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京津准备了六十年的大洪水来了 -- 北纬42度

共:💬851 🌺8789 🌵43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7
下页 末页
家园 河里有些人的见识与我的一个熟人相仿佛

这哥们我以前在河里写过,一个标本一样的右派存在。

政治倾向嫉妒仇恨TG,崇拜MD。

个人品行极度自私无下限,贪婪而愚蠢。我一直容忍他在我附近晃悠,最大原因就是我真的第一次见到这么全面的而标本,所以很愿意观察他。

考了一个三本,回原籍考了一个事业编,在体制内混。

现在也是人到中年,在一尊上台后日子越来越难过。于是乎对一尊的仇恨也越来越强烈。

自己的家庭弄得一团糟,婚姻处于分居状态;事业一塌糊涂,人到中年却彻底边缘化,沦为一个碎催;个人修为和品性近乎为零,放纵,无底线。。。。。。

就这么一个货,没事就i喜欢瞎逼逼,臧否人物,对台上的指手画脚。

当我问他:你是不是认为如果是你在一尊的位置上,可能做的比他好?

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我叹息曰:想你这样的,脸一个家庭都经营不好,连自己的身体都控制不了的人,居然认为自己治理一个14亿规模的国家的能力可以和一尊相仿佛。我不知道你是无知呢还是愚蠢!

他默然无语。

通宝推:时间的影子,
家园 达雅啊,你也是老河友了,年纪也不小了 -- 有补充

为何还会跟一群小年轻一样起哄,有一些幼稚的想法呢。

譬如儿科的问题,是【增加儿科力量才能解决】吗?你增加再多的儿科医生,奈何他们觉得【工作量大】【心累】【投诉多】【不赚钱】,你一个都留不住。你觉得要怎么办呢?

所以其实儿科的问题在于【科室不赚钱】【医生工作强度大,待遇低】。所以解决薪酬问题才是根本。

但是但凡做过领导的,带过小团队的,都会知道。在一个已经固化的利益分配体制下,你想调高某些人的所得,必然会面对其他人的质问乃至抵制。譬如我就看到过一个副院长被妇产科和急诊科的主任diss:儿科很重要,哦,我们妇产科急诊科不重要?你说他们的绩效系数从1.05调整到1.3,凭什么我们不调整?我们难道工作不累?我下面的医生怨言不够多?投诉不够多?跟我们急诊科拔刀子的患者最多了,我们压力不大?

所以你得着力来调整整个医院乃至医疗体制的薪酬才可以。正好以前【以赚钱为中心】的医疗体制已经扭曲了医疗导向了。好了,说到这里,儿科医生的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全医疗体制薪酬改革的大问题了。

我不止一次在帖子中指明一点:大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当改革触及利益时,那比触及灵魂还复杂。需要做很多的底层文章,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才可以开启改革。那么在这十年期间怎么办?只能是先当个【裱糊匠】,支撑这艘破船往下开下去,别沉,撑到我们可以做深入的改革。

你去翻我的帖子,我从来不会说drg是完美的,也没有否认过drg的目标之一是控费,我只是说drg主要目标就是控费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这帮人没明白二次医改的核心,其实是以数据化来支撑基层管理的思路。这个思路,你在二次房改,二次教改上都能看到影子,在流通领域,农业领域,科研领域,金融领域,你都能看到国家正在搞的大数据。这是个浩大的基础工程,我了解的越深入,越对未来充满信心。

回到我们上面提到的,医生职称薪酬改革已经开始开展了,基于病种系数工作量数据化的薪酬体系正在建立,这才是解决儿科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这个薪酬体制改革的前提就是医疗信息数据化,drg是数据化的第一环。你不建立好这种数据化标准(花了十年时间,才勉强搞个基础),你咋搞这种改革?

再回到具体的儿科医生不足的问题,这两年来,虽然大家各种不满意,但是儿科科室减少,儿科看病难问题,在【裱糊匠】的情况下,缓解了么?实际还真缓解了。就事论事来说,你有什么不满意呢?

再多说一个,譬如有医生在网上吐槽说自己做个手术亏了1.5万。你们听了啥感受?我来告诉你医生们听了啥感受吧:这家伙在哗众取宠,就好像他被扣钱了我们没被扣似的。我昨天还听一个小外科医生说他做个手术总共5000块,被扣3000块,被扣比例高达60%,比那个心胸外科的高多了,你看人家怎么说的:我上个月总共做了40来台手术,亏损12台,盈利20台,打平10来台。统计平均基本不扣钱,绩效处于平均水平。

你听明白没有?

DRG本来就是大数据中来的。有的患者治疗亏损,但是有的患者治疗是会有收益的,你指望自己所有的治疗患者都是盈利,那么意味着大数据里面必然有的医生治疗的患者大部分亏损。所以不要一惊一乍的,医生群体早都明白这一点了。而这里面很多的数据信息,就是医疗大数据的雏形,不要急,医疗大数据,一步步来,总会有的,国家都已经放开数字化医疗试点了。

达雅啊,其实你们对医疗体制改革有信心也好,没信心也好,对实际做事的人来说并没有啥影响,我还有个感触比较深的话题,高铁上手机打字,先发这部分。

元宝推荐:加东, 通宝推:为什么不可以,springisok,加东,回车,zwx650,acton,兰州人,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再具体说下你的儿科问题 -- 补充帖

医院的薪酬里面,有着科室间不平等。科室里面又有着科室内不平等。

旧的医院薪酬体系偏重【市场化】,涉及医院平台与科室利益分成时(科室也是建立在医院平台基层上的),科室分成是很高的。也就是说科室盈利的很大部分是可以留在科室内进行分配的。这是科室间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而科室内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灰色收入】。造成【灰色收入】的主要原因在于【医疗服务收入过低】与【以药养医】制度……

200字限制什么鬼?

通宝推:exprade,
家园 你这种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漂亮话,对于决策者而言不要也罢

你现在之所以还能替国外吹彩虹屁,是因为你从他们身上攫取到的远多于你给他们奉献的。

若有一日德国真的到了危如累卵需要人民团结的时候,你这种人多半会选择撒丫子开溜而不是为了德国奉献你的力量。至于以前你吹的那些彩虹屁:啊我说着玩的你怎么还当真了呢。

家园 大家都是差评是很难的一件事,老共还远不至于那地步

任何一项改革有受害者肯定也有受益者,受害者唾骂受益者吹捧,就看两者谁的力量大了。

就如对付钉子户,被强制搬迁的人群会唾骂但是因为基建改善受益的人群会夸。很不幸后者的能量要高于前者,所以你那位区长还能玩的下去。

目前看来老共真到了所有人都差评的时候确实会回头,比如去年顶着老年人死亡率飙升强制放开。

家园 拴住一个人的心最好的方式不是给她付出,是让她付出 -- 补充帖

这是追女孩百试不爽的技巧。

一个人为了一件事奉献了大半辈子,到最后不管这个人有多反感它,也会下意识去维护它。不然自己这大半辈子所为的是什么。

家园 新生儿数量都断崖下跌了,为什么要加强?

现在的儿科对应的是几年前生育率还没断崖下跌的尾巴,这两年生育率的下跌对于儿科的反馈要过几年才能到来。现在就加强儿科数量过几年用不着这么多人了,多出来的人喝西北风去吗

家园 中部省份医疗反腐可能已经进行不下去了

周末和父母通话。中部省会,现在开药,以前每次用的控制高血压的进口药开不到了,只能开国产药。结果吃完血压很不稳定,已经决定自费去药房购买。但听说面对省委市政府的医院还可以继续开进口药。他们观察到现在出症的大多数是非常年轻的医生,很少看到中年以上医生。同时听说医院反腐的这个运动可能要降温,否则医生都消极怠工。

家园 请兄台继续讲解“火箭”

西西河里真正关注学习、尤其是专业文章的河友才是大多数,绝不会将宝贵的时间拿来扯无聊的淡。

我老婆的工作,本身与DRG相关(医疗/医药/定价/保险等研究,具体工作性质此处略去),上周刚去意大利参加某行业医生年会。所以关于DRG本身的问题,我就不劳兄台大驾,节省兄台些许时间。

关于国内DRG,我非常想请教兄台两个具体问题:一个是医药,一个是医改。

1、DRG在国内的推行,是否会更多的限制某些特效药尤其是新药/进口药?或者说让亟需某种集采范围外药物的患者,很难包括在医保范围内?

我这个问题的来源,是老婆5月回国为老人办完后事后,特意设宴感谢过去三年(疫情期间)老人的管床医生。该医生去年曾来美国某著名医院进修,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所以彼此很多话,可以比较放开的说。

据这位医生说:现在国内对某些肿瘤患者的用药,在政府集采范围的常规药品无效后(比如产生抗药性之后),对集采范围之外的效果比较好的进口药,医生很难给患者开药。

请问:国内DRG的设计,对此种情况有无特殊安排?

2、DRG是否考虑过如何打破国内不少年轻基层医生的“躺平”现状?

还是源于这位医生的感慨。他算是“熬出来的人”了,80后,国内名校毕业,在本省数一数二的医院,有房有家,出国进过修,也算是“专家”,导师是科室主任(而且是手术复杂度最高的那个科,所以医院院长多出自该科)。

饶是如此,这位医生包括比他年长资深的很多老医生经常感慨:“现在的年轻医生‘躺平’的很多,不愿意在业务上像我们年轻时那样对自己有要求、肯钻研。他们接班后,将来病人怎么办?”

当劝导这些年轻医生时,他们大多数并不讳言:“我们这一代反正再怎么拼搏,也赶不上你们这些前辈有奔头”。说白了,大城市里生活,仅一个房价,造成的的年轻人躺平现象,也蔓延到医院,甚至是非常好的医院。

国内很多朋友也提及:基层医护的收入,其实并不高;这也是造成很多优秀的年轻、基层医护流向私立医院的原因之一。

我很想请教:国内DRG的实施,具体能如何提高基层尤其是年轻医护的收入?

非常感谢兄台的时间!

家园 卧槽,你让我终于看出了一些脑回路,明白了一个现实中无解的题

拜吨兄是河里这一年来比较活跃的老右,这不是扣帽子,是陈述一些我的印象哈,不知道是老河友,还是新来的朋友?

接下来是正题。卧槽,我终于看出了一些人的脑回路,看到这段文字我久久不能平静,这也是我回帖的原因。拿典型场景这个事情说事,我们看啊。

1930s某些人在钢铁大叔时代拿某些典型场景来攻击极速工业化,钢铁大叔通通把他们给排除了,不受干扰,这才有了后面的工业化,以及跟德三干起来的基础。彭总或者某些人在1950s,拿某些典型场景说事,就此有反冒进,也有了后面的反反冒进,集大成者就是在庐山了。那好,教员同志亲自,判断这些典型场景,不构成主要影响,不能由此放弃多快好省。彭总也被撸了,庐山“本来是反左”,却搞成了“反右”。那好,凭什么你觉得你提的细节,典型场景就是真理就是真像?而不是干扰的场景?你也不是教员,你也不是真理,没有每次都对,让别人怎么信服你的细节,场景判断就是对的?那我判断你的细节,场景就是杂音你怎么算?

今天看到他的帖子,我第一次意识到,或许一些人的脑袋竟然可以完全陷入到“具体细节”和典型场景,不是说他真的智商问题,而是想的真的只是那么一回事。

就跟当年的“大仁政小仁政”之争,有些人是真的看不到背后的东西,你怎么跟他说,不要看表面,他就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和细节场景,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经典的场面和梗,“解放了,买豆腐要排队”,“要裤子还是要核弹”,“先轻工业还是重工业,生活这么差干嘛发展重工业”,“造不如买,买的多快,又省研发钱”。我原来以为这个是立场问题,按说跟这些梗有关的人,都是“上流”的,也都是知名的,有地位的,是某方面极其成功的人,也有钱哈~。比如这些梗中的查先生、梁先生。我原来以为以这些人的地位成就不至于说有的细节是不至于被迷惑的,脑子里对一些后面的本质有概念的,毕竟他也是那么聪明和智商的人,才取得大的成就,能说出这样的话,只能是屁股问题。

可今天看到你这帖子,让我突然意识到:万一这些老人家的脑瓜和你是同一种类型的呢?万一他老人家脑袋里也只有细节和场景的概念呢?根本看不到后面的意义呢?他取的成功和地位,并不需要对某些事物多大的洞察力呢?比如彭总,智商肯定一流,他对军事上的洞察力那肯定是超级一流 ,即使说他这方面菜,那也是跟教员,虎帅,米将等人对比,但是不是他对社会学,哲学上的事务洞察力就也是好的呢?恐怕未必。他在当年看出的细节和典型场景为什么又被批呢?就说,你彭总说的对,但不要影响大局,不要因噎废食,”整个事件中,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也不能因为你彭总看到的这些“场景”就取消我们的建设行动。

这个理论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某些人做的很多事,包括为什么他对我们看到的问题都视而不见、为什么他挑的人都是些看不出任何才能的庸才、为什么有些人说另一种人,眼光跟身高一样水平,就是等等……

我无意陷入你们的医改讨论,就是看到拜吨兄的帖子,实在忍不住了。有的人真的不是说智商问题,也不一定是屁股问题,就是不知道什么问题,永远陷入那个细节和场景,跳出不来。你说他看不到后面隐藏的事实,他还跟你争,可你又不是教员,你头上也没写真理俩字,你也没办法说服他不是?他根本就不信你!你说他太细节,要跳出去看问题,不要被表面杂音干扰,他说你傻逼,不看细节看什么,我看到的目前,周围,都是这样,谁的男朋友又又又又咋样又又又又多细心。你说他傻逼,他说你傻逼。

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人,特别是女性领导,往往陷入这种情况,过于注重细节和场景,抓小放大,你说她不够大气,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不要纠缠于小局部的表现。她说你细节都抓不好,说明你态度和能力都有问题,不能共情也没有责任心。🤣🤣🤣🤣🤣理解了这种人的思路,又能咋办,有什么办法?

我第一次意识到,一些人的脑袋竟然可以完全陷入“具体细节”和所谓的“典型场景”,把思维完全构建在细节的纠缠和主观认知里而不自知,觉得自己看到的细节才是真实的反应,继而自己代表“真理”!脑阔疼,有感而发🙁🤣😭😭😭😭😭😭😭

通宝推:和平共处,chuchong,落木千山,exprade,匿名: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见前补充 4927739
家园 你看,你又是“不交流,猛输出”了吧

难得你写这一大篇,我觉得你也是够心累的了。但是呢,你真是有“不交流,猛输出”的问题,输出欲太强。

就看你说的这话,“奈何他们觉得【工作量大】【心累】【投诉多】【不赚钱】,你一个都留不住。”奈何二字就表明,你其实没听进去他们的话,你觉得是这些医生有问题。尤其是,工作量大不赚钱你还能听得进去,“心累”你是根本没当回事。

但是儿科最大的问题恰恰是“心累”。儿科的问题是,病人说不清楚哪里不舒服,家长常常会感觉放大,导致误诊概率增加。而一旦误诊,家长就会对医生不客气,没地方讲道理,这才是儿科医生“心累”的原因。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要做的,是增加儿科人手,做到平均每个病人有10-15分钟的诊断时间。而现在平均四五分钟一个。尤其是,疫情放开以后各地儿科都在告急,“没有低谷了”。医生从早忙到晚,身心俱疲。

你肯定会觉得我上面这段是脑子进水了,“怎么可能?国内三甲儿科就没有哪家门诊能每个病人有10-15分钟的诊断时间!”但是,美国同行呢?你先把儿科医生的工作强度降到美国同行的水平不行吗?

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你是专家,你是在财政约束下做规划的,财政把你卡死了。而我是空口说白话的,我根据病人数量来计算需要多少医生,但是不必给他们发薪水。

所以我跟你基本是鸡同鸭讲。但是呢,我能听得懂你在说什么。而你其实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也听不懂基层医生在说什么。你就跟美国的某些教授似的,有强烈的输出欲,逮到个人就能聊一个小时。

这样真的不好。对你自己的心理健康不好。

但是有可能对你的职业发展反而好。你要是真虚心听取基层意见,搞不好你这规划反而就做不下去,要被领导踢开了。

通宝推:七天,
家园 一场混战过程,文式的混战

被动受损利方会对改变主动获利搞各种破坏、捣乱、埋桩,消极怠工不很正常,对于受损方。破坏医院的正常运行,正在进行中,消费者(患者)必然是受损方折腾后,又于同情者、评判者角色出来点评医改拉拢消费者客户壮大声势。做事必然遇到,怎么快速识别筛选打击,开诚布公争取医疗人士、消费者壮大自身阵营,具体问题用对应策略。利益争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任何事,总有倒霉者,做成中减少倒霉者才是本事。

家园 缺药早就有了,医生怠工是和这一轮相关的

缺药应该和多年前开始的药改,集体采购有关。医院利润低就没有积极性。这个解决办法应该是门诊或者慢性病用药,医保要覆盖所有药物来源,包括药店。

医生怠工确实和这轮反腐有关。把灰色收入停了,合法收入不涨,说实话对不起医生的付出。

家园 好问题,马克一下

虽然和方平老师这轮明月相比,我只是微不足道的乌云,但,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之前向chuchong河友请教的,也是与此帖类似的问题。只是,不知是不是我chinese表达水平不太行,被误解成了“用具体例子杠”的坏分子。

家园 有个外国网友的方案你可能会支持

就是西西河需要拿某种会员卡注册,或者花钱发帖。我记不清楚哪个会员卡了,反正是美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表示。你的中心思想是:如果一个人现实中混得差,说明不配发帖,应该被过滤掉。他的方案正好解决。当然在大陆网友需要另外的卡,金葵花什么的。

说实话,比你描述的还要惨的人大有人在。他是事业编有稳定收入,已经超过80%的中国人了(注:考虑到我身边都是穷人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所以把90%改成了80%)。这些人都不许发言,那可真是精英论坛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