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球2要是票房比不过一个剧本杀,那可太可笑了,中国观众只配吃屎 -- 亮子
主席还说两条腿走路呢
更何况,工业化只是一帮电影打压另一帮电影的口实罢了。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张是出了大力的。
@达闻奇有篇文章讲所谓流浪的工业化,你自己找罢。
找到了
你去辩罢,我撤了。
就着你的点说几句:
你所说的理工男实际是扩招后增加的那批80、90后的普通人。如果没有理工科扩招,那可能也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那些普通人;政治素养不高,这个肯定的,只有最顶层精英对政治和治人敏感,也就头1-2th 百分比的人。
你说跟产业升级路径的关系,很有见地。这其实是一种不自觉的思想路径依赖。这也说明我们确实在行为方式上还是老二,没有做老大所必须的开创能力。球2的集体主义宣示,算是在思想、社会意识形态上提出了自己的东西,但是从社会科技发展循环,和球2本身而言,还是处于在跟随的基础上创新,还没有做到完全自我创新,看来未来5-10年还是以补短板为主。当然我觉得这个要求对球2过于苛刻了,它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惊喜了。作为科幻的球2在过去十几年是拿得出手的,但真和骇客帝国那种比,确实还不能算世界范围内的划时代,只能说划国内的时代。但人家骇客帝国的基础是独霸天下的90年代,底子没得比。
如果5-10年后能在创新以及科幻上拿出自己的东西,那真是飞龙在天了。
8000一套。
8000一套。这剧就这点人,也用不了几套。
没有工业化带来的大基建和物流体系,淘宝上的万千作坊根本没有办法卖出货去。
换句话说,工业化这么多年,淘宝作坊也没有消失。
汉服复兴更是工业化带来的国家地位提升的文化自信的结果。
工业化的背后也有作坊,作坊的背后也有工业化,把工业化和作坊截然对立起来本身就是不懂工业的表现。
手误了。
以前大和剧军师官兵卫播出的时候有人带我去他投资的公司观摩。他们还不是国内第一批复兴盔甲的民间企业。我记忆没错的话,他们是第三代相关企业。第一代纯粹是兴趣,但是多数经营上难以为继。第二代,是摸索经营方向。第三代是从给日本做仿制盔甲盈利补偿国内盔甲复原探索。(同期第三代很多都是第一代第二代探索失败后再创业的,那时候已经在国内除了唐明光铠以外的历代铠甲复原探索上完全全面突破。也因此,前年《长安十二时辰》播放那会,开场的盔甲展示我足足开了五遍....借着汉服热,从历代铠甲复原探索到商业正循环他们终于成功了。)我提到的这家企业 ,因为精益求精已经在工艺上超过了日本本土企业。(他们复原的 黑田官兵卫铠甲 本身在日本引起小轰动,这套铠甲在《军师官兵卫》播放那一年也在国内动漫展有展出)所以这家企业最终合伙人合意,出售给日本企业。工匠移民日本。对了日方意向收购人里有一个叫森鲶,我也是因为这个才知道他来上海了。随后推导他在上海浦东的项目重启的。
岳武穆的情怀感染一个有良知的人,用得着拍一个半池绿?
总之此事利弊参半,未来一切难料。
日本著名的地产巨头 上海的地标建筑之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造和拥有者(该建筑的落成历程和魔都不少涉及日本资本的地产项目一样 也是一波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