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简单介绍下帕雷托的剩余物和衍生物的社会学理论 -- 大眼

共:💬61 🌺11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所谓的“非逻辑行为”同样遵从某种逻辑

现在的大数据的一种很大用途就是分析这个的。只要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电商们可以做到“比你自己还了解你自己”。其实这个也不是什么新东西,沃尔玛这类超市摆放商品的时候实际上也做了统计,会把相关性较高的商品放在一起,这样可以提高销售额。

那么这个“非逻辑行为”同所遵从的逻辑和科学所遵从的逻辑有什么不同吗?个人认为没什么不同,虽然逻辑有很多种,但其内核应该是通用的,普适的。上面提到的大数据所用的逻辑其实就是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也是自然科学的方法。所以对于基于情感的行为,比如赵构、吴三桂的,人们仍然会象楼下那样试图去寻求某种解释,所以其实并不是“非逻辑“的。

而人类这种试图寻找某种解释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本能。俗话说”好奇害死猫“,从动物身上人们就可以感觉出这种东西。达尔文也说过(大意):”灵长类动物有三个基本的驱动力:性、食物和居住地。但是,人类却拥有第四个驱动力,就是好奇心。“。而更重要的是,这个是可以被实验验证并加以研究的。比如人们发现:婴儿看到遥控玩具突然动起来会四处张望寻找原因。

UC Berkeley 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联合提出关于人类好奇心的推理分析

为了研究因果关系,原来科学家在这么多方向上都有尝试

通过对婴儿的研究,我们还可以知道某些道德观念,比如善恶,正义等都和人类的本能有关,而人类还天生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这也是结党等高级行为的基础。婴儿实验室

所以说人”本善“, 不是说人本性之中没有恶,而是指人本性之中这些能促进认知,促进社会合作进步的等东西是主要的驱动力,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并进步的根本。而这个东西不是”逻辑“能推论出来的,”逻辑“本质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同义反复,它不提供新的认知。(当然这个看法过于极端,不排除量变会产生质变,而且逻辑本身也是认知的一部分,也在不断进步)。所以是”本“。

而人类的这个”本“,在量子力学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过去认为引起量子态坍缩的是人的意识,然而现在一般认为人的意识是后天养成的(至少不是从受精卵开始就自带的),所以这个后天的东西应该不会是坍缩的真正原因,而应该是其它的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比如彭罗斯认为是微管里携带的某种量子信息:

基于蛋白质的微管是一种结构性的人类细胞的组成部分-携带量子信息-以亚原子级存储的信息。

量子相干发生在微管,大脑神经元内部的蛋白质结构中。微管是什么?它们是真核细胞(细胞框架的一部分)内部的管状结构,它决定着细胞的形状及其运动,包括细胞分裂,即有丝分裂期间染色体的分离。Hameroff提出微管是Penrose在其理论中一直寻找的量子装置。

以上主要谈论的是人类的本能,如果它们这么重要,那么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理性呢?柏拉图有比喻:

理性的自我就像马车夫,他控制的不羁的感情就像马。

《Switch》里也有个类似的:

人类的情感与理智,就如大象和骑象人:骑象人希望走向自己的目的地,但存在惰性的大象却不听使唤仍在原地踯躅不前。头脑(骑象人)是生活的方向盘,情感(大象)则是生活的动力源,而环境则是生活的公路,给骑象人提供方向。

现在一般认为理性主要产生于大脑里的前额叶,本能的冲动如果经过前额叶,当理性认为这个冲动不合理就会将之抑制掉而不会产生对应的行为。理性使人类可以利用经验和只是而有长远的规划,通过压抑短暂的冲动而产生长久的利益。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点。

而知道了理性的这个生理基础,理论上就可以进行人为干涉:既可以是内在的如正念,也可以是外来的如药物和设备(如注意力头盔)。(其实NLP也算,过去的催眠术也基本划到NLP里去了,《美国队长3》里的二构技术也可以看成NLP的辅助设备)。而这也是最近兴起科学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原因。甚至已经开始有人亲身实验意识的数字化,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和facebook的元宇宙也成为下一个风口。

最后安利一本赛博朋克+科学人文主义小说,《赛博英雄传》(目前还在连载)。

通宝推:大眼,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