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新手接龙讲故事挣花贴 -- 张燕
逾月余,忽见尘土遮天,寻有精骑千余至,乃国相傅兹与中尉卜隆、后委骑将史泰荫三人,引羽林郎三百,常山郡骑近千,索荣、斌而来。
燕打马迎之,求圣旨,再求大将军虎符,皆无。乃怒曰,“今二三子,无圣旨虎符,而以臣迫君,欲反耶?”
单骑驰入,以他日迷途笨狼所授神功,斩傅兹、卜隆、史泰荫诸将,并健卒百余,七进七出而不可挡。余者莫不震恐,皆下马而降。
燕皆纳之。与己兵合,号解慧营。
后世史家诸公所漏记,读来耳目为之一新😄
让您见笑了。
发文数有限制,我早看到了,现在才可以回。
对汉末三国,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由于汉之前长期的繁荣导致土地兼并,社会矛盾深化,生产力被阻滞。两汉相交,王莽代表新兴势力试图改革,但相当于代表大地主利益的刘秀集团反扑成功,所以并没有解决问题。到了汉末,黄巾起义的时候,算是有三股势力:1 农民及其代表;2 新兴的小地主,边疆军官等旧体制边缘人;3旧势力核心,世家大族。曹操算是第2类的。他以较弱小的势力起家,先是依附3镇压1成长(剿灭黄巾),然后依附3打击和自己类似的势力(讨董卓)继续成长,最后和3决战(官渡,灭刘表),成为中国最强大的一股势力。总的来看,曹操是进步的。但是不幸的是他死后,他的政权被世家大族势力篡夺(司马代曹)。因此从汉一路积累的土地所有的矛盾没有根本性的释放。于是带来了最暴烈的方式:五胡乱华。
从整个大周期看,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封建王朝(盛世),总会随着时间积累带来严重的土地兼并,而总是通过暴烈革命,甚至涉及外族入侵的暴力斗争,对原来大族进行几乎是肉身灭绝式摧毁,才得以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进入到下一轮循环。
我的写作试图构想一个理想社会,主角的农民出身,和义军背景很适合。史书中他有百万反贼,侧面说明算是很有能力的了。前面 @铁狮子 河友写的部分,风格活泼,可读性很强。但是确实歪楼有点狠。招安太快,靠搭黄巾起义顺风车,搞百万反贼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大生产,看起来是没戏了。因为这时候禇燕已经成为曹操、张作霖这样的代表小地主的武装了,在群众那里号召力必然大大减弱。但是他的张作霖风格提醒我,张作霖招安的核心要素是曾护送盛京将军增祺的三姨太。所以就捏造了这个么个“复活王美人”情节来推动故事发展。起到“二次招安”的作用,让他的实力能够获得飞跃性增长,为后面做好铺垫。毕竟体制内快车道只有当太监和国舅两条路,大家肯定不爱看太监路线。不过后面怎么写,特别是如何让1-2联合来打击3,还要再想想。
历史题材的小说肯定是要概念先行的。但是我个人的倾向是创作不应该脱离历史。
农民起义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有被理想化的地方。我认为绝大多数农民造反的动机与阿Q的想法没有区别。农民造反的头领或者成为统治阶级一员,或者被肉体消灭,没有第三种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前面 @铁狮子的写法有一定道理。
你创造的这个“复活王美人”情节有新意,但是不影响历史大局,能拿到中宣部批文的😁。
感谢参与。大家写得都很好。而且风格各不相同,很有特色。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诗歌体裁:)
给了一个好的平台让大家玩。希望越来越多人参与!最好后面不光有诗歌,还有舞台剧视频^_^
幸亏前人栽树,我乘了凉,没有闹笑话。
“斩上官而破其军,非易与也。”燕乃托张牛角,赵云等助斌护持王美人。自单骑上洛,负王美人书进灵帝。
灵帝素爱美人姿容,宠幸冠于后宫。阅知后屡害之,大怒欲斩后。俄而虑后、进党羽甚丰,逡巡未决。
良久,复拟诏,许王美人荣解慧庵出家为尼,号解慧。封美人兄斌邯郸县侯,授镇北将军,冀州刺史,魏郡太守。授燕平北将军,擢常山相。亦擢张牛角博陵太守。并金玉巨万以赐尼解慧。
这禇燕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忽然一天,有小校折着跟头来报,盔歪甲斜,一看就是出了大事。不禁心头一紧。
就听着这小校慌慌张张地喊道:
“大人,外面有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说和您有旧,非要见您。我等阻拦不住,眼看着他就要冲进来了!”
怎末会闹笑话。楼主的本意应该是热闹一下,所以加了红宝书八段锦这类元素。
我看你写的挺认真,谈了创作思路,就多句话,你千万不要介意。其实怎么写都是有道理的。我只是个人偏好😁。
我也知道写歪了,关键缺乏写正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以后多看正经书。新手急需花,所以呵呵呵。见谅则个。我发现小时候学习好和不好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小时候学习好的人,看全是字的书,能看下去,还看开心。我们学习不好的看一会就头大。所以你看抖音的流行,其实证明我们这些是大多数。西西河是我的阅读能力上限了。别看我一次贴出来了,我可是之前天天一直写的。
不过没事,你肯定能掰正,大不了,“一觉醒来...”
张作霖的兵动不动猪肉炖粉条,大家特别乐意。就这么写了,不知道汉朝有没有粉条。不过粉条原料豆子(绿豆还是黄豆?)之类的汉朝应该有吧。不知道有没有技术壁垒(现代工具啥的)。
我是北方人,老辈倒是经常吃小米,小米加步枪不是白说的。所以特地写的小米干饭不是馒头、面条子。很多地方是毛时代修了大量水渠才能小麦和玉米两茬种,之前就是缺水。老家以前小米外,高粱也比较多,种小麦的是少数好地。现在大部分小麦,极旱的地种小米的还有,种高粱极少了。另外常见作物是棉花。我在城乡结合部,就没吃过高粱(五粮液这种看不出的衍生品不算的话)。第一次见高粱还跟我爸说人家这地里玉米怎么这么高,才知道是高粱。
本来打算写张牛角打瘿陶的,这个是来求救兵的。走史实的改名路线,晚到一步,报仇祭灵,顺便把上门女婿帽子甩了。后来怕给楼主 @禇燕 造成困扰,小说里的改名了,楼主要不要改个ID?就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后来人了。没想到人家搞出个美人来,有创意。
欢迎你在楼主结束后接着写:孙悟空搞土改,玉宇澄清万里埃。把我歪成军阀的楼主拉回革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