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突袭式放开与社会共识裂缝 -- 曾经是铅笔
得从近代以来的历史说起了,我力有不逮😂
和而不同。
西方国家在对社会群体细分而治之这件事上有几百年的经验,他们很早就通过无数次失败的实践弄明白了强行把一群经济基础不同的人套用同一套上层建筑是行不通的,不信这个邪的政权都像克伦威尔那样脑袋插在房顶上风干了。
西方国家不是没有共识,但他们很早就总结出了针对不同阶层要用不同的宣传策略这个问题。对吃穿不愁的上层就拼命宣扬普世价值,对底层就宣扬社会福利,对红脖子就拼命宣扬爱国主义和自由。这些宣传彼此矛盾撞车是必然的,但最终政权想要得到的结果其实也只有最低程度的同路而已,其余那些像是宗教、种族、文化都不过是可以拿出来交换的筹码而已。西方政客能很清醒地区分目标和工具的区别,而相比之下我们最大的问题是经常错把工具当成了目标,结果反而拖累了目标的实现。
最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文宣部门系列政策其实是以反智主义为内核的,这个原因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认为是官僚队伍的劣质化导致的,毕竟文宣部门在整个官僚队伍里一直都是作为残渣边角料的去处,而具体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整体对一切文化创作所展现出来的非理性憎恨,可能就是因为主管官僚有太多看不懂的东西所以才会每天投入到文化禁毁上,而创造出来的东西寥寥无几。
是指在一个特定历史阶段,一个国家不同社会阶层,从统治、精英到平民的不同阶层,一起要共同去”做一件什么事情“的共识,在这个共识之下,确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运转方式。
当然未必人人都有这个”共识“的意识,但每个人身处社会洪流之中,必然会受到这一共识的左右与影响。
西方的两党或多党制国家,本身的政治图谱就是分裂的,所以天然是一个局部共识的社会,并且以类似有限责任运转的政府,共识不共识的也没那么重要。而我国以类似无限责任运转的政府,加上众多的人口与发展程度差异,没有共识是很难实现发展与治理的平滑与效率。
586时代开启后,以“中国梦”承接了改开语境,相对486时代更清晰地调整了社会共识,它是一个折衷,也是一种现实主义选择,也具备了可退可进的可能性,但是疫情这三年,让“中国梦”极大失焦,2022年底的这一次全民发烧,对于586在新的五年或十年里,凝聚与调整社会共识,又是一次挖掘式的破坏。
不信看看,这次之后,老百姓里有几个人还能打心眼里叫出“习大大”这三个字?
如果知道54,45对党的意义,就不会想当然了,建国后,对大学生思想的监管从来是重中之重,如同宋因黄袍加身称帝而永远弱军一般,严防死守的,大学生集体反抗破了某人的心房,全国各地大学都在闹,清华还很出彩,怎不怒火攻心,要躺平难道不容易?可谓冲冠一怒为南传。
加之世界卫生组织挤兑,1月要开会,可能宣布疫情结束,中国如果顶牛自成抗疫区,导致和世界隔离,那全球的游戏规则可不是老大说了算。和世界卫生组织沟通是很伤神的事,全世界都看中国为暴发户,别人可不信你四个自信,索拿卡要正常。
就这样了,治大国如翻烧饼,本朝只往下问责,没有往上问责的机制,左右都挨巴掌,就问酸爽不酸爽?
至于已经堵不住了,可以先开放堵不住的城市,这样有个时间差,可以城市之间调度药品和医疗,至于财政没钱了,也不是所有城市都枯竭,可以一省一策,一市一策,平顺感染曲线。
总之,就是南传白纸导致的恼羞成怒,那就翻个烧饼,给你点颜色瞧瞧又如何?
省级领导去中央,屁股只敢座半个椅子
就是堵嘴而已。至于被堵嘴的人是什么状态,分管部门一直都是假装看不到的。结果就是越堵积火越大,最后换种表达方式爆了波大的。
主席很早就有过明确论述:“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但本届的做法是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不光不让人说话,甚至还以不听劝阻为荣,以讨论交流为耻,最终的结果就是上下各层完全失去互相信任的基础,彼此间没有了任何妥协的余地,变成了赤裸裸的敌对关系。面对社会问题选择高压来拖延解决的政权自古以来都不少见,但是压完后就假装鸵鸟自以为问题不存在的就寥寥无几了。
今年的社情舆情爆炸最多算一场餐前小菜,明年连经济和就业这个一直以来兜底的救命稻草都被击穿后,那才是真正要命的考验呢。
胡前时代讨论很热烈,最后以“不争论”结束。
恐怕只有民族主义一条不归路了,发动战争。
当年的和谐政策能执行下去的原因,是因为上头自己很清楚有些严重落后于时代的政策是没法执行下去的,强行削足适履只会导致社会不满集中爆发,所以要求别人不争论的同时,上头自己也懂得分寸不去搞什么异想天开的锱铢必较。
而目前的情况是,一面继续捂住人的嘴不许人说话,一面拿着尺寸严重不合的模具往人身上硬套,套不进去就动刀子往下割肉,就这种模式居然能撑到今年才炸已经是奇迹了
奥密克戎病毒的特性在全世界是早有共识,就是毒性大大减轻了,主要影响上呼吸道。
但是对于没有接种疫苗和老年有基础病的人,它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
中国周围国家过去一年的实践也反映了这一现实。
上海在3-4月份的疫情爆发,60万人感染,500人死亡,基本上符合国外的数据。
按说上海的疫情爆发给与中国的抗疫规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其后中国的防疫指挥应该有了一个比较实际的应对方案。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开放后的一切似乎是毫无准备,就像是一支部队遭遇了伏击,一团慌乱,而不是一支早有准备的部队。
下面的一些观察点我觉得很值得研究:
1)上海疫情之后,政府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改进清零,而不是放在一旦清不了零该如何应对;所以有了更大规模,更频繁的核酸,更多的封控,而不做其他医疗准备应对可能的开放会产生的后果。
2)大规模核酸的数据本身有许多存疑的地方。除了有报道的作假和操纵之外,每天报道的感染数据中,无症状比例常常高达90%。按有些地方的定义,无症状的表现为不咳嗽,不发烧。但现在开放后的实际表现为大部分人都有发烧,普遍高到39度。那么之前官方感染数据和实际感受为什么会如此不同?或者之前的90%无症状其实有很多是假阳?
3)国外华人圈内被感染的人很少有发烧到39度,而国内普遍发烧到39度。相同的基因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反应?唯一的解释是疫苗不同。也就是说中国的灭活疫苗并不能有效地压制病毒。
4)开放后的疫情数据完全失真。当我们看到美国在奥密克戎下的新冠死亡人数一直保持在3位数。但现在中国只把新冠造成肺炎死亡才作为新冠死亡,而不把新冠触发其他基础病的死亡算入。这造成新冠死亡人数被大大低估了,和人们的直觉完全不符。
我一直说,清零的目的应该是为大部队增加更多的备战时间来应对之后的开放。20-21年的清零让中国避免了毒性最强的新冠。到了2022年,我们终于等到了毒性变弱的奥密克戎,开放可能造成的病死数会大大减少。
但问题是,中国2020年就开发出了疫苗,为什么到了2022年,疫苗就一直没有改进?虽然现在看不到重症和病死数,但普遍的39%发烧说明了疫苗的作用很弱。北朝鲜没有疫苗也可以扛过来,那么现在中国的百姓几乎如同裸身对抗病毒,之前3年清零给我们带来的时间并没有让中国在应对病毒时有更好的武器。
河友都是为国家好
有些话,是爱之深,恨之切
不用动不动上纲上线
为国家好?确实,有些河友只不过是为美国好罢了。不过也不丢人,我就挺尊重老乐,美国人爱美国,天经地义。人格上比吕超然强一万倍。
说了就是境外势力?
我就直率批评一些社会上的做法怎么了?
我是境外势力?
我不爱国??
“至于已经堵不住了,可以先开放堵不住的城市,这样有个时间差,可以城市之间调度药品和医疗,至于财政没钱了,也不是所有城市都枯竭,可以一省一策,一市一策,平顺感染曲线。”
忘记锦州了?发文说再坚持几天,被喷成什么了
防控的关键就在于不可能局部,整个社会必须一致行动。
有些躺匪说什么清零派应该自己封闭在家。这纯粹是脑残,新冠不是自己封闭在家就能躲得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