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防疫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 llama

共:💬92 🌺607 🌵3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所以“饮用”不是价值,而是实现价值的手段

同样“打点滴”也是手段而不是价值,真正的价值是“满足人类对水的需要”。

这是你真正要表达的吗?

家园 引入外劳,资本家也赚不了钱,只能制造治安问题。
家园 是的。“饮用”可以体现出“使用”,所以才这么说。

如果你要说维持人体运行所必要的物质,就会非常复杂。因为会涉及水的定义和需要的多少。而且有些饮用并不只是为了满足人体运行,比如满足味觉或者心理,但他们仍是饮用。有些会对人体有害,甚至称不上是维持,反而需要更多物质去消化代谢。所以不如饮用简单明了。

也就是购买饮用,饮用可以满足需求。饮用可以对应各种需求,但价格却是一两种需求决定的。有点绕圈圈了……总之,你购买的是其工具性,而不是目的。

这样还可以体现出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即途径、工具、手段。物化的本质也是如此,工具替代了实质。

家园 投毒是实现脱钩最好的手段,没有之一

我觉得国安会在合适的时机公布确凿证据。

时机很慎重,因为一旦公布,就不再有你好我好了,不再看破不说破了,就约等于全国总动员了,约等于割席断义,即时进入战时状态,中俄同盟正式成立。

家园 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这句话不错,但谁是统治阶级? -- 有补充

政治课本里,我们国家,工农是统治阶级,不要在社会里打几个滚,就被资本裹挟,被人模糊了焦点。

还圈养的被牺牲是正常的,想什么呢。

我们也许平常不说话,那时因为可以安居乐业,但是不代表就不做统治阶级了。

你换一个统治阶级,试试看?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更正,刚刚被带跑了 -- 补充帖

国家和政府的概念确实没分清楚,楼下的伙伴提醒正确

家园 纠正一下,国家不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政府是,谢谢。
见前补充 4747263
家园 所以马赫提出要素论

“饮用”不同的液体其价值应该不同,“打点滴”和“饮用”相同的水其价值应该相同。所以这种不一致的“使用”的方式不应该作为价值来衡量。

要素论可以简化这个东西。虽然要素论未必正确,但确实好用。比如食品的营养价值大小主要看里面的营养成分(要素)而不是食物本身:比如蛋白质和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盐等等。在这个基础上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才用可比性。而这个可比也不是简单的价格相比,而是基于人体需求。这样就有了相对一致的可以比较的标准。

家园 还漏了个事

我做个坏人吧

那些人一天到晚说脱勾,勾是那么好脱的?工业生产是那么容易组织的?美欧内部能团结一致不相互吞噬?

疫情推高了中国的生产成本,其中最大的因素是国际炒家推高基础原材料价格。这个价格必然会落到最终消费品头上。我们加工商,无非就是赚多赚少有得赚没得赚,他们就是有得用没得用的问题。

回到上海,吴凡说上海是全世界的上海呀,上海不行,不单中国受影响,全世界都受影响。他们一招猴子掏桃,结果没掏着,所有的后续计划全部落空,能不难受么?看特斯拉,还有出来喊苦的日资企业。

中外在上海拼血呢。

家园 你去了解下在上海的外国人羡慕不

人家有没有羡慕中国能强力清零。

清零是以限制绝大部分人自由为前提的,强力的方式大部分人都很难受。

有留学经历的,又经历了上海这一波的年轻人很多都准备润了;

更不用说老外了。

你还在这里YY老外会羡慕。

家园 那你是调查后说的这话?
家园 这里涉及估值和常态

你买水在大部分时候都是那个价格,他就是基于某个使用需求来销售的。只有在非常态,比如地震变成稀缺品的时候,才会根据供需变化而有不同的价值。再比如,我买水就是拿来玩的,怎么估量价值呢?玩的不开心,甚至摔倒了,着凉了,是不是要卖水的倒贴?

这里是用关系论来讨论,用比较贴近你的说法,它是实现某一需求的工具,作为工具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也是人们主要认定的价值。其余的则根据情景变化而有不同。

要素论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各类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各类物质的生产也是不同的,储存运输和作为商品销售更是如此。绝对的价值从来不存在,如果要素论成立,必须钦定一个标准。

微观经济学所谓的资源配置最优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认为可以通过市场完成资源配置最优,也就是达到经济效率最优,供需平衡、价格平衡。但这也就意味着忽略了其他价值的可能。

家园 因该这样说,大家都喜欢以己度人

很多聪明人都非常自私,非常善于保护自己。

这些人不喜欢受到控制和约束。就是中国文化里面有才无德的人。

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德才兼备

但有趣的是,很多创新都是自私无德的人搞出来的

必须要承认,美国和西方非常善于拉拢吸引这种自私却有才的人。

很多人会说,这种无德之人,我们不稀罕。

所以说,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利弊得失的计算问题。

得如果大于失,那么就是划得来

如果得小于失,就划不来

我是站在一个十分公正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我不认为,有什么决策,是显而易见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统治者一定会非常理性客观得权衡利弊。就像下围棋,会精算到每一个子。

家园 损失还是很大的。必须要承认

从宣传角度,可以不提,但决策者是一定好计算这些损失的

而且,得失的平衡会不停变化。决策者是会随时进行调整的。

我不反对清零,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决策的代价和弊端。就像你买东西,不能光吹这个东西如何好,不说这个东西花了多少钱。

家园 你这个说法不好

我能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但是你的说法太不“讲究”,把人惹毛了,表达效果就不好了。

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完全是统一的,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如果完全统一或完全对立,那国家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国家存在的价值,一是保护人民不受内部敌人(阶级敌人、坏分子)和外部敌人(敌国外患)的伤害,

二是协调人民之间的矛盾。

所以国家的举措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让人民整体受益,常常需要损害一部分人民的利益去补偿另一部分人,比如用东部沿海省份的财政盈余去补贴西部一样。

但这些举措必须被证明是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与长远利益的。

我以前总结过,中国在利益策略上的方法是“阶段性放弃”,即以一个阶段内损害/放弃某个阶层/集团的利益,来获得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到一定阶段后,再以“反哺”的方式回馈这个阶层/集团。

按时间顺利,共和国历史上被“阶段性放弃”的阶层/集团有:

建国开始的农民阶级,被以剪刀差的方式转移利益补贴工业,最终在新世纪的终结农业税和新农村建设上得到反哺。

工人阶级,九十年代国企大下岗,解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困境,最终在WTO黄金十年和大基建下获得反哺。

城市中产阶级,被以“三座大山”收割“城市税”,但在房价上涨和击鼓传花,以及城市化进程中资产增值得到反哺。

接下来就是2018年以来的中小企业和民营小业主,在供给侧改革中为支持国企脱困被收割,目前还未看到反哺的时间点。

按这个次序,接下来就是大企业主和大资本阶层,这个阶层的被收割还在反复拉锯中,还有成体系和不成体系的反抗、躺平等。

而接下来正在进行的还有公务员阶层,之后就是大国企、中央部委、看不见的顶层等。那就不是我能预测的了。

按照这个次序,其实有两件事是明确的,一是新中国建国时没有资产红利,没有殖民地,自身在世界政经体系中也是一个一穷二白的位置,所以只能从内部剥削开始。

二是从建国这些年的历程,从农民、工人、中产阶级这三次“阶段性放弃”来看,基本还是得到了“反哺”,也就是国家基本还保持了信用。

而从最近这几次的“阶段性放弃”来看,呈现的趋势一是节点越来越短,节奏越来越快。二是一方还未唱罢另一方立刻登场,呈现共时性、齐头并进。

三是,隐隐有一种“总决算”的感觉,也就是之前被收割过的阶级,可能再被收割一遍。

那么就有几个问题,一个是是不是所有的阶级都被收割一遍?如果某系统真的能进化到自己收割自己,那么我想平头百姓即便日子过得苦点,那么至少也能求个心安,不会不平衡了。

二是,如果所有的都被收割一遍,但依然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

现在的趋势就是大招一个接一个,但貌似管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作用也越来越不明显,就像一个病人给自己注射吗啡,越来越不顶事,该疼还是疼,问题是身体还越来越虚。

那么,先回到之前那个问题,国家做这些决策,到底为了什么?

不管是躺平还是清零,这里面都预设了,有一个更好的东西在前方。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是一个美好的新世界?还是民族复兴?还是单纯就是看别人笑话?

如果说经济建设,那么过去若干年的历史已经证明,经济建设并不会在同一时期内让所有人受益。那么到底谁该是当下被放弃的那个群体(谁是那个代价?)对于这个问题,你若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那显然是不能得到认可的。

即便你给出了明确答案,除了那个群体自身的认可外,还有就是你如何保证你的信用?因为显然现在的情况已经比过去更糟糕了,承诺有都不兑现的风险。

所以,拿国家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来恐吓人民并不是很好的招数,且不说四十年前虚承诺人民的美好前景目前并未实现(当然也没有破产,还有希望),用建立在恐吓基础上的国家威望和信任,用于论证躺平的必要性,跟用恐吓的理由维持民族主义激情的清零论,从逻辑到路径都甚为一致,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本身就证明了这种方式的双重荒谬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