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百内行记 -- 踢细胞
娃下周一要回校上课,迟早全家中招
徒步路线不复杂,最热门的是走下半圈的W路和整圈的O线。虽说山里人不多,可总能遇到一些, 特别是在营地的厨房里。十几年前有人生火引起山火,烧掉很大一片林子。现在严格管理,只允许在每个营地指定的一块地方做饭,所以到了饭点在厨房总能遇到驴友。如果路线相同,还可能多次相遇。山里没人戴口罩,开始有些担心,怕近距离接触。后来想开了,生死有命,该打招呼就打招呼,该坐下来聊天就坐下来。我儿子开始还警告我要小心,后来几天他吃完晚饭进帐篷看KENDLE, 我就出去拿瓶酒找人胡侃。有几个人很有意思,过几个月可能要忘掉,趁还记得赶紧记一下。
高大威猛的爱尔兰小哥:据他自己说是干IT的,疫情无聊出来无目的闲逛,在智利打算待上一个月再去阿根廷。我看是倒像是干自媒体的,因为在好几个景点我看见他一边拍一边自言自语,还对着镜头狂摆姿势。第一次见他是在一段狭窄的山路(好像是废话那里没有宽的山路), 我们走得慢,侧在一边给他让路。好家伙,估计起码有一米九的一条大汉背着至少80升的背包,再一低头看着他光脚穿着凉鞋,顿时敬佩起来,心想这应该是整个公园第一猛男了。再遇到他,是在营地的厨房。每个营地都有极其简易的小卖店,买饼干和饮料,赶得巧还有生鸡蛋。因为进货主要靠骡子,小卖店的东西很贵。一小瓶啤酒6-8美元一瓶。我晚饭后来一瓶作为对自己的奖励。我看见这小哥卸下背包,里面翻出四瓶啤酒,放在附近的河水里(山上流下的雪水)冰镇,开始做饭。然后开始吃饭,喝酒,撩妹。喝完酒再把酒瓶塞回背包,山里的规矩是不留垃圾,自己的垃圾包括酒瓶需要自己带走。我好奇问他背了多少?just a dozen。TNND,背着12个或满或空的玻璃瓶爬山啊,让我更加佩服,我敢肯定这是南半球第一猛男!
热情的智利老哥:最后两天遇到一家四口本地人。第一印象是这家造型好独特啊,多看了几眼,打个招呼和男家长聊起来。这家老爸估计40多岁,看起来除了脖子胳膊露出的纹身外还算比较正常。在智利纹身很普遍,见到的男女多数有纹身。 他妻子孩子打扮有点怪异,娘仨留着不一样的莫西干发型,儿子女儿都打鼻环,一个红发一个蓝发。儿女应该是高中大学的年纪,妈妈和女儿都很漂亮,女儿有一点点像法国电影蓝白红的蓝里面的女主角。这老兄很健谈,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跟我侃中国经济,说中国疫苗口罩。他说世界的未来在中国,我笑着说我的未来在智利,这里这么美,下次我带着老婆和闺女再来。其实这次就不想走了,我可以留下教中文,我儿子教英语,将来找个美丽的智利姑娘做儿媳妇,说的这老兄心花怒放,看着我乳臭未干的儿子哈哈大笑。我们再见时又是握手又是撞胸拥抱,互道珍重,像是多年的老友。我儿子后来问我,你怎么这样?他是你失散多年的弟弟么?
阳性的法国媳妇:和一对法国来的小两口一路同行,我们的行程基本一致,每天在营地都能见面。有时在路上也会遇到,互相给拍个照。小两口很会生活,每到新的营地,卸下行囊,先去买杯酒,找个景色好的地方坐下,慢慢品尝。女生喝葡萄酒,男生喝啤酒。公园内只允许在指定地点抽烟,男生抽烟,女生就拿着葡萄酒杯靠男生肩上,让我很羡慕。内人不喜欢烟味,我们婚姻前十五年一大半的争吵是因为我吸烟的缘故。尽管已经戒掉,我还是很怀念。我忍不住跟儿子夸了那个法国姐姐或者阿姨性格好,儿子不大明白,我说你多观察吧。有一次在路上被他们追上,我和儿子给他们让路。 他们说谢谢,我说应该的我们慢的让快的先走,女生说我也走不快,只是背的东西少而已,然后使劲夸了一下我儿子,那么小就背着大包走路。最后一个景点又一次相遇,这是他俩的最后一天,我爷俩还要住一夜第二天看日出。我们告别,相互祝福新年快乐后,二人先下山去。儿子望着他们的背影,若有所思,说了一句:多么幸运的男人啊!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儿子说这个姐姐还是阿姨很positive。我接着问,你怎么用positive这个词形容人呢?儿子说:就是她很会说话,我看她和每个人说话都是慢慢的,轻声的。我说那这个哥哥或者叔叔是挺幸运的。儿子突然有点伤感,跟我说:你看看我,我的妈妈,姐姐,钢琴老师,都是那么凶巴巴的。呵呵,突然之间明白儿子说的positive应该是温柔的意思,觉得眼前的小孩就快要长大,要到情窦初开的时节啦。
夏天的基诞美女:路上的某一天是基诞节,山里自然不会有什么装饰。这一天太阳特别好,晒得我晕忽忽,有点想找个树荫下睡一觉等暑气过去再赶路。迎面来了一队青年男女,像是大学生暑假结伴出行的样子。一半带着小红帽,突然之间节日气氛就出来了。虽然在荒郊野岭,那一刻的欢乐和在家里是一样的,好像在逛冒。和他们打招呼Feliz Navidad,对方每人都回一句Feliz Navidad有的会再加一串西班牙语,那我就不懂了。我问其中的两个姑娘能不能拍张照,二人落落大方的同意了。等他们走过,我忍不住哼哼起回头有一群朴素的少年轻轻松松的走远。儿子问我为什么这么高兴,我回答今天是圣诞节呀。后悔没有给儿子准备什么礼物,虽然我不信教儿子也早过了信基诞老人的年纪,有个意外总是好的。回家后内人骂我笨,年轻的时候不会哄她,老了也不会哄孩子。
印度老爸No1: 有天晚上做饭时遇到一对老印,开始以为是两口子,后来靠近点发现时父女俩,女儿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来自加州。第二天早上我们差不多同时离开营地,同一方向,出发时打了个招呼,就各走各的。开始的一段景色非常好,我时不时停下拍照,所以总被他们超过又反超。等出发两公里左右,我发现把他们甩开了,儿子还有些得意,说我们走的好快啊。再一看是闺女走不动了,老爸后背一个胸前一个包,自然走的慢。出发时我看到过他们拎起包,沉甸甸的,两个背包加起来起码50磅重。 背包露营对多数人来说一个原则是负重不要超过体重的四分之一,猛男除外。那个爸爸的年纪应该五十多,身材不是很FIT,腰围不小, 这么背着抱着两个包走,可不轻松。儿子说这个女儿的精神面貌太差了,怎么在家也不好好训练。我说也不一定是这个原因,可能是生病了,也可能就是身体不好但就是想到这里看看,他爸爸就带着她来了。连接两天都没有在营地见到他们爷俩,儿子多少有些担心,总问我:你觉得他们现在在哪里?我说不会有问题的,这里虽然人不多,但南美没有猛兽,路线固定加上有公园巡山员,如果有事情一定会有人帮助他们。等我们最后一天爬三塔,居然又遇到这父女俩,这老爸还是胸前一个后背一个,女儿跟在后面,从山上下来。打个招呼祝贺他们完成旅程也表示相当的佩服。我相信他能感觉到我发自内心的尊重。一路上见过不少父子同行,有一把年纪的老头和成年儿子,也有壮年父亲带着小娃。我儿子评论这个印度老爸:我们这次见过不少伟大的爸爸,但他是最好的那个。不过后来又加了一句:如果是姐姐来了走不动,你也会这样的哈。
重情的智利小哥:小伙子24岁,是我整个行程中唯一一个问过名字和年纪的。他独自走O线,我就问了一些关于O线的情况,还看了他拍的照片。赞叹之余,聊了一点其他的,得知他在首都圣地亚哥的一个银行工作,平常攒钱假期出去玩。照例,我夸他们的国家漂亮羡慕他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他这么年轻就来过这么好的公园。他笑着说,你儿子更小啊。我回答他儿子是还小可我不能等,等他像你这么年纪,我就太老走不动了,所以现在正是时候。路上还见过几次,互相鼓励,最后一次见面是几天后在机场。等回圣地亚哥的飞机,我在排队准备登机,有人从后面拍我的肩膀,小伙子说老远看到我,特意过来打个招呼。还送我一张三塔的明信片,说感谢我们喜欢他的国家,希望我能永远记住这美好的景色和遇到的朋友,然后我们像老友一样拥抱告别。So sweet!
我喜欢和萍水相逢的人聊天,只有分享赞叹,没有争执辩论。两年没有出门,发现疫情减少了出行的人数,可并没有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不听话就揍。
哈哈,开玩笑的。我们比较幸运,儿子非常省心。学习自律不需要我们,课外活动和锻炼身体已经成习惯,只需要我们当司机。爬山远足是我俩共同的爱好,经常带着卤猪肘子和烙饼,爷俩找个人少的山顶,我一瓶啤酒他一罐可乐,非常开心。
户外旅游时遇到的人们似乎都很热情真心,Positive的属于大多数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生长背景生活习惯成长经历等等,真是一大乐趣。
🙂🙂🙂
感谢好文,如身临其境!
憋了两年,看周围朋友早就开始了满世界玩,终于不管了,搞了一趟游轮。说起来很荒谬,但真去了,也没什么,感觉还真不错。当然两个月前正是疫情相对低迷,如果放现在这局面,也是不可能的。
1. Holiday season,周围大批群众都去Hawaii,其实相比之下现在的Tahiti其实性价比更高。而且也是SF直飞,咨询去过的家庭,都说以后不会再去Hawaii了。于是我们果断拍板成行。
2. 法属波利尼西亚现在的政策是上飞机,下飞机,上船之前都检测,而且当地疫情其实比美国还要好的多,所以我们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去了低的地方,算是给自己心理安慰吧。
3. 飞机来回爆满,但绝大多数的游客还是正常的群众,像我前面的一家,就是别人吃饭他们静坐,大家吃完了戴口罩,他们开始吃,也算是防护聊胜于无。
4. 张着大嘴不戴口罩的SB红脖子一路上没碰到。游轮的游客也大都是退休老人,我们稍微显得有点突兀。我想人家老人不怕我怕什么。他们都是打了三针出来的。一个加拿大的大婶说,只要能出来,让打几针打几针😂
5 岛上就是完全的畜群免疫。去年疫情已经横扫两轮了,虽然有法国医疗队支援,但该发生的都没跑儿。岛上至少四分之一的人已经得过,真的是不当回事。导游小伙子早得过了,跟我说家里102岁的奶奶也得了两回,没啥。。。
6. 绝对是人间天堂!而且现在的游客只是平时一半,偏远的岛屿只有20%,去年更少。很难得的一种体验,尤其对于我们这种愿意休闲游的。
7. 生活还是要继续,咱们只能那什么剧本唱什么戏了。
我家胆子小,连超市都尽量少去的,只能看着大家秀风景照。不过等这次O病毒过去,估计也全体免疫了,计划可以安排上。
以前还真没关注过Tahiti,看你的介绍去网上查了下,很美啊!你又能写,强烈建议你像踢细胞一样写篇文再发些好看的照片,让我等在枯燥的疫情中开开眼。已把Tahiti记在小本本上了,等下次去西海岸时要飞过去玩玩。
孩子们纯真,他们的视角很多时候和大人不同,会给旅程增加不少乐趣。
我终于熬到了家里小女儿长大,以后可以和我一起出去旅行。我家先生不喜欢旅游,大女儿又是深宅,前些年我有时不得已自己一个人出门。有很多想去的地方,但一个人去实在没意思。
出门在外,我也觉得和陌生人的交流很有意思。大家来自世界上不同的角落,有些听来的故事可称为传奇,和美丽的风景交织在一起,在记忆中鲜活,感觉自己的人生都因此变得丰富了。
@黄序 @听松
很抱歉,上传图片有问题,就随便写点儿。
把谷歌地球转转,地球的一半是太平洋,而Tahiti 几乎在太平洋正中间,除了去新西兰澳大利亚,到哪里都要至少8小时飞行,所以理所当然是纯天然无污染。
而且,Tahiti 属于南半球靠近赤道,除了11月到3月是雨季,下点儿小中大雨外,当地气温差别不大,也没台风啥的,属于自带天堂属性(最近的汤加火山爆发除外)。
法属波利尼西亚一般指这几个岛,时间短的游客,就在Tahiti周边,Moorea, Taha’a, Bora-Bora, Huahine几个之间挑几个转转,
其中Moorea,Bora-Bora名气最大,大酒店多,商业化也最重。
网上看到的游客大多数都是飞过去,再转Moorea,Bora-Bora,找interContinental/Four Season/St. Regis 水上茅草屋蹲一个礼拜,这些茅草屋价格不菲,位置好的一般一千刀一天(我现场看居然显示2千刀一天?)。其实一般的农家乐a一两百的也有,并不都那么离谱。我们在Moorea的导游就是开车先把我们带到他家,从后院下海上船。后院的一间客房就是140一天,我觉得真的也挺好。反正不管住哪里,都是游泳+浮潜+深潜,看你重点是什么了。
时间长的或深度玩家,会去东北方向的Rangiroa Fakarava,更加原汁原味,现在更是没人。
Rangiroa、Fakarava 都是长宽各几十公里的超大型封闭环焦,胆子大的话,各自的南北水道中,每天随潮汐的Sharks Wall是当地独有的一景,是scuba diving 的圣地,视频清自行油管。
现在Costco的pakage是豪华大酒店4-7天包吃包住大概三四千每人。我觉得适合到此一游型旅行,真要是喜欢这里,时间是远远不够的。Cruise更是到此一游型的移动版,每个岛都逛一下,优点是特别省心,缺点是更是走马观花,看大家的取舍。愿意的话,vacationstogo可以经常看看。
几点体会:
1. 这个地方绝对值得拥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觉。喜欢海水沙滩的,南太平洋恐怕是最好的了。西边的库克群岛和这里差不多,再往西的大堡礁有可能还更好一些,但据说近年有些状况。如果论水上活动,夏威夷基本没得比,水混天冷且没什么鱼可看。
2.喜欢拍照发朋友圈的,备足银子,直奔高大上茅草屋即可。喜欢潜水又时间富裕的,也可以长租一间民居。和一法国小伙聊天,过来干活的,水边租房1500-2000一个月,自己做饭,每天都可以尽情和鱼待在一起。而隔壁走30米的interContinental 就是一千一天。
3. Tahiti游客中80%是美国的,20%是欧洲。中国人去的还是少,觉得跟小红书之类的鼓吹的这里是岛中的爱马仕有关,好像来了就要住茅草屋度蜜月似的,绝对的误导。开船小哥看我说自己是中国人,就问我为啥欧美游客整天各种活动在水里泡着,中国游客都待在茅草屋中不出来,?我只能说那是现代的social media influencer,你们原始人不懂现代生活。
4. 碰到了好几个法国人当导游,一聊都是15,20年前来玩,一来就喜欢上了这里,找了当地的老公老婆,待了下来,真是让人羡慕的随性人生。
5. 给我们开船的本地小伙告诉我,去过美国法国几次,一点儿也不喜欢。他102岁已经得了两次新冠的奶奶告诉他的人生哲理就是,人就是要活得开心才能长寿。我当时坐在他的小艇上飞驰,确实十二分同意。
6.
相当多的polynesian祖上都是中国人,饭菜直接就是中餐类型。带我们在Fakarava玩的大叔自己家就是。现在Moorea岛上也有几百中国人,据说是做工程后留下来的,当然日本人定居的相对更多些,天堂谁不喜欢呢。
7. 回家后,一切归零,继续干活挣钱。。。准备下一次旅行。
去爱比迎上看了看,经济适用房源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