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侦探小说看社会系列(福尔摩斯专辑02) -- 中山熊
不跑题了,请继续吧。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案件,还是五年级读《世界五千年》,印象很深刻,因为里面说情报处副处长亨利一眼就认出是埃斯特拉齐少校的笔迹,只是为了替自己朋友遮掩才故意误导。今天才知道连贝蒂荣也牵扯其中了。至于是失误还是故意就无法知道了,反正是重大污点了。
大概是小时候逛书店经常看到《天路历程》,就以为是犹他州神棍了。这次纠正了多年的错误认识😅
我10多年前买过一本《法国与雷德福斯事件》,提到这件事就是贝蒂荣虽然是”指纹鉴定之父”“名气很大,但他缺乏笔迹鉴定实践经验,所以即使其它几位笔记鉴定方面的专家都持反对意见,最后还是根据贝蒂荣的意见认定是雷德福斯的笔迹。其实这个案子是政治性的,雷德福斯这个犹太人被法军内部大多数人已经提前认定是内奸叛徒了。
各个诸侯国都是周王分封的,诸侯国基本自治,平时有纳贡的义务,战时则要集结军队,共同作战。“烽火戏诸侯”的传说,就是战时各诸侯来勤王了。这时诸侯国的王都是周的亲戚,大家都姓姬。齐国是另外,姓姜,是为了表彰姜姓(姜子牙)在灭商战争的功勋。
欧洲的姓估计就要复杂一点,没有那么纯粹了。
秦始皇确立的郡县制(战国时就开始出现),确实不能叫封建制。欧洲的封建制,其实也不那么纯粹,宗教的教权很多时候比政权控制力强。要到十字军东征结束,大家见了世面,教权才开始逐渐瓦解,政权开始抬头。
春秋确实可以算是封建时代,但要强调这种封建和西欧的封建差别很大,比如后者缺乏类似于礼制的价值轴心,使得中世纪西欧封建领主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国际关系,直到今天也无法统一;而春秋时的诸侯间关系更像是一国内部的地区间关系,这其中就埋下了中国最终统一的基因。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其实更多的还是思想上体现的。
其实制度说没有意义,两千年中国那个状态到了近代意一塌糊涂就该检讨改变了。
还是有希望的,只不过后继无力。
我一直说欧洲的一战二战,就是对应中国的春秋战国。春秋是各个亲戚争霸,还讲点道义,输赢和平民关系不大;到战国就大家使劲打,各凭本事了。欧洲一战前各个皇室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接近亲戚,和底下的平民其实也没有啥大关系;二战就和战国一样,大家就打得狠了。
战争也是文明的催化剂。春秋战国,中国文明进步很大;一战二战,欧洲进步很大。但结果没能统一,只是催生了欧盟这个国家联盟。说起来人类真是不上道的物种。
同样是以战争推动文明发展,何以中国最终能实现统一,而欧洲做不到,可能一个是陷入宗教迷信这种虚无缥缈的价值体系,无法与世俗政治对接,另外一个就是殖民思维根深蒂固,打下一个地方只想吸血不想建设,遭到不停的反抗。最终搞了两千年也统一不了。
拿破仑只是军事上有一手,政治上其实没啥高招,打下来的地方只能算是政治盟友,还都是三心二意的那种,也没能控制这些盟友的军队,只要英国一挑拨,经常倒戈,也就是说基本盘太小,无法长期坚持。再说军事上也不能一直保持长期的强盛,国家体量太小,兵源就那么多,看看拿破仑时期的战例,法军经常都是和对手在兵力上差不多,很多时候甚至是以少打多,这也决定其无法对土地维持基本的控制,吃不下就是吃不下,换谁都没用。
至于神圣罗马帝国就更不行了,连个固定首都都没用的政权,世系传承都是多头的,从头到尾有三百多个公国、候国、骑士领地吵来吵去,别说统一欧洲,连自己内部都统一不了。说白了,神圣罗马帝国就是个散装的政权联盟,缩小版的欧洲,马克思所说的“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西方意识形态还是来自神圣罗马。
所以俄罗斯插不进去脚。
还是小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