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提到香港都会扯政治,很想知道普通的香港人生活到底怎样 -- yg1993
90年的时候在《海外星云》杂志上看到一个文章,一个香港本地人说一年前国内的88事件对渔村本地的影响,那人写到香港这地方贫富悬殊极大,没钱的买个面包可以当饱,小摊上十块钱吃碗面也可以算一顿,一千两千吃一餐的人很多,十万元的满汉全席也只有一桌,这种地方的人也不会多想别的,就是每天琢磨着怎么才能多挣钱,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些,所以那里的人也没有多少国家民族的概念。
我觉得这个人写的挺实在的,一转眼都30年了,现在的情况和90年也差不到哪里去吧?我本人没去过那地方,内地人去了也往往只能看到些表面的东西。但是呢,这么些年看到的听到的东西有一些,我就当一次搬运工再复述一遍。
1.最早看到的是80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课本里面有一个文章,说的是一个沈阳的青年工人去香港继承叔叔的财产,他叔叔在那里定居但是没有子女。结果那个青年工人住了一段说什么也不待了,还是回到内地生活。
那个青年工人说他到了渔村以后结识了一个当地人,那人和他诉苦,说一个普通人往往要同时做几份工作才能维持生活,比如他的正经工作是每月工资800港币,表面看不算少(当时内地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元),但是商场里买一套正经西装就要两三千港币,所以为了生活只能长年累月加班加点。
另外这个内地青年人去了以后,很不适应的一点就是香港当地人很不诚实,卖东西看你是内地去的就要高价。
2.还有就是陈祖德的自传《超越自我》,84年金庸邀请陈祖德去香港疗养,陈祖德也说渔村这地方普通人生活压力极大,金庸请他吃的很多东西,他问过当地普通人,说根本就没见过。
3.我一个亲戚09年去香港旅游,回来就说那地方吃饭怎么这么贵,外面小摊一碗小豆粥要14港币,一根油条5港币,肯德基里要一杯牛奶14港币。
4.10年吧,我们这里一个人去香港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女儿,她女儿清华毕业,香港上班每月4万港币(算是高薪吧),按他讲话超市里最便宜的就是天津产的大白菜每斤3港币,猪肉38港币,火腿肠180港币一斤。
5.我表哥10年渔村出差,见了建国前后从天津卫跑过去的一些老资本家,这些老人讲话还是天津本地口音,但是他们的子女都和当地人一样了。他讲话去那里逛街,感觉和内地也没啥区别,别说大城市,就是内地的县城单看表面,也比渔村差不到哪里去。
还有最近几年才听说渔村原来一直没有养老金这一说的,也就是社会福利很差,普通人只能拼命工作给自己挣钱,上了岁数才不至于挨饿。特区政府2000年以后才开始推行养老金这个东西。
我想说的,就是这种地方,生活压力如此之大,普通人的话要每天忙碌自己的小日子,有多少精力会关心政治,国家民族这些东西呢!
在港大做研究
用他的话说,香港是中产阶级的天堂。
像大学教授,包括中小学老师等,医生、律师等人活得很舒服,主要是行业门槛建立起来了。具有相当的垄断优势。所以这些人其实也很反大陆,怕的是我们把他们的垄断优势打破了。
普通人生活很差的。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募捐都很积极,既很政治,又很民族
血染的风采,梅艳芳、beyond都唱过,站在对越冲突的角度、尤其是狭义民族主义的角度,民族到high;89年之后含沙射影,也足够政治
娱乐电影,王晶的某个赌圣拿千岛湖开涮、偷渡者形象,连同国产007里面的反派,毛舜君演的角色叫做什么泽东,许冠文的一个夸张的来自内地的角色人物(电影名字忘了)、等等……很难说这帮人不知道点政治,无论中产、底层,很能够消费政治话题。
联系前两年反对抗拒来自大陆的医疗援助、最近疫情暴雷还对大陆医疗援助颐指气使当做牛马使唤、对于输港农产品运输提条件,无非就是优越感而已。优越感能够解释从30多年前的募捐到现在的很多东西,以前能够输出优越感,现在没的输出心态爆炸
我的老家是个侨乡,移民的目的地一般是这么排名的,美国,西欧,香港,澳门。几乎没人在日本和东南亚,所以没放在排名里。我们那里70和80年代还有不少姑娘嫁到香港,90年代后几乎就没有了。嫁的大多是本乡去香港的后人,当然同乡也会介绍一些香港底层人士。
我外公家和香港也有很大渊源。我外公的三弟在解放前后居家迁居香港,三个堂舅先后去了荷兰,小堂姨嫁了一个美国华侨老乡,所以三外公夫妇去美国打了几年工后回到大陆养老,早已经去世。目前他们家留在香港的就只有大堂姨一家和大堂舅的女儿。
我外公当年在在洋人的船上当厨师,我大舅在洋人的船上当水手,都在香港定居。因此我妈妈在60年的时候没有饿过肚子。我外公60年代初生病回大陆并很快去世。我大舅的家人在70年代初中期分批移民香港,并在70年代后期移民荷兰,现在全家族在荷兰。我三舅70年代初期因故去世,三舅妈改嫁给一个香港老乡,后来携带两个女儿去香港,她这苦命人在香港制衣厂工作时突发疾病去世,两个表姐一个嫁到美国30年了,另一个在香港电视台工作。
特别说说我小舅。70年代中期出国限制松了一点,因为我外公的关系,可以安排一个人移民香港。当时我老家还剩下四舅和小舅,四舅已经结婚,长得人高马大,还是生产队长,而小舅个子很小,还没有结婚对象,因此家族就决定让小舅去香港。当然打通行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我市里的大姨走通了县公安局的门路。小舅去香港后长期在码头打工,具体是给货轮搬货。他在70年代末回乡娶了我小舅妈,主要两大优势,一他是香港人,二当年小舅妈的母亲有很严重的肺病,他可以从香港买到好像有一种叫雷尼翁的药。小舅妈去香港后长期在制衣厂打工。他们生了两个孩子,表妹在老家出生的,而且是在医院生的,也算是对未来的香港人的特殊照顾了,表弟在香港出生。小舅由于办通行证的时候把年龄说小了,书面上还没到退休年龄,在疫情开始的时候还在餐馆打工,尽管实际已经70岁了。表妹是护士,收入好像不错,表弟是糕点师,日子就比较紧张了。
我本人在70年代也得过香港小舅的好处。我妈奶水少,我小舅那时候给我寄了一些不敢充饥。另外我小时候有疝气,说是吃了荔枝会变好,所以他从香港给我寄了不少干荔枝。
总得来说,在大陆贫困时代,香港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普通人在香港发财很不容易,所以我的大部分亲戚去美国和西欧了。不过留在那里的生活也过得去。
电影中过度夸张是有的,调侃是有的,恶意却无。
结尾处港人全家洒泪送许冠文演的大陆佬回海南,还是有真情的,因为大家都是从大陆过去香港的,只隔了一层身份证件。
【《合家歡》(英語:Mr. Coconut)是1989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由許冠文、許冠英、黃百鳴、鄭文雅、王祖賢、任達華、梁家輝主演。是許冠文1980年代電影反映社會現象的作品之一。片中以新移民為題,講述內地人與香港人生活之文化差異與矛盾,票房取得巨大成功。】
1989年的票房3千万港币,还是很成功的,能说明人心。
王晶的《赌圣2》拿千岛湖和公安开涮,也拿台湾开涮了。他公开表示反对动乱分子占领中环,还是不错了。
这是许多电影的主题。
从侧面说明生活不易。
北欧模式是税高,福利好。
还是降一档当讲师?
他的印象就是,香港很多很老的人都在工作。摆卖饭的小摊子,开小卖部,甚至开出租。他说一看到这些人就想起东北的下岗工人。
不讲课,跟着香港老板做项目,不知道什么性质。
他是个比较佛系的人,不怎么太追求学术成果的样子。感觉他准备这样一直到退休了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大概在国内的讲师之上,大致相当于副教授,不过主要是做研究,不怎么教学。十年前月薪应该是5万港币。现在不太清楚。
1. 垄断资本家。
资产阶级统治了整个香港的经济,而华裔垄断资产阶级2是其中最强大的团体,它通过垄断房地产,进而跨行业垄断公用事业。它不仅在日常的生产关系中剥削劳动者,它还在生产领域以外从方方面面控制老百姓的生活。
目前香港资本主要分成三类。华人垄断资本最大。其次是英美资本,英美资本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证券期货和航运业。再次是内地资本,内地资本影响力偏弱,在香港地产业参与不高,在交通、电信、电力、煤气等参与也不多,员工数量有限,不发挥主导作用. 更准确的说是本土垄断资本,包括华裔资本和世代定居香港的非华裔资本。
2. 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主要分为两类。
其一、经理及行政人员。经理及行政人员包括政府公务员(约17 万人,占
劳动人口约5%)和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收入是普通雇员的3.5 倍,在
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与普工雇员有显著差异,他们虽然不占有生产资料,但在组织
生产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意识形态更倾向于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在政府
和公司管理中的代理人22。这一类人属于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占劳动人口的12%
左右。
其二、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生、中学以上教师、工程师、程
序员、律师、会计师、记者等等。他们是技术线条的专家,通过自身的专业技术
在组织劳动的过程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一般经过精英化的学位教育,收入是
普通雇员的3.2 倍。综合其教育背景、收入和在生产中的地位,这一类人也属于
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占劳动人口7%左右。
小资产阶级群体年龄相对较大,60%的人在40 岁以上,多数已经买房,且有
些家庭不止一套。他们大部分收入超过4 万,或者家庭收入合计超过6 万。
他们过着相对优裕的生活,是劳动人民中相对保守的群体。他们有很强的个
人奋斗的意识,信奉资本主义体系下的自由竞争。他们中的部分人已经爬到资产
阶级体系的相对上层,住着“千尺豪宅23”,拥有多项投资,拿着百万年薪,余
下部分人对此羡慕不已,希望自己终有一日也能出人头地。
作为劳动人民,他们也受到垄断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的压迫。除
了日常工作中受到资本主义体系的压迫外,他们还受到教育、医疗、养老三大问
题的困扰。
3.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占劳动人口的80%左右,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处于最底层,
拿着最微薄的工资。
香港经济结构畸形,几乎没有农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比例也较低,主体是金
融、贸易等服务行业。
香港无产阶级住宿条件极端恶劣13。下层无产阶级多数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廉
租房即公屋中,众多的3 口之家的就居住在30-40 平米的公屋中。2011 年,私
人房屋租金中位数7710 港元,廉租房中位数仅1210 港元。大量的香港无产阶级
申请廉租房,但廉租房供应有限,一般要排队5-6 年才能轮上。下层无产阶级还
有一部分购买政府的经济适用房即居屋,居屋价格根据政策不断调整,最新政策
居屋价格大致相当与商品房的52%。2019 年2 月份最新一期居屋售价,最贵的一
套房子售价468 万港元,面积58 平米,最便宜的一套房子售价118 万港元,面
积27 平米。但就是这样,绝大部分人也无法买到居屋。香港政府2018 年一共供
应4400 套居屋,而还不到7 月份就超过了15 万人申请。上层无产阶级有一部分
会购买小户型商品房(30-40 平米),高额的月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还有超过
20 万申请不到公屋或居屋的无产阶级,住在暗无天日的“笼屋”中,2018 年一
个8 平米的笼屋大致要3000-4000 港元。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利益,限制居屋
和公屋的供应,限制每年土地的供应。曾荫权在职期间,甚至直接停止公屋、居
屋和土地的供应,导致房价猛涨,资产阶级获取巨额收益,而无产阶级却过着暗
无天日的日子。
无产阶级在经济上被压迫,在政治上毫无权力。在70 人的立法会上,劳工
界仅有3 席。而这些所谓“劳工界”人士,根本代表不了劳动者。当前香港立法
会劳工界的3 个席位中,背叛了无产阶级的工联会就占据了2 席,另外一席也被
政府的走狗劳联占据。
所以他们滑向了对立面,或者迷失
住房贵不说,交通费,吃的喝的这些就没有一样便宜的,至于说汽车电器化妆品这些玩意,因为是自由港免税确实低价,但是这些东西不是每天必须用的,再廉价有个鸟用,而且那里买个车便宜,真用起来一个停车位就能贵上天。
渔村最便宜的瓶装水也要十块钱,深圳那里至少有一两块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