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明末动乱原因探究 -- 波素扬舟轻
我认为汉族主体民族,经过汉唐之后基本上走下坡路为主,上升是暂时的,局部的。
关键就是失去动力了,周围一圈没啥好东西,只能躲在家里内卷。明初的时候尚且可以追着蒙古猛揍,揍着揍着一看也没什么动力就又是已守为主了。
女真学习能力很强,就算不能得整个江山,将来搞个辽金之类的割据是一点问题没有的,所以说历史的这个走向也未必不好。
换成李自成又怎样?女真晚进关几年又怎样?你大明拥有郑和的船队,比欧洲早了那么多年,这要是玩游戏算不算作弊模式啊。结果出去看了一圈,把船和图纸都烧了,再也不肯下海。这还说啥,不灭你灭谁。
生产力是基础,文明是上层建筑。生产力停滞了,文明就腐朽了。幸运的是底子够厚,要不然就直接淘汰了。
补充两句:我从来不认为中华文明有啥“特殊性”,可以“浴火重生”。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都是类似的,因为历史上长时间取得领先,所以底子够厚而已。不思进取或者虽然思进取但是成果不明显,还是必然淘汰的命。文明这东西和人差不多,欺老莫欺少。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喜欢说自己的文明有独特性,这点是差不多的。其实也都有资格说,因为你还活着嘛。印第安,玛雅就没资格说了。
曾国藩就因为明朝读书人帮农民军成事,把凡是附逆的读书人一律处死。
哪里有什么八旗,所谓的八旗只不过是一支严格,全面,完整,创造性继承了朱元璋军事理论的军队,八旗的本质,还是努尔哈赤在李成梁手底下进修大明军事理论的产物
兴勃亡忽的太多了
唐玄宗当年也挺厉害,结果安史之乱了
苻坚前期多有范儿呀,肥水一败再没复起机会了
曹操反董卓的时候也是实在人,没准儿也想着兴复汉室,一看猪队友个个心怀异志……
杨广不先搞出一堆反王,李渊也未必敢扯旗
河里这么多左派人士都不指出,我根据中心政治课学的东西就硬着头皮说两句。
明朝的中央政权作为一个封建地主政权,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地主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工具,并不是在王朝的中后期才这样的。什么叫"明朝中央政权不变质,没有沦为阶级压迫工具",难道明朝中央政权前期是社会主义政权或者人民政权?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那就是说在江南地区出现一小撮资本家和相对应的数量不多的无产阶级。其他那些流民不是无产阶级。
第一人口基数够大,按平均比例也总有杰出人士出现。
第二这么多的人这么大的地方却能够保持不分裂,说明意识形态中有维系物,比如儒家和其他经典思想。所以能够浴火重生。
这是世界唯一的奇迹。
我觉得欧阳修总结得很到位: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但是人类肯定是先忧劳后逸豫的,没有例外。毛主席号召继续革命,谁真的信他。只有历史的重复不已。
这一千年人家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都快搞完了
郑成功这海盗之后还不是砍清兵跟切瓜一样,满州清兵也没啥,和准噶尔打也是靠耗。这么说李定国靠些残兵败将不是更能打。
最多可以说汉民族一直是希望统一的。东北的女真,草原的蒙古,新疆,西藏,人家是不鸟你的。
关键是汉民族的文化没给人家找一条出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汉族的意思是你学我就完了。但是人家学不来啊。我没粮食吃,又不想饿死。出去砍砍杀杀才是真理啊。倒是大清给出了解决办法:各过各的日子,互不干涉。汉族出一些粮食,换点不是那么需要的牲畜,土特产,花钱维稳了相当于。加上八旗的武力镇着,这算是真消停了几百年(相对消停)。
清朝其实有几种选择的:抢了就跑,学匈奴;割据北方,学老祖宗;不接受汉文化,学蒙古。清选择了一个对中华文明而言的最优解,是幸运,但不是必然。
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一码归一码。你这些话浑沦吞枣,哪个国家民族不能套。盎格鲁,犹太,斯拉夫,大和也没见有多强?除了变态小日本皇室有全世界独一份万世一系。。哪个国家民族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改革起来越慢,越有被淘汰的危险。越是新兴的文明,或者说群体,接收新事物越快,越没有包袱。所以文明也像人一样有青年和老年。我感觉和中华文明有些类似的经历就是古埃及的文明:远远领先于周边,找不到对手。最后面对罗马苟延残喘了很久最终难逃灭亡。现代来看危险的是伊斯兰的文明,都知道远远落后于时代,但就是改革起来困难重重,解放个妇女都做不到。
所以我认为毛主席如果一千年之后人们评价他的话,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破四旧。传统的东西扔就完了,哪有时间一一鉴别。这个看似野蛮的破话反而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是周边没有类似高度的其他文明,这就是同化的基础。有好处也有坏处。
李鸿章说几千年未有之变局就是这个意思,到了近代终于遇到高度文明的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