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某些质疑运十的河友太可笑了 -- 日月双华
哪怕双方完全同意事实的一致,都可以有完全南辕北辙的主观认知。
都可以有各自自恰的逻辑。
但是,时间轴上一系列事实串起来后,就会有各自逻辑链的一致性和结果链的的递进性。
所以,对于运十,我几乎从不参与讨论:那帮人在事后又都各自做成过什么其他事了吗?
这个逻辑和8x8一样:那帮人在事后又都各自做成过啥事?
所以,经过三十多年的时间,还要倒回去论述当初的是是非非,有啥意义?
看看三十年来,那帮人做成了啥事,不就一清二楚了么。
想做,做过,能做,做好,做成,是完全不同的5个为人做事的特质。越往后人越少。
能做成事的人,往往不会埋怨当初谁谁谁谁做错了什么。
又没有时光机可以倒流回去,现在论证当年决策的对错,确实无聊。
但是,话又说回来,上河里玩,终归要找个合适的话题来抬杠,运十不幸就是这个话题,另一个是中医,这个就是我的恶趣味了。
哪里去找啊?
就算自己来,能行吗?2000年之后,参观上海大场运十都不让,你说这是怎样的打压?
再说,马凤山走得早,赵国强还活着啊,有人质疑他了吗?敢质疑吗?
周济生搞了ARJ,照样被骂啊,哈哈哈。你说这是啥逻辑呢?
凭啥民用项目,亏本也要上?
电子对撞机压根没有赚钱的可能,不也上了。
运十的重要性比电子对撞机大多了。
两个亿的研发费都舍不得,只能说鼠目寸光。
当年是老邓掌权,老邓拍板下马,也很合理嘛。
如果不影响中国大飞机的研发能力,下马就合理,要是90年代中国自主研发了一款70年代737水平的飞机,现在肯定没人为运十鸣冤。
现实是自废武功,骂凳崽卖爷田不心疼就很正常。
80年代就应该未卜先知,90年代会大买特买波音。
仅81到85年中国就买了36架大型飞机,90年代数量至少不会比这少,即便只有一半的数量买运十,也足够维护运十的生产线了。
能做成事的人,往往不会埋怨当初谁谁谁谁做错了什么。
看看三十年来,那帮人做成了啥事,不就一清二楚了么。
直到凳咽气,也没研发出第二款大飞机,三步走战略最后也交了白卷。
这叫无耻。
不懂装懂、发明历史、造谣、自相矛盾。
可以总结一下运十黑的特点了:
不懂装懂、发明历史、造谣、自相矛盾。
而在于路线方针的转向,由独立自主转向了租买路线。如果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哪怕运十的确不如人意,下马之后还可以研发运十一、运十二等项目。所以与运十黑们在运十的不成熟方面争论,恰好中了他们的圈套,掩盖了麦道项目的买办路线。
走完运十研制流程之后可以不生产,接着研发运十一、运十二等项目。
哪怕运十的确不如人意,下马之后还可以研发运十一、运十二等项目。
运十论证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运十飞机要走完研制全过程,取得完整的技术成果。
是一种小型运输机
这个事实就是,我几乎没在网上看到过谁谁谁怪罪过运十的前前后后的参与人员和团队为何没有做出商用大飞机来:针对你说的怪岳家军没打下遍梁,这个事情不成立。或者至少不在网络环境下一定意义上存在。
至于你说的杀了岳飞,再来怪岳家军。。。这个放在运十团队上,大约也不大合适。当然,这个事情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都可以。
中国当时根本就没有搞大飞机的能力,搞大飞机是盲目的大跃进。——这都是网上的常见论调。
本坛昨天就有这样的论调:
进口小轿车,好歹还是现货,领导人还能坐,没有吃灰,运十有谁坐了?
对于运十,我几乎从不参与讨论:那帮人在事后又都各自做成过什么其他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