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家一起上:“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黑传说
占比,结果如下:
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49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2.3%。
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事实上14亿人的衣食住行绝大部分是民营在支撑,城镇就业80%在民营这一项就可以证明。
如果像楼下评论里夸张的那样,树上一群鸟,政府无聊闲着没事经常今天一枪明天一炮,反倒是如此庞大的正常运营的民企老板都是呆鸟不知道润,而这楼里怨声载道的各位老板或者其代言人,在这轮外需收缩内需增速有限的过剩危机中竞争不过同行的诸位却个个都是聪明绝顶了?
这结论有点荒唐。我想不通,听听聪明鸟们的意见吧
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产能不过剩。实际情况是目前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过剩,除了一些亟待技术突破的行业。如果前几年货币宽松这些企业大概率也不会融资几千亿上万亿去搞芯片,只会盲目扩大自己已有的产能,结果是现在的过剩和泡沫更加惨烈而已。是不是提前国家预判了当下的需求不旺提前收缩了银根你自己判断吧。免得清流们骂我颂圣,哈。
开拓市场当然是为了赚钱,逻辑千古不变,但是今天“钱”变了。日不落帝国时代赚的是金银,今天赚的是信用货币,不管信用货币是个啥,它至少应该有两个特征:
一,这个钱能花出去,可以购买想要的东西。
二,这个钱是有限的。
某个众所周知的国家它的钱是无限的,你赚他一个亿,他印十个亿,根本赚不完。
人家是大国,这么干就算了,而你是个津巴布韦,也不讲究,也这么干,那不能忍,那你跟我做生意,我就只收美元。
你没有美元?那怪我咯?于是很多年来大家都觉得咱们跟美国是一伙的。
人民币?大多数情况下,他没有渠道赚到美元就也没有渠道能赚到人民币。
未来咱们还要和美元“狼狈为奸”一二十年,这非常遗憾,虽然让老美这厮赚了大便宜,但是符合帕累托最优解。
现在有句话:发展的问题需要用发展来解决,这句话大错特错。
正确的理念应该是:发展的问题需要用停滞来解决。
选择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选择了经济周期,你不能只享受资本主义的好处,不想承担资本主义的坏处啊。
当然,你不想承担资本主义的坏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逼着政府出门去搞帝国主义,但是就看现在中国有产者畏白皮如虎,我看还是算了。更有不堪的,你怕白皮也就算了,现在连阿三都怕,也真没谁了。
就这胆子这水平,搞什么资本主义?!
被吃掉也是活该!
现在不存在供给问题,愿意提供服务和商品的商家很多,但是服务和商品却卖不出去。顾客没钱了,当然降低消费。几次的政治局会议都提出需求不足的问题,但是过后推行的政策都是继续提升供给。继续给供给方减税,提升供给。继续加大对供给方的贷款,提升生产和供给。继续为供给方松绑各种政策管制,提升供给。
对习近平来说,经济就是持续地提升供给,工人就啃个地瓜,过苦日子努力生产。三年疫情里,中国政府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完全没有在经济上支援国民的政府。有的国家因为资源不足所以没法支援还说得过去,但是中国政府却是在生产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在疫情期间财政紧缩。话术编得是满满的“人民”,现实上却是无视人民的苦难。疫情期间可以几万亿的给供给方减税,却对消费方的人民极度吝啬。
现在每天开会发文告,却不愿意增加一点财政赤字来补贴居民。在过去三年里,很多人的收入都减少,他们只能靠储蓄或借钱来勉强度日。如今,有的人需要还债,有的人需要储蓄,没钱的话谁还会去消费呢?没钱的话, 你文告发再多也没用。
在美国以前共和党喜欢这种政策,时不时的给有钱人减税,然后又以减税后的财政困难来削减各种政府开支。经济一遇到问题就怪经商环境不好,然后又开始新的一轮惠商政策。身为社会主义国家,又自己标榜为毛的传人,习实行的经济政策却是美国最右的涓滴理论。更无奈的是,一边推行最右的经济政策,一边对社会文化实行最左的严厉管制。
请问认真讨论的河友一个问题:多发贷款有利还是有害于经济发展?
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金融是要适度,过紧会导致经济收缩,过宽则导致经济崩溃。
同样很多人都给小微贷唱赞歌,认为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而我观察的实践中,则恰恰这些小微贷,是小微企业杀手。
这两个问题我不分析说明。如果真能考虑我提出这两点的,是真的认真去考虑经济和金融问题。否则,不是蠢就是坏。
坦率说,在 @贼不走空 河友跟贴前发贴的,不是坏或者本身屁股就有问题,就是蠢人云亦云跟着人家骂找点快感。不走空河友的是正常思考,后面的就没细看,扫了一下 @dudu8972倒是说到了一些问题。
我提个意见:理论都是为了解决实践而出现的。无论是社会主义中国,还是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还是传统解放前的各阶段中国,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美欧的,都有着差异,可以说有着本质的差异。所有的西方社会科学,放在中国,都要做出适当的修正。
社会科学方面,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世界公认”什么的,谁的世界?谁的公认?
不是指前几年,而是指前十几年。
十几年前我就在河里批判央行紧缩货币实际上在搞休克疗法了。
另外,从宏观层面不需要担心企业过于冲动,因而那些钱都是企业家资本家的钱,人家不会看着无利可图而进行投资的。
如果当心企业投资有问题 应该做的是加强行政审批制,对投资资质进行审查。
再说芯片这个东西中国目前从设备到原材料都缺少太多,再加上国际制裁,是搞的起来不起来而不是会不会过剩的问题。
目前所有的行业几乎都过剩,不是产量增加了,而是需求减弱了导致的。
需求为什么减弱,原因在于十几年来企业投资乏力,投资乏力就造成设备原材料的需求持续下滑。
2014年前后,中国发生了持续四十多个月的PPI即生产者价格指数负增长的情况 那就是投资乏力引发生产资料需求的下滑的体现。
需求包括消费品需求和生产资料需求,严厉的恶性紧缩首先压制了生产资料需求,进而慢慢影响到消费品需求。
市场万能,不要命的加杠杆投机炒作吹泡泡;玩大了泡泡要破了就掉头来指望政府,哭天抢地打滚撒泼的一口咬定政府应该必须能够搞定一切。吹市场万能的的时候视政府干预为洪水猛兽的,市场的冲动惹了乱子就觉得政府万能明明有办法让自己赚大钱而故意不作为乱作为。
市场大——营收高同时用户数据多——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用户反馈进行产品改进——更优秀的产品进一步抢占扩大和巩固市场份额。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企业研发这种事,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现在是国内的企业除了背水一战的华为之外不敢投入过高的研发经费,因为很有可能回不了本。14亿的市场和56亿的市场终究是两回事。
举个很显然的例子,好莱坞拍电影可以动辄两个多亿美元的成本,国内拍电影一个亿美元就算及其冒险了,除了郭帆没人敢这么玩。因为好莱坞有全球市场进行回本。你当然可以说好莱坞最近也越来越多的烂片了。还是一样的道理,拍好电影这种事,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全国每人买手机一个月扔一部扔着玩?还是每个人一个月换一辆车?这是总量的问题不是结构性的问题。
银行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他更倾向于风险厌恶型。不然真照他们说的扶持中小企业坏账率就让你好看。
当然,银行前些年无脑投资房地产显然也造成了你说的恒大万达之流盲目扩大产能。
我没有失业身边朋友也没有人失业,呵呵,这是一方面。但是街头的房产中介商铺明显地减少了,他们干什么去了?再就业了吗?过得还好吗?咱也不知道。其实几十年来街头的商铺开又关、关又开,过往我们也并不留意,一般默认上一位商户/租客是黯然离场的,要不然做得好好的为啥突然不干了?
其实这是白领的定势思维,白领失个业就好像天塌了一样,他们,我的那些高中辍学的同学们并不是这样,他们啥赚钱干啥,干过装修,干过黄牛,开过麻将馆,开过饭店,超多技能,天无绝人之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中小企业,初创企业本身成功的概率就低。你给中小企业融资了,若是做成了自然皆大欢喜,失败了收不回来的坏账你来买单吗?多来几次村镇银行事件就满意了是不是?
刘强东当初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能拿银行的钱就不要拿风投的钱。显然人家也知道银行的钱便宜啊😅
现在的问题还是民间融资渠道不足,国内的风投和股市还是不如美国发达,这两样恰恰是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