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大学新生日常记录:到底何为民主集中制? -- 给我打钱87405

共:💬903 🌺2628 🌵2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学历史课本没有交待清楚的史实

在N多人心目中,日本侵华,就是日本打中国。日本侵华是日本打中国吗?除了打中国,还连着在中国土地上殖民的西方列强一块打了。

日本在军事上,前期没有直接打殖民中国的列强,但是在经济上却不断出手。西方列强殖民中国,一大目的就是为了搞钱,经济战比军事战让这些西方列强更为“肉疼”。

所以,

中共说:我要打日本人,蒋介石你再打我,你就是投降。

蒋介石说:妈的,我先打死你再说。

美国说:蒋介石,你去打日本,否则老子以后不援助你了。

说通俗点,日本侵华,就是一个疯子,把中国,以及抢中国的强盗,一块打了。

这个时候,谁主张打日本,一定是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呀。

假设没有日本侵华,陕甘宁那个屁大点、鸟不拉屎的地方,还能顶得住国民党的进攻?

为什么斯诺去了陕甘宁,尽管他很赞赏,但仍然觉得中共没有前途呢?毛泽东会跟他说这事吗?这事能说吗?

中学历史课本只说了一句,日本妄图【独吞】中国。这话有人根本听不懂。

家园 中学历史课本没有交待清楚的史实(2)

N多人只是听说过王明“左”倾路线,并不知道究竟是个啥。

王明这个词,可以去掉,“左”倾这个词,也可以去掉,于是有:

早期中共有一群人,我给他们重新 取个名,叫A派。A派迷信、盲目、机械,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共的主流。

一开始,A派坚持必须在城市搞暴动,还必须要在上海搞。为什么呢?苏联老大哥就是这么干的。

可是上海是什么地方?(一)列强盘踞;(二)工人收入整体水平较全国其它省份高;(三)有强大的黑社会。至于国民党政府,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了。就这三条,决定了工人运动在上海会失败。与此同时,中共当中的另一些人去其它城市发展,比如靠近长沙的安源煤矿。这个地方,既没有列强盘踞,工人收入整体很低,亦没有强大的黑社会。加上毛泽民有极其发达的商业头脑,所以(阶段性的)盘活了。名义上是中共盘活了,实际上是当时中共中的少数派(阶段性的)盘活了。

后来,又搞军事斗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也失败了。但没有输光,最后在井冈山会师了,于是有了井冈山根据地。然后,发展了。然后,在江西建立了中央苏区。然而江西根据地是不可能长久存活的,蒋介石长期围剿,不仅是军事,还包括经济封锁,以及政治攻心。江西根据地地盘太小、人口太少,生产力不发达,又没有通商口岸,根本打不起仗,能打到第五次反围剿,相当不容易了。

所以呢?正确的策略是全国到处建根据地,遍地开花。然而这是想当然,根本行不通!这事不怪A派。

江西这一个根据地根本扛不住蒋介石打,又无法在全国到处建根据地,中共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呢?

到这一步,A派其实已经没啥信心了。

毛泽东说:你们傻啊,不了解了解国际大事吗?

A派说:我着急眼前的事,关乎生死存亡,你却跟我们讲国际大事,不想听,烦。

毛泽东说:想不想继续革命?

A派说:想。

毛泽东说:那就跟我走。

A派想了想,同意了。

于是去了陕甘宁,打日本人。

打小日本就得联合美国人,A派的机械命又犯了: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怎么能联合他们呢?

毛泽东只好跟A派讲道理:为什么要联合美国呢?因为日本一侵华,美国的利益就受损了,所以他就想打日本。但他自己是不想出力的,希望中国人打。中国人又分两拨,一个就是我们共产党,一个就是国民党。我们打日本,联合美国,他就会阻止国民党来打我们。国民党只能跟我们一块打日本。

A派听了之后,想了半天,点头:我背下来了。

此时的中共,A派已然不是主流了,但也不是非主流。

以上,后来毛主席说:这都不算啥,学习进步总是要交学费的,知错能改一切OK。

A派掏出笔,记在本上:我一定把这话背熟。

毛主席说:你们记这个干什么呀。我问你们,为什么我们中国共产党活下来了,还壮大了,还夺取了全国政权?

A派说:因为有你。

毛主席说:是我们不忘初心,反帝是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因为我们反帝,所以团结了多数人。解放全人类这事,往后排。

A派说:哦,我记下来了。我回去背熟。

建国后。

毛主席说:有的事需要与时俱进,不要总是反帝。

A派说:这不是你说的吗?我都记在本上了。

毛主席说:现在情况变了。

A派说:再怎么变也得反帝啊,这不是你说的吗?不忘初心。

毛主席说:反帝是要反的,但我们现在需要小钱钱。我们现的情况跟当年在江西有些相似,你一反帝,美帝就来围剿。

A派说:那我在本上怎么记?

毛主席说:你就不用记了,明天尼克松就来北京。

通宝推:高地,
家园 你这里把中共没有大分裂的功劳归于日本侵华是不对的

中共在草地上实际已经就大分裂了。跟着毛走的仅有八千多人,跟着张国焘的有近十万人。十万人没跟中央走,而且后来张开高级干部会议,大多数支持张国焘,这还不是大分裂?

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了东三省,全面侵华迫在眉睫,也没有惊醒跟张国焘的那么多人啊?还不是另立了中央。如果不是大多数高级干部支持,他能另立?

其实日本侵华在当时就是个客观存在,能不能看到这里面的历史机遇,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事实证明,并不是大多数人看到了这个历史机遇,只有毛泽东坚持北上的路线,而且还是当时中共里的少数人。

所以,日本侵华并非中共成功的根本原因,毛泽东看到这后面的历史机遇并抓住这个机遇才是根本原因。如果没有毛泽东的这个眼光,就凭张国焘那些人,日本侵华中共也是个死。

其实你在本文中举的那些毛泽东的例子也是说明,第一他有眼光,第二他实事求是。

所以,为啥我在评大盛魁的文章里极力推崇王相卿的眼,就是这个原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有准备的人一定是有眼光看到这个机会的人。

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你的眼光决定了你的命运。历史机遇永远是第二位的,看不到就屁都不是。

任何党、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也是如此。就看你的党、你的民族、你的国家的领袖有没有这个眼光。

通宝推:老老狐狸,老调重弹,偶卖糕的,阴霾信仰,strain2,hattie,酷不二,微笑问天,胡一刀,崂山一道士,方平,jent,梓童,白玉老虎,楚庄王,老树,西电鲁丁,pseudo,山狼,strain2,方恨少,西安笨老虎,天涯无,起于青萍之末,journal,mhymark,ccceee,
家园 难道我在说,归功于日本侵华?我自己怎么不知道呢?

😁😁😁😁😁😁😁😁😁😁😁😁😁😁😁😁😁😁😁😁😁😁😁😁😁😁😁😁😁😁😁😁😁😁😁😁😁😁😁😁😁😁😁😁😁😁😁😁😁😁😁😁😁😁

毛主席:这个要看政策。你们美国的华盛顿一百九十多年前革命的时候,只有三百万人口,但能够打败拥有近三千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大英帝国。只有几根烂枪,几个游击队,几个民团。华盛顿是个大地主。他生了气了,打游击。这个英国人找不到美国人,而美国人在这个墙角里,那个墙角里,嗵!嗵!嗵!从一七七五年起,打了一年以后,到一七七六年才开了一个十三个州的会议,才正式选举华盛顿为总司令。兵也是稀稀拉拉的,没有多少,财政困难得很,发票子,但是打败了英国人。

   你看我们呢?我们,你那时是看到的了。南方的根据地都丢了的嘛,只有三万人不到,一块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地方。噢,还不到呢,因为那时候延安还没有占领呢。蒋介石可厉害了。以后马歇尔帮助他,就是杜鲁门时代。

   你看中国人那个时候,稀稀拉拉,只有两万多兵,保安为根据地。这次你又去看了,那时候只有二百户人家。谁想到我们能够占领大陆啊?

   斯诺:你想到了。

   毛主席:想是想啊,但能不能占领还不知道啊。要到占领的那一天才算数嘛。后头日本人又来了。所以我们说尼克松好就是这个道理。那些日本人实在好,中国革命没有日本人帮忙是不行的。这个话我跟一个日本人讲过,此人是个资本家,叫作南乡三郎。他总是说:“对不起,侵略你们了。”我说:不,你们帮了大忙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日本天皇。你们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全都起来跟你们作斗争,我们搞了一个百万军队,占领了一亿人口的地方,这不都是你们帮的忙吗?

家园 坦诚的跟一些河友聊几句

很多人并没有系统性的读过中共党史,对吗?我不是在有意损人呐,你都没有系统性的读过,很多基本事实你都不清楚,你的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大体是学生时代学了一点,后来又这里读了一点那读了一条,你怎么能参与相关话题呢?你没有发言权啊。更何况,这栋楼已经不讲小学问题了,主要涉及的是大学问题,在研究学习民主集中制到底是个怎么个操作法。我前面写四渡赤水时,有几个人接话?为什么我后面写了一点比较“大事件”的内容,就不断有人表示“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坦诚的说,有的河友,没有本钱跟我讲“同意或者不同意我的观点”。

下面我讲几个常见误区:

一、把中共当成普通人

中共属于凤、士大夫,普通人属于鸡、庶人。愚蠢不愚蠢是一个相对概念,但也有绝对值。陈独秀、张国焘、王明之类,相对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等是愚蠢的,是迷信的,是盲目的,是机械的,是不能跟下层打成一片的,但,对于普通人、鸡、庶人这个群体而言,人家最差也是凤尾!鸡头再厉害,也赶不上凤尾。

中共为什么犯了那么多错误,还能活下来,不光活下来,还壮大了,不光壮大了还最后夺取了全国政权,不光夺取全国政权,还把西方列强、日本军国给赶走了、打败了。因为他们是凤,是士大夫!

同样的错误,若发生在鸡身上,死一万遍都不止。

二、误认为中共能够在农村扎根

在抗战(指77事变)之前,中共直接能影响的人群,100万,我大方一点,把账算毛一点,直接扩10倍,1000万。这个数字还有争议吗?全中国一共多少人?4亿!中共能有多大影响力?

或许会有人说,间接影响的人数不算少。没错,但是就生存而言,间接影响的,不能算数,直接影响的人群是直接关乎生死存亡的。1000万对4亿,你再牛逼,你也打不过。

为什么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共还是主要在农村活动,却(相较于抗战前那个阶段)迅速打开了局面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军进入来之后,原有的地方权力机构被破坏了,如此出现了权力真空区。这就是为什么77事变之后,中共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动作,并且迅速向广阔的敌后地区派出干部的重要原因!实际上,政治上的夺权比军事斗争还要重要。可是,即便如此,干部仍然不够用。在这件事上,中共还是比较着急的,干部储备不是太够。这是在跟时间赛跑,你不去占,日本人会占,国民党会占——国民党也在敌后活动,谁第一个抢到,谁就有更大的胜算。当然,也不是简单的抢时间,日本也在组建伪政权,国民党同样在重组地方政府,这里面有个水平问题,能不能抓得住重点的问题。简单说,很多人并不明白夺权是怎么个夺法,以为只是军事斗争,以为只是宣传攻势。

三、对早期学生运动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不清楚

学生运动的影响,简单的说,进一步让反帝深入人心。也就是说,反帝才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N多国民党高官、将领、士兵,对什么共产主义、什么阶级并没有什么兴趣,但要说反帝(既然包括抗日),那是“来劲的”。这是其一。

其二,有人认为学生运动是中共带的头。这个认知可以说是“断章取义”。反帝这码事,从鸦片战争之后,就一直有人在宣传,有没有马列,都会反帝。事情的原本是因为中共也反帝,所以能发动学生运动,而不是因为中共讲马列,所以能发动学生。当然,有组织有纪律,这是中共的贡献,但这是两码事,两个概念。

四、有意无意间在论证中共夺取最后胜利的必然性

读史,必须坚持一个原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比如,毛泽东高瞻远瞩,早就预见了敌人会发生内讧,中共的机会就在于能不能巧妙地将敌人的内讧为我所用,毛泽东有没有信心呢?有。这个所谓的有信心,就是路线正确。可是,就具体的事件而言,毛泽东有没有信心呢?不敢说信心这两个字,这不是用信仰可以解决的。日本人什么时候侵占东三省?什么时候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可知。日本侵占东三省之后,美、英、法自然是“绥靖”的,蒋介石自然是“鹬蚌相争”,可是具体会怎么演变呢?不可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美、英法自然 是较前一个阶段“积极抗日的”,蒋介石自然是要被逼抗日的,可是,能积极到什么程度呢?逼到什么程度呢?不可知。这一切,都需要中共随机应变。所以,机械的论证中共必然夺取最后的胜利是不可取的。

还有其它误区,这里就不说了。

家园 中共党史一共不到200万字,拜托有些河友读一下行吗?

有的河友,你说他是来闲聊吧,他脸上挂不住,“我来学习的”;你说他是来学习吧,他又说“我就看看,随便聊几句”。到底在干嘛呢?

中共党史一共不到200万字,由中共中央党研究室史编撰,读一读吧。再读一读其它的专著,比如长征史,井冈山根据地史,抗战史,解放战争史,还有早期的辛亥革命史。除此之外,读一读上海工人运动史,上海租界史,上海青帮史,读一读学生运动史,读一读安源煤矿史,读一读国民党的保甲制史。再一个,读一读人物史,孙中山时期,国共时期,各路人物史读一读。另外,“野史”不是说不能读,在正史读完之前,“野史”还是少读为妙,有大量的“野史”充斥着玩弄权术的观点。粗略算一下,有个1亿文字量,基本有个保底了。

我在这发贴,从来都是抛砖引玉,我不可能把我读的东西全部贴出来。第一,我没有兴趣当任何人的老师;第二,就算我自领了老师,那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最后讲一点个人感受。

我读了中共党史之后,只有一个感慨:白活了半辈子,我早应该读了!前半生,学的都是屁,还多半是假的。如今算是有点明白了,可是时间不等人呐!

家园 简单的“论证”中共是凤

博古,我以前真的是低估他了。后来我把遵义会议反复的研究了几遍,意识到:

一、

如果是我博古,明明这个事不是我的错,甚至可以说不是某人的错,是发展阶段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呢?国民党长期围剿、封锁江西苏区,红军根本就无力应付长期的战争。这事所有中共高层都清楚,甚至可以说,整个苏区的人,包括百姓也清楚。怎么能怪我呢?

不行,我一定会据理力争,这锅我不背。这不是背不背锅的问题,这是把问题搞错了,我不能接受。

可博古不是我呀。我私下里猜测,博古是这么想的:我跟各位大佬打交道也不算短了,平日里都很讲道理,也没有什么私心,想的都是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前途,怎么集体说一些牵强的理由呢?这不对劲啊。我估计有事,有大事,但不能说。那我就不争了。为啥?如今是残兵败将,命悬一线。 若我争,那就不是我一个人争,搞不好会引发党内大争(请注意,我为什么会提到凯丰会后叫博古不要交权)。

二、

明白了,我不是博古,博古不 是我。好,我学会了,我不争,我在这个时候闭嘴,慢慢会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大事。可是,我转念一想,还是不能接受。这锅扣到我头上那是永久性的,后人只要看到这段历史,就会说,博古这个人如何如何。我接受不了,我的子孙怎么办?不行,我还要争,我不能就这样背这么重的锅。

可博古不是我呀。我私下里猜测,博古是这么想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前途高于一切!这锅,我背了,只要有利于团结。我的子孙,只好委屈你们了。

博古,1907年生人,遵义会议那年,才28岁。

我28岁在干嘛?在吃屎。

顺带说一句,凯丰差点事,后来就被“淘汰”了,进不了中央领导班子,办报纸去了,建国后是宣传部副部长。

家园 为什么说抗战是重大转机?

毛主席:这个要看政策。你们美国的华盛顿一百九十多年前革命的时候,只有三百万人口,但能够打败拥有近三千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大英帝国。只有几根烂枪,几个游击队,几个民团。华盛顿是个大地主。他生了气了,打游击。这个英国人找不到美国人,而美国人在这个墙角里,那个墙角里,嗵!嗵!嗵!从一七七五年起,打了一年以后,到一七七六年才开了一个十三个州的会议,才正式选举华盛顿为总司令。兵也是稀稀拉拉的,没有多少,财政困难得很,发票子,但是打败了英国人。

   你看我们呢?我们,你那时是看到的了。南方的根据地都丢了的嘛,只有三万人不到,一块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地方。噢,还不到呢,因为那时候延安还没有占领呢。蒋介石可厉害了。以后马歇尔帮助他,就是杜鲁门时代。

   你看中国人那个时候,稀稀拉拉,只有两万多兵,保安为根据地。这次你又去看了,那时候只有二百户人家。谁想到我们能够占领大陆啊?

   斯诺:你想到了。

   毛主席:想是想啊,但能不能占领还不知道啊。要到占领的那一天才算数嘛。后头日本人又来了。所以我们说尼克松好就是这个道理。那些日本人实在好,中国革命没有日本人帮忙是不行的。这个话我跟一个日本人讲过,此人是个资本家,叫作南乡三郎。他总是说:“对不起,侵略你们了。”我说:不,你们帮了大忙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日本天皇。你们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全都起来跟你们作斗争,我们搞了一个百万军队,占领了一亿人口的地方,这不都是你们帮的忙吗?

这是建国后毛主席跟斯诺的对话(节选)。

如果你善于学习,你会注意到以下四点:

一、抗日是重大转机。

二、“人多力量大”是有针对性的。没有人口,怎么打仗?不能打仗,怎么夺取政权?没有足够的人口,没有钱,没有兵,没有生产力。当年讲“人多力量大”,是针对革命根据地太小而言的。后来还讲“人多力量大”,是针对中国较之世界而言的。过去的农民都知道,要多生儿子。我爷爷就说,要在村里站得住脚,就得多生儿子。多么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啊!

三、国民党厉害,根本不是一些人想象中的弱鸡,随便捏。

四、怎么发展自己?要巧妙的利用敌人的内讧!所以“感谢”日本军国。

今天中国的情况是,全球每5个人当中就有1个中国人。可问题在于,这跟当年的情况不一样。

当年是在中国,全是中国人。世界是这样吗?不是。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所以,尽管每5个人当中就有1个中国人,实际上力量 对比算下来,中国现在搞不赢美帝。我们应该看到整个英语系乃至印欧语系,人口数量不少(美帝为什么要养3亿人?),质量不低。

只能说,今天的中国较之建国初的中国,更有本钱了。

家园 宝推迷信者必野蛮这段论述,贴切而有新意
家园 读史之我的浅见

读史其实是在做逆向工程。

很多人意识不到,你看到别人唱了一支歌,画了一幅画,写了一篇 文章,实际上你就在读历史。

假设说,你也是个画画的,你看某人画了一幅画,你惊呼:画太棒了,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意味着,你已经开始做逆向工程了。

那么一般人做逆向工程是怎么做的?一点个人经验,再加一点别人的见解,再加一点想象,如此就调出了一杯鸡尾酒。然后自己把杯酒端起来,左看右看,觉得还行,逆向工程到此结束。这种逆向工程,十之八九是离谱的。

比如,我们经常听一些人说:你看那位科学家,取得了如此成就,他一定是有天赋,要么,他掉到某个洞里捡了一本天书。诸如此类。这些就是逆向工程所得的“图纸”啊。

那位科学家偶尔有空,跟年轻人(往往是年轻人,却不跟中老年朋友)讲一讲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其实没有什么家庭背景,更不存在什么惊人的天赋,我就是认准了一条路,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我从来就没有想过也没有想到今天能取得这么一点小小的成绩,只能说,在这一路有很多人帮助了我。

N多人一听,谦虚了,太谦虚了。判断依据是什么呢?“小小的成绩”。怎么会是小小的成绩呢,这不是公认的巨大的成就吗?问题在于,在这位科学家看来,确确实实是小小的成绩。所以N多人他不信,“怎么可能?这么简单?”跟他脑中逆向工程推出的“图纸”,不是有距离,而是完全两个样子。

就拿 我自己来说罢。我自吹一句,在普通人这个圈子里,在历史业余爱好者这个范畴里,我说我是中共党史的专家,不算过份。怎么成为专家的呢?就是不断的阅读呀,尽可能阅读原始资料呀,从中心不断的向外拓展呀,少把别人的观点装到自己的脑子里呀。这个不断的阅读不是说我天天废寝忘食,也不是说我每天都读从来不落,而是说,在长约十年的这个时间段内,中共党史是我阅读的主干,其它的我也读,但处于次要地位。我没有觉得有多么辛苦,头悬梁、锥刺骨的,也没有把眼睛看坏,前段我去测还是5.2,更没有什么腰肌劳损。就是感觉轻轻松松,不知不觉,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字就读完了,自然而然形成了对中共党史的一个整体性的认知。抗日是重大转折点,在读到建国后毛泽东和斯诺的对话之前,我已经就是这个看法了。等我有一回无意中看到了这个对话,我确实有些得意,毛泽东的话对我而言相当于一次考试,我及格了。

这是N多人所犯的巨大的错误,相信自己的逆向工程,不相信别人亲口所说的话。

读史易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只看史实,而不看人。

显然,这里的史实是狭义的,指的事件,不包括人。

或许有人会说,奇怪了?事件里怎么可能不包括人呢?一定会有人的啊。确实一定会有人,但人往往被符号化了或者说被解构了。

举一个小例子讲讲怎么叫把人符号化了。

如今有一种风气,喜欢大谈人性。意思是说,所有的人都有七情六欲,不要把别人想象成无欲无求。比如说,你看这个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他也是胜骄败馁的,尤其是打了败仗之后,时常气鼓鼓的。

许多人认识不到,这已经把人符号化了:甭管什么人,我一定要找出他的优点,一定要找出他的缺点,一定要找出他的阳光面,一定要找出他的黑暗面。

所以很多人看一些历史剧他是怎么评价呢?我觉得这个好,你看,他把历史人物拍得有血有肉,彭大将军也会因为自己心里不痛快会找人茬。

确实如此,没有任何人是圣人。就拿(狭义的)胜骄败馁这一项来讲,没有任何人能完全克服。可是,每个具体的人他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放纵自己,有的人会约束自己。约束这种类型,又有不同,有的是强制型的,有的是圆缓型的,每个人战胜自己的招是不一样的。还是讲约束,它有一个成本问题,简单说,有的人需要费一番力气,有的人比较容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时间问题。有的人要花1个小时,有的人只需要3秒。这区别是很大的,为什么?人不是活在真空中的,而是活在现实中的。某些情况下条件只有5分钟,5分钟之内必须把自己调整到位,有的人他就办不到了,办不到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还是拿胜骄败馁来说。我这次讲一个粗线条的。你拎一桶水胜骄败馁,他是扛一座山胜骄败馁,能说你跟他一样,都是胜骄败馁吗?

张三对李四说,人人都会胜骄败馁,针对的是李四容易把人圣人化或者恶魔化。

赵五说,人人都会胜骄败馁,他是把人符号化。你看,这个英雄,他有缺点,这就对了。你再看,那个恶棍,他也有爱心,这也对了。慢慢的,在赵五心目中,所有人都一个样。因此,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赵五是把一个完整的人,解构成了优点和缺点两个要素。发展至此,赵五已然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了。

不管是说符号化还是解构化,其实都是物化人。读史把人给读没了,这个”本事“有点大哦。

就说到这吧。

家园 趣事

这篇“博古有智慧”有人看了之后跳出来说:这是你的推测,有可能不是这样的。

我怎么回答的呢?我说:我推测啊,要是推测得不对你不要见怪,你是听到他28岁,然后我说他冷静、方向感很好、相当识大体,一对比,你顿生自惭形秽之感。你不服或者不想接受,于是你就想证明他不是这样的,他就一普通人,连党史都说了,错误得由他负责。是这样吗?你不想承认,是因为一旦承认,你之前所有的牢骚、抱怨,都变得极其滑稽:搞了半天,小丑竟然就是我自己。

我把这话一说,某人立刻匿形了。

别人不知道,我在读中共党史的过程中,不断的冒出自惭形秽之感,感觉自己是全方位的烂。但读久了,有沾光之感。这就好比我是勤务兵,我每天都在毛泽东身边,耳濡目染,似乎有所长进。这可能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N多人,天天跟烂人打交道,生活中烂事成堆,苦闷。所以呢?读点好书,沁人心脾。

什么叫好书?散文、诗歌?那叫世外桃源。好书,讲的就是君子的故事、凤的故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故事。顺带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利天下人者必利己,只利己者必自戕。

家园 关于中共必然夺取最后胜利之我所见

从“结构”上看,中共是如何夺取最后胜利的?两个:(一)道路正确;(二)随机应变。

道路正确就是指中共最终形成了统一意见,反帝是头等大事。从(中共的)主观来讲,驱逐鞑虏,责无旁贷;从(全国民众这一)客观来讲,在反帝这个问题上有着高度共识。

反帝怎么反?坚决的、充分的利用敌人的内讧。这是因为敌人发生内讧有必然性,他们的朋友关系只是临时性的,小利还可以通过谈判所谓的和平解决,一旦遇到大利必然是你捅死我、我捅死你。

反帝怎么反?我(中共)当领导,领导全国人民走向最后的胜利,这事舍我其谁。这是因为他们不行,只有我行。

随机应变指的是大方向确定下来之后,是见招拆招,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如果有可能,还做一点无心插柳的事,也许就会产生奇效。所以,我们无法去假设,蒋介石要是不飞贵阳,红军还能北上吗?不能去假设,要是没有西安事变,那是不是今天的中国就另一个样子?因为这都属于随机应变的范畴。

道路正确+随机应变,这并不是我发明出来的,我的意思是说,这并不是我先认识到了,再去按图索骥读中共党史。恰好相反,我在读中共党史之前,并没有这个认知。相反,我经常被“要是没有西安事变,会咋样”这类问题所困惑。

我把中共党史系统的读了之后,才明白:哦,原来是这样,道路正确+随机应变。

这是我读中共党史捡到的一个大宝贝。不论谁,个体也好,组织也罢,要发展,要壮大,都得是道路正确+随机应变。

我形成了这么个认知之后,过了N久,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咦,这不是什么深奥无比的道理啊,人人都明白啊。我打算去某地,稍做准备,出发,路上要是遇到什么事,到时候再说。咱们互相看上了,结婚吧。然后呢?然后见招拆招啊。

家园 现在大学中国革命史还是必修吗?

中国革命史就是半部党史

家园 我只能说这种书最好自己看,只看原始资料,不要别人的观点

大学必修也好,选修也罢,教授们总是要推销自己的观点的,而很多教授看中共是戴着有色眼镜的。

家园 关于必须反帝之我所见

为什么一定要反帝?不反帝,就会亡族灭种。

“有这么可怕吗?”

帝国主义是升过级的,跟之前罗马夺地抢人不一样,它是软刀子杀人,杀人于无形之中。正因为帝国主义杀人的手法非常隐蔽,今天还有人还在说,后来西方列强不就占了几个通商口岸吗?

首先,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通商口岸是内、外贸易往来的结合部(桥梁),控制了这样的枢纽,就控制了全局。这跟资本主义本身一模一样,货币是物与物交换的桥梁,控制了住钱的生意(指由银行发展出来的金融业),若不考虑其它因素,仅就市场而言,可以说,就控制了整个经济命脉。

为什么列强最后看中了上海呢?就是这个道理。看来,我又得“感谢”西方列强了,否则上海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水平。

其次,西方列强不仅仅只是为了搞钱,实施经济掠夺,他们最终是亡我的族灭我的种。为什么?因为必然会出现“洋买办”,而“洋买办”是会演化出层级的。如果称最接近列强的“洋买办”为一级,那么这些人势必就发展出下家,出现二级,然后是三级……最后整个中国人都成了“洋买办”。

“洋买办”是普通商人吗?不是,他们是唯西方列强马首是瞻的商人,只认钱不认国家、民族的人。

可能会有人说,你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不可能所有人都成商人,那也意味着不可能全中国人都成了“洋买办”。确实如此,可是“洋买办”他们要把生意做大,必然会插手政治,到后期,会控制政府,这就意味着后面会出现“洋政府”。到这个阶段,其它中国人是不是“洋买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一旦出现了“洋政府”,就会从全领域向中国人推销西方文化或者说生活方式,中国的历史不会有人再读,汉字也不会再有人用,中华文明也就没有了然后。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年不是所有跟列强有生意往来的,都叫“洋买办”,但这些生意人最终还是会因为利益问题被“洋买办”卷入“买办体系”而无法自拔。

国民党政府虽然还不能说是个“洋政府”,但是国民党集团党、政、军全部被“洋买办”所渗透,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国民党是不可能跟中共合作的,中共提出的合作条件实际上包含了干掉“洋买办”的隐藏条款。

第三、日本军国跟英美帝国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呢?简略的说,如果说罗马帝国是1.0,英美帝国是2.0,那么日本军国是1.5,他是既抢人夺地,又占通商口岸,是一个怪胎。我说日本军国是个怪胎,不是从情感角度出发的,而是因为它很难描述,也可以说,我对日本军国的认知不足。

我能确认的是,日本军国这个怪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他在华北、华东的“经营”是非常“失败”的,无力建设地方政权(机构)。正因为在这一点上敌弱我强,故抗日战争打响之后,中共扩张的速度非常快,大的小的,到处都是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多数都是带有政权性质的,并不是一些人想象的军事基地。仅这一点也能看出来中共对此早有准备。

综上三点,必须反帝,不反不行,并且还拖不起,任务很紧迫,时间不等人。如果拖得太久会怎么样呢?看看今天的印度就知道了。

解放战争阶段,蒋介石的总策略其实就是一个字:拖。他掌握了足够的情报,只要拖下去,局面对我们越来越不利,而在这一点上,跟国民党集团中的“洋买办”不谋而合。所以,在我的理解中,与其说毛泽东是预测5年打赢,不如说这是时间期限,5年之内搞不定,麻烦大了。

尽管假设历史不科学,但是也可以假设一下。解放战争是从1946年6月开始打响,假设5年才能打赢,那建国就得是1951年10月1号了。而真实的历史是,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战场。

在此,不得不再次感慨,天佑中华,毛泽东来得恰到好处。

那么,驱逐鞑虏是反帝的终点吗?并不是。

光是把列强赶走,又有什么用?我们输在哪?工业啊。西方列强之所以只需要占据几个通商口岸就能把管子插入中国的腹 中吸我们的血,那是因为他们的工业发达。

有人说,其实在鸦片战争之前就已经有中国人办工厂了。这话完全正确,所以,这里又涉及到另一项,反封建。

工业化,不是开工厂,工业化是整个国家里里外外发生深刻的变化。

清廷也鼓励向西方学习,买设备、请专家、办工厂,可为什么清廷完蛋了?因为皇帝大臣们,以为开工厂就是工业化。他们认识不到,治理国家的方式必须有大的革新,是全面变革。纵然有一点认识,也不够深刻。纵然深刻的认识到了需要大革新,也不明白时间的紧迫性。

中共诞生之际,尽管大清覆灭已有十年,但旧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从毛泽东本人青少年的成长经历就能看出这一点。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表面上看起来中共长期在农村活动,表面看起来似乎跟工业化没有关系,其实不然。中共的自我定位是领导全国人民夺取全国政权,因此,在革命的早、中、后期(指截止到解放前),中共建立建设的各式各样的地方政权有三大任务:一、解决目前的问题,也就是中共的生存问题、发展问题;二、有条件地区办一点工厂,如此方能知晓办了工厂的地方跟没办工厂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变化;三、开始探索将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全国政权才能完成我们要大力发展工业的这样一种必然需要。

我们经常说毛泽东高瞻远瞩,但我敢说,很多人不能全面认识到毛泽东的高瞻远瞩有多么高多么远,乃至于有人大放厥词,说什么毛泽东只会打仗,不会搞经济。

正因为如此高瞻远瞩,因此反封建也是必然,反封建是反帝的一个组成部分。只不过是因为中共长时间在农村发展,看起来似乎是在农村只是反封建。有人就有这样的观点,他说,农民,尤其是生活偏远地带的农民,他们对于帝国主义没有什么太大感觉,所以中共哪里会有什么反帝的宣传语呢?多数还是“打土豪、分田地”嘛。显然,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没有认识到清廷为什么会覆灭,也因此不能认识到反封建是反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从根本上来说,认识不到中共建立建设的地方政权究竟在干什么。

反帝反封建说得简单一点,那就是中共的任务、中华民族的任务乃是既要将西方列强赶出去,更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个国家有农业、有工业、有服务业,一、二、三产业布局合理,相互促进。唯有如此,我们中国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

最后我问一句:马克思反资,而英美帝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现在看出来关联性了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