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放开的一个猜想 -- 旧时月色

共:💬40 🌺255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ICU平时就是满的,这50万完是额外多出来的。

另外50万是非常乐观的估计。

而且疫情是曲线,50万人会在一个月内出现20万。疫情曲线不可能拉成直线,能拉成直线就能清零。

最后,医护人员有最高的感染风险,会阳性而减员。没有医护人员的床位是没有意义的。

家园 这是医疗系统内的事实,背锅的从来是一线医护人员

其实各行各业都差不多,一线人员不背锅难道还是领导背锅么?

等到事情大到必须领导背锅的时候,一线人员早被领导收拾差不多了。

家园 我还给你送了花

不过我的一些想法估计跟你很不一样。

国内医疗体制确实会有一些问题,正如国企经常被内部员工吐槽一样,公立医院被医生吐槽是很普遍的事情。

有一些吐槽,医生确实也是吐错对象了 。有些事情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不管怎么样,作为医生(医院)的上级管理部门,对医院/医生行为做出的一刀切规范,具体到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不同病种不同诊疗问题上时,必然是会槽多无口的。

我一个医生集团外的人,同时是一个医疗深入参与者,一边认可部分医生吐槽,一边也不认可另外一部分吐槽。

但是就你在这个主题中提到的,疫情医疗崩溃导致的最终责任人上面,我是绝不认可医生背锅的。这个事情,站在国内百姓的角度,都会很明确的指向这个必然是国家的责任。

家园 原文有点仓促,这里补充一些数据 -- 补充帖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这里先参照香港的数字。

科学家在2021年11月21日发现奥密克戎毒株,然后奥密克戎毒株迅速占领全球,香港也是是在奥密克戎出现后才彻底破防的,就是说香港的感染者和疫死者绝大多数都是奥密克戎系列毒株造成的。

按照香港卫生署官网(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5th_wave_statistics.pdf)的数字,从2021年12月31日到2022年12月8日0时,香港共感染2191159人,占香港总人口7413100人的29.56% ,病死率约0.49%(见图一),推广到中国14亿人口,就是4.14亿人感染,201万人死亡。

我这里要推算的是新冠疫情所需的ICU床位,不过香港卫生署官网上没有公布危重症累计数字。但是就算忽略危重症,只算死亡人数,也意味着中国需要在342天时间至少提供201万张ICU床位。这绝不是全国57152张ICU床位能做到的。且不说危重症人数不会少于死亡人数,全国各地的ICU病床原本就是满满当当,又不是只有新冠重症需要ICU。

参考完香港数字后再参考一下上海2022年3-5月疫情期间的数据。

上海9月份以文献形式披露了疫情、疫苗、感染者状况等数据。发布者为上海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复旦公卫学院王伟炳教授等作者(图2)。文献中剔除一些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样本后获得612597例样本,这612597例中累计危重症患者人数为1485人、死亡人数568人,(见图3)重症或死亡率达到了0.335%

也就是说,参考上海数据也要有0.335%的人要进ICU,参考香港的感染率就是11个月有4.14亿人感染、其中138.6万人需要ICU。这138.6万人同样绝不是全国57152张床位能应付过来的,到时候进不了ICU的患者有几个能撑过去?

通宝推:学步桥,桥上,
家园 医疗系统要崩溃最终的责任肯定是在国家

但问题在于,公立医疗系统崩溃过程中卫健委将全力把压力转嫁到医院和医生头上,医务人员会大量离职,私立医疗系统将吃的脑满肠肥。

最后责任国家扛,利益资本吃。

这种事其实在当年国企大破产国有资本大流失的时候已经演过一遍了。

家园 你整个推论的问题就是这里

1、公立医疗系统崩溃过程中卫健委将全力把压力转嫁到医院和医生头上----2、医务人员会大量离职----3、私立医疗系统将吃的脑满肠肥。

----------------------

1没有问题,确实是把压力转嫁给了医院和医生。

但是2就有很大的问题。为什么不是请假居家,而是大量离职??你这逻辑说不通的。公立医院医生跳出体制,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因为一旦从医,其在就医以外的职业选择面会非常非常狭窄,而民营医疗在医生眼中,那可真不是什么开心的选择。当然我不能把话说死,因为有一些专业民营还是有发展可能的,如肿瘤,儿科,妇产+月子中心,血透等等。

3也是各种问题。很多人看到诸如医美、口腔、眼科、康复医疗发展很快,中医门诊到处都是,但是吧,这些其实都是“基本医疗需求”以外的医疗服务。或者说这些其实是有着一定消费类熟悉的医疗服务。在“基本医疗需求”领域,民营资本可是吃了大亏、有苦说不出的。以至于对很多机构、基金及私人老板而言,你跟他说去投入基本医疗服务,目标将是与公立医院竞争,他肯定觉得你把他当傻子了。

==========================

简而言之,其实你主体涉及的这种阴谋论从本身来说就是不现实的。

这次不正常的疫情开放(我是指在没有舆论准备的前提下),大概率不应该用阴谋论去分析,因为这种处事方式,符合老大的行为特征:一旦认定认准了时机,那就大开大合,一往无前。

至于为什么会如此快速的转向,我觉得应该放在国际政经背景下来分析:是否放开疫情防控(对应重启中国经济)到了一个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关键机遇期。这个时期,必然是对应国内千载难逢的一个国际政经利益。

通宝推:三笑,秦波仁者,花棍舞,
家园 20年疫情初,某内参出过一本书

20-30年疫情经济

彩旗今年政府报告提过北京疫情五年规划

当房地产经济走不下去的时候,换一个什么名目,继续挖掘民储潜力,驱动刚需

姜丰,在薄熙来案中昙花一现的代持者,已在三五年前,进入私人医疗布局,是某CEO的女朋友,兼业余代言宣传

家园 数学学到很好

小数点差一位也不要紧,但是,14亿人部分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直接成一个百分数,太机械了吧。

同样人数的基数,美国人的感染率与中国人的感染率,城市居民的感染率与农村人的感染率,应该有一个因生活方式的不同引入一个权重系数吧?

家园 我怎么觉得你的描述(不是结论)跟我没有本质冲突呢?

第一点我们都同意

第三点你的说法跟我的没本质冲突吧。我的原文明明写着“但是目前私立医院能吃到的基本是医疗美容、眼科、妇产科、男科这些医疗蛋糕的边边角角;真正需要动大手术的病也没几个人敢去私人医院。”

有分歧的是,你的说法是私立医院“在基本医疗需求领域,民营资本可是吃了大亏、有苦说不出的。以至于对很多机构、基金及私人老板而言,你跟他说去投入基本医疗服务,目标将是与公立医院竞争,他肯定觉得你把他当傻子了。”

我的说法是“这些跟人命息息相关的大手术才是最能敲骨吸髓的地方”,这里面也没有本质冲突吧, “基本医疗需求领域”相当于基础建设,有基础建设才有赚大钱的基础吧。但是私立医院确实投不起也不想投,所以他们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去公立医疗系统挖墙脚啊,砸跨了公立医疗系统,公立医院建立起来的满足“基本医疗需求领域”的基础——人才、以及背后的人才培养体系才可以大规模转移到非国有资本手上了。

最后说第二点了,医务人员会不会大量离职。医务人员本来就是超负荷运转,要不是体制内带来的安全感怎么会这么能忍。医务人员本来就是负重前行的骆驼,而接下来疫情带来的海量的病人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直接把原先背负的重量加大10倍。然后医务人员一边每天在海量的工作量下挣扎,一边卫健委不断后面捅刀子,还有一边绝望的病人过来医闹甚至伤医杀医,你觉得医务人员会不会崩溃?这个时候非国有资本再伸出来橄榄枝,许诺万千,医务人员又会不会动心?

最后,我不会猜那些具体的人物怎么想,我又没有信息渠道更不能近距离观察,只能按照谁得益谁就是凶手的原则猜测是谁要摧毁中国的抗疫防线。

家园 这个就要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来建模计算了

但是疫情会不会爆发看防疫政策就知道了,国内目前的防疫政策已经比香港还松了。具体到各地情况,你只能让各地的公卫专家团队来建模计算,这不是我能做到的事情。

我只需要知道基本的数学原理就行了:指数增长的病例绝不是线性增长的医疗资源能覆盖的。

家园 就这一句吧

这个时候非国有资本再伸出来橄榄枝,许诺万千,医务人员又会不会动心?

--------------------

譬如你现在有看到哪些迹象么??注意咱说的是基本医疗领域。

基本医疗服务是个重资产重管理的行当。经过12-18年那波教训,现在资本都现实的很,敢向基本医疗伸手?

家园 防疫、养蛊

我们封控三年,国外养蛊三年,病毒已经变异的毒性很弱,现在即使感染,相当于打一针大剂量的疫苗。而且必须感染一次,才能抵抗毒性更强的变异。

家园 关爱医护,控制舆情

缺个表头,补一下:

北京市医疗工作保障会2022.12.09

参会领导:卢彦副市长、北京市卫健委钟东波书记、李昂主任、屠志涛局长、CDC李小鹏主任、各区县卫生主管部门领导。

主要会议精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根本宗旨,彻底转变思维方式。

点看全图

通宝推:旧时月色,
家园 这是人能干得出来的事?

我觉得我就没看到过像过去这一周,这么多、这么狠、这么直接地不把人民和基层当人的现象。

大家如果有可以举前任们的例子让我开开眼界。

家园 谁能想到新时代是这样的捏

写作优化防疫,读作「取消防疫」

写作关爱医护,读作「抛弃耗材」

相比之下,蒋委员长的「转进台湾」都能叫叫实事求是了。

通宝推:土地革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