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说说你喜欢的up主 -- 山中无岁月
简直是集社会管控大成,核心利益都与传播操作紧密相连。
有科技加持,小爱好亦不能免,大家擦亮眼啊。
在和西方争夺一些概念的解释权
回形针:知道它有私货,不过就算有私货我也能接受,或者因为有私货所以我关注。
硅谷藏龙/芳丝塔芙夫妻档:有知识,有意思。
沙盘上的战争:党史军史知识传播。
王刚:看怎么做菜,更有意思的是四伯爷杀猪。
小约翰可汗:各种有趣的小故事,通辽语法。
狗性巧克力: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制造诡雷、制作化学武器、制作核武器来提高生活质量,处理人际小矛盾。
有能力向下影响至90后00后
很多观点之前零零散散听过,不过他这里是第一次成系统地听到
之前观视频的“大师计划”里,很多人都相当有水平的~
但还谈不上半壁江山吧,当然我还没资格和马前卒谈笑风生,他在的时候也不认识我吧。
看看他视频的留言和弹幕数量,基本上零头的零头。
自己水平低还删评论,留下的都是捧自己的马甲,最后结果就是自娱自乐,无人问津。
西西河搞到今天这个地步,不就是一伙人互相吹捧排除异己么。
似乎这个逻辑并不成立。如果有脱衣舞娘跳舞的视频,一定留言弹幕更多,可是那能说明什么?
撕葱儿成为国民老公,当年也号称几千万粉丝,咪蒙攒一篇文章能赚上百万,现在又如何了?
即在严肃新闻产生后,所有有意义的回复的数量。包括微博回复、知乎讨论、视频留言、弹幕等各种形式的互动产生的信息反馈,他叫有效反馈。你可以说部分其他新闻提供者(比如央视)对评论的大量限制和删除让马督工(本站马前卒)占了便宜,但是谁让他们删的呢?
马督工专门做了一起视频,教育同行,培育这个行业发展,希望自己不要当独孤求败。可惜其他人(组织)就是跟不上。
一个新闻评述节目的目的不是做所以领域的院士,或者基金委主任,而是把重要的信息提供给大众并引起思考。如果把看新闻当成上专业课,是听众和读者的误区。
娱乐行业人员当然反馈更多。但那是另一个领域。这也是马督工孜孜不倦教育同行的目的之一,引领行业和其他更NB的行业竞争。
另外我说了,统计的是新闻的有效反馈,比如“顶”、“赞”这些是不算的。你可以提一个其他的衡量标准,看看是不是更合理。
比如我想你一个候选方案是说话让【你】觉得开心,你给这个定义为“水平高”。和你意见不一样的就是“水平低”。
马前卒用的就是咪蒙的套路----贩卖焦虑。比如推销儿童“社会化抚养”、“独山土司楼”等,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可是一旦进入别人比较熟悉的领域,就不对味儿了。
后来谈到高超音速、美国铁路、抓壮丁这些有明确结论的事情上,他的知识储备不足就暴露出来了。最要命的是明显不只是观点有缺陷的问题,完全属于是三观不正,比如对于“高超音速导弹”问题,就不仅仅是错误,明显属于误导大众,可以说他是接了公知的班了。
当然也可以认为他已经完成“洗粉”,现在剩下的都是“死忠粉”,就像维护宗教领袖一样,盲目崇拜,一旦别人批评,粉丝就要死要活的。我倒想看看看他还能跳多久。
应该去看《置身事内》,我相信马肯定没看过这本书。
现在B站和油管上并不缺少深耕社会治理领域的人或组织的发言或视频。大家想对社会问题有全面清醒的认识,应该去好好看看这些内容,而不是只盯着马看。
中国一路走来,就显得有些”奇怪“,诸如在没有多少汽车时就敢修高速公路、坚持完善通迅基础设施,连比较偏远的山区也搞道路、通迅“村村通”;后面顶住压力发展高铁、发展大飞机、探索深空航天,哪一项发展措施在实行之初不是都充满争议,被内外敌人诋毁和耻笑,甚至不被自己人看好?最新被诋毁的是中国人造芯片。
然而通过“超前发展”的理念,中国得以顺利渡过数次国际金融危机,各项事业都在取得重大成功。那种“走一步看一步”式的小农思维,每件事斤斤计较的”帐房先生“做法对于小国或许有价值,但是对于一个立场民族复兴的人口大国却是一种严重短视甚至是重大失误。
争当”弄潮儿“不是我们国家的追求,我们要当”造浪者“,让别人在我们造的浪中当”弄潮儿“才是 我们这样的大国应该去做的。
哈哈。你是马督工本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