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黄令仪去世,致敬,这才是中国的脊梁 -- 桥上
而在筹划 “入关” 的时候,上上下下的目标都是“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竞争中存活下来。当时上上下下对于能否存活并不是很有信心。
对于存活下来都到了不是很有信心的地步了,那 “参与国际分工” 图啥呀?我们参与进去,然后自家企业完蛋,等待外国资本控制我国经济命脉?
尤其是你还提到了上上下下。韬光养晦战略欺骗还可以用少数上层来解释。而上上下下一致觉得我们大概率完蛋,却偏要去参加这个国际分工,完全没道理啊。
当时我国的总路线,还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八个字,半点没有参与国际分工,更没有以此作为自身定位的意思。邓的一百个香港论倒是有这个意思,但这是他的个人意见,不代表中国。
宋佬牛到从东北某所抢到歼十项目。没干歼十也有歼七。89去苏联考察苏27也有他。无论成飞还是国家都是拍上号的人物,待遇差?
从“入关”到加入WTO,我一直都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图啥。“入关”的台面上理由中,最过硬的是,当时关贸总协定即将改成WTO,如果能在改之前入关,中国就是WTO的原始缔约国,条件会好一点。如果不能入关,后面加入WTO条件会差很多。我当时的想法是,你光想条件差不差啊,你怎么不想入关或者WTO之后能不能活下来啊。
一直到加入WTO,ZRJ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的时候说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加入WTO之后垮掉的。”我当时就想,没逻辑啊,万一我们真成了第一个垮掉的呢。
至于台面下的理由,当时有传言说,ZRJ说,加入WTO,改开就不可逆转,“回不去了”。我怀疑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只能承认,我是业余的,ZRJ是专业的。但是我私下里觉得他其实和我一样看走眼了。
加入WTO后,中国很多产业会被消灭或者苟延残喘,但是纺织业会大发展,中国会夺取世界纺织业的主要份额。综合起来,有机遇有挑战,机遇略大于挑战。所以还是要入世,因为不入世更危险。
所谓的参与国际分工,就是彻底夺取东南亚以前的位置,乃至更进一步。至于挑战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当然后来我们知道,中国在入世之后,马上就迎来了人类历史上工业化最波澜壮阔的一段时期,但没有人预计到这一点。
那么多当事人回忆了。
你倒是拿出点证据啊。。。什么时候宋总闲着了?谁的回忆宋摆摊卖面了?
现在就是这个现状。
没啥奇怪吧?也就是这个数量巨大,依靠的是原来的基础,也是今天第二的底气。成了美国的最大对手嘛!!
看吧。
以汽车行业为例,他们觉得中国市场会被外国进口车占据主流,合资品牌吃剩下的,国产品牌全军覆没。
国内大国企品牌全是稀里哗啦。
当年大家激烈反对,今天再签这个《中美友好通商协定》,中国这边肯定是没啥阻力的。
加入国际分工,以贱卖资产和压榨本国人民。
还是依靠经历文革的中国人民和经历30年高积累困苦的中国人民顶住了国际压力,才咸鱼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