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爱情神话》(B for Busy),今年最好的国产片 -- 普鲁托

共:💬61 🌺173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参加影评活动

本来《余绪》那一楼,根据我的大纲,接下来是要说到这部电影的,开篇时候就留了梗了嘛。但现在那一楼已经被掰弯了,就到这里继续说吧,但会说得简短。

我们顺带也会提到另两部作品,张学友的《男人四十》和电视剧《小敏家》。

(一)

先说说“上海版《爱情神话》”(上海神话)的八卦。

这个电影的背景地域是“长富巨”,这是某个片花里某位女演员说的,不是我瞎猜。

这个片子的编剧/导演,是一位“沪漂”女孩,原籍应该是江南地域的,不然怎么导一部上海方言的戏?

这部戏能问世,关键是徐峥。他的才气不错,但在生活中,整个人的素质,在我看来,不如黄磊。黄磊才是活明白了,温和中有坚持的人物。

戏里面,所有的演员都演得放松,毕竟用方言,很容易调节好现场气氛。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为什么每个镜头,不走两场,一场用方言,一场用普通话?

这样,服化道成本不变;导演和演员并不累,本来每个镜头就会拉好几条,这些实力派演员的普通话台词功底,也绝无问题。如此一来,就可以剪辑出两个版本,一个江南版,一个全国版。

其实我也不认同这样“一片两语”,因为味道没有了。就好比《男人四十》,你也只能看粤语版(可以跟《男人四十》连在一起看的,是冯小刚的《一声叹息》,《一声叹息》也是方言版,北京话版)。这三部电影,尤其后两部,只有人生经历达到某一个刻度的,男人,才真正体会得到。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生活里这三位上海籍女演员,都是单身状态吧。

(二)

我不觉得《上海神话》有那么好,至少远不及《男人四十》;而且因为《小敏家》在篇幅上占优,《上海神话》也不及《小敏家》。

《上海神话》比较活泼地描绘了几个上海人,但他们只能代表上海人里很小的一群。

“长富巨”出来的男孩女孩,不见得有大出息,但也没有掉下去混成“城市浪子”的。多数是循规蹈矩,一份专业工作,保持一份自己的体面,有点物质攀比,待人接物淡淡的,内里比较厚重,有真才实学------总之稍微像电影里的李小姐。老白老乌这型男人,我觉得出自“长富巨”的概率不太大,当然编剧这么编,可能真有出自这一带的生活原型。

其实上海人里面,真正学习(基因继承)到法国人为代表的欧洲派的坚韧、奋起反抗、对曾经心仪的爱人极度绝望了也保持风度、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是上海的女孩们。更以前不敢说,从我们这一代(60尾/70后)起,上海的男人们就在不同程度上一直在辜负上海的女人们。以上海女孩的要求标准来看,上海男孩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稍多了一些软弱、孩子气、骨头轻。“骨头轻”是一种上海版的“娘”,指飘飘欲仙地享受(或者说追求)被很多不同女孩赞扬倒追,真实生活中的王X文和徐峥就是代表。“绅士”的生活态度是很厚重的,但其实今天在上海名男人中,找不到绅士,绅士在民间,在不起眼不发达的上海男人中。当然徐峥也有徐峥的优点,比如善于自黑/不那么假,那也很不错了,至少不讨嫌。

所以,马伊琍这样的名女人就很容易在生活中失望,然后用盔甲把自己包裹起来。

《上海神话》中,多数非上海籍影迷看到的,是他们一群人“关起门来玩,不带别人玩”的自傲,我看到的是浅薄、迷茫、自黑和一点自卑。他们就是一群娜拉,走不出那栋房子。我是走出来的人,不能说死一回,至少掉了N层皮,所以我有资格这样回头评价这栋房子。

人比动物伟大的地方,就三个:一,会用工具。二,思想和好奇心/好胜心可以远远大于你的身体(就是说,哲学家和冒险家往往都是矮子-----算我没说),这里我忍不住想到我那篇《橡皮船》。三,懂得自律。

上海(男)人善于操作一些都市级的时髦工具(当然也不是全部工具,比如他们不玩猎枪和皮卡,只玩娘炮特斯拉),但他们追求攀比、世俗和内观的头脑,很难膨胀到超出吴淞口那么远;或者一旦事业真有所膨胀,就不太自律。

另说一句:电影里用的俚语切口,有些相当粗鄙,只是欺负“审死官”听不懂罢了,上海小男人比较喜欢这种“措磕”(暗戳戳地使坏),心里大概蛮满足的。

徐峥和徐峥的人生观,代表不了上海男人。我们还是等等胡歌吧。

通宝推:响水湾,七天,桥上,普鲁托,
家园 老本上海人吧,我问个问题

这是方言电影,可电影的对白有时突然冒出一句普通话。

是这句普通话的词汇/内容没法用上海话吗?不知道你看的时候注意过这个问题没有,还是电影有bug ?

我在民族地区碰到过类似情况,巴郎一嘴民族语言,突然冒出一句普通话。我问咋回事,他说他们的话里没这词😂😂

家园 这个说来话长

大概13,14年前,上海曾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只讲普通话”运动,当时我儿子在上海读小学(他读了1-3年级),结果就是他明明是上海小孩,只会说普通话,不会说上海话(当然听得懂上海话)。这跟后来广州人民起来闹事是一样的,老百姓不干了,当时上海政府觉悟得早,赶紧回头“抢救上海闲话”,天天在电视里办节目,由老娘舅(林栋甫)出题目考小年轻。我回上海时看过这类节目,他的题目难不倒我,但至少一半题目小年轻答不出。

电影里李小姐44岁,老白大概48岁吧,倒推15年,他也就33岁,电视抢答题,他一半回答不出是正常的。所以他急起来用普通话是很普遍的,我倒没注意他说了哪句普通话。

老乌和老白私下议论老白的那些女友时,老乌用了个词“老X皮”,这是非常粗鄙的切口,“长富巨”这些地方出来的男孩,即便在很私密的男生圈子里,也不会用这个词形容女性,当然我们从中学就知道这个词。徐峥和周野芒肯定事先对过台词,所以我现在有点怀疑他们是上海哪块地方长大的。上海有地段分界,你也可以说是地域歧视,但“上只角”不屑于向“下只角”看齐,也未必是坏事。

这个电影,回避宏大叙事,也回避深刻的社会审视,我们看到的是土味的“泰坦尼克号”,那种略颓废地等待沉没。讲白了,上海土著,混肯定混得比“沪漂”好一点,但也没有上升机会,内卷失败的老白,也就是颓着,看起来还不如《男人四十》里的国文老师,至少还多一点对社会和文化的贡献。

家园 老菜皮?
家园 老菜梆子

北方话里老菜梆子的意思,沪语里对于中年以上混社会女人的蔑称。相当粗鄙,上只角人士熟知但不会公开使用。

家园 看了,这片子还可以,细节确实值得品味。比如

老乌去小咖啡馆喝酒,被保安一再要求把自行车挪走那一节,老乌坐在那里,似乎他的玻璃杯里面的黄色液体是Scotch,而且是不配菜的。这个说明,老乌应该是在欧洲那疙瘩呆过一段时间养成的习惯。这也间接说明,老乌和索菲亚。罗兰的那段two night stand应该是真的,不是编的。😥

老乌喝酒时如果还说一句 just rock,no shock,那就更洋气了。😄😄

一部小资产阶级的电影,被我看出四个字的内涵:国泰民安

家园 导演好像是山西人

从网上资料看,她是在太原长大的,北影毕业之后不就去上海做了沪飘

家园 那就非常有趣了

我基本听得懂山西话,因为小时候在家里,我父亲一辈的,跟我爷爷只说山西话,我爷爷跟外人只说普通话。爷爷上海话只能听不能说,能在上海做生意,是因为山西同乡网络。如果你说的是准的,那这个导演的语言天赋非常好,因为成年后开始学上海话会很艰难。

这带来另一个效果,就是演员在拍摄中不受约束,因为戏里除掉三个小孩和Alex,几乎所有演员的能力/资格,都比导演高很多。很可能,徐峥起一个“隐形导演”的作用(就像吴秀波在连续剧《司马懿》里当个艺术总监),大家就像玩一样,所以我一直感觉到那种放松感。但徐峥是想隐晦地表达某种忧伤的,他想追着周星驰的《功夫》走。

家园 此片属于高级黑

这个来自山西的90后女导演眼光确实毒辣,毕业后下沉上海上只角6年,用像手术刀一样的电影手法和来进行解剖,横陈在观众面前的,是某个上海人圈子的不求甚解装腔作势且还要以精神贵族自居而背后一地鸡毛的狼狈生活状态。

点睛的桥段就是在老乌自述了所谓的意大利爱情故事把大家都圈进去之后,直接自己戳穿自己编的故事,以及最后在老乌追思会上面对老白播放原版费里尼的爱情神话电影,包括老白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表现出来的无精打采的不理解状态。

对意大利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一脉相承,有这个科班出身的90后导演在中国上海实现了。

通宝推:物是人非,
家园 片中有个桥段

看不太懂,就是老乌死后,有个欧洲的房产代理公司找到老白,说老乌那套房子是由他们永久免费借给老乌直到去世,从1990年开始至今,老白问你们背后是谁,代理尬笑,老白说不方便透露是吗,代理说是的,然后镜头又给到墙上一副女人画像的特写(画像是否是索菲亚罗兰?)然后下一个画面,老白和李小姐对话,老白说搞清楚了,索菲亚罗兰的故事是假的。

这里安排这段,是想说故事其实是真的,还是说是假的?(也就是说一夜情是真的,但女方不是索菲亚罗兰但却是某个富婆,所以才为老乌免费提供住处)

这一段没看懂。

家园 我也跟老哥有同样猜想

徐峥除了是主演外,还是这部电影的监制,估计还“兼职”了部分导演职能,不然一个初出茅庐的山西女孩初次执导就能把一部上海“本土电影”拍的如此到位,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家园 老乌是老白的对衬……乌,黑嘛

老白教街坊画画,心中仍有画展的抱负。即使被绿被离,仍然继续去追自己的爱情;

老乌吃洋人的软饭,心中却有索菲亚罗兰、娜塔莎。(老乌混法国是真的,泡罗兰是假的🤭)

这确实是小资电影,二人生活平淡却永抱幻想。老乌的爱情真是神话,老白的就不同了。所以,老乌作为老白的镜像最后得消失……

家园 由一个“外人”视角来看上海人

其实也是非常好的切入点。

上海人的缺点也很多,如果单纯由徐峥操办,会不自觉地隐藏掉很多不好意思见人的面向,换个人说“就这么拍”,大家就卸下肩膀撒欢自嘲了。

其实我还是蛮希望能看到胡歌在大制作电影《徐光启传》里演一次徐光启,他担得住。但目前从制作方来说,没有这个可能性。而演员的艺术生命是有期限的。

比如说,由年轻时的周迅来演一部上海方言电影,是非常合适的,而且她是南方人,上海话跟家乡话的差别不大。但沪语电影出来得太晚,她已经错过了。

马伊琍目前的人设太刚,她只能强化外人对上海女性的刻板印象,反而很难表现出上海人复杂的多面性。

家园 白老师的头发哪儿来的?
家园 这……我还真没想过

应该是披肩发才有艺术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