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原创】简单说说热力学 -- Swell

共:💬72 🌺405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需要高温高压的燃料电池很正常,化学反应而已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家园 原来是跑这开新帖自high了

一堆人在那个帖子跟你三番五次说“没有人质疑热力学熵,只是反对熵滥用衍生出来那些诸如寂灭之类的垃圾概念”,

没人说热力学的坏话

那就来说说熵这个概念嘛

你却只会装死装瞎,和尚念经般反复念:热力学熵就是好呀就是好。

要说这帖呢,前面看着还好,愿意做热力学熵科普也好,其它科普也好嘛,咱是支持的,在下愚钝,从业那么些年仅混到过一件国家发明专利而已,知道搞技术路线不易,所以就算吵过嘴,给科普文章送送花咱还是能做到的。

只是看到这帖,你又开始忍不住暴露智商要用寂灭来自high了。呵呵,这可忍不了,既然你那么喜欢用熵来自high,那么,如你所愿,我再帮你讲个关于概念滥用的笑话来助兴呗:

===========================

描述原子和电子的行为,有一个概念叫“跃迁”。

描述人体的行为,有一个概念叫“强奸”。

嗯,某初级熵崇拜者说,昨晚,我的身体“跃迁”了一个能级;

某中级熵崇拜者说,昨晚,一个“氧原子”强奸了我;

某终级熵崇拜者说,你们都弱爆了:

我昨晚发一春秋大梦,梦见宇宙“热寂”了!了了!!了了了!!!

而我,终于在梦寐以求的宇宙热寂中“高潮”了!了了!!了了了!!!

===========================

哈哈哈,祝你好梦。

家园 还有可能说错了 -- 补充帖

我又想了想可能你说的是对的。热可以导出去。我没搞过电池,和那个工程师开会时候听他饭桌上说的。虽然联系方式我有,但也不好意思打个电话去问。

我认为其实他想说的是osmotic pressure,不知怎么翻译。由于胶体带电之后产生的压力。带电越多,压力越大,躲无可躲。要是原文能改,就去换一个例子了。

家园 这个也太下流了

你说科学的东西随便,爱说啥说啥;

你说政治随便,骂谁王八蛋也可以;

你就算指着名字骂包括我在内的任何网友,我是无所谓,不过就是一个网名而已。

攻击人家家人,女儿,父母,这我只能说下流了。我不会举报,也不想举报。是我写的帖子,在这表个态。

家园 5. 总结,补充,和更正

先是更正吧。我举的关于电池的例子,是和通用的一个工程师聊天得来的。他就笼统的说膨胀,我就理解成受热膨胀。可能未必是受热,更有可能是充电膨胀。确实也是一个非常标准的热力学问题,但是举的例子大概率是错了。又不好去找人家问一下。就放到那里吧。好在也就是侃大山。

回头看看,虽然想着科普,不知不觉又绕到我自己熟悉的地方去了。写的东西都是我一开始不明白后来下了点功夫的地方(否则也不能印象深),但是这就对整个学科缺乏全面的介绍。水平本来也不够,倒不是太遗憾。

回想起来,很多的课程当年学的时候很难,头疼的不行,后来回头一看,也没什么啊。热力学真是完全反过来,学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啊,公式也不多数学也不难,但是真的是一用就不会,反反复复的回头看。现在也不知道算不算会了。我感觉就是很多的教材包括老师,已经基本把这门科学当真理来教了。对于假设,工程实践的观察那些直接一带而过。所以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对各种科学教材一项是推荐越新越好,但是热力学吗,还真的是吉布斯的经典教材,比较好的平衡了工程实践,物理模型,和数学推导。我认识的一个老院士他的那本书都看的飞边了。网上有,免费。

这篇帖子起源于和几个河友的争议。觉得一些混淆的地方其实是很常见,很普遍的。其实我也曾经更严肃的讨论过这个问题,一个搞经济的教授曾认真的约我谈:热力学的基础是什么,假设是什么,观测在哪里。怎么可以把这些概念延伸到社会科学。所以觉得这些讨论也是有意义的,就写了一些东西在这里。

通宝推:大爆炸,阴霾信仰,北纬42度,
家园 感觉教材对亚里士多德黑的太厉害了

基本上完小学就觉得亚里士多德怎么啥啥都是错的。完全不提他的伟大贡献

家园 今天的本科生会发现牛顿什么都是错的

什么绝对时空论,光的粒子说等等, 但牛顿引入了数学进入物理定律,把科学变成了严密的数学演算,开启了真正的科学研究进程。

科学究其本质就是根据有限的认知做总结,发现未知的规律,提出猜想,然后根据有限的实验验证。因为一前一后的有限,科学永远是“错的”,会有不断的新知识推翻就的科学论断。

亚里斯多德时代,他开口说任何论断,都有一半机会是对的。

通宝推:青青的蓝,
家园 并不能如此归谬,伽利略的思维实验一文不值

因为我可以辩护说,重的落得快,也许就是因为重的物体内部可以看成无数个小部件,他们相互拉扯才导致快,这样越是重的物体落得越快。伽利略的思维实验一文不值。

物理定律并不是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内幕,真理,而是通过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牵涉到想象中无数小部件的分割问题,根本无解,要对付这种瞎想,只能靠实验和数学。

科学本身就是猜想,通过实验来部分验证,将来又会由于新的实验被推翻。科学的宿命就是被推翻。

家园 你说的是另一个命题了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命题就是简单的“重的物体落得更快”,而你提出了第二个命题“重的物体内部可以看成无数个小部件,他们相互拉扯才导致快”

我们可以对不同的命题逐个验证,但是验证的时候,是一步步来,逐个击破的。

正常的逻辑推理流程是这样的:

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落得更快

伽利略:一个轻的铁球,跟一个重的铁球固定在一起了,是不是更重?

亚里士多德:对

伽利略:这样固定两球落体速度,按照“重的物体落得更快”理论,比单球下降更快?

亚里士多德:对

伽利略:但是,两个物体连在一起同时下降,速度不同的话,慢的会拉扯快的,快的会拉扯慢的,对吧?

亚里士多德:对

伽利略:这样子的大小球落下的速度,是不是应该快过小球,慢过大球?

亚里士多德:好像也对

伽利略:跟你说的矛盾啊,咋办?

亚里士多德:凉拌!

这个时候,陈王大喝一声,不对!

亚里士陈王:重的物体内部可以看成无数个小部件,他们相互拉扯才导致快

伽利懒厨:为了简化模型,就将重的物体内部分成大小两块?你能不能示范一下拉扯方向?

亚里士陈王:。。。。。

伽利懒厨:。。。。。

最后,陈王跟懒厨都同意,理论行不行不知道,但做实验可以一分高下。

科学本身就是猜想,通过实验来部分验证,将来又会由于新的实验被推翻。科学的宿命就是被推翻。

家园 本来就是同一个命题

慢走的人手一拉小车,小车跑得比人还快,并不能因为互相拉扯因此变慢了。因此用快车拉慢车,导致快车变慢是你的默认前提,是牛顿建立了动力学后的事情, 我们懂了之后以为是常识,而实际上当时人是不知道的,假定一个人认为快球拉慢球,慢球跑起来反拉快球,大家越跑越快, 你看这是不是也能解释?

伽利略如果真的是这样推论的, 说明他也是中人之资, 和你我相去不远。

家园 这个应该算是观察到的普遍现象吧?

因此用快车拉慢车,导致快车变慢是你的默认前提,

不是我默认的,而是从日常生活经常能观察到,归纳出来的理论。

家园 我一个正牌211文科大学生

这三个字一个都不认识。、。。。

尴尬,送花以遮面。

家园 陈王,为啥没人说一斤铁和一斤棉花的事情

比如一斤铁和一斤棉花,是等重量的物体,为啥,铁下落的速度就比棉花快,

家园 这个认知是大家认为铁下落快的起源

也就是共识,既然是共识,也就没有人说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