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清零、反腐、打黑、外交、扶贫 --- 是节奏吗? -- 方平
刘邓关系好不好难道要用“是是是好好好”来表现?难道要勾肩搭背杯来酒去来体现?刘伯承工具人一说有何典(不是虚造舆论哦,十大元帅之一是工具人?)?咱们能不能不要用市井庸俗的关系观点来看待党内的关系好不好?跃进大别山是错误的而出击是正确的,那没有跃进大别山哪来的在有利的位置出击(用机械化或飞吗)?毛主席加成二十八个半?你看短短一个回复就把我搞得晕头转向,历史还是大处着眼小心求证吧!
不是你说是就是的。
另外,刘邓关系当然不能用日常好坏形容。
问题在于,那些歌颂邓的恰恰是用日常所谓思路说的他俩关系密切。
这个当然事实,事实是,刘伯承先离开了大别山区,是非正常离开的,当然,你选择不信可以有你的自由。
并不是高高兴兴走的,好么,像电影里说的,哥儿俩好,呵呵呵。
既然你俩不日常,就别这么扯啊!!
我知道同志之间应该有特殊情感状态,但是,他俩这种矛盾吹成亲密,不恶心么。
见识一下新时代的拍马屁。
真是强行贴金啊!!这才叫敢说话。
1948年初,中央军委作出了“撤出主力,牵制敌人,立足大别山”的决策。不久之后,2月7日,中央军委电令邓小平率指挥所和野战军主力转出大别山。
从1947年8月底进入大别山,到1948年2月主力转出大别山,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时间一共为半年。为什么付出了损失过半的巨大代价,大军主力依然没有继续坚持在大别山呢?
首先,是客观上的原因,敌情十分严重,国民党兵力高达33个旅,数倍于解放军兵力,武器装备更是远超。因此,由于极端紧张的形势,敌我力量悬殊,刘邓大军很难有足够的精力继续建设根据地。
大别山位置
大军刚刚到大别山时,尾随而来的追击部队就有23个旅,经过了两个月,蒋介石又再次增兵到33个旅,33个旅的国民党军队约20余万大军。
而且,随着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地区活动时间越久,犹如被孙悟空进入肚子的铁扇公主,蒋介石也变得愈发如鲠在喉。因此,蒋介石对于大别山解放军的围剿愈发严密。
当时,蒋介石专门提出了“保卫长江,游击中原,围剿大别山”的反革命决策策略。
在这种情况之下,面对国民党的优势兵力围剿,刘邓大军的主要精力都在与敌人拉锯。刘邓大军也先后取得了张家店歼灭战、高山铺大捷等战斗的胜利,但是,敌我兵力悬殊的局面并没有彻底打破。
在敌人的腹心之地始终处于转战,因此,刘邓大军很难巩固和发展新创立的解放区。也因此,刘邓大军无法在如同在老根据地一样,真正的获得来自群众的大力支援,也无法及时休整和补充兵力。这自然极大的限制了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站稳脚跟。
第二,不能忽视白崇禧对于大别山的全面围剿。白崇禧是桂系军阀首领,因此,他天然得不到蒋介石的信任。
白崇禧
然而,随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腹心之地受到威胁之后,再也顾不上排除异己的蒋介石,接连多次在南京召开大别山作战检讨会、华中六省联防清剿会和国务会议。
在这些会议上,蒋介石要求国防部长白崇禧组织国防部九江指挥部,亲自负责对于大别山的围剿。
作为有“小诸葛”之称的国民党桂系首领,白崇禧的军事才华在国民党军队之中是颇负盛名的。
而且公允地说,无论是在红军时代、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白崇禧都展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华,也曾给红军和解放军带来不小的麻烦。
之前,由于蒋介石对于桂系的忌惮,没有让白崇禧掌握兵权,此次随着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之后,蒋介石再也顾不上这些,不得不让白崇禧重掌兵权,指挥数10万大军发动了对于大别山的围攻。
白崇禧
接到命令成立国防部九江指挥部后,白崇禧一手掌握了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5个省的军政大权,他很快集结第五绥靖区、第八绥靖区、4个兵团和海军、空军等部队,对于刘邓大军所在的大别山发动了总体战。
所谓的“总体战”,就是改变了国民党以往单独的军事行动,而是实行所谓的党政军一元化。当时,白崇禧要求动员辖区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采用军事围攻、政治利诱的方法,以围攻和清剿相结合,正规军和地主武装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三网政策和三光政策,从而彻底摧毁刘邓大军的生存条件。
所谓的“三网政策”,就是谍报网、公路网和碉堡网,所谓的“三光政策”,更是臭名昭著,就是日寇曾在根据地使用的杀光、烧光、抢光政策。
然而,这种政策虽然臭名昭著,而且毫无人性可言,但是不得不说,确实让刘邓大军在大别山中的形势变得愈发严峻起来。
刘伯承和邓小平
不仅如此,在围攻大别山的国民党军队中之中,除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中央军,还有多支桂系军队,这些桂系军队虽然装备稍差,但是历来以战斗力强劲著称,这都给了刘邓大军以巨大压力。
第三,大别山地区的群众条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就在鄂豫皖地区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因此建立了鄂豫皖苏区。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我军主力先后4次撤出了大别山。这不得不让许多群众对于我军我党能否在大别山站住脚,产生了疑虑观望的态度。
而且,每次我军主力撤出大别山之后,国民党军队和地主阶级就开始大肆报复大别山的革命群众。这使得许多心向党的革命群众和党员被国民党杀害,极大的破坏了党的在大别山的根基,也让其他群众也心有余悸,不敢全心全意的支持我军的行动。
红四方面军主力曾离开鄂豫皖苏区,建立川陕苏区
第四,大别山地区的地主等反革命经验极为丰富,远比其他的地区更为难缠,更为狡猾。邓小平曾在《关于大别山的阶级情况与几个政策问题》中写道:
大别山地区在经过苏维埃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两个时期,地主、富农有很丰富的政治警觉和很丰富的反革命经验……经过短期混乱之后,(地主)则积极组织与发动地主武装打游击,(地主)很会打游击,威胁群众,妨碍土改工作,打击积极分子手段非常毒辣。
反动阶级的格外的顽固与难缠,也使得根据的建设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与此同时,从抗战时期开始,大别山就是桂系的统治范围,因此,桂系在大别山地区建立了十分严密保甲制和民团制。
这也是桂系的看家本领,凭借经济落后、人口也只有千万余的广西省,桂系能够一跃成为仅次于蒋介石中央军的第二大军阀力量,所凭借的,除了李白二人的高超手段之外,桂系在广西等地建立的严密的保甲制,也是桂系军队保持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桂系经营下的大别山地区,远比其他国民党统治区更为难缠。
解放战争时期的邓小平
第五,大别山地区条件十分艰苦,人民极端贫困,难以供养数万大军。如果刘邓大军继续留在大别山,不但会极大的加重人民的负担,而且,部队也很难得到有效的补充。
由于大别山地处山区,本身就并不富裕,再加上连年战乱,因此,土匪横行和国民党横征暴敛之下,当地群众更加贫困。
而且,由于连年的战乱,许多青壮年不是逃走就是死在战乱之中,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数以万计的大军在大别山地区转战,大大超出了大别山地区的承受能力。
因此,到达大别山之后,虽然刘邓大军完美的实现了预期的战略目标,但是,部队也遭遇了巨大的困难。
例如,刚到大别山时,部队就连吃饭都成问题。由于无法筹措到足够的粮食,许多子弟兵不但无法吃饱饭,而且能吃的也只有清水煮菜、树叶甚至树皮。
群山环绕的大别山
在极为高频繁的战斗之中,却连饭都吃不饱,这自然极大的阻碍了子弟兵的战斗力。除了吃饭,穿衣也是很大的问题,到了冬季,自晋冀鲁豫解放区带来的军装损坏后,由于无法筹措足够的棉花和布匹,许多部队穿的甚至如同叫花子一般。
而且,刘邓大军大多数人,尤其是基层战士都来自晋冀鲁豫的华北地区,他们对于地处南方的大别山地区的水土无法适应,许多人因此得了水土不服、打摆子等疾病,上吐下泻,就连正常行军走路都难以实现。
因此,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地区,一下子多了许多上万病号,非战斗减员问题十分严重。
所以,如果刘邓大军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继续在大别山地区转战,虽然敌人没有能力消灭刘邓大军。但是,由于超出了当地的经济承载能力,势必会给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的负担。
第六,转出大别山,有利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进入大别山之后,由于大别山地区山高路陡,道路狭小,甚至许多地方根本没有路,部队的回旋余地十分狭窄,根本无法进行大兵团作战。
中间为邓小平和刘伯承
所以,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之后,一直将部队分散,各支以旅甚至团为单位,转战各地。这种作战方式虽然有利于牵制敌人,但却无法实现“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目标。
为了打破敌人的战略部署,实现毛主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作战目标,同时配合进入中原的各路部队,刘邓大军主力部队先后北渡淮河,转出了大别山。
当然,对于大别山以及建立的根据地自然也不能放弃。事实上,在主力转移出大别山之前,1948年2月22日,邓小平就签发了中原局《关于开展大别山游击战争的指示》,对于主力离开后的大别山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并对主力离开后的军区部队和人民武装力如何独立自主坚持大别山战略阵地,进行了详细的指示。
因此,刘邓大军在千里跃进大别山半年后,主力又转出了大别山,并不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行动失败了,更不是毛主席的规划落空。
刘伯承
相反,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不但完美地实现了毛主席预定的战略规划,打破了国民党的战略部署,极大的牵制了敌人的兵力。
而且,在转出大别山之后,还与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一起发起了淮海战役
实际上中央早就要刘邓出来了,(豫东战役)出来他们也不敢,留在大别山也很困难。
常委不超过四届,可勉强过关
郭汝瑰也说过,他说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刘邓“纵井救人”,一下子打破了国民党原来的战略计划,把敌人注意力和兵力吸引到自己身边来了。
糊墙又是召见五虎又是去给张网红站台,这些难道也是老大暗中指使的吗?难道张网红是忍辱负重打入对方的卧底吗?
即使陈毅指挥能力不咋地,不过比西米还是强点,济南战役前某人担心完不成任务亲自向中央汇报的——
“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每连只四至六个步枪班),尤其干部伤亡太大,至今无法补充。许多营、连有政干无军干,有军干无政干,而营连排干部太新太弱(五月中补充之新兵已当副连长),班排干部俘虏成分不少,因此,团级(老的多)与营以下脱节现象甚严重。团以下各级对个人前途悲观的倾向亦较普遍(因前方战斗剧烈,伤亡甚大,而见到后方环境安全舒适,革命又快要胜利,极想保存自己,以过最后之快乐生活。但不知其自己何日“报销”,故团以下干部保命思想较普遍)。依部队军政情况,东兵团打一个月至二个月进攻无问题,但西兵团担负一个月阻援则很难完成任务。”
豫东战役,民工不算,邱清泉俘虏的伤兵好几千,六纵一次性丢枪6000余;豫东战役没能消灭黄伯涛部,皮定钧坦承三兄弟(1、4、6纵)都残了……豫东战后这么惨都能被吹成大胜!指挥这仗的家伙居然被吹做战神!除了这仗,他指挥的败仗多了,把他吹起来还贬低真正能打战功赫赫的彭林刘许等,打败西米的国军将领岂不是高大上了。
笨狼打油诗一首——运筹帷幄大将军
吐丝口挫老虎悲,面包西瓜南鲁危,南麻临朐败常事,尊号战神高级黑。
涟水北窜万家泪,齐鲁败绩眷未亏。手握重兵屈矮凳,涂脂抹粉军迷呸!
胡琏李弥锋头锐,百韬耀武展兵威。渤海舔伤犹未尽,济南城外乞装备。
唯恐报销保命累,忠勇烈士尸骨巍。庸才高升友军怒,败将封神清泉嘿。
神仙仗好金锣擂,月浦金门壮士非。豕突狼奔豫东溃,仰卧病榻淮海微。
从军为求燕然勒,屡战屡败愧采薇。将府品脯裁缝乐,门庭冷落消防窥。
志敏迂腐重入围,参军灵光隐翠隈,刘邓挡箭不言谢,故将遗孤沪巷卑。
未赴朝战撤令贼,浙南鸿门擒叶飞,转进途中阴胖帅,文人无行篡丰碑。
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是谁很清楚,另后期西米头疼(真疼还是装疼因为劳累还是指挥无方头疼就不清楚了),围歼黄伯涛是王建安谭震林,围歼杜聿明是陈士榘指挥
南麻临朐惨败后不久陈毅粟裕就早早的给邓打下手了
1947年10月15日毛亲拟的电报
陈粟〔1〕:
(一)我们意见,许谭东兵团〔2〕及其他华东部队一切行动由华东局指挥,让漱石〔3〕学习战争指挥甚为必要。胶东此次防御部署及反攻部署均甚适当,再过若干时期,漱石及黎玉〔4〕均可在军事指挥上锻炼出来,你们有意见向饶、黎提出。你们则集中精力,指挥西兵团〔5〕及规定区域一切武装之作战,该区一千万人民群众之发动,党及政权之建立与发展,部队给养之筹划等事项。
(二)你们部队对外仍称华东野战军,对内则属晋冀鲁豫建制,以利部队补给及地方工作之统筹。一切后方补给事宜及地方工作干部之派遣等事,你们应尊重徐滕薄〔6〕意见,向他们报告情况,请他们指示办法。
(三)因胶东、渤海、鲁中三区现在已可打通,渤海武装应即向黄河以南发展,故将原决定改变,渤海仍归华东局管辖,但该区对于你们的补给事宜,则仍归邯郸局统一筹划,以免分歧。
(四)战局可能发展得快,六个月内(十月至三月),你们各纵在河淮〔7〕之间作战,另准备以原淮南独立旅恢复淮南。六个月后(约在明年四月),你们须准备以一个或两个纵队出皖浙赣(不是闽浙赣)边区。那时拟由刘邓〔8〕方面派一个或两个纵队出湘鄂赣边区。当你们派部出皖浙赣时,拟由许谭所部四个纵队中抽出一个加强你们西兵团兵力,但此是预计,须待那时考虑方能决定,现时不要通知他们。
(五)我们发给你们电报中,有许多未接你们复电,不知你们是否收到及是否同意。嗣后,你们收到我们电报,请复电说明收到某日某时电,同时对该电内容哪些可以实行,哪些与情况不符不能实行,表示你们具体意见。
毛 泽 东
十五日二十二时
注 释 〔1〕 陈粟,指陈毅、粟裕,当时分别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副司令员。
〔2〕 许谭东兵团,见《陈粟应速西去》(本卷第178页)。
〔3〕 漱石,即饶漱石,当时任华东军区政治委员。
〔4〕 黎玉,当时任华东军区副政治委员。
〔5〕 西兵团,见《陈粟应速西去》(本卷第178页)。
〔6〕 徐滕薄,指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当时分别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第二副司令员和第一副政治委员。
〔7〕 河淮,指运河和淮河。
〔8〕 刘邓,指刘伯承、邓小平,当时分别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
(以上,来自《毛泽东军事文集》等)
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二日,周恩来代表军委再次发来电报,对未来中原与华东战场重新划分战区与领导关系,与下一步的行动,作出了战略性的重新划分。电报全文如下:
刘邓,徐滕薄,陈粟,张邓,饶黎张曾(并转许谭)并告朱刘,叶杨:
由于目前华东地区与渤海隔断及陈粟西兵团执行新战略任务,特将华东野战军及渤海区重新区分如下:
一、陈粟西兵团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受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除现辖之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纵队外,王秉璋纵队划归其直辖。
二、渤海区暂时划归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
三、陈、粟、张、邓四同志加入晋冀鲁豫中央局为委员,邓小平仍为中原局书记兼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薄一波为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并代理书记,陈毅为该局第二副书记。陈、粟代表该局负责指导黄河以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淮河以北地区之党政军民工作,以利直接支援前线。张、邓代表该局指导渤海地区工作。
四、晋冀鲁豫中央局负责统筹刘邓、陈粟两野战军及陈谢兵团的后勤供给。在目前,除供应刘邓、陈谢两军不可放松外,应将供应陈粟野战军工作放在紧要地位。
五、华东野战军东兵团改为华东野战兵团,由许、谭负责指挥,受华东局直接领导,辖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三纵队。
中央军委
申养
(引文见《周恩来军事文集》)
密特朗81年5月总统选举击败在任总统德斯坦 同月上任总统 七年之后的88年5月总统选举击败希拉克 连任到95年5月任满卸任 卸任之后续了大半年命 96年1月领便当
法国修改总统任期 一个重要理由是匹配国民议会任期(5年) 避免出现左右共治、互相拆台扯皮的局面 而缩短总统任期总比拉长议会任期容易
2002年那次正好赶上总统和议会选举同年 只需修改一下后续总统任期即可 如果错失 又要等若干年 所以2000年希拉克提议并一举修宪成功 而2年后的大选也立竿见影(希拉克所属的人民运动联盟大获全胜 而敌对的社会党大败 失去了大选前多达45%的议席) 2002年也终结了法国迄今最后一次左右共治的历史 至今20年 法国再未出现过左右共治
那请问,如何写这篇文章才是好文章?如你指导的哪样历史再假设穿越一次,党中央叫干啥就干啥,所谓豫东战役时刘伯承邓小平亲密合作主动出击转战到到国民党控制的哪个地区,你就肯定有比淮海战役更梦幻的一次好的战役?我看够呛。
所谓的军事研究家(事后的)水平肯定比不上当时直面战争的毛主席、刘伯承、邓小平、粟裕等等中共领军人物,任何写文章和评论文章的哔哔人等比起上述人更是渣渣都不算。
写拍马屁历史文章肯定不好,比之更不好的是借历史研究为名假设历史事件、臆断揣度历史人物、架空历史条件、按照作者理解描述历史事件的架空历史研究文章。
好。
而不是以所谓分担毛主席的负担为什么跃进的借口,正常评价跃进就好了。
豫东刘邓早出军,同时,积极配合,战役效果就更好了。
这是常识,当然,笨狼确实不承认,可他不承认也没关系,但是豫东战役就是显示了粟裕的能力,他吹破天也是毛主席在豫东战役承认了粟裕的能力,同时,中央军委也接受了毛主席的判断。在这里,中央认可了粟裕的军令状,本来是应该歼敌邱清泉的,结果临机换了欧寿年,准确有效。
这就够了。
有些战役,打得有章法,哪怕失败了,也能看出来能力,有的战役,胜利了,没有章法也是错误,比如许世友放敌人过去,然后占领了兖州。
还有济南战役,许世友助攻变成主攻,打援变成了围歼,这些都是粟裕指挥淮海战役,许世友没有参加淮海战役的基本原因。
我说的就是这个问题了。之后的就是邓的能力没那么大,吹那么大,这合适吗?尬吹,强行吹,合适吗?
到底要不要真相?我想,还是要的。
大别山是耽误了中原地区的消灭敌人的数量,其实没有必要这么大的损失。也不应该把错误当成正确。
比如特斯拉入沪在贸易战正激烈的时间,这个应该是谁决定的?肯定是只有那种小组长才能拍板的。不要随便就甩锅到李的头上,万一搞成好事了呢?到时间咋好说自己的?
江派不满意应该是从王沪宁有个讲话,里面好像是提到了要从华主席论起,但是后来没有音了,而且从那以后,基本上没有王沪的声音。我认为这个很有代表性,我倒忘了,当时是不是出台决议的时间。
至于团派,肯定是已经不能不满意来形容了。即使是废了团派,或者是打击都是可以的,但是自己看一下,从支持者到鼓吹者,不说别的地方,就只论西西河这地方,大家不妨翻看一下,有多少网友已经不是批评团派了,简直是极尽侮辱之能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合法组织吧?在网上被这样放任攻击侮辱,这样的作派,你们自己都不感觉吃相太让人恶心吗?现在表现不满意,不站你这一边,那也是你们自己推走的。
土地革命也呐喊了很长时间了,要杀人,要给血筹,给到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血筹。还有半年,我看得尽早把血筹放出来,不然到时间即使有人有胆去抢筹恐怕时间不够了。
3亿元。真是大手笔。
希望你有能力早一点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