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和老农民谈包产到户和生产队时期的粮食产量 -- 天马行空
占啥便宜?工分没人多,人还觉得吃大亏了。做得要死,还要被人批评被人笑。我回家睡觉不好吗?活有夫母老婆/老公做,隔壁还有几个鸡。
普兄,又给你一张好人卡,不用回个宝那么客气。
我们那里承包后挑河弄了一两次,打塘(修堤坝)弄了一两次,绝大部分冬天没有派活。这次数不多的挑河打塘里,可以出工,也可以交钱,我爸爸力气小,主业是个体医生,所以都交钱了。
但是我们那边承包后路越来越好。刚承包的时候,村里的路几乎都是泥路,村之间是机耕路。我小学期间(81-86),我们村几乎所有路都改成水泥路。我初中开始的时候村间路还是机耕路,骑车去中学非常颠簸,初三89年的时候也铺了水泥路。我可以确认,村里修水泥路都是村民筹款和华侨捐款,至于乡里在修村间路时是否出了一部分钱不确定。
另外我们那里85年左右通了电,所以线路都是国家出的。但是各村都自己安了路灯,安装费和电费都是各村自己出的。
还有我们那里是小岛,出门靠渡船。所有渡船都是私人运营,大概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从木船换成了铁船。其他交通工具在岛内没有,除了人力三轮车。
我们那里一直到98年通桥前没有自来水,吃水靠井水和池塘,所以这方面承包前后完全没变。
第一种是可能性,楼下呆兄,假日兄都说了,就是有的人不喜欢,不适合种田,经济学的术语,就是在种田方面没有竞争优势。
之所以能够释放生产力,其实就是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分田到户之后,再加上市场化,给了农民一个选择的机会,这个机会是很重要的。
第二种可能性,就是我说的,以前的制度,按这个老农的说法,干多干少都一样,人性会使人投机取巧,即便能干的也想偷懒,如果给这种人一个机会,能多干多得,他们会选分田到户。
真实的世界,当然比理论复杂很多,特别是预期不容易处理,比如陈王所言那种条件比较好的生产队,分田到户能否获得更佳的收入是个未知数,换言之,是机会成本更高,我的推测是,他们不一定会立即愿意,但是看到其他生产队的改变后,会改变主意。
但我不认为能够把干部从这个题目当中切割出来。
类似于不能谈奥运而不谈体育总局。
他瘦骨如柴,实在耕不动田,宁愿出来打工。。。。。
这是一辈子要干两辈子的事情,当然苦、当然累,当然吃不饱了
不知道哪届中央,发过文件说农民当然吃不饱?
程子华回忆过:1927年,他还是基层干部,在海陆丰听中央领导彭湃讲话----"我们的孩子现在吃红薯,肚子大(浮肿)屁股小。将来革命成功了,孩子们吃大米,屁股大肚子小"。
领导的幽默,程子华记了几十年。
几十年后,程子华自己当领导了,到海陆丰视察,这里的孩子还是吃红薯。
想起彭湃当年的话,他挺内疚的,很有失败感。
他没有"当然",也没有像网友一样列举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他的觉悟,比您真的差远了。
这话我同意
事情是怎么样的,才重要。
麻烦之处在于,同样的事情,有人从中获益,有人受损,描述的时候,难免有偏差,后人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就变得很困难了。
到目前为止,说分田就吃饱的,完全不提上缴(公粮购粮)的事,当没有发生。
说来说去就一个理由:分田到户调动了积极性——这个感觉有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感觉。空对空做个假设,所有条件不变,人的积极性提高,增产20%,原来饿得要死,那也不可能加了20%就能餐餐吃得上饭吧?
江西一带,上缴的没有减少。
都说生产队时期好吃懒做的人占便宜,但是一问我生产队哪个人好吃懒做,却答不出来。
我认为,我生产队有略懒一些的,没有真正意义好吃懒做的人。在我村,女人好吃懒做还好一些,一个男人,如果被打上好吃懒做的标签,会娶不到媳妇的。
不过,在生产队时期,不少人都认为自己干得多,拿得少,应该是生产队解散的主因之一。
我这篇文字确实整理过,有些河友,认为必须一字不漏记录这些谈话才算真实,但他们不知道,我们普通老百姓闲扯,不是搞什么访谈,如果把这种从民国三十年扯到新中国七十年的闲扯全部一字不漏写出来,估计他都没耐心看了。
哪怕很多受到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事物的认识都是支离破碎,有部分内容自相矛盾的。可能是直觉的认识,可能是受到外界影响的认识。
深入讨论,也可能改变一部分自己的第一观点。
请问何谓“大包干”?厨兄能否解释一二?
柴门夜归河友的资料还没公开,等公开再讨论。
另外,我所有情况不变,光靠劳动积极性提,增产20%这个假定,厨兄有没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