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大明,大顺和大清,还有国、共、日美苏,谈对手的作用 -- 铁手
还有就是自动生成一些回复短贴。回复贴不需要太多话,完全没有逻辑也行(你们中国人):(楼上贴词类分析->随机关联历史事件)。 回复批了,再是自动马甲送花,送宝,吸引关注。
说是一个系统也可以。
不过咱们说得是封没被封,至于别的,我无话可说。
属于是变向繁琐了而且形式上来说反而没多少人参与
懒得和你辩了,打个比方大学里讨论一个话题是在辩论场上吗?不是的,大部分精彩的时候而是在食堂 。
要我说就一种模式最好,你在我的主题下有说话的权利我有禁止让你说话的权利,这叫我不想听的权利。
被禁了自己开个主题贴 正反双方支持反对帖子一目了然得花自有分说 。正方盖自己的楼反方也盖自己的,至于谁的楼漂亮自然就分流了 。
当然还有第三四种观点也能开贴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导航在一起把所有楼,但是楼长权利得下放不能再一把抓了 。
也就是说把屏蔽功能从个人转向于主题只针对主题相关恰恰能激励辩论。
对于给主题贴的创作者更多的主题权利恰恰是保护他们内容的一种手段,这就是一种自由度。
以上是我的愚见 。
我看了一个油管讲98k工作原理的视频,不知道中文字幕是谁制作的,在讲枪机作用的时候,不断提到墨盒,差点把我搞糊涂了。当然了,讲专业领域的问题应该懂专业术语,不过象央视新闻频道,涉及五花八门的领域,未必有样样精通的多面手。这种情况下,制作人或者编辑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就很重要了。
比如军代表制度。
或者脑抽一秒,也可能误点。话说这个匿名功能真没啥意思。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其实辩论已经越来越难以带来我们期望的那种效果了。
一方面,在这个信息量巨大的时代,很多时候主要的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而不是道理说不清。比如我们之前谈论疫情问题,讨论究竟是不是小强的锅,我们尽可以各抒己见,但最终也只能是“你猜我猜”,因为我们不知道真相究竟是什么,那些间接的证据又很难被大部分人认可,最后只能诉诸情绪。如果小强亲自来搞个问答,告诉我们整个决策、执行过程中的来龙去脉,那我们大家最终会得到同样的结论,也不需要辩论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家认为高质量的论坛,往往并不是人们逻辑有多强,而是人们能提供自己所不知道的情报。
另一方面,今天的互联网,很多人是不可能为了某些逻辑,而轻易脱离自己原本的立场的。
本人注册这个号,本来是想和反贼们唇枪舌剑,回味一下十几年前的快乐,叫“拜吨”也很明显有轻松、搞笑的想法,结果稀里糊涂就变成“反贼”了——尽管立场和观点都没有脱离很大一部分老百姓心里所想。
本人发表的观点,基本上做到了温文尔雅、有理有据、背后都有逻辑支撑;但与此同时,本人又不像上一条中提到的那样,能给大家提供内幕和情报。因此本人其实扮演了一个非常好的测试角色,可以从侧面反映辩论这个形式的局限性,即:
如果没有新情报的冲击,那大多数人是已经站好了自己立场的,立场并不会因为别人提出的逻辑而改变。
如果你以为我想借此把所有和我观点不同的网友批判一番,那你就naive了。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不易改变”也正是人类从信息时代迭代而来的东西。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什么?是:
你相信什么,就有人拿什么来骗你。
如果社会还像前互联网时代一样保持一个open mind,那很可能会被受过话术训练的1450以及CNN们骗得底裤都输没了。
与现在这种“顽固”相对应的,是曾经贫穷天真自卑的中国人,对西方的各种哲学、思想、观点照单全收,那毫无疑问是一种更加灾难的场面。
“无论外媒怎么抹黑,我都相信党和国家”,是我们舆论场的抗体。
问题很明显,问题又不是问题。只能说是历史的进程,不再青睐辩论。这个过分嘈杂的环境里,辩论已经不再适合成为一个互相提升的工具,只能当成是少数人品味、娱乐的玩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对于智商、社会经历足够的来说,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直觉和常识,比专业解读靠谱的多。
或者干脆不解读、做白痴,最起码不会被骗。
所谓专业解读,很容易把你引到你完全无法判断真伪的技术细节里,而失去了常识和whole picture。而真正在技术细节里骗人,95%的真话,加5%的误导就够了。
宝推你这句话:
人囗下降问题,一胎化实行了这么多年,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民族主义者(少民没计划生育)去哪了,为什么到了近几年才听到反对的声音(因为趋势明显)一言堂真是要不得。
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自身的兴趣爱好,在网上聊天打屁,那自然不需要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陷得太深,就比如某些人可能会在网上看到投资理财、搞加盟店的广告,被一两句话戳中,马上把自己多年积蓄丢进去,最后血本无归。
但现在社会的发展的趋势,个人认为,是在从原先的“专精人才”转向“全(多)能人才”,就像足球现在前锋也要参与防守一样。
我很多年前曾经和某个化工厂的高层一起去一个传送带工厂谈业务,具体问题记不清了,似乎是粉末物料比较重,但传送带下面用滚轮结构又容易被粉尘卡住,希望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支撑传送带。
在我印象里,化工这个行业,既要知道反应方式,又要知道很多化工设备的功能,已经算是比较“博”的行业了,但传送带下面由什么来支撑,真的也是化工人需要去研究的吗?
但不可否认的是,知道得越多,对于整体工艺设计、产线效率、生产成本,都更有利。
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比如现在有python这个方便的编程语言,几乎任何人,如果能懂一点python,都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继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又比如搞投资的人,如果能去基层做调查,肯定比只会在电脑上看数据的人要更有竞争力。
还有政府管理者,这个大家懂的都懂。
所以吧,怎么说呢,可能这就是趋势,未来人才的重要竞争点之一,就是能不能博学。毕竟你竞争的对手不是一个个不同领域的专家,而是你身边、不那么博学的“草台班子”。
不过基础好一点,就能很快学会必要的东西,也许这才是趋势吧。
类似的像是鸟毛/屌毛/JB之类。
至于为什么龟毛跟上述是同一个类?想一下男性生殖器的最前端叫什么?
我都是去请教信得过的相关专业人士。
举个例子吧。我太太爱健身,后来听别人说运动会损伤膝关节,不敢练了。后来请教了一位藤校医学院毕业、美国最好的运动骨科科室的医生(我从他3岁的时候就认识他)。他说,运动的确会损伤膝关节,但是能增强心脏功能。关节能换,心脏不能换。心脏功能不行了,膝关节保护得再好有什么用?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任何判断,都只能是概率。再小的概率,发生到个人身上都是100%。因此,成年人必须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坦然面对结果。换句话说,我在征求别人意见的时候,也在准备接受判断错误的后果。因为我知道,如果我靠自己做判断,出错的概率更大。
---------
至于你那个例子,
我很多年前曾经和某个化工厂的高层一起去一个传送带工厂谈业务,具体问题记不清了,似乎是粉末物料比较重,但传送带下面用滚轮结构又容易被粉尘卡住,希望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支撑传送带
我觉得不难判断。因为这个工作不是要你设计一套支撑系统、而是判断一个已知设计能否解决问题。对于管理者来说,判断一个手下是否靠谱、一项技术是否值得考虑,应该是基本要求。
实在偏门的技术,请consultant帮助评估。
对于大的投入,公司应该有一个系统来完成评估。
========
对于政府管理者,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因为管理者的决策错误,一般都是由其他人承担后果。关键问题是管理者对谁负责,是否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