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仿张荫春麟秋史 -- 桥上
其他地方送了宝导致现在送宝奇贵(似乎系统记着我最近送宝数目,越往后越贵),只好退而求其次送花,没想到也有限制。不知道这个规则是什么初心。
4 小时内给 同一个作者 🌺 上限 15
感觉桥上老师先秦史信手拈来,非常有料。不知是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爱好?
这个比是台湾暗线50万,收集整理信息的,别上的他当。他们的套路就是各大地方找上钩的许于重利,跟诈骗犯差不多,发展下线获得真正情报,网络上吵架等一系列行为只是为了筛选信息。
这个“后世”是从春秋晚期、战国、秦统一或者更晚开始的?谢谢!
“这和***后世***那种天下一家,只有一个人可以化家为国、君临天下、通过一“层”一“层”行政机构进行治理完全不是一回事”
当然还有个别特例
你送宝多或者送花多,系统产生疑问了。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吧。随便送礼,人家不敢收啊。
铁手下大功夫了。
你们这伙人不搞垮西西河是不罢休啊。
商鞅变法的核心是编户齐民。
所谓编户,就是将桥老师说的那种金字塔形的层层家族模式,彻底拆散,编成我们今天这样的一家一户,然后国家按户征收赋税,甚至说,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个成年男子而不分家的话,将加倍征收赋税,也就说,对于国家而言,还是征收到了两个户的赋税。
所谓齐民,就是对于国家而言,天下百姓一般齐,都得缴税。
编户齐民使得每个人都在为国家出力,真正做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是快速提高国家力量的最有效办法。
但这种方法,挨家挨户收税,显然管理成本不低,秦国当年为推行这一套,采用连坐制,5家绑定在一起,一家有问题,其他四家也跑不掉;另外,需要中央和地方一条心,如果地方真有想法,中央也没办法将赋税理想的收上来。
为什么战国时,唯独秦国能推行这套办法,而且最终靠这个灭了六国,搞不清楚,但从后来,当秦始皇灭掉六国,然后在六国推行这个,然后很快就被六国推翻来看,这套办法确实在六国不好使,后来汉代说是汉承秦制,但实际是打了很大折扣的,甚至到近现代,国家收不上来赋税,就一直是个大问题。
业余的那就更值得敬佩了。
开始一个宝16铢,然后32,48累计增加。
送花涨价不明显,一个两个三个都还好,但是会限制次数。
铁手确实心比较细,可能也是形势所迫。办个网站跟当官似的,各种政策和对策的博弈,闹心。
义不容辞,别拿西西河讨论氛围说事,你们唱双簧的台湾号一堆不允许学你们匿名指正你们的动机了?那个孤儿发帖你们几个第一时间回复,回复的内容经常前后矛盾不是ai是啥,你们筛选真正的干货内容而开始标记背后的作者就是搞谍战那一套提醒别人总没错。
但凡有点AI知识的人都知道,论坛发帖,AI的能力连三岁孩子都不如。你们要是被AI打得丢盔卸甲,不要说五毛,一分钱都不配拿。所以别天天拿AI当借口了,这年头你们找个工作也不容易。
多为自己想想,应该说对面都是台湾重金聘请的哈佛博士,你们打不过不是你们无能,是因为敌人太狡猾。没准领导不发工资还能给你们发个生活费,有口饭吃。
说实话我挺同情你们的,都不容易。但是你么也争点气,加强学习,搬着字典多读几本书,你们这样天天骂脏字,给大陆丢人了,真的。
我只见你们几个在骂脏话,然后送花宝推。
战国是诸王争雄至再一天下。
前362年魏惠始王为分界点比较合适。
老愤青喷孟老叟诗云:当时周天子尚在,何事纷纷说魏齐。
何事呢?
魏齐也称王了啊。诸夏又并王了啊。
1450何所说?
马娘娘蔡文妪犹"总统"啊。
小说里的“西伯候”就有点搞笑了,就仿佛回头给传说里的三皇五帝加上“中原联席会议主席兼召集人(处级)”这种称呼一样。
印象里宋襄公是真正的公,地位很高,虽说最终实力不济;郑庄公则是伯,孔子强调郑伯在鄢那个地方军事战胜了段,公的说法莫非是后人附赠的,可是史记左传也这么称呼批发公字啊?
似乎是从蛮夷的楚开始,再后来到了战国时候就开始称王了。不知道楚崛起前的“王“有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