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长安三万里》:李白,杜甫,高适的命运交汇 -- gb2312

共:💬7 🌺7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长安三万里》:李白,杜甫,高适的命运交汇

影片《长安三万里》对比了李白和高适的命运,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杜甫也出现了,但不是主要人物,是可以增加一些情节的。

李白是商人之后,本来就有钱。后来钱花得差不多了。又两次入赘豪门,大部分时间都很有钱。

杜甫是小时候家里很有钱。长大了家道中落,才开始潦倒的。

高适是直到五十多岁,才开始有点地位,也有点钱的。

所以,杜甫既能理解李白的豪华,也能理解高适的落魄。

历史上,杜甫和李白,高适都是好友。

个人感觉,通过杜甫和两个人的交往,推动情节。比影片中虚构李白和高适交往的情节要自然。即使是虚构的情节,李白和高适大多也是不欢而散(高适来了,高适看不惯,高适告辞)。这俩人是真的玩不到一块去呀。

还有一点,他们所处的年代,是巨变的年代,即使是相交多年的好友,也不免分道扬镳。比如王维曾在诗中写道: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这句诗,把“反目成仇,小人得志”写得入木三分。

而有些人只是泛泛之交,却能不辞辛劳,拔刀相助。

比如,影片中,李白长度跋涉,去安葬同窗吴指南的遗骨。

比如,历史上,狄仁杰有一个同事,母亲重病,自己还要出一个九死一生的差。狄仁杰说了句:“岂可贻亲万里之忧!”,就替他去了。

“大丈夫以意气相期”——唐太宗李世民这句话,才是大唐的风骨所在。

《大唐三万里》中,强调了一个问题:“捷径岂为寒门所开?”

其实,从大唐初期,就想解决门第问题,太宗甚至说过:“衰世旧门,诚何足慕?”

然而,门第问题不是短期能解决的,到了玄宗时期还是根深蒂固……

李白通过献诗,献赋,得到了贺知章,玉真公主的推荐。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成为翰林供奉。是这三个人里面机会最好的。然而,据史书记载,在此期间,李白得罪了高力士(估计得罪的还有其他人,就是不值得上史书),最后被“赐金放还”了。

这也说明了,李白有文学才能,但是缺乏政治才能。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没有机会,可实际上是不是因为没有才能呢?

或者说,要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具有哪方面的才能,才能脱颖而出。

在缺乏政治才能的情况下,在中枢工作,能被“赐金放还”已经是好结局了。

然后,李白去了洛阳,遇到了杜甫,二人相约同游。然后遇到了高适。才变成三人同游的。

再然后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了一个道士。

《长安三万里》中有这个情节,李白怕授道箓的仪式太艰难,自己坚持不下来,还请高适和杜甫陪着,这不是史实,有损我青莲剑仙的威名。如果真的坚持不下来,有人陪着也坚持不下来呀。

李白选择做道士,或者说是以道士的身份,远离政治的漩涡。

这实际上是他依自己的本心,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

我想说的是:既然做了选择,就不要回头!

然后,李白去东鲁,又遇到了杜甫。

李白与杜甫,一年之中,两次相约,三次相遇,这才真是命运的羁绊啊。

然后就是安史之乱,李白和妻子经过一系列的奔波逃窜之后,最后在庐山隐居。

再然后就是永王东巡,请李白出山。李白耐不住寂寞,就掉坑里了……

只有自己选择道路,才是机会。送上门来的机会,未必是真的机会。

永王败死以后,如何处理李白也有点微妙。

《长安三万里》里面,采用了《新唐书》的说法:李白救过郭子仪,郭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也就是郭子仪用自己的官来赎李白的罪,李白才被长流夜郎的。

个人感觉,《新唐书》这个记载是有点问题的。

在唐朝,官位确实有一定的私人属性,可以用来恕罪。比如王维的弟弟王缙,曾经用自己的官位来赎王维的罪。

但是,这有一个前提:不是谋反的罪才能用官位来赎。

王维是被叛军抓走了,是被迫的。自己不仅用装病来反抗,当时还写了《凝碧诗》,表明了自己对大唐的忠诚。因为不是谋反,所以肃宗不但没有降罪,还任命王维为太子中允。

李白的情况有点微妙,先要朝廷定个性,究竟算不算谋反,算不算核心?

你说李白不是核心吧,他为永王写了11首诗,还自比谢安,还要“为君谈笑静胡沙”,说不是核心也没人信呀。

拜托,没谢安的本事就不要吹谢安的牛,这让别人都没法救你呀……

性质定不下来,别人也没法开口求情。总不能把个人的交情置于国家之上,无原则的求情吧?

这也是《大唐三万里》中,高适愤愤地说:“他为永王写了11首诗”的时代背景,为他求情太难了……

还有一个关键点,究竟会不会判死刑。

如果判死刑,肯定会有很多人跳出来为李白求情的,包括高适。理由很简单,杀李白就是千古罪人,为了陛下不承受千古骂名,也要给李白一条活路。

估计肃宗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最后判了流放,这样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觉得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其实,如果李白想出仕,写好11首诗,直接去灵武,投奔肃宗。那至少是个翰林吧。可惜,李白终究没有这个政治眼光。

实际上,与此同时,杜甫就是去灵武投奔肃宗,才受封左拾遗的。这也是杜甫在仕途的唯一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杜甫仕途失意,得到了高适和严武的帮助和接济。这也是这两个人重要的历史功绩。

直到杜甫五十四岁的时候,这两个人相继去世,杜甫就居无定所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完全没有夸张的成分。

杜甫五十九岁便去世,也和生活的窘迫有关。

总之,自己的道路,自己的机会,要靠自己去争取,就如高适。

送上门的机会未必是机会,就如李白入永王幕府。

还有就是,李白流放还没一年,就碰上大赦天下,流放的罪被赦免了……

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李白一定抽到的是主角卡……

(欢迎关注:公众号,百家号:总钻风有来有去)

家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家园 刚挺进大别山

还没站稳脚跟,接下来是大决战。

憋了三年的闷气,终于吐出来了,雷蒙多女士,您还好吗?盖茨先生,脸还疼不疼?

我的p40pro用了三年了,一直挺流畅,昨天突然就觉得很卡,不说了,我要抢mate60去了。

家园 有个挺有趣的现象

李白和王维没有任何互动的记载,按道理他们年龄几乎一样,圈子重叠度很高,知名度都爆表,就算是纯粹应酬也有不少见面机会。

但是就是没有任何记载,自己没有,圈内共同的朋友笔下也没有。

家园 猛士兄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我想了半个多小时,有了一个大概的思路。

周末我再翻翻书,这个问题值得写一篇文章……

通宝推:陈王奋起,
家园 有人把他们俩人往玉真公主上面引,说是情敌,其实不确

王维青年时就与玉真相遇,深得玉真公主喜爱:王出生世家,亭亭玉立,工于书画,诗琴双绝,年少出名,21岁就中进士。再看一看他的诗,如“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可见他的神思内敛,自己也精通佛学,也号称诗佛;还有写给李龟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性情上看是一个情思细腻的人。

反过来看李白,出生商贾,别说中进士,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还是个赘婿,个性情豪放不羁,诗词磅礴大气......,而且李白与玉真公主的人生发生交集时,玉真已经是徐娘半老,根本不可能往“情敌”上面去勾兑李与王的关系。

从根本上看,王是人间的极品;而李白是从来都没有真正搞清楚人间世故的谪仙人。两人虽然并世而立,但两人社会出身与个人性情的等等差异导致的孤傲与自卑,促成了回避与漠视。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王维白衣飘飘,以袖半遮面,快步走过右手执壶,左手酒杯,神采飞扬的李白......

关键词(Tags): #王维 李白 玉真公主
家园 坐等大作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