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骂上海防疫失利如同骂儿子没考上清华 -- llama
初高中前两年,是同一个实习老师。
我上学那几年这种很常见……初中刷资历,好去高中。结果是好几届学生成了练手作品。
我哥有学生被他一年级教到初三。我读初中时,三个表哥两个表姐原来都是教小学的,年纪大点那个三表哥,有十多年教龄,另外两对三年,连州师范,中师,老名校了。还有好几个代课老师。后面还陆续有东连师的来任教。我们中小学正牌老师主要有三个来源:韶关师范,大专,连范师范,中专,县电大,教育局的培训点。到了高中才有本科。我高一班主任就是一个本科毕业不久的小美女。
县一中就牛了,我哥初中时校长调过去只是一普通教师,教初中,我高二三的班主任是县文联主席,他哥是校长,后任教育局长;化学老师那个小老头是多家县属工厂的技术顾问,不是书呆子;生物老师居然是人大秘书长,无意中得知的;政治老师是校教导主任,同时也是人大什么委员会的;物理老师是个富翁,在外面接工程。
中学老师没水平,学生自己调整不过来,就废了。
现在教学质量,最大的问题在教材!十多年前我就说了,当下教材无法自学,剥夺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权力!这个是十分卑鄙的恶劣行为,插图相对来说是小事,插图是影响思想的内容,教材内容决定了思想的方式,起码是限定。插图是修枝剪叶的话,里面的内容是断根去本!快乐教育或者说高考压力,则是说辞。
教育问题也是人造的精分,一方面在公校以快乐教育的名义推废柴教育,各种人文鸡汤洗地,一方面通过天价私校和补习班来营造焦虑,还是各种人文鸡汤洗地。为什么它们那么牛,视各级教育机构和广大群众如死物?
文字变得简练,于是结构松散、可塑性强,怎么理解都有可能,必须由教纲考纲进行引导。自学不是不能,而是要求变的极高,至少也要有辅导书补充方向才行。
不过这里不谈教材,谈教师。即便教材完善,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行的。即便现在教材不行,偏远贫困县仅仅是看视频也能上985的。
所以我针对的是流动机制,把学生当耗材才能升级。
对老师,对学校,对社会来说,学生就是耗材。无论怎么样教,学生总是会分层的,无论矮子挑高个还是高个挑高个,升学升职都是有比例的,萝卜坑永远有限。
但对学生个人来说,就是自身资本了。不升学不升职不当学术大拿,个人自身知识扎实丰富,学习思考能力强,掏大粪也能掏得更高更快更强更健康。遇到问题也能找出教材来找答案。
教师当然重要,流动机制也很重要,这个跟教材重要不冲突。你关注教师,但教师总是要换的,一个人读书九年也好,十来年也好,碰得到一两个好老师,就已经是人生大幸运了,别奢求。
初中两年和高中两年,合计四年都是一个老师。你想想会怎么样。学生的问题他们回答不上来不说,甚至和你说的那些一样,可以反教老师了。这对普通学生来说是灾难性的。而且,老师并没有向上流动,只是在本地从初中换成高中而已。
这里的关键期也是。因为大多是寄宿生,是双重意义上的调整,学习上的,生活上的,都要老师指导。然而让一个没经验的带四年。下一届还是这样没经验的带四年……连续几届会怎么样?
这完全是制度带来的问题。老师在初中没出路,高中勉强一混,混过了还能去私立(当然现在开始收编了),学生完全就是耗材。不是广义上、分层上的耗材,而是对老师来说只能当耗材(同年开始限区就学)。
说个事,其实估计也有人有同感,应该有人觉得毁三观,有人不同意:对一般教师来说,教师是一份很苦闷的差事。不是现在,起码八十年代以来就是这样的。事繁活多,生活工作单调,升迁进步基本无望,体制内地位低下,工资收入低经常被扣(近年工资等同公务员,不过实际跟公务员还是不同),学生家长形形式式,还知识分子扎堆,文人相轻相杀。我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当中,对自身职业最不满意的,应该说讨厌和反感的,就是老师。不妨看看《白洁》,很多人喜闻乐见的网络名著,当金瓶梅吧,扣除其中的性描写,相当有写实性。
教师女性占比越来越大。我小人之心,可能跟女性较能受气有很大关系。
考不上清华没人说什么,但是你考不及格不说,还打同学打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还不能说了?
一般来说,好学生掐尖,配合优秀师资,集中培训,确实是比较高效的办法。
现在国内搞什么初中不准(按成绩)分班,快慢学生混在一起,对于师生都是折磨。
换个角度说,县高中能考上清北,难道市名校不要反思?第一,为什么这个好苗子我们没有发现,没有录取?第二,县中的优秀教师,要不要引进人才?
但是上海市级领导人到现在也没有人出来负责,前几天张网红、上海复旦医院院长什么的还在出来讲话抢功,这些现象和你所谓的讲话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这个所谓的讲话肯定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