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正在进行中 -- 梓童
用东南西北分比较引起歧义。中西部大号的只有一个气卡沟,所以总人数就多不起来了。特渴晒死一般应该叫南部了,但它有两个大都市圈,猴子屯和大拉丝三角。华裔现在这个内部组成,大都市圈更容易生存,而且这里的族群歧视力虽然也不弱、但相对比较分散。应该强调的是,这个大都市圈并不完全等价于大城市。
这段时间的争论核心就是去伪存真,说是思想解放挺恰当,把思想从神化西方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我个人则更倾向于唯物辩证的回归,实事求是的应用。
我要求老板高考后要学习唯物主义。九年义务教育政治课把法律经济哲学拿掉,塞进所谓道德与法治,也算得上20年了,巨大的政治错误和人文损失。还好我们这类明代老古董坚持住,毛泽东思想起码不会在我们下一代失传。
还想请教大家,基础的唯物辩证主义读物有哪些适合青少年阅读?
1949年出版的,有17万字,我大概看完了。简单看的话可以只看书中黑体字部分。
这些大殖子还真是中国传统。
想想看,我们学过的《诗经》里的《硕鼠》,最后咋说的,是不是“适彼乐土”,再想想,我们学过的《桃花源记》。
《硕鼠》是《风》,也就是草民的歌唱,《桃花源记》则是文人的作品。《硕鼠》是《魏风》,也就是中原的作品,《桃花源记》是江西老表的作品,南方的。也就是说,中国自古以来,不论上下,南北,都有对于人间天堂的渴望。
当然,放眼世界,应该说全世界人民都是如此,各自构筑理想国,比较著名的一个词就是乌托邦嘛。逃避现实,人所难免。
再说中国传统。孟轲发明了一套话术,吹三代,然后自已为三代代言人,要为帝王师。中国文人之后就是这么玩的。直到被火炮轰开大门,三代话术破产,于是改吹外国。这个外国可以是欧米列强,可以是日本,可以是苏联,后来发展到阿三,越南,不丹,最奇葩的我还见过吹菲律宾的。还有鸡贼一点的,不说具体,就说外国的。古代是荣古虐今,现代是荣外虐华,新瓶装旧酒。
这个呢,起码欧洲在启蒙时代也玩过,爱吹中国,说欧洲不行。
还是存在决定意识。现在中国人有钱了,能出门看了,最次可以在网上看,而外国呢,米国僵尸街,日本救灾拉跨,巴黎尿骚,阿三健康又卫生......想骗人,不容易了。河里不是有位卖房移民的嘛,那也是做好准备阶级降级的。大家都知道,桃花源是不存在的。
国内蓝领能过这一关么?
油管上看到有国人在美开大卡车的,也挺苦哈哈的。
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以来都追求入仕的理想,这当然是上进的表现。可是朝廷官位总是有限的,多数人注定不能当官,因此也就诞生了一批自认为怀才不遇的“公知”。这一类人通过借古讽今,说一下小酸话表明自己的不俗。
现在一些大殖子更加是“低配版公知”,道理讲不出多少,只知道用一个只存在于亚空间的“外国”对比现实中国的不堪,甚至用一些“夏令营”之类的谣言来证明自己才是人间清醒,使用这类包浆话术到处找存在感。
不过 @达闻奇 河友说委婉。
这也造成了知识分子的各种反应和求索,比如换职业、出国、下海等。
起码的言论自由,舆论监督都没有的地方,能有思想解放?说这种话目的的是要恶心人吗。
中美竞争早就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了。中美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假大空,公开造假在国内可以维持统治,但实际的经济数据,经济成果只会不停的扇造假者的脸。
一个经典的认知,东亚大内卷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地少人多,大米比小麦热量高导致的人口密度下的一切民族性格与社会结构特征。
别墅是什么,说白了不就是地大人稀么。北上广的稀缺限制了想象力,这个世界不要说西伯利亚,就是阳光灿烂的地方也多的是人烟稀少。谁让你没去原始森林拓展地盘呢,谁都只愿意在已经开发的可以收税的经济发达地区权斗,从秦朝以下拓边就是个几乎等同与流放的出路,这能怪谁。 澳大利亚能有今天,不也是流放的人口开发出来的么。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与其在中原,中亚,西欧这些几千年内的非冰河期的温湿地带打打杀杀,或者住筒子楼勾心斗角的卷,历史上一万多年前就不缺乏“润人“,”殖人“,不论是被驱逐还是自发寻找活路的开拓新边疆。
所以我有个帖子推崇有组织的类似张作霖那样的”闯关东“,既然汉民族善于生育,善于存活,为什么不去闯呢,用“润人“,”殖人“这么叫着去把过剩的人口圈在一起去卷,然后还不得不加强各种控制手段,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么。
任何维稳的第一要务是稀释人口密度,人口稀少了自然压力就会减少,自然统治者的头痛就会减少,这个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的事情,为什么还有人会逆其道而行呢。关键是中国不是人口小国,人口缺少问题一直就不是问题,至少49年之后就不存在过,现在的所谓的人口断崖是阳谋,但除了开放二三胎,政府着急了么? 中国人口密度太大了,却又缺乏类似日本那样的高密度人口的社会维稳手段,地盘这么大,多样性又强,这不是给前三排提高要求么。
西西河的喇叭们真不知道是走的那个筋,这种事都不看不懂。
中美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比上个世纪的差距还大?
最好的海外开拓的机会,中国人都没抓住,你指望现在的国内组织,可能吗?缅甸都没有画明白呢啊!!!
只有一个新加坡,新加坡你认不?
当然,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敌视中国大陆,是美狗,不好办,对不对?
你们在美国在欧洲都没有组织,还指望谁组织?指望大陆吗?大陆组织了,你们敢配合么?
吹吹牛皮可以,其实没啥意思,几百年,华人出国都是一种谨小慎微的心理,甚至不如印度人,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菲律宾华人历史上的血腥屠杀事件”马尼拉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针对华人的屠杀事件。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两次屠杀事件分别发生在1762年和1639年。
第一次屠杀中,数千名华人被军队无情地屠杀,导致5000多条华人生命的逝去。而这些华人曾经是马尼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立了自己的社区,支撑着殖民经济。屠杀结束后,城市经济陷入瘫痪。
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再次对华人展开血腥屠杀,导致两万四千条华人的生命化为枯骨。这些华人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却引起了殖民者的妒恨和仇视。这些屠杀事件不仅给华人带来了深重的伤痛,也让马尼拉的经济陷入低迷。
300多年前的菲律宾,曾发生过三次血腥的华人屠杀事件,其中最为残忍的一次,就发生在1603年。当时,西班牙殖民当局利用美食、歌舞等活动,诱骗华人前来参加,然后一网打尽,持续了10天,夺去了2万4千条华人的生命。
20多年后,西班牙殖民者为了预测郑成功的计划,甚至派出间谍前往台湾收集情报。这三次屠杀事件,不仅夺走了华人的生命,也对当地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让马尼拉这座城市再次沦为人间地狱。
然而,时至今日,菲律宾已经成长为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华人和当地人民共同创造着繁荣的未来。
在西班牙殖民者对华人进行的三次屠华事件中,华人遭受了巨大的伤害和死亡。这些屠杀的目的是为了制造舆论导向,为日后的军事行动寻找借口。整个屠杀过程秘密而迅速,让华人毫无反应的机会。
美国人口密度最高的两个地方:纽约和洛杉矶。除了中心的中心,类似于北京二环以里的地方别墅少点,其他的地方也是“一户建”(叫别墅还是叫平房那就取决你标准多高了)。
其实我们东北那些年也搞了不少别墅。很多都在城市边上。高速旁边,其实有时候上班比住在市中心还方便。
奈何人口负增长,买的人都差不多赔了一半左右了。
这就好比在中国说,安徽是中西部,青海不是。
其实都是历史原因。俄亥俄本来就是中西部,谁知道北美十三州的边界一直划到太平洋去了呢?
我本来就是说房子嘛。在美国中部和西部(不说中西部了)地广人稀的地方,买个大房子,号称别墅,前面花园,后面池塘,不是难事。
苦哈哈的学术民工、千年博后、现代范进,人家都能买大房子,润人也未必不能,暂时缺少路子而已(很多是英语不行,离开华人圈子混不下去,甚至宁可跟轮子混一块儿,可怜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