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关于出差的碎片记忆 -- 艾河边
俊男靓女比例很高。
另外饭很有特色。
这样的河友和帖子真是西河之宝!
全部内容也都复存在自己的资料本里了,谢谢。
逐篇献宝以敬。
中国对于帮助非洲的经济发展的投入,在近十数年内又加强了许多,而具体的进展有哪些,实际效果如何?(特别是对当地政局稳定和民生改善的影响方面)
有机会的话,也请多谈谈你的感受。
只是在当地餐馆与当地人一起用手吃饭颇感不适,但不这样做又显得不礼貌。
十几年在河里读贴,收益匪浅,视野得到极大的拓展。最大的感触是这里言之有物不拾人牙慧。所以我只敢说说个人体验,恐流于肤浅。我是以现实主义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的,认为人类历史始终是控制资源争夺资源的进程。我不太相信非洲从游牧农耕到工业化发展进程被殖民者打断的说辞。我厌恶的是西方明明今天还在试图维持并巩固其沿袭的殖民利益却包装成对非洲的政治提携经济援助。中国投资非洲与非洲之间的贸易肯定对双方都有利,但必须承认西方让非洲止步于原料供应地并灌输开放市场开放投资的理念给中国进入非洲提供了便利。我在非洲了解到的当地人对中国投资和贸易的看法基本是毁誉参半。过去西方殖民时期只有极少数代理人获益,大多数老百姓并不知情,因为99%的人都一样穷一样没有机会。中国的入局肯定让更多人增加了财富获得了机会,但在社会上造成的不平等的效应似乎更大。比如,看见隔壁邻居因帮助中国人走私木材或矿产就开上SUV住进豪宅,羡慕嫉妒很容易转变成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仇恨。非洲国家都不是现代民族国家,但很容易被煽动仇外。当政局不稳时,中国投资和中国人都是easy targets。另外西方所谓中国是新殖民者的宣传对中国很不利。中国政府力图营造帮助非洲建设的正面形象不是很成功,就像拼命说自己白结果一个污点就失败。我觉得中国经营非洲需要另一种叙事。
曲高和寡,老搞得自己周公一样,没准儿人家还疑心你是王莽
畅开了承认我们就一韦小宝,就是来搞钱的,花花轿子人抬人,大家一起赚钱,会不会反而更好相处?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我两次出差到北非的突尼斯,在著名的茉莉花革命前后各一次。这是一个让我颇为困惑的国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难以发展起来的原因我自认为还是多多少少能说出个一二。但突尼斯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我却说不太清楚。
出差突尼斯对我们单位来说算一个好差:距离近,没有时差,相对安全,中等发展水平,此外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可以打发闲暇时间和满足好奇心。看数据,突尼斯似乎相当不错:人均GDP达3000-4000美元;教育水平尤其高,国家教育支出占GDP的6%,16岁以下中等教育率98%,高等教育率高达35%,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学STEM即理工科。突尼斯人从小学开始学习法语,初中开始增加英语,所以突尼斯人基本上都能流利地说三种语言: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突尼斯人的法语尤其纯正,公认巴黎口音。突尼斯与欧盟签有特殊贸易协定,很大程度融入欧洲市场。此外,突尼斯全国人口的98%是阿拉伯人,是一个像日本一样的单一民族国家,因此没有困扰很多国家的种族冲突问题。但现实是突尼斯长期失业率极高,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30%,经济停滞不前。向西方国家移民成为年轻人的主要出路。突尼斯外债占其GDP的82.6%,摩根斯丹利将突尼斯与乌克兰、萨尔瓦多一起列为国家破产可能性最高的三 个主权国家。
2007年我第一次到突尼斯出差,时任总统Ben Ali在位已经20年。从机场出来到首都Tunis沿途到处树立着Ben Ali的巨幅照片。我居住的酒店距市中心并不远,入夜后街上非常黑,路灯照明不够,感觉这个国家非常缺电。城市里也没有什么商业,颇为沉闷与萧条。接触的商人和政府官员都有很多抱怨,同时又非常自傲,感觉让人非常难以打交道。最震惊我的是首都大街上满是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记得我当时就对一起出差的同事表示出对突尼斯前途的担忧:如果一个国家不能给年轻人尤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以机会,这个国家恐怕会有麻烦。所以当2011年年初突尼斯因一个街头小贩不堪城管骚扰而自焚从而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抗议示威并导致Ben Ali 下台时,我并不吃惊。
2013年我第二次出差到突尼斯。原来到处可见的Ben Ali的巨幅照片自然是不见了。但城市并没有比以前繁荣,反而更加破落,尤其是变得很脏,街头到处是垃圾没有人处理,感觉公共服务尤其退步,高速公路旁见到很多烂尾楼,颇有凄凉之感。当地人的抱怨更甚,尤其是对民主失望。一位大学教授对我说所谓的革命之后原来人们最不满的贪污腐败问题反而更加严重,经济也更加糟糕。
突尼斯这块地方沉淀着几千年丰富的历史,远古不说,单从公元前九世纪腓尼基人在此建立迦太基开始,迦太基以此地为中心繁盛几个世纪一度称霸西地中海,迦太基被罗马征服后这块地方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以后相继被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近代又一度成为法国殖民地。古代文明的遗迹在这里不甚烦举。我记得租车前往距突尼斯首都不远的海边迦太基城遗址,其恢弘的残垣断壁让人思远古之幽情不输罗马花园。突尼斯首都城内著名的Bardo博物馆收藏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罗马时期的mosaic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而突尼斯首都郊外地中海边的小城Sidi Bou Said洁白的房屋蓝色的门窗又是完全不同格调,幽雅到极致。突尼斯有很多东西值得一看再看。但每每联想到愤怒的突尼斯人,我又犹豫了。
小国很难自立自强的。
首先没有足够大的市场。没有需要也没有可能建立完整的工农服务业体系。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可能建立尖端工业体系,那么想搞有关研究的人不去美国法国去哪?(中国出于种种原因虽然有完整体系,还不是显然的移民目的地)。所以小国也没有可能建立相应的教育科研体系。前法国殖民地年轻人能去法国就去法国是有原因的。
另外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我们经常看见小国的领导人做事匪夷所思。因为那些人经验眼界磨练在中国最多就是个县太爷。中国一个人成功要和无数人择手段不择手段地竞争。而以中国的人口基数什么人都有都会遇上。能在任何领域拼出来的都是大牛。小国莫想。
一次我和一个来自科特迪瓦的人谈。我和他都同意非洲统一(或者至少法语非洲统一)是非洲强大基础。但是他说,你觉得法国会允许这个发生吗?
突尼斯人的法语尤其纯正,公认巴黎口音
离天堂太远,离法国太近。
第一,类似突尼斯地理面积,人口水平,在欧洲国家是大多数。如果你的悲哀理论成立,那么欧洲许多国家都应该悲哀。
第二,比突尼斯面积大,人口多的国家,情况也不比突尼斯好。埃及如何?阿尔及利亚如何?利比亚如何?
泰国缅甸巴基斯坦,哪个不是军人政变家常便饭?土耳其的埃苏丹,前几年还躲在厕所里求救,欲往德国避难而不可得呢。
所以,横比纵比,都与什么小国无关,突尼斯反而证明了,通过投资教育,还是无法改变命运。
至于突尼斯以及第三世界国家,难以改变命运,真正原因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还是不说破为妙。毕竟我们在西方讨生活,日子还算过得下去。在纸面上同情突尼斯,假仁假义一番就可以了。如果突尼斯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人民走对了路子,生活真的好起来,你我的好日子只怕就到头了。对此我们只好反对,请第三世界人民继续发展中下去,最好永远发展中下去。
你必须要明确告诉非洲人民,你们今天的穷困是白人带来的,中国的发展在于赶走白人殖民者,拆教堂赶神父,断根。只有这样才能发展。
乃至于谁去打砸抢烧白人,我们就暗中奖励谁,谁依附白人,我们就号召当地群众杀他全家。什么非政府组织无国界记者,一有风吹草动就去杀他们,杀绝,让他们来非洲就哆嗦。
否则我们在非洲就是一副你好我好的模样,这是什么?不就是奸商吗?不就是为富不仁吗?国内群众还仇富呢,你让非洲人不仇,可能吗?
你不告诉非洲人谁是坏人,那么你自己就是坏人。就这么简单。
菲律宾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1611年美国在亚洲建立的第一所大学就在菲律宾马尼拉,即圣托马斯大学,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亚洲最古老的大学。菲律宾的高等教育直接受到美国的影响,采用与美国相同的教育体制,菲律宾文化的普及率很高,英语被广泛用于教育、金融和贸易领域。
菲律宾的教学语言为英语,因100多年来一直是美国的殖民地。政府规定英语为官方和商业用语,学校的教学语言也为英语。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英语的国家之一,英语基本识字率达93%,在亚洲排名第一。
2015年1月,菲律宾公立学校开始实施K-12基础教育体制,目前义务教育为12年。(K-12指的是Kindergarten-12年级的教育体制,而此前菲律宾的义务教育是10年,即6年小学+4年中学教育。新增加的两年教育主要加在4年的初级中学之后,称之为高级中学或者11年级和12年级。)
菲律宾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较高,有比较完善的公立和私立教育体系,1983年高等教育普及率居世界第九位。1991年高校毛入学率27.8%,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中仅低于同时期的韩国(1993,46.4%)。
高于窝憋,或者基本相当的中等水平发展中国家不少。
毕业了当菲佣。。。
还有医学和护理这些专业,毕业了就去美国工作了,联合国有过研究,大学医科教育发达的穷国,本国医疗反而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