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东林党有那么坏吗? -- 狂草舞茅
甚至不必打,鼓动他们不停内斗就行了。还可以移民东北啊?
但自己的汉族农民都被逼得造反了,说明是内部问题。满清坐大,是朝廷烂掉的结果。
如果明朝延续,沿海会被欧洲人霸占,东北是俄罗斯的,新疆是中亚穆斯林的,西南少民也可能独立,蒙古更是祸患。七块论提前实现。
总有人说明朝时期中国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明朝与英国一样承接了西班牙掠夺的贵金属硬通货,借助硬通货在内部的扩张与流通,产生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组织形式。英国借此走向了光荣革命,中国太大了,也没有文艺复兴挽救自身文化生命的紧迫感,就以政经脱节而终了。
皇帝和士大夫,这俩集团就没有几个大气的,能做大事的;是整个集团都在内讧;
什么汪直、郑芝龙、兰芳、马六甲等都给了他们机会啊。他们只会走私。
“《豫变纪略》是亲历过明末农民战争的的文人郑廉所作,基本立场也是反农民军。这本书里边,提到李自成军队攻克过的城市总共有五十四座。根据杜车别的整理,这些被攻克的城市,郑廉大概有三种记叙模式:
第一种是说贼破某城,某知县骂贼而死,某举人骂贼而死,或者是投井自杀之类,没有滥杀的记录。这种情况占了四十五个,比例为83%。
第二种情况是除了点名被杀的官员士绅以外,还要加上一句“杀掠甚惨”、“死者甚众”之类的话。这种情况的城市有五个,占9%。
第三种情况就是说“合城屠戮”、“怒而屠之”、“屠某某城”,这种情况的是四个,占8%。
但是经过仔细的考证,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的城市中,大部分都是修辞性质的渲染,没有实际事例。比如对李自成军队打下襄城县的记载说“当是时,全军覆没、合城屠戮”。但分析上下文,“合城屠戮”其实只是为了跟“全军覆没”对仗而做的修辞,并非实指屠城。根据郑廉的记载,襄城县被破以后,参与守城的一百九十多个生员被割了鼻子作为惩罚。连守城的人都不杀,当然也就没道理屠城。唯一靠谱的就是归德府,城破以后,有组织的杀了一万多人,原因不明。大规模杀戮的比例是五十四分之一。”
明军有朝廷约束,在崇祯时期,除了左良玉这种几乎脱离管控的军阀和战败的溃军,搞大屠杀是要被弹劾的。
清军的军事纪律是“守城必屠”,弃城也经常屠城。清军与大顺军争夺过河南,清军在河南没有搞屠杀的可能性不大。
明末对外贸易中,出口产品是以纺织品等手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而且高端产品占了很大比例。
康熙乾隆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宗不再是纺织品,而是茶叶和生丝(未经纺织的蚕丝)。
清军对江南的大屠杀为英国消灭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永不加赋”的大旗也就立了一年,然后就开征所谓的“九厘银”。
清初的正税原本也是完全照搬的明朝,再加上九厘银,就等于明朝末年的最高标准税赋。也就是“清朝的正税=明朝的正税+明末所有杂派”。
后来,雍正把火耗归公,用来给官员和军官们发养廉银,这就相当于又加派了一次。
这些都是日常开支,用来给政府和军队发工资搞采购。遇到战争,还要再加派。
所以,清军入关之初高喊的“永不加赋”其实就是一个骗人的幌子,不仅明朝收的正税杂派一样没少,还多了好多。
李晓鹏: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中华民族的苦难沉沦
http://www.dacankao.com/thread-155382-1-1.html
(出处: 大参考)
大清收,农民就老老实实的交税
清朝初期农民起义不要太多,但都被杀灭了。
当年努尔哈赤的办法更直接,凡是余粮不多的统统杀了,人都死光了怎么造反?
向活人收税还有可能,这人都被杀死了,还怎么向死人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