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的暑期项目申报总结 -- 菜根谭
不过这个也不好当面问
真要问起来那就不给面子了
一般也就是打分合议时提一嘴
开发医疗器械产品,从研发产品,获得药监部门注册许可,到进入市场推销,周期长投资大,失败风险极高,很少有人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从头做到尾。只能做中间的某一段,然后转让给规模更大、资源更多的下家。
由于医药领域的强监管,整个产业链条相对非常封闭,从初创到市场推广的龙头企业,完整地再现了生物链形态。并且对大众来说是非常封闭的,好的项目从初创时间就会被盯上,持续追踪,开发进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被收购。
案例中看走眼的B类项目,多年在医药产业圈外折腾,负责人就没有认真地准备下沉开发产品,其目的就是类似小黄车OFO的玩法,但完全不入流,被资本圈所摒弃。这样的项目当然很难落地了。
http://www.kfbio.cn/
企业老总是清华80年代毕业生,留学日本,在日本的企业做过20多年,10年前海归创业成立了这家企业
现在应该是国内数字病理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了,他们做的磁悬浮病理读片机精度很高,结合上自己开发的机器学习和AI读片系统,大大减轻了病理医生的读片工作量
我觉得这才是AI最适合的突破点,他们最大的创新是软硬件结合....
硬件方面有创新,软件再结合上硬件,真的找到了业界疼点,有技术门槛,又有自己的独门绝活,大大降低了病理读片的工作量
合作单位也选择的好,他们没选择大医院,反而是选择了苏北的一家县级单位下沉,合作拿到了几十万,上百万的病理图像,所以他们的病理数据库更新很快,标注的准确度也提高的很快.....
我是先看到了江丰的成功例子,才觉得这个企业的创业逻辑不错,结果还是走了眼
这种数字病理加AI辅助诊断实际是个很好的落地点,因为目前来说,需要拿证的还是二类证,这类证好拿,一旦做好,市场又很大,江丰生物应该是快要上市了
也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所以别跟着投资啊,概不负责
我就是现场验收过他们一个项目,应邀去企业调研过,现场试用过他们系统和软件,很惊艳。
病理读片太重要了,不漏读不错读的话,就已经是救死扶伤,功德无量了。
我们这些从死里过来的人,感触太深了。
上百万的病理片的数据库做底子的话,这样的基础功夫应该是做得到家了。
对比看走眼的B类案例,和我们自己项目的进展。做医疗器械的流程是:1)完成原型产品开发;2)与几家医院以科研项目方式开展院内落地;3)建立临床流程;4)开展二类证的审批。这个过程基本上是自己的创始基金,需要1-2年完成。完成后通常可以申请获得政府项目资助,然后是市场推广试运营。
@GWA 医疗器械的市场营销的江胡险恶、水极深,比之药代运作的黑暗程度有过之无不及。不是更好的医疗产品就可以进入医院服务于病人了。
我前几周也刚刚为私募基金评估过一个类似的显微镜+AI的商务计划,总结出不少要点,其中两个关键点,江丰生物也有问题。
一是商务模式以推销设备为产品的模式过于单一,市场有天花板,市场推销灰色操作多风险高。
二是人工智能还是噱头。原因:单单基于大规模数据已经开发出来的算法不是人工智能,更不是适合人工智能的商务模式。人工智能是有对应的创新商务模式,为此我整理了6条标准辅助投资人进行评估。
从商业的角度,你说的这两点都很准确
我是从应用的角度看,目前江丰生物的系统已经可以把异常的细胞标注出来,让病理医生挑选,提高了医生的效率10倍以上,并且在不断迭代之后,目前初诊准确度已经超过了最好的医生。病理科医生是真喜欢这套系统。
能不能赚到钱就不好说了,毕竟奥林巴斯等国际大牌在这行经营已久,这块肥肉谁吃下大头还不知道
谢谢河友的分析和经验交流。
也想聊一些,很可能会片面或有错误。
我觉得你最后提到的两点非常重要,指出了比较普遍的“盲区”和要害。
1. 从个人的体验,我也觉得还是应该把“人工智能”作为高级的前沿领域来认识和理解,因为实际上都是还处于摸索和刚刚起步的阶段呢。不能都简单地给“降级”得“普及”化了,好像有了“大数据”处理加上一些“算法和程序”,就都可以称之为AI系统了。
其实,我们看到的基本上还是过去的“自动化控制”的模式,对机器人的使用也多是如此,貌似非常复杂,却还基本上是“重复”型的“模拟”化的人力的替代。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那个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由此产生的能够“预知”和具有无限“潜能”的高级的“人工智能”系统。
因此,最好用“机电一体化”或者“人机一体化”,这样比较模糊些的提法来宣传产品,不要到提升到AI的名不副实的高度。
2.
商务模式以推销设备为产品的模式过于单一,市场有天花板,市场推销灰色操作多风险高。
这确实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要想做大做强,除了不可替代的“特色”外,灵活的营销手段,加上对“源流”的双向的稳固和扩展,才是“活得长”的基础。
许多事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河里最近的那个“餐馆”的系列,值得每个“创业人”阅读。
一家之言。
是委托人的目标不同。
政府评估创业项目的目的是扶持和招商引资,只要没有重大问题,适当“放水”,承担一些风险,也没有什么不可。
为投资人评估项目,首先要保证的是尽量避免投资损失,尽可能把控风险,所以尺度会把握的很严格。
不论目的如何,各种评估中被封杀掉的项目占大多数。评估项目多了,我发现不少项目因为在不同发展阶段没有能够适当进行调整,而被封杀了。
初创企业的成长和人从小到大的教育有类似的过程和类似的挑战,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学习不同的内容并完成特定的任务。而教育学却是分成独立的阶段,包括学前教育、初级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逐级升高。对家长来说需要为孩子成长,在不同成长阶段寻找、评估、获得不同的教育。
创业过程也类似,对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发展,国家强监管导致需要更长时间的发展、更大的投入和更高的风险,对企业负责人来说不仅要了解全过程,还需要知道并能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获得不同的资源。
以江丰生物为例,需要进入市场阶段。与竞争对手奥林巴斯等国际大牌相比,唯一的优势是价格,人工智能仅仅是推销中的忽悠。如果能够调整策略,做出投入来踏踏实实地做人工智能,并建立相适应的盈利模式。不仅与竞争对手不在同一轨道上竞争,而且会具有先发优势。
但类似江丰生企业,或需要转型而被封杀的企业,遇到的共同问题是如何获得适合的咨询服务,用最低的投入和最短的时间进行调整。我看到这类咨询服务本身也是一个商务模式。
做的多一些,在此经历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也多一些。
“人工智能”是高级的前沿领域,属于创新技术,其生存不能靠政府的科研投入,必需要通过商业运作发展。做为创新科技,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项目必需有创新并可靠的盈利模式,同时带来真正的持续价值。三者缺一不可。
我认为江丰生物的商务模式过于单一,是其宣传的人工智能就是“算法和程序”,加载于硬件设备上。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很容易开发出类似的“算法和程序”,也可以声称是人工智能。所以其基本商务模式还是设备推销。
另外在江丰生物的官方网站上,查不到管理层人员的信息,是上市前企业必须提供的公开信息,感觉这个企业离上市还有一定距离。
一直在关注科研转化方面,美国一纸拜杜法案把专利所有权重新进行界定就让科技转化市场欣欣向荣。中国也搞了一堆法,政府补助、专利所有权通通下放,结果成果转化市场门可罗雀。这里究竟是啥原因?学阀或纯粹积累不够?
导致低劣的专利过多,难以进行科技向市场转化。
政府资助的项目,成果报批时硬性规定要有专利成果,于是绞尽脑汁编制一些专利进行申请。
因为专利质量不高,很容易被绕开,或者产生互相重叠的专利
就很难做到有效执法
wild007河友的问题,据我的认知,已经问了30多40年了:为什么中国的科研转化率低。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大抵主流是科研成果质量低,科研与生产脱节,中国企业不思进取,中国企业无能,中商业条件不行。都对。有人以美国做对比,硅谷一个点子就可以搞到一大笔投资,盖茨车库里捣两下就能得到IBM青睐。也都对。
菜兄你现在也算是涉及阿堵物了,你的项目中,扣除名利学术因素,纯经济时,是不是被人验尸一样验?就是这么回事。陈王那个算法,借宝地说一个行业轶事,能不能申请专利我不知道,但如果陈王当时如果意图拿这个算法找投资,鼻青脸肿是必然的,卖点小钱还可以。
屎难吃,钱难赚。要找投资,首先得自己有相当自投入——包括自投和假公济私。天使投资并不是真天使。
想想,有个事加在这吧:你们敢想象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吗?我看过,真是吓得小心肝卟卟跳。97年,韶关,一大片厂区内一个空荡荡的大车间内的一角,一个40来岁的原某单位工程师。搅拌是用竹杆人工搅。
咋么比得了?哪怕国内配了机器环境,还是会不满意。
只有共同奋斗,然而,金钱自然小,成绩自然不足,又没有运十的自信心,就屈服了。
就是这样,体系势能下,只有沮丧,失败,坚持不下去。这批人不行,领导也不行,管理也不行。哪怕学了西方的皮毛,(饶毅等?)开始有信心,也还是坚持不住。
只有毛体系的航天能够给大家以信心,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