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2013年韩国电影《新世界》 -- 翼德

共:💬84 🌺234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条条说

1. 悬浮感

首先,在大多数的文艺批评的语汇里,“悬浮感”都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贬义词。

至于你所说的“作用”,更接近的词汇不是悬浮感,而更接近于疏离感,或者“间离”。

至于这种疏离或者间离,在电影中当然不是不能包含。但,首先,无间道本身的主旨并不在于将观众“间离”出去反思它和现实的关系,这是肯定的。

第二,这种疏离或者间离,有其深刻的时代历史原因。

我之前已经说了,《无间道》是一部救市之作,是香港回归之后五年内,自身影响力逐步下滑,在好莱坞电影和内地电影的冲击之下(好莱坞大片频出,内地冯小刚的喜剧电影已经有了稳定的输出能力,多次夺取年冠),香港电影不仅无法进一步占据内地市场,甚至连“基本盘”都保不住。

所以才有了《无间道》,而《无间道》的导演刘伟强,之前最出名的片子是《古惑仔》。这本身就是一部限制级的、“脏乱差”的系列影片。

而在《无间道》中,刘伟强刻意背离了自己之前的影像风格,用全明星阵容打造了一个精英意识强烈的黑帮电影,这实际是体现了香港人自身强烈的精英意识+擅长题材的强强联合。

因此,如果说这部电影本身和当时的现实有什么关联的话,恰恰是反过来“遮蔽”现实,用画面的光鲜亮丽来对抗现实的下沉。至于这个“遮蔽”是不是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现实,这就不是观众的任务了。

2. 概念先行

这个问题牵涉到“能指”和“所指”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任何情况下“能指”都不能完全替代“所指”,所以你用“人”的无限复杂性去批评电影的“简单”、“化约”或者还原性是不成立的,因为所有的艺术作品,不管绘画、摄影、文学、电影或者游戏,都是“能指”,都在化约,问题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并且,性格简单就是简单吗,性格复杂就是复杂吗?纯粹就简单吗?纠结就复杂吗?不是的。《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性格简单不简单,但他的生活却一点不简单,活出了比别人丰富得多的人生。化约,不是影视的罪过。

并且,《无间道》这个剧本本身就是建构的产物,当年上映时记得有人问过编导,人物是不是有原型。编剧的答案我记得是,肯定有警方卧底到黑帮,也有黑帮卧底到警方,但是互派卧底这个故事是完全原创的。

3. 关于岛形叙事的问题,这里你又攻击起了自己原来的观点。你认为《无间道》里的精神危机是有意识的,是编导刻意表现的,而我的观点很简单,这种精神危机是无意识渗入的,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强大渗透,编导控制不了。而他本身只是想讲一个好看的故事。

至于人性的复杂和纠结,电影里当然有,佛学的意境,也有一点。但也只限于商业层面的浅尝辄止。为什么说编导最初没有这么宏大的企图心,因为《无间道》获得异乎寻常的成功后,续集自然而然提上日程,但后两部充分说明第一部的“基底”并没有那么扎实。

第二部构建了《无间道》的前史,正因为其自身建筑基础的单薄,所以故事结构上也无可回避的“借鉴”了《教父》,不过这也没什么。

最让人诧异的就是将梁朝伟演的陈永仁设置成了前黑帮大佬倪震的私生子。这个改动完全改变了人设,而这个人设在《无间道》中是没有的,也就是说编导给陈永仁“加戏”,而这改变了人物的平衡性。

本身陈永仁在善恶之间的纠结已经足够让这个人物丰满,但加上了一个家族恩怨的背景,则让人物复杂性大大增加,为了做“双男主”的平衡,只能给刘德华这边也加戏,而这种加戏设置,反而不利于挖掘人物内心,而让故事情节走向了狗血化和猎奇化,所以我们看到刘德华演的刘建明是陈永仁的杀父仇人,又跟韩琛的情妇有一腿。

而到了第三部,编导已经无法平衡人物的各种属性,于是不出意外的,刘建明“精神分裂”了。这个结局设置并没有让影片的主题更深刻,事实是编导无法处置的结果,因为所谓无间地狱的人性挣扎和冲突在第一部就已经完成了,造成第三部几乎都是垃圾时间。这种善恶的冲突挣扎的感染力,甚至还不如吴宇森的《变脸》更动人。

点看全图

4. 你对于地方文化的各种概括和归纳,很符号化,好像是一些文化批评书籍里总结的,我们知道即便是一个地方的导演和作品,也有很多种差异风格存在,整体性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特例的存在。至于“脏乱差”只是一个概括,我只是反对那种符号性的阐释,比如“仰拍对应着尊崇”或者“霓虹对应着暧昧”之类的理解。

5. 事件的复杂性,不等于叙事的复杂性,当然是这样,你说的这个实际上更对应的是现代性文学或者艺术作品,即事件很简单,叙事很复杂(“怎么说”超过了“说什么”)。

而《无间道》或者《新世界》显然都不属于现代性作品,你说它新现实主义也好,伪现实主义也罢,总之在叙事上其实是非常老实的,没有多少叙事花活的作品。因此引用现代主义的批评对这几部作品是不成立的。

我知道你想表达的是什么,包括你下面写的那一大段,归结起来就是“隐喻不等于高明”。

这某种程度上我也同意,但我想说的是,按照反映论来说,文艺作品无论如何都是现实的反映(真实的或者扭曲的、碎片的),因此无论如何裁切、处理、遮蔽都不可能完全将现实从中抹去,因此结构性上,“隐喻”的嫌疑是不可能完全去除的。

但我真正从《新世界》中感觉到的也不是对于现实政治的结构性批判,这个可以当做一个“大背景”,也有点像我说的“精神危机”一样,它就在那里,遮蔽不了。而影片本身试图表现得还是人性的复杂性,即在现实的各种体系性压力下,人性会作何选择,又如何给自己的选择找一个精神安放之地?

这才是《新世界》超越于《无间道》的地方。无间道对精神危机的表达,从第一部来讲,有一些现代性的影子,但到了第二部,就成了一个家族恩怨因果报应的老套式架构,到第三部直接走向精神分裂,说明编导既无意愿,也无能力做深层分析。

而《新世界》依托的结构可以说没有离开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引用下《持续焦虑》中的几段话:

中产阶级生活在“基督教”文化及其封建秩序之外,他们在其间并无稳定和荣耀的地位,他们毫不显赫,社会地位等于零。就作为主宰的封建文化的观点而言,中产阶级是什么并无重要性;重要的是他们干的是什么,也就是专指他们提供的功能和劳务。然而终于有一日,中产阶级以其本身的功用性自重,开始用他们的功用性来衡量社会的其他各阶层。最后,中产阶级的这种功利标准也被其他的集团所接受了。

这个中产阶级功利标准是通过与封建规范及封建性贵族特权相对抗的争斗过程而建立的。在封建制度下人们的权利受制于也源于他们的出身、阶级和民族。也就是说,取决于他们是谁,不是他们干什么。新的中产阶级崇尚个人才能、技艺和勤勉,以及由这些因素所导致的个人成就。这样的标准意味着报酬应与个人的工作和贡献成正比。

在功利主义普遍扩张(以功利的标准判断全人类)的同时,它也将个人“非个人化"(depersonalized )了。因为,将公众利益集中在个体的功用性上,也就是只专注在他和其他人的比较性(较高或较低的功用程度)上,而不注意他个人特性的特殊意义。所以说,这个文化既是个体的又是非个人的;实际上,把人变成了物,中产阶级功利主义把人和其他物体看作具有一样的性质;他们全都可以一并以其有用程度和被使用后的成果来加以判断。

功利主义文化根源于诉诸市场以获得财货及劳务的经验。从有用程度的观念判断一个人或一个行动也就是判断其成效。

李子成就身处这么一个体系化的夹缝之中,而根据理性化和效率原则,他能发挥的最大的作用就是做这么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角色,而他梦想的那个住中产阶级house、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将与他无缘,这可以说是他“黑化”的基础动力。

而讽刺的是,即便是按照惯常的逻辑,赚越来越多的钱,有越来越强的能力,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他在这个结构里就越没有选择。这跟惯常的市场逻辑自由主义神话还不一样,即“越努力越不自由。”

所以所谓对政府的批判并不是这部影片的核心要义,说有,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整体性批判。

是的,这并不新鲜。但是对于年产近万部的电影行业来说,无论是叙事题材和叙事方法都很难有完全的“翻新”。因此你要求的理念上的不断“翻新”本身就是很难做到的,能在叙事方法上有一定创新已经不错了。

另外,电影作为群策群力的结果,作为资本运作的产物,要完全规避“理念先行”本身就是苛刻的,没有几个老板会花几个亿让你做什么自由发挥的“个人表达”,“陈词滥调”在电影行业是家常便饭。因此在这个领域发挥你的“理念批评”的特长可以说是找错了对象。

而这跟绘画、摄影、文学、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都不一样,因为除了3A游戏大作,几乎所有艺术门类都没有电影这样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苛刻要求。因此这个领域的保守可以说是本分,要改变这点,除非电影技术有爆炸式发展,电影成本白菜化,否则你的理念就是镜花水月。

通宝推:独草,
家园 其实就一句话,你太强调目的论和阶级意识了

1、

我没否认某些市场上的目的,我强调的是,影像和叙事直接关联,是有专门作用的。而且我也说了脏乱差有文化上的传统。

2、

至于褒义贬义,只是个人看法。当年蜗居下架,有叫好的,也有不满的。无非是个距离感,或者说疏离感。这反而是从市场角度考虑,不是个人心态。

3、

简单讲,影片内部的逻辑自成体系,和外部现实是两回事。而许多意义,是用影片内部的预设,去讨论影片外部的现实。或者说,影片的所有作用就是一个能指。真正的所指,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这样和影片的逻辑本身就没什么关系了。而我说的就是影片本身如何。不只是讲了个什么故事,还要看他怎么讲的。细节上又有什么“理念”以外的。

其实不必这么复杂,不就是「隐喻」现实吗?

4、

我只说第一部,后面就算了,没什么记忆了。其实我并不喜欢《无间道》。因为小时候看的盗版,粤语听不懂,影响至今。但是讨论影片本身,或者说作为一个电影,而不是商业作品的表现,《无间道》比起另外两作要好得多。这是我谈论的重点。

其实从词语的理解偏差就看得出来。我说的局面是双重含义,而你只是说可以对应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这在下面回复燕人兄的帖子就说了。

5、

这里的政府,本来就是说资本主义。还能说什么,前面都说物化强加了,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强权政治吗?当然,韩国的确有这个成分。不是简单的资本主义。因为韩国的政经集中程度太高,这从他们的产业政策也看得出来……其实也不必说这么多,看看三星就知道了。

但要注意,这种解读是否可用作品内部的逻辑完成(无需引入外部条件)。否则,就又是隐喻功绩。这种批判在韩国只多不少,早常态化了。

6、

批判资本主义当然是好事。但是讨论隐喻批判,或者政府不让人做好人之类,这就不只是影片评价,而是意识形态。

事实不在于我们为了欣赏作者而需要批评家,而是我们为了欣赏批评家而需要作者。

作者=电影,批判家=评价。这就是我评判现实主义的核心。

这样的所谓高低,是评价者意识形态决定的,而不是影片本身「内容」决定的。这意味着有没有影像其实不重要,光凭说也能把你说服了。或者像现在流行的那些,几分钟看完就行,中间的不必再谈。

7、

最后,你的回复泥沙俱下,我很难一一回复。

比如“符号化”、“好像是一些文化批评书籍里总结的”恰恰相反,我从来不看这类书籍,你看我6说的就知道了,连批资名家都不看。我唯一看过的还是影评类电影(The Pervert's Guide),然而我认为他胡扯更多。另外还有一些琐碎文章。但这些和这里的总结关系不大,这里只要看多了就行。SNP谁看不出来?氛围谁看不出来?

再有“精神危机是无意识渗入的”、“编导控制不了”、“后两部充分说明第一部的基底并没有那么扎实。”更是推测为主,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莫不是你能测心?续作毁掉前作的作品屡见不鲜,这不一定是原作决定的,要看剧组和工期,还有资本运作。哪里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之前回复我的也是如此。有太多脱离影片本身的讨论,目的论性质的表达。压根就没法判断,纯粹是觉得是就是,又能怎么讨论?

我只是单纯就作品讨论,不说那么多有的没的。但是你的讨论实际上是在双标,认为一边有心,一边没心。可是按照你说的,这为了拯救市场,难道不是更用心,用更宏大的,触及人类存在本身的内容完成一部作品?人家就没点追求?好作品本身不就是这个意思?

我不想对此做出判断,但是你这方面说得太多了。所以我前面说了“这实际上是读后感,我想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这还没讨论你对“叙事手法”的回避。这种话题是说不完的,反正总可以用集体无意识、抄袭模仿之类解释。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

8、

简单讲,你是在搞宏大叙事,是用你的评论去重塑一个作品。和作品自身的关系不大。这其实是当代影评的主流,不用我讲,看看豆瓣上的两极分化就知道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讨论的都是言外之意。这是无穷无尽的。就不说掺杂的那些个人评价了,用主观判断代替客观陈述,只取决于别人信不信你或你的立场,没人无聊到去全面分析。

家园 好啊好

这要是影评,绝逼是优秀的

让我燃起了看美版的欲望

大抵是几年前,我就知晓,只要在河里一年一年的泡下去,总归是能学到些东西的罢。

家园 不是我太目的论和阶级意识

是你相信有某种脱离目的和阶级意识的“客观内在”存在。而这本身就是有疑问的。

你的看法跟之前的“烤面包的胖大叔”很像,我跟他关于《无名之辈》有一个很长的争论。

他从符号学、文本学的角度分析,认为该片是“陈词滥调”,“与资产阶级共谋”,他的分析就是纯镜头语言符号学,比如“仰拍是对人物的褒扬”、“慢镜头代表浪漫和写意”一样,非常刻板化。而我指出了这片子的产生与当下社会现实尤其是经济有深刻关联。

而完全的结构和文本分析,最后却非常容易走向还原主义,因为结构就那么多,余秋雨的《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就说了伟大作品只有两种结构,好莱坞的编剧书如《救猫咪》等也就二十几种结构,说来说去都跳不出那些东西,你的新意从何而来呢?

还有,我非常不赞同那种“脱离外部联系”的所谓纯内部分析,因为这是不存在的。一个没有社会阅历的人能读懂《红楼梦》吗?就算是以无脑著称的好莱坞大片就那么好懂吗?好莱坞有一个“钉子理论”,即影片开头拍了一个钉子,那它后面一定有作用。而我至今记得当初刚看好莱坞影片时经常错过那些“钉子”,后来看多了才养成了习惯。

我的意思很简单,内部和外部,事前和事后不能完全分开,没有脱离观众的“内容”。我分析的新世界的各种批判,是我理性思考的结果,这些东西有些我在看的时候就已经反应过来了,有些是事后总结的,但理性层面的反馈依然是通过观影过程得到的,而不是“脑补”的。比如李子成为了自保不得不枪杀围棋老师(接头人)的戏,比如李子成质问姜科长的戏,我是从这些包含强烈张力的人物对手戏里读出了后续写出的这些内容,先以感性方式存在,后以理性方式存在,内在是统一的,并不存在什么“先行”。

因此,所谓“作者是作者,读者是读者”这也是半句真话,因为除非你创作只是为了自己欣赏,只要是给别人看,就必然考虑接受人的欣赏能力和价值观念,也就是有了“约定”,就算是刻意筛选观众,也要考虑传递的有效性,这就具备了“主体间性”。所谓“我是我,他是他”,“作品是作品,评价是评价”是不可能完全两分的。

你强调的,无非是不要把电影评价变成纯粹的意识形态批判,这我当然同意。但完全脱离意识形态的“客观电影”,在我这儿是不存在的,只要有镜头就有视角,有视角就有态度,有镜头的切换就有了表达,这就是意识形态。

家园 不敢当

如果说我有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

面对任何消费品,以放低期望的心态去面对,容易得到幸福感

尤其是电影。

家园 我可没这个想法,这是你想象出来的

其实这没法讨论。

你真的明白我和燕人兄讨论的?你都不想知道别人说什么,纯粹是维持自己的说法、又或者为反而反。

只会抛出一大堆意识形态和主观判断,谁反对你就是反对“批判资本主义”,就是反对“对资本局面的反映就是好”。

人家反映这些是有意识的,他家的有点反应就是无意识的,而且不需要证据。

别人还怎么说话?

况且,我反对的是这些?一开始的重点不就是画面参与了叙事?你觉得不好就不好呗,都上纲上线到我反对批资和瞎看文化批评了。你觉得你这是在发表意见还是证实看法?

现在都变成“我相信有某种脱离目的和阶级意识的“客观内在”存在”了。你确信这是我的意思?不是你为了反对我而发明出来的?

你这种说法完全可以用我前面的贴子来回复。

现实的纷乱……凸显行动的无力……深层的危机

这就是说,脏乱差,表现的是体制问题,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不是主角的那些主观行动就可以解决的。所以美版叙事直白,并不是简单的事件直白可以说完的。

不能简单以阶级情调(情感)去讨论。

这里说的是你对港版画面的说法。你的理由是没有脏乱差,又都是精英,迎合了某种心理。但我的意思是,他有叙事上的作用。比如

他们表现空间或者威胁……更多是用反差……还有这里,光鲜亮丽背后的生存危机。

别说香港,美国那种的都可能干净的要死(整体城市干净,人物和社区一角脏乱差)日本就更不必提。我也说了有文化上的影响,而这些文化,恰恰是阶级。比如美国的区隔。

要么是表现国族差异的,比如亚洲很少有干净的一面,第三世界就更不必说。要么是表现阶级差异的,比如贫富差异、黑人社区,空间上的区隔等等。而在这里,表现的是整个城市,隐喻整个环境(社会)的失序,和故事主线互为表里,不单单是某种审美的表现。

这里反可以用你的精英文化来解释。比如,哪怕是如此的精英,也会遭遇这种生存上和精神上的危机,难道不是最后一点空间都没有了吗?让人无处可逃?这种解释要多少有多少,没什么意义。

至于你的观影和怎么得出的并不重要,说多少,也不过是佐证你的说法对不对,而不是证实你的说法不是主观判断。

最后,我可没有反对意识形态批判,话题从一开始就是意识形态。比如我回复燕人兄的。因为我认为这片子本就是讨论(所谓反映)韩国的政治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电影。我反对的是因为有了这种意识形态,而无限拔高影片本身的高度。比如

这意味着有没有影像其实不重要,光凭说也能把你说服了。或者像现在流行的那些,几分钟看完就行,中间的不必再谈。

我是在承认意识形态的情况下,探讨一下叙事,而不是脱离意识形态。叙事本来就要看意识形态的好伐。

反对我的看法没什么,我又不把自己的说法当真理。主要你用了太多似是而非的论断,别人根本没法回答,回答就是反对你的立场,还怎么说?

补:注意我说的是情调,而不是阶级叙事。两者有天壤之别。叙事更有政治性,更强调斗争。而情调则侧重于表现所谓的美好形象,是梦幻泡影。

家园 丽水在全罗南道,全罗南道古为百济,

不是字面意义上的Korea,千百年来一直对中央闹派性。光州事件就是全罗南道的事情。

丽水又在全罗南道的角落。

而且,韩国又不是美国,种族还比较纯粹,再加上80年代才开始富裕。

华侨聚集在那里,不涉黑简直不可能。

韩国警长当年见到男主(在韩国长大的华侨),和白人警长见到一个黑人穆斯林出身的部下的心情差不多---我靠!这家伙天生就该去当卧底啊!要是我不派他打入敌人内部,领导肯定要追究我失职啊!

电影里还反应了一个现实,改开后,很多延边朝鲜族进入韩国,他们有人成了黑道的后起之秀。男主角在权斗当中,颇为依靠这股力量。

家园 这个才是你脑补的吧

只会抛出一大堆意识形态和主观判断,谁反对你就是反对“批判资本主义”,就是反对“对资本局面的反映就是好”。

我啥时候说你不许我“批判资本主义”了?你这阶级斗争弦崩的比我紧啊。

其实很简单,因为你的“套路”和“模板”太多,你的武器库里有很多对“意识形态”、“叙事手法”等等的批评模板,然后具体的电影在你这里就是对号入座。

如果说你批评的很多电影以及很多对电影的批评是“陈词滥调”的话,那么你的这些则是属于“批评的批评”,一样的套路化。

因为很简单,如果把每一部电影,每一种批评都割裂开来看,脱离时代背景,脱离现实情况,试图找到某种符号和文本上的“共同规律”的话,那当然是刻板的,陈旧的,什么都没有新意。

至于“光鲜亮丽掩盖着精神危机”,这种解读也不新鲜,这可以说是胖大叔之类的批评的升级版,我说港版“精英意识强烈”,当然不止包括“光鲜亮丽”,只不过这一点跟美版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

精英意识与中产阶级趣味还体现在从始至终贯穿的音响和音乐(蔡琴《被遗忘的时光》),包括刘建明的女友(写畅销小说的)。包括黄秋生和曾志伟演的两个老大的形象设置(黄秋生倒是个类似卡里斯玛的魅力领袖,曾志伟那就是他一贯的形象)。

所以,符号的阐释一定要放在情境,放在时代背景中看,而不是一种翻译机式的1是1,2是2。

至于“无限拔高”,其实我还真不觉得“无限拔高”了,这里面能看出就算是韩国政治,那本身的高度也不低,韩国政治或者半岛政治本身就是当今民族国家范式/朝贡体系,东西阵营、民主自由政体VS共产主义威权政体的一个集中反映,本身就非常具有典型性。你可能看得多了觉得别人“少见多怪”了,但新鲜感本身是个审美偏好问题,你不能把审美上的好恶带到其他领域去。

另外说个题外话,这种基于方法论/思维方式的高下的辩论,非常容易走到一种民族主义立场上去。我不知道你意识到没有,其实你一直都有这个倾向。

家园 哈哈,解得好

【和白人警长见到一个黑人穆斯林出身的部下的心情差不多】

删减
家园 “隐喻政府让人没有选择”

我真的没有你和达闻奇看到的深入😨。

我只看到一个卧底警察,如何转型成了黑社会。一。他毕业后在黑社会中成长。思想意识已经是黑社会化。二。他感恩老大对他的知遇。三,如达闻奇说的,利益最大化。我说这部电影更现实,因为这符合普通人性。当然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可能长年卧底而不改初心。咱说的是普通人。

港片《无间道》是编故事,编的有趣,智力高的观众喜欢。真实世界里,警察做卧底的图个啥,高工资吗,风险又有多高呢?又不是优秀共产党员。所能够发生的就是上司的命令,一次连着一次的短期卧底,直到最后把他逼疯或者辞职不干拉倒。然而梁朝伟的角色没有疯也不辞职。黄秋生的角色被干死后,没有人知道他卧底的身份,他还可以转黑的。但是他也不转黑。我不信的。他简直就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劳模。

家园 多看看国内新闻。东南亚牺牲的缉毒警察就不说了,央视记者

为了采访卧底变成组织老二的故事没听说过吗?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二把手的收入不比他当一个记者收入高?

所以这其实是预设问题。和故事是两回事。

其实韩版的争议也在这里,作为既定事实的政府作恶、推动故事发展的那些情节,实在没有说服力。人性问题更是如此。这不是说思想变化不合理,而是相应细节太刻意。让人觉得有点飘。就像达兄说港版飘一样。不过这和观影经验有关,也不是说是普遍准则。

主要,你在演非普通人士的电影里找普通人,这不是开玩笑吗?做到这种地步的有几个普通人?谈论工资,国内那些卧底警察岂不是全都白死了?

通宝推:任爱杰,
家园 港版很现实,因为朝廷要强大得多,对抗朝廷在我们这边不现实

韩国不用说了,美帝从黑帮犯罪角度,也不是不可以用钱解决。不是说我们这边钱不是用处不大,而是在朝廷意志面前不大

家园 要不怎么说《无间道》是编嘛

你说这些卧底警察和记者都是成熟的有信念的人了。可能多数是党员。

家园 人性在危机下

首先是选择让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无论是记者也好,警察也好,去卧底,本身就已经明白这个组织已经处在被打击的状态中了,覆灭是肯定,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这种情况下,选择让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就是保存自己的生命,保证自己不会受这组织犯罪而牵连。

跟是不是党员,有没有信念屁关系都没,只要是个聪明人,就会如此选择。但凡能去当卧底的人,就一定是机智过人,临机应变能力强于一般的人,这样的聪明人,哪会去选择走黑道。

电影、小说那是艺术,现实是现实。

家园 确实是

杜琪峰的《黑社会之以和为贵》讲的就是这个事,香港和联胜选话事人,必备的程序是拿到龙头棍和长老的承认。古天乐演的杰米先是把上一任话事人乐少干掉了,然后到东莞去找龙头棍,找了半天结果在广东省公安厅长手里。厅长把龙头棍交给杰米时,杰米说:“你是想让我感谢你,还是想让我害怕?”

尤勇演的厅长说:“你当话事人,有利于香港的繁荣和稳定”ORZ。。

杜琪峰真是老反骨仔了,拍个片子还不忘讽刺了一下TG。确实,在中国就是东西南北中,D领导一切,什么黑帮都弱爆了。

从这个角度,《新世界》是有点像《以和为贵》。但《以和为贵》还是失真了,比如杰米贿赂大陆干部,竟然是在敞开的饭店大厅里拎一大包钱过去,这个实在太业余了。与之相比,后来的《树大招风》中的描述就真实很多。

我没有别人那么精致复杂的批评“范式”。其实我判断一个电影好不好就两条,一个是有没有让我爽到(感性体验),另一个是能不能有足够的预见性。

美版和韩版都有这种预见性。美版实际上影射的是詹姆斯巴尔杰案,讽刺的是,这个片子上映的时候詹姆斯巴尔杰还没有归案:

chenzj(金斗汉)

钟路野人

21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美版《无间道》是个著名的影射片。

马丁斯科塞斯用港版《无间道》的故事框架,承载自己对波士顿地区著名黑帮渗透执法机构大案——詹姆斯巴尔杰案件——的推理分析和案情重现。《无间道风云》上映时,该案件尚未完全结案,部分要犯在逃中。

由于马丁斯科塞斯在《无间道风云》里基本把詹姆斯巴尔杰案件的框架讲完了。华纳兄弟正式拍摄该案的《黑色弥撒》大吃其亏——已经是陈料了,不新鲜。

美国黑帮老大离奇命丧监狱引关注

2018-11-01 12:44

央视网消息:臭名昭著的美国黑帮老大詹姆斯·巴尔杰曾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要犯之一、悬赏金仅次于恐怖分子本·拉登。10月30号,正在监狱中服刑的巴尔杰突然离奇死亡,终年89岁。

30号一大早,美国联邦监狱管理局把巴尔杰转移到西弗吉尼亚州一所监狱后仅几个小时,就发现他突然不省人事,随后被法医判定“死亡”。

有媒体报道称,巴尔杰是被一名或几名犯人打死的。但这种说法并未得到美国联邦监狱管理局的确认。据监狱管理局官员透露,官方将以“一般杀人罪”对巴尔杰的死因进行调查。

臭名昭著 巴尔杰逃亡16年后落网

巴尔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活跃在波士顿的黑社会组织“冬山帮”的头目,主要进行敲诈、勒索、贩毒等有组织犯罪。

罪行败露后,1994年12月,巴尔杰开始逃亡,其间还成为美国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要犯之一,在悬赏名单上,他只排在恐怖分子本?拉登的后面。经过16年的“逍遥法外”,2011年6月,巴尔杰在加州落网。2013年8月,美国陪审团裁定巴尔杰敲诈勒索、谋杀等多项罪名成立,被判终身监禁。

巴尔杰曾与FBI存在腐败关系

巴尔杰一案备受关注,不仅因为他本身罪行严重,还因为在此案的调查审理过程中,曝光了联邦调查局波士顿分局当年与巴尔杰及黑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的腐败关系。联邦检察官称,巴尔杰为联邦调查局当地探员充当线人,也相应受到庇护,他也是在接到联邦调查局波士顿分局探员的通风报信后才开始长达16年的逃亡岁月。

固然按月之回忆讲的,影射和隐喻不一定代表高级,同样的,它也不代表低级,关键是看效果。

韩版的效果,其实看看当下就明白。《新世界》讲的其实就两件事:1,不要无限制的搞理性计算,不是说前面有个更大的利益(可能),就可以为所欲为。有些事不能干就是不能干。2,不要把人逼得太狠,尤其是有能力的人。

看看当下俄乌之战,不就是这种现实的直接映射?拜登,普京,哪个不是聪明人,哪个不是精算大师?结果一个精算别人入坑,结果自己支持率一路走低,还要掏几百亿的钱供着乌克兰,美元回流的钱还不知有没有这么多呢。而普京一路精算,也把自己陷在了乌这个泥潭里,一辈子的英名都不知能不能保住。反而是泽连斯基擎着西方政治正确这杆大旗。红楼梦早说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中国也是一样,键政领域充斥着大量的精算师,天天想着“我支持俄罗斯能得到多少利益呢?”“我支持谁能得到多少利益呢?”不要说普通人算不过来这种账,自己嘴上喊着反对邓小平,邓的这种功利主义思维却深入骨髓。

其实香港也是这种精算的结果,这是我不喜欢港版的原因之一,因为不承担责任(不上税),遇到问题又想着中央兜底,结果就是回归二十年的今天这种乱象,这就是港版《无间道》透露出的:“被遗忘的时光”,精英逝去,秩序失序,要说影射,这也是影射吧。

通宝推:赵美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