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房地产这次可能真的在劫难逃了 -- 绝对不是白领
过去,大家择业的轨迹是先在国企或机关干几年,学到本领再跳到私企谋一份高薪的工作。
未来,大家择业的轨迹是先在私企干几年,学到本领再跳到国企或机关或谋一份稳定的工作。
现在考公热,清北学生去深圳当中学教师都一群。
但是,但是,体制无法接收那么多人。大多数还是得在私企混,或者自谋生路,或者躺平。
底下人只能吃土,到了经济不行的时候,连土都没得吃的模式遭到越来越多人的反对。这和8090年代,私营经济代表了高效先进有油水赚的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整体形像的破灭就是诛心,比把人被杀掉更可怕。
四一二之后各种失败,甚至都沦落到落草的地步,在毛的领导下红色根据地还是搞起来了。
反围剿失败,失去中央苏区之后,遵义会议拨乱反正,延安根据地也重新建立了,然后各种东扩。
英明领导真的很重要。
政府官员能够扮演董事长角色,多方咨询不同利益方的意见,最后折中做出抉择,基本上就是最佳路线了。
体制内的问题是问责不够,胡搞后惩罚不够,往往看上面有没有人。
房地产跟中国金融不冲突,不仅不冲突还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现在不过是在疫情之下抓紧这三年的窗口期(外贸的难得机遇),主动在金融领域去杠杆去泡沫;而不是把房地产行业压下去。
房地产行业是个大锚,锚定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
到底救的是房地产商还是银行?还有16,17年银行股大涨是为什么?
万达那一年一口气削减债务三分之二,出售资产近8000亿。
他能成功减债之前做了一件我至今以为案例的事情。就是他亿百亿价格出售,万达打包出售商业楼宇近百亿,其中上海我家附近的一栋楼宇及其综合商场价值就至少五亿。这样的楼宇打包盒里有 90多套。买家是 一个注册不满三年的北京房地产企业。然后,这家房地产企业不到一年内把这个打包盒卖给另一家香港上市地产公司做价320亿。这个案例精彩在于,去年底因为持续两年的疫情冲击,这个持有万达商业打包盒的抄底公司一度要找万达退货。
这是一笔舍不得孩子,不能死里逃生的 果断。
服气。
指的是没有确定所有权的公共资源,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被消耗殆尽,最后谁都无法获益。
常见的一个举例是,一个鱼塘,如果所有权不确定,谁都可以进去钓鱼,甚至捞鱼,所有的鱼一定会被捕捉到绝种。
现实中的例子,常见的是公海捕鱼,都会有这个问题,也不是没办法解决,政府会给配额,对配额进行拍卖,价高者得。
这个跟你文中的劳动力完全是两回事了。
他算最坏的一个,花样年的宝儿爷算什么?恒大暴雷,宝儿爷趁机推波助澜,把自己的账赖掉,把市场进一步做烂,这算什么?但媒体敢怼宝儿爷吗?倒是吹捧宝儿爷绝不躺平的彩虹P文章满天飞。
接见,借个胆子他也不敢用。当时就是许在自己的厂报里嘚瑟一下。把新华社的通稿中两人的名字换了一下。不过,这个领导人和许的关系还不错吧。还有,在各路领导人会见许的场合,许还是挺老实的。
有一说一,许这点还好,我上边就是调侃一下。
另外,就我所知,许和很多资本家比,还是能算个人的。武汉疫情捐款也是真捐,每天拉到武汉的蔬菜车据说绵延1公里。
有恶有善,这一点就没必要黑他了。
这篇洗地角度就非常刁钻了。
最新进展:
解局 | 花样年与债权人和解 年内到期境内债展期方案终获通过
至于这位爷的背景,不难猜到。
国企那种死水一潭的氛围,能和同级别私企比个毛线。中国国企员工只占劳动力市场的1/20不到(2800多万),就这种比例,国企底层员工的流失率都相当可观,所以扯什么国企福利待遇都是白搭。现在号称是“国进民退”,但体制内编制是越发稀少的,考公务员越来越难,事业编在各种砍,国企人员流失严重很多基层岗位招不到人。所以扯个蛋的国企福利保障,保的都是领导和摸鱼的,干活的保个屁,就这熊样还谈和私企竞争,私企大票市场里刀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和国企那帮何不食肉糜的老爷比,真没啥好比的。现在河里讲私企谈来谈去都是拿底部的70%私企当参照,废话,私企三年死亡率75%,大部分都走在死亡路上。还是那句话,国企如果真敢下场和私企斗,私企自绑一只手都可以把国企打得屁滚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