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饮中二三事(引子) -- 奔波儿
嘿嘿
奔波儿你tmd不要这么煽情
早些年,有个花鸟鱼虫市场在研究生院路对面;后来改成雕塑公园了。
还是花鸟鱼虫市场的时候,里面有卖旧书的,烟丝的,猫猫狗狗
市场南门有一口大锅,一直不熄火,卖卤煮火烧,才5块钱一碗;
那时候,鸡蛋灌饼也才是8毛钱。
周末去逛逛,真是享受
热烈邀请奔总莅临武汉检查指导!
管吃管喝,条件是带故事来。
我还喜欢结果圆满的故事
应该是歌颂国际纵队的。
北大物理楼靠近蓝旗营,那是个三岔路口,往东去清华南门五道口,往北去清华西门圆明园,往南去中关村。
八十年代那一片(清华北大校外)几乎都是平房,路边有不少小饭馆。86年以后北京高校涌动着地火,88年就是因为在那一片的一个小饭馆(没准就是楼主说的这个小饭馆),北大几个学生吃饭时与当地小混混发生冲突,有个北大研究生柴庆丰被打死了,北大学生于是上街游行到公安部,关于这事当时北大三角地也出了不少大字报,史称88学潮(也有人说88是8*8)。
柴庆丰是北大地球物理系的,没准与楼主有些渊源。
我在做学生的时候认识一个南非白人女孩。
举手投足说话非常优雅。说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字字贴切。尤其是她头发乌黑皮肤雪白。言语用辞非常有文化。
她学习一流不说,还是校运动队队员。大学进校队不是很容易的。
我们平时就比较正常交流吧。快要毕业时候她一次穿得非常清凉来找我。我第一次在真人那里看见那种希腊雕塑的美,不可方物。
那时候我已经有了梅斯蒂索女孩。所以,相忘于江湖比较好。
很高,后来搞气象去了,不知您是否认识。
好像一次去那边玩路过。
气象学是五大专业之一
感觉老奔是海洋系或自然资源系这样的背景。
谢谢好文!
“你这小子,居然先斩后奏,叔可忍,婶也不能忍!”,我对着哥们儿劈头盖脸一通臭骂。
这家伙,刚刚接任中国留学生会会长的位置,也没知会我,就给我安了个“副会长”的头衔,而且还群发了邮件,让我退无可退。
这位赶紧买来啤酒,云山雾罩,一通忽悠,“反正都是给大家做事情嘛,咱们知根知底,又楼上楼下的住着,抓你干活最方便……”。算了,既然事已至此,被赶鸭子上架也只能闷头硬上了。
刚上任,头一件事情就是迎接新生,得安排老生去机场接人。一般而言,妹子们比较受追捧,尤其是那种尚未成家的漂亮妹子,没法子,异国他乡,狼多肉少,可以理解。而男生,就没那么好安排了,特别是时间不凑巧的,毕竟大家都要上课做研究,机场到学校来回车程也要三个小时。学生会的几个骨干,便接下了这些累活。
我去机场跑了一趟,接回了一无人问津的山西小伙儿——小姚,来米国攻读核电技术的。刚来,没地儿去,那就先在我租住的公寓睡沙发吧,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住了几周以后,小伙儿找到了住处,在一个独居的老太太家,老太太人很和善,房间不大,但很整洁。
因为新生没有车,而米国的大超市一般都在远郊,因此周末开车捎新生买菜也是老同学的责任,我负责管小姚和另一个河北小伙儿。买完菜,再一起做顿晚饭,喝一顿小酒。小姚来的时候,带了一口高压锅,于是土豆炖牛肉成了我们周末晚餐的标配。吃饱喝足,那锅牛肉汤还会被人提前预订,以榨取剩余价值。
因为脾气投缘,加上我们在北京曾经是“邻居”,有许多共同的记忆和话题,我和小姚成了朋友。有时候,心情不好,就喊上他,开车翻过海岸山脉,直驱海边,啥也不干,就在沙滩上溜达,望望大海那边的家乡。
就这么过了一年,我得走了,把自己收藏的上百本《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和一套三联版《金庸全集》送给了小姚,因为我知道他也喜欢这些书。另外,还有自己的车,小姚坐惯了,想买下来。我给他开了个价,他居然根本就不还价,我干脆替他再砍一刀。
“去海边吧”,小姚提议道。为什么不呢?
海边有一家啤酒厂,里面有一间小酒吧,我们一人掏出五美元,买了一份特别的啤酒套餐,十杯酒,牌子任选。
那天,就着海风,我们分享了这十杯啤酒,最后一致认为,味道最棒的是“牲口般的苦”(Brutal Bitter),一股扑鼻的混合着花朵、果木和麦芽的香味,再加上入口难忘的苦而不涩,令人回味无穷,就像这XX的生活,一模一样!
那个年代,还没有微信,就连微软的MSN还刚刚起步,尽管有互联网,但毕竟大洋和时区阻隔,联系并不方便。几年后,我们共同相熟的朋友告诉我说,因为一段感情纠葛,小姚离开了学校,并最终和大家失去了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