优异者待诏金马门,以备顾问。
待诏冯商作为与御史大夫张中同时代之人,年龄也与张中相仿,甚至还曾受命续写《史记》,但对于张良张中和张汤张安世祖先世系都不甚清楚,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为此,笔者根据《汉书》、《中华全国张氏族谱》以及《张中镇墓兽铭文》,特作考释及补佚。
01 张良、张忠、张鱼与张汤、张安世、张放之间的同宗远祖关系
所谓“富平”就是富平侯,是张安世的爵位称号。西汉御史大夫张汤子张安世封富平侯,传子延寿,延寿传勃,勃传临,临传放,五世袭爵。见《汉书·张汤传》。后因誉称朝廷重臣。
张汤一支,由于幼年救助太皇孙有功,也被汉宣帝重用。这就是张汤及子张安世、张贺兄弟系脉。据《汉书.张汤传》记载,汉宣帝封已故掖庭令张贺(车骑将军、大司马张安世兄长)为恩德侯。
因为幼时,汉宣帝被关监狱,为张贺所救。还为他设置二百人家守墓。张贺的儿子去世较早,于是将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过继给张贺。张彭祖幼时即与汉宣帝一起读书,所以,汉宣帝即位后封张彭祖为侯,先赐他为关内侯。
1、国宠富平侯,十三身袭富平侯,亲近宠贵,比于外戚,张氏兴矣
《汉书.张汤传》云:“初,安世长子千秋与霍光子禹俱为中郎将,将兵随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乌桓。还谒大将军光,问千秋战斗方略,山川形势,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光复问禹,禹不能记:‘皆有文书’。光由是贤千秋,以禹为不材,叹‘霍氏世衰,张氏兴矣!’及禹诛灭,而安世子孙相继,自宣、元以来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
西汉金日磾家族自汉武帝至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汤家族自汉宣帝以后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皆显位。故左思《咏史》之诗称:“金张藉旧业,七叶(代)珥汉貂。”
唐高适《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诗:"苍生谢安石,天子富平侯。" 唐李商隐《富平少侯》诗:"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资治通鉴.中宗孝宣皇帝》云:“初,掖庭令张贺数为弟车骑将军安世称皇曾孙之材美及徵怪;安世辄绝止,以为少主在上,不宜称述曾孙。及帝即位而贺已死,上谓安世:‘掖庭令平生称我,将军止之,是邪?’上追思贺恩,欲封其冢为恩德侯,置守冢二百家。贺有子早死,子弟安世小男彭祖。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指,欲封之,先赐爵关内侯。安世深辞贺封;又求损守冢户数,稍减至三十户。上:“吾自为掖庭令,非为将军也!”安世乃止,不敢复言。
三年,诏:‘朕微眇时,御史大夫丙吉,中郎将史曾、史玄,长乐卫尉许舜,侍中、光禄大夫许延寿,皆与朕有旧恩,及故掖庭令张贺,辅异朕躬,修文学经术,恩惠卓异,厥功茂焉。’《诗》不云乎:‘无德不报’,封贺所子弟子侍中、中郎将彭祖为阳都侯,追赐贺谥曰阳都哀侯,吉为博阳侯,曾为将陵侯,玄为平台侯,舜为博望侯,延寿为乐成侯。贺有孤孙霸,年七岁,拜为散骑、中郎将,赐爵人侯。故人下至郡邸狱复作尝有阿保之功者,皆受官禄、田宅、财物,各以恩深浅报之。……
张安世自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辞禄,诏都内别藏张氏无名钱以百万数。安世谨慎周密,每定大政,已决,辄移病出。闻有诏令,乃惊,使吏之丞相府问焉。自朝廷大臣,莫知其与议也。尝有所举,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弗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安世应:‘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岁余,上闵安世年老,复徵延寿为左曹、太仆。”
2、张汤、张安世、张放 世系 (补佚)
黄帝—青阳—张挥—张昧—张台骀—张天杰—张钦若—张仲—张趯—张骼—张进明—张孟谈—张柳朔—张开地—张黡—张晏—张仲—张汤—张安世—张延寿—张勃—张临—张放—张纯
(1)张汤系汉武帝时著名的酷吏,廷尉、御史大夫,一生清贫,初史书称为酷吏、刀笔吏。
2004年在西安政法大学出土的西汉武帝时期御史大夫张汤墓中,发现两枚珍贵、精致的双面穿带铜印,一枚印文为“张汤、张君信印”,一枚印文为“张汤、臣汤”。印面径为1.8厘米,即汉人所说“方寸之印”。
据《汉书·张汤传》记载,张汤起于书吏,曾为长安吏、茂陵尉、侍御史,后升迁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张汤为西汉武帝时期名臣,《汉书》记载其起于书吏,曾为长安吏、茂陵尉、侍御史,后迁升御史大夫,位至三公。
他为长安杜陵人,少儿时即以司法程序审讯偷食的老鼠而出名,长成后升任重臣,办案治狱干练,上疏进谏得力,曾得汉皇宠信,最终受诬陷自杀而死。西汉杜陵所辖范围包括今长安区,即今张汤墓葬在西汉杜陵范围内,此墓的发现与西汉御史大夫张汤墓的故籍地望相符。
同时此墓中棺木痕迹表现为一棺葬,与《汉书·张汤传》中“载以牛车,有棺而无椁”的记载相吻。墓中随葬物品多为日常生活的小器件,不见汉墓常见的陶器和其他贵重器物,也与《汉书》中“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它赢”、“何厚葬之”的记载相同。
张君信印

(2)张安世为汉宣帝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为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重臣。
(3)张安世弟张贺在监狱中收养幼年太皇孙刘询(汉宣帝)寄养于民间。
(4)张延寿为北地太守,左曹、太仆,举荐陈汤征伐匈奴: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5)张勃举荐文学大家扬雄。
(6)张临尚(娶)汉元帝妹(成帝姑)敬武公主,生子张放。故《汉书》说张放为“公主子”。
(7)张放为佞臣,带坏汉成帝耽于女色,为汉成帝佞臣,在民间引寻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尚(娶)汉成帝许皇后侄女,汉成帝亲为主持婚礼。
(8)张纯在汉哀帝和东汉建武时任大司空。
3、张良、张忠、张鱼与张汤、张安世、张放之间的远宗关系(补佚)
据《汉书.张汤传》记载:“赞:‘冯商称张汤与留侯(张良)同祖,而司马迁不言,故阙焉。汉兴以来,侯者百数,保国持宠,未有若富平者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子房,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留侯张良的字。实际上,据《中华张氏族谱》考证,张汤(及子孙、张安世、张放)与留侯张良(及子孙张忠、张鱼)确系同张开地。二人的世系关系如下---
(1)张良、张汤共同的祖先宗族:黄帝----青阳----张挥----张昧----张台骀----张天杰----张钦若----张仲----张趯----张骼----张进明----张孟谈----张柳朔----张开地----
(2)张良、张忠、张鱼世系:张开地----张平---张良---张不疑---张典(歆)----张 默---张 金----张乘(张千秋)----张嵩----张缵----张忠----张鱼----张显----张楫----张禹(东汉将军)
(3)张汤、张安世、张放世系:张开地----张黡----张晏-张 仲----张汤----张安世----张延寿----张勃----张临----张放----张纯
(4)补佚与辨识。但在族谱中,有两个张千秋。一个是张安世之子张千秋,为宣帝中郎将、侍中(另有兄弟张彭祖、张延寿);
另一个是张良第四代孙张乘,名千秋,号万雅,系宣帝阳陵公。有时容易混淆。二人同时代同名,但不同辈份。详见附表13-2、
5。这里虽然《汉书》所言“张氏兴矣”,是针对张汤、张安世、张千秋、张放家族而言,但从班固《汉书》“赞曰”一语中,可以透露出,张氏之兴,隐约也包含张良、张千秋(张乘)、张忠家族。
因为,在张安世之后,张放之前,张良子孙张忠也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看来霍禹真是非常有预见性。在此也算是为司马迁和班固史书所补佚,更是为冯商所言之详证。
02 张良“留侯世家家道中兴”、“留侯子孙多将相”、“张嵩其后多以功烈著”(补佚)
1、张乘汉宣帝“念留侯功,家道中兴”封“阳陵公”
前62年,汉宣帝“念留侯功”,张忠曾祖张乘“由清河郡徙居咸阳守景帝陵阳陵,诏封阳陵公(公,汉代二十等爵制第八等),“诏复其家,留侯世家家道中兴。”
元帝时为御史大夫,太子少傅(汉成帝的师傅),世居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生三子嵩、京、文敬。张中祖父张嵩又被汉元帝封为东郡太守,后为侍中,出入朝中内庭,封汉国公。
也就是说,张乘、张嵩累被汉室所重用,张乘还曾做过汉成帝小时候的老师。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云:“张千秋公,字万雅,汉宣帝(前73-前49)元康四年(前62),上念留侯之功,诏封万雅为阳陵公乘(公乘,汉代二十等爵制第八等),诏复其家,留侯世家家道中兴。元帝时为御史大夫,太子(刘骜)少傅。世居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生三子嵩、京、文敬。”
2、张嵩封“汉国公”,前16年为“避王氏仇”,带领子孙四处迁徙
《姚江张氏族谱》记载:“张嵩在元帝时任东郡太守,侍中,出入禁中议事,封汉国公。”
《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卷六世系表》云:汉侍中张嵩字小高,子五:张壮、张缵、张彭、张睦、张述。八十六世张嵩,元帝时东郡太守,名张明,讳嵩,字贵和,号普辉,时值(前16年)王莽篡汉,世族多遇害,为避仇害,携家族五百余人自徐潜渡扬子江,其中有的易姓罗、许、薛,从此便有四姓不联姻之说,后至衢州鹤林寺经五代复成国族。
《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张氏渊源考》云:八十七世张壮(张忠大伯),尚方署令迁大司寇。前16年时王氏(莽)篡汉,中原大乱,张壮、张缵、张彭、张述、张睦等兄弟避难王莽,因而留侯子孙由北向南大迁徙。
(此时,张忠已于前23年去逝,得年30 岁,其时冥龄37岁)
自张壮到三世张皓,南下秦岭,越过巴山,移居犍为武阳(四川彭山)。公弟张瓒迁往河北(巨鹿祖籍),张彭迁往河南南阳,张述返迁留侯故地沛国(今江苏沛县),张睦迁吴郡(今江苏苏州)。张睦字选公,东汉蜀郡太守,始居吴郡,为吴郡张氏始迁之祖,唐德宗宰相张镒为其裔孙。
(1)大伯:张壮。成帝时任尚方署令迁大司寇。前16年为避王莽祸,自张壮到三世张皓,南下秦岭,越过巴山,移居犍为武阳(四川彭山)。(张皓,东汉顺帝时官拜司空,后为廷尉。《后汉书》有传)
(2)张中父亲:张缵。在汉元帝时任黄门侍郎。前16年为避王莽祸,迁往河北(巨鹿祖籍)。为何?因为其儿御史大夫张忠于前23年已得年早逝八年,但曾在河北一带的东平国任国相,尚有一些根基和“人脉”。也是张氏祖先清河郡、巨鹿郡的发源地,叫认祖归宗。《张氏统宗谱序》载:(嵩之后)曰讚,为河北之祖。曰彭,为南阳之祖。
(3)大叔:张彭,前16年为避王莽祸迁往河南南阳
(4)二叔:张述,前16年为避王莽祸返迁留侯故地沛国(今江苏沛县)
(5)三叔:张睦,前16年为避王莽祸迁吴郡(今江苏苏州),到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为吴郡张氏始迁之祖,唐德宗宰相张镒为其裔孙。
比较看来,张壮、张缵、张彭、张述、张睦五兄弟向全国四散迁徙,张中大伯和三个叔叔的迁徙地都有明确具体的(省市)地区名称,分别是四川武阳、河南南阳、江苏沛国、江苏吴郡;只有张中之父张缵别是语焉不详地说迁往河北,只是一个省份的大概范围。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张中在朝中做官时得罪了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王氏集团,其目的就是为了避仇避害,远离和避免王氏对张中亲属后代的迫害,到后来,张中之子张鱼也离开了河北故土。
西汉末期在昆阳大战中又潜回都城长安,打开府库军械大门,帮助起义大军杜吴在渐台杀死王葬。
所以,张氏宗族修订族谱之时,也有意隐瞒了具体的迁徙地址。就像现代中国的稽毒警察,在他牺牲之后,在其墓碑上并不会留下具体详细的姓名,只说“李政委、肖排长、徐警官”一样的道理,以防犯罪分馆加害其亲属后人。
3、张乘曾孙张中系汉成帝第三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副丞相
《汉书.王尊传》并《汉书.匡衡传》载王尊语:“丞相、御史大夫位三公,典五常九德,以总方略,一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为职。”
《汉书.师丹传》云:“夫三公者,朕之心腹也。辅喜相过,匡率百僚,和合天下者也。”
《汉书.薛宣朱博传》云:“御史大夫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任重职大。” 《汉书.胡建传》云:“治道在于得贤,御史之官,宰相之副,九卿之右,不可不选。”
史实是,张中祖父张嵩曾经在汉元帝时期,任东郡太守,侍中,封汉国公。因故,张嵩孙子张中随侍爷爷陪伴太子刘骜读书和踢球蹴鞠,后来在汉元帝末期,外放到东平国,前32-前29年接替王尊任东平相,教化东平王有功。与下文“曾似系抱”正相对应,即先祖荫德庇佑。
前32-前29年接替王尊任东平相,教化顽劣东平王刘宇,改邪归正,向善学书;
前30年劾奏儒生偶象“凿壁偷光”读书成才的丞相匡衡贪污;
前29年劾奏征匈英雄陈汤,曾发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前29年接替前任御史大夫尹忠,前往东郡、馆陶等地督导、协助校尉王延世治理黄河金堤决堤洪水灾害,救民九万七千多人,受到汉成帝政斗玺书表彰,逝后赐以镇墓兽诔策铭文。汉成帝为此将前28年改元为“河平元年”。张中一年之内,连升三级,由“私官”东平国相,升为中央朝廷九卿少府,直到三公御史大夫。
前27年劾奏东郡太守王尊京兆尹(喊出成语“以身试法”),遭到湖县三老的不满。
4、张鱼,在昆阳大战中协助篡汉国贼王莽
张中之子张鱼在西汉末东汉初昆阳大战中,打开京城长安兵器府库作室大门,拿起武器,迎接义军,共同作战,协助商人杜吴冲向渐台,斩杀王莽。
张鱼为何能顺利地打开皇室及国 府库武器库大门,就是因为张鱼的大爷爷,张中的伯父张壮曾任尚方署令迁大司寇。族人亲属,熟门熟路。
《汉书.王莽传》云:“十月戊申朔,兵从宣平城门入,民间所谓都门也。张邯行城门,逢兵见杀。王邑、王林、王巡、蹛恽等分将兵距击北阙下。汉兵贪莽封力战者七百余人。会日暮,官府邸第尽犇亡。二日己酉,城中少年朱弟、张鱼(御史大夫张忠之子)等恐见卤掠,趋讙并和,烧作室门,斧敬法闼,謼:‘反虏王莽,何不出降?’”
5、张中第四代孙张禹,系东汉将军。
熟悉邢台历史的人或许知道,汉代河北邢台有三个同名同姓的名人都叫张禹,一个是邢台清河籍的西汉大儒丞相张禹,前25年接替丞相王商乐昌侯。但此人是典型的自私庸臣,为了自己子孙官位之私利,置汉朝国着眼于不顾,听任三凤等“一日五侯”专权。
一个是邢台籍的东汉宰相、安乡侯张禹。
一个是东汉邢台巨鹿籍的将军张禹。其中第三个邢台巨鹿籍的将军张禹,就是西汉成帝御史大夫张忠的第四代孙。故张氏族谱说:“留侯子孙多将相” ,《平江张氏族谱》云:“张嵩其后多以功烈著。”又根据《邢台武术源流谱》的记载,这个张禹是汉代巨鹿人,善于射箭,有飞将军的赞誉,平时以射为戏,箭无虚发。
03 张中与张放“弄臣”之比较
汉成帝前期还是比较勤政、体恤功臣合伙,喜欢文史,也想有所作为,。但由于母后王政君外戚王氏(王凤、王莽)等集团的专权擅政,朝政被架空,逐渐被佞臣张放、淳于长带坏,走向庸政、贪色、无能、绝后,最终导致大汉朝政被王莽所篡。
纵观历史,汉成帝的宠幸席弄之臣有二,张中与张放。张中和张放虽然都是汉成帝的宠幸席弄之臣,但二人的区别在于,张中为汉成帝前期(前33年-前23年)贤者仁人叫席弄,张放为汉成帝后期(前20年之后)乖者叫佞臣。
1、张中青铜九头狮镇墓兽铭文所载张中“菊以席弄”(补佚)
张中贤者仁人作为汉成帝的第三任御史大夫,被汉成帝称为“仁人”、 权臣王凤称为“傅相皆儒者”,被经学大家刘向、刘歆父子在青铜九头狮镇墓兽铭文中称作“菊以席弄”,是汉初三杰张良的后裔,即第八世孙,他是汉成帝前后期由“勤政”转向“庸政、恋色、无能”皇帝的见证之臣和分水岭。这是前33年至23年前的事情。
2、《汉书》记载张放弄臣
史书记载,汉成帝的席弄之臣是张放,即前文所言张安世后裔,带坏汉成帝到民间寻花问柳,赵飞燕、赵合德姊妹就是这样认识的,这是前20年以后的事情。
据《汉书.张汤传》记载:“富平侯张放者,大司马安世曾孙也。母敬武公主。鸿嘉中,成帝欲尊武帝故事,与近臣游宴。放以公主子,少年殊丽,性开敏,得幸上。放娶皇后弟平恩侯许嘉女,上为放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号为天子取妇,皇后嫁女。大官私官,并供其第,两宫使者,冠盖不绝,赏赐以千万数。放为侍中中郎将,监平乐屯兵,置幕府,仪比将军。
与上卧起,宠爱殊绝,常从为微行出游,北至甘泉,南至长阳五*1,斗鸡走马长安中,积数年。是时上诸舅皆害其宠,白太后。太后以上春秋富,动作不节,甚以咎放。于是丞相宣,御史大夫方进,以灾异奏:"放骄蹇纵恣,奢*不制,请免归国。"上不得已,左迁放为北地都尉。数月,复征入侍中。
太后以放为言,出为天水属国都尉。永始、元延间,比年日蚀,故久不还放,玺书劳问不绝。居岁余,征放归第视母公主疾。数月,出放为河东都尉。上虽爱放,然上迫太后,下用大臣,故常涕泣而遣之。
后复征为侍中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岁余,丞相方进复奏效,上不得已,免放,赐钱五百万,遣就国。数月,成帝崩,放思慕哭泣而死。”
《资治通鉴.汉纪.孝成皇帝纪》云:“上尝与张放及赵、李诸侍中共宴禁中,皆引满举白,谈笑大噱。”并引荐赵飞燕、赵合德姐妹。
的一部分。
文中张博士对于张良家族世系之考订,应该是具有较高可信度地。
借用其中成果,将张陵天师世家先祖世系略作厘清,也算是无心插柳意外有得。
张成,中央民族大学考古硕士(博士),日本立命馆大学考古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导。
张良→张不疑→张典→张默→张金→张乘→张嵩→张述→张陵(张道陵)
张述为张嵩第四子。
张嵩之长子张壮,其孙即为张皓。
所以,张陵是张良八世孙,张皓应为张良九世孙。
张陵是张皓之族叔,张陵、张衡、张鲁长期活动于蜀地及汉中,是因为家族之主干在此,也因为祖父张嵩受封过"汉国公"。早期张天师家族道教能发展,与张皓张纲父子历任过司空、太守等高官显位不无关系。
张陵之修道,大约又与张高(张廉夫)一系有紧密关联。至于他是张述之子,过继给张高一系,还是张高一系,过继给张述?考虑到张述似乎还有其它后代,更大概率是张高一系后代中绝。
张良→张不疑→张廉夫(张高)→张通、(→)张无妄→张里仁→张大顺→张道陵
张通或许就是张无妄?
如此,张道陵又成了张良六世、七世孙。
考虑到张廉夫(张高)一系有长寿基因,张道陵为其后代也有可能。
张陵之长寿、辈份混乱,极可能与新莽时张嵩家族避祸一分为五,流散各地有关。东汉建政长期安定后,张皓家族在顺帝时崛显,张陵或许往蜀地依附之。然而毕竟乱离数十百年、分隔千里,由是各种混乱信息不免丛生,让后人难以厘清。
张廉夫、张道陵均为道教史上重要人物,但世系传承信息之混乱、错谬也让人惊讶。
用了几篇文字,搜了一堆资料,大约是基本搞清楚了。其实也不是太难。
历来考订此类问题之学人,其实不少。但不是张家后人,终究很难用心于此处。考订者漫不经心,结论自然各种荒谬矛盾。
张良家族与道家、道教,兵家、弓箭武备之关联,殆与始祖张挥公辅弼颛顼帝,发明弓矢又制历法亦或主祭祀宗教事务不无关系。
濮阳西水坡之蚌龙虎墓,墓主极可能是张挥公。
同时期之蜀地三星堆墓之出土,亦多有龙虎,考古年代虽系晚商,然器物或许与"绝地天通"有关联耶?
禹碑蝌蚪文符与张氏、道家、道教之关联,恐怕比现在能知道的可看到的更紧密。
《汉天师世家》:
"洪武九年正月十五日翰林侍讲学士中顺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太子赞善大夫金华宋濂撰。
嗣汉四十二代天师张真人,以《世家》一卷,命上清道士傅同虚徵濂序其首。简濂闻古者名世诸臣史官,必为序其世系,表次以传,所以敦本始,昭功伐也。尸于神明之胄理,有不可得阙者。今所辑《世家》,祖始于留文成侯,而其上则无闻焉。濂因据氏族掌书补之,复用史法略载其相承之绪,使一阅辄知大都,而其详别见于左方。云序曰:张出自姬姓,轩辕子青阳氏第五子挥弓矢,正始造弓矢,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君巫,君巫生趋,趋生骼,其孙曰抑。朔至三卿分晋,张氏事韩。韩相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王。开地生平,相厘王,悼惠王。平生良,字子房,汉太傅留文成侯,居沛之丰邑,生二子,侍中辟疆及不疑。不疑嗣侯生二子典高,典生默,默生大司马金,金生阳陵公千秋,千秋字万年,万年生嵩,嵩生五子,壮赞彭睦述其后,多以功烈著传。至于唐,列为安定,范阳,太原,南阳,炖煌,修武,上谷,沛国,梁国,荣阳,平原,京兆等四十三望族,中出宰相凡十七人。"
此序文其实已列举到张陵父辈,只是未确定其父。(此序文中,其父辈五伯叔之长幼序列亦有微差)。
今世传之《汉天师世家》在此序文后面正文部分,所列之所谓张氏族谱不知由来。
″
张氏族谱
高生通,通生无妄,无妄生里仁,里仁生皓,皓生纲,纲生桐梧真人大顺,大顺生汉天师道陵,是为玄教之宗。"
现在有些网络上的所谓高道,也研究这个问题。
比如,"据道教人士高明道长多年研究走访各支张氏族系并查阅大量史料,同样可以很明确地得出结论,张道陵天师的世系是非常明确的世系:
一世:留侯张良生子二,长子不疑,次子辟疆,不疑嗣爵,辟疆拜侍中
二世:不疑生子二,长子典,次子高
三世:高生通
四世:通生无妄
五世:无妄生里仁
六世:里仁生皓
七世:皓生纲
八世:纲生大顺
九世:大顺生陵(亦作道陵)
十世:张道陵(道教创始人)"
高明道长,北京人,资深道教人士,师承张道陵天师后裔张幄微道长,多年来从事道教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对道教史的研究深有造诣,通过高明道长长期的走访调研以及和各类文献资料的比对,结论非常明显,还原了事实,尊重了历史,清晰的让后人一目了然的知道了历史的真相。"
这位高明道长与其师自称张天师后人的张幄微道长,显然都应该学学寇准,听人劝,好好地读几遍《霍光传》。
似乎是围绕着古泗水。
这两天,安徽泗县这次疫情源头似乎是雎宁?
上一波疫情,睢宁算是豫鲁皖苏交界黄准平原中心点,比较严重。
睢宁有个邳城镇,现在考古在挖古徐州州治下邳城墙,不知有没有挖到古泗水河道?也许,失落二千二百七八十年的夏周九鼎就在那里?
先是雎宁,后是泗县。
九鼎欲出焉?
2022.7.1山东青岛
夏商周断代工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之类的历史、考古、文字、文明大工程,可能全都要被迫中断,全都逐渐会陷入停滞。
它们所取得的已有的所谓"成果",全都得重新审读,再论证。
几个工程的专家委员会,一大批学术官僚头面人物、顾问、委员、专家,全都得翻翻自己的论文、专著,看看有无瑕疵、缺陷,以免海底火山喷发后,冰山消融、山岩崩塌倾覆。这些学术"巨头"们的徒子徒孙,都有得忙了。
拳打裘锡圭,脚踏李学勤之下,学术界天下大乱。
没有谁扛得住《河图洛书》《周易》《尚书》、九鼎、金册玉牒、禹碑蝌蚪文符、孔子儒家《论语》、老子道家《道德经》……几合一组合拳的大联合。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022,7.1
山东青岛(浮)虎山
重读一遍《岣嵝碑研究》。
晁姓之起源,与"朝"本多关联,与曹字反而较难联系。
或许也由来有自。
此文写于一九四零年。(《责善半月刊》一卷八期)
距西水坡出土四十七八年。
结论是,宋代以前,玉皇姓张无书证。民间俗传,其源起约自汉代。其由来,或与天师道有关,或与张角太平道有关。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
中国历史上,商周鼎革时,纣焚鹿台与大量甲骨秘埋,大量文化典籍散失,这是第一次文化大浩劫。(夏启建国称王、夏商鼎革,都没有发生类似的文化断裂)。
这次浩劫很可能造成了上述分离。
但帝乙归妹(疑为文王妻武王母\文丁女帝乙姊纣王姑)、箕子、微子等殷商王室及顶层文化贵族的政治婚姻、俘降归顺投,又减轻了其份量。
在秦始皇禁绝百家焚书坑儒(这常被世人认为是第一次浩劫)之前,其实周代还有两次大事变。其中,有一次也可能造成了上述分离。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戎狄入镐京,平王东迁洛邑,西周灭亡。这是一次大事变。当然,周代文化典籍、九鼎等等,大都保存(或有备份)在洛邑、鲁国。这次事变,文化上的损失不大。
但在周景王死后,周王室又发生了一次大事变,即王子朝与周悼王、周敬王争夺王位的事件。
这次大事变,因为晋国、楚国等等春秋争霸诸候的参与干预,历时较久。王子朝夺位而复失,携带大批图书洪典籍王室礼器奔楚。这次事变后,周王室图书馆长、史官老聃等等文化贵族也纷纷辞官远走陇西、分赴列国(百家争鸣也由此而滥觞?)。
王子朝最后被周敬王派人刺杀,但他所携带之大批典籍、礼器却下落存疑。(当时楚国也经历吴楚大战,平王死,伍员破郢都。王子朝及其拥臣都长期徘徊于南阳一带,没有继续南下)。
这次事变,也极有可能造成了金册玉牒(禹碑蝌蚪文符)、尚书洪范文本、九鼎的分离。
曾长期盘踞南阳的王子朝,也正是"晁"姓之得姓始祖,出生于南阳的晁错,即是其后裔。都尉朝之朝,亦或由来有自。
2022.7.4 山东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