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也说《繁花》 -- 达闻奇
一部电影就是让人消遣度闲的,不要政治化,这是前朝余孽!
这个事一直压着,当年回城,他也不敢先走。
可能有这个因素,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得到了照顾的,看来自己学习历史没太努力,唉。
对这块不太了解。“双非”又是啥意思呢
《繁花》里味道最足的一个画面是:
上海来的老克勒和香港富豪们在香港半岛酒店喝咖啡谈大生意,旁边是来自上海抛弃男朋友的杜鹃在做体面的服务员。
这是买办们最写意的时光,可惜回不去了。
为啥小汪说“我是我自己的码头”
爷叔要封杀小汪,还说是给阿宝留的后路?
为啥金科长阿宝魏总范总都要帮小汪,小汪还拒绝了阿宝的帮助?
还有玲子为啥去香港开夜东京,还要去新加坡?
这个《繁花》,王家卫可能只是个掌镜头的,改剧本那个才是真神。
王家卫漏掉或者有意错过的一首插曲《喜帖街》:
忘掉种过的花
重新的出发 放弃理想吧
别再看 尘封的喜帖
你正在要搬家
筑得起 人都应该接受 都有日倒下
其实没有一种安稳快乐
永远也不差
就似这一区
曾经称得上美满甲天下
但霎眼 全街的单位 快要住满乌鸦
香港回归超过二十五年周年了,正在逐渐从前殖民地的阴影里走出来。殖民地时代的《繁花》落尽,就是新生。
这也意味着美国已经有33个州已经正式宣布在金融货币上独立,取消黄金交易时的资本利得税,并宣布黄金为与美元一样的法定货币,开始执行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一般等价物职能,并能用来偿还美国债务和税款的交换货币,以应对美元购买力下降和通胀等不确定性风险,这33个州的行动更为废除美联储对美元的垄断奠定了基础。
2021 - 11 - 24
“以美元计价的整个价值体系,包括资产和人力资源,精神意识和审美,都会被颠覆。”
用习自己的话说:“像我这样家庭背景的人在当时是不可能被录取的”。
结果他不仅上了大学,而且是最好的清华。
延安地区插队知青是2万6千人。而当年清华在整个延安地区只有两个名额,且全分给了习插队所在的延川县。
世界上的『好事』,有如此的幸运与凑巧的嘛。
网上有一种说法:
中共延川县教育局将他报到地区为他争取,清华来招生的人不敢做主,请示学校。时逢毛的“右倾翻案风”运动,清华一二号人物迟群、谢静宜都不在家,刘冰掌权,他批准了习近平的入学资质。
刘冰当时的身份,是清华党委副书记、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以上说法有一个明显的破绽:『时逢毛的“右倾翻案风”运动,清华一二号人物迟群、谢静宜都不在家』
(1)1975年10月,习近平受推荐进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5班学习 ---- 也就是说,习被招收时间,必然早于1975年10月
(2)所谓毛主席的反击“右倾翻案风”,具体时间是1975年11月,具体事件是『11月3日,毛泽东批复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冰反映党委书记迟群、副书记谢静宜存在种种问题的信』
也就是说:上述说法为了解释习的上清华与当时清华一二号人物迟群、谢静宜(都是毛主席的身边人)无关,不惜编造出一个时间上根本对不上号的『右倾翻案风』作为借口,大概是实在找不到其他借口了罢。
实际上,整个文革期间,习一家的状况,毛都是知情的,且不断批示改善其生活条件的:
1967 年4 月5 日,他写信给周恩来说:“我的反面作用起完了,现在只是陪人挨斗了。”周恩来接到这封信后,报毛泽东同意,于1968年1 月3 日对习仲勋采取特殊保护方式,用飞机将习仲勋从西安接回北京,交给卫戍区监护。这实际上是把习仲勋保护起来。从此,习仲勋的处境改善了许多,至少不会再受到揪斗了
1972 年冬,习仲勋的夫人齐心和孩子们商量,决定给周恩来写信,要求见习仲勋。他们在信中提出了几点请求:一、我们已经多年未见到习仲勋了,请求总理让我们早日见到他;二、我们在北京已无住房,要求解决住房问题;三、我们的存款早已冻结,希望解冻一部分存款维持生活。周恩来报毛泽东同意后,很快对他们的要求作了批复,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在周恩来的关怀和安排下,习仲勋的家属终于见到了习仲勋。由于多年的分离,习仲勋和子女见面时竟然分不清他的孩子哪个是桥桥和安安,更认不得已经长成小伙子了的儿子们。在临回干校前,齐心又要求会见了一次习仲勋,并借此机会将他穿破的旧衣服全部更换了一下。从那以后,习仲勋和家属每年都有团聚的机会了
1975 年春,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关怀下,习仲勋被解除监护,但他的所谓“反党问题”仍然没有结论。于是,习仲勋仍然按“文革”前的组织处理决定,下放到洛阳。这次,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关心下,组织上决定派习仲勋的夫人跟他一同去洛阳,同时,为了习仲勋的安全,还让河南省公安厅来两位同志把他们接去。这次到洛阳,习仲勋被安置在耐火厂的宿舍区的两间房子里,夫妇在这里度过了3 年的时光。
习在那种『归类为黑帮子弟』的状况下,能上名额如此宝贵的清华,没有『通天』的帮助,怎么可能。
困难,但是基本的解放还是可以做到的。
批斗这个事情,主要搞习仲勋的,第一是周总理,第二是打手邓小平。这个监禁很有意思,毛主席的人出来的就少,周总理的人出来的就多和早。
比如,李井泉。
习仲勋还在洛阳改造,李井泉已经是人大的副委员长了。
这个时间点曝出这样的信息耐人寻味!
今年还有部引发关注的电视剧《漫长的季节》,最后说“向前看,别回头”,或许是您所说“阶段性放弃”后对人心哪怕微不足道的抚慰吧。
我发现从2022年末江长者去世后,不论是去年初的《狂飙》、今年中的《漫长的季节》,还是去年末今年初的《繁花》、还有今年初紧接其后现正在CCTV1黄金档正在热播的《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时间背景都是上个世纪的1990年代。
其中只有《繁花》的地点选在上海,剧里不但出现了很多“光明牌”(论《繁花》对光明牌的运用),而且江长者一系的黄菊、徐匡迪都在剧里出现了首次影视形象。
(图片出处为《繁花》第23集)
我认为这四部电视剧是从各自的角度展现对1990年代的不同观察和回忆,所得出的结论和看到的未来自然也是不同的。
《繁花》第一集以“九二南巡”为开头并贯穿全剧,胡歌饰演的宝总在旁白中还说“南巡讲话的精神令这一年的沪市有一个闪亮的开局,上海股民吐气扬眉,笑不拢口”,观众对应的是现实股市已经跌破2800点,今年又是邓天尊诞辰120周年,按照规格中央是要开座谈会的。
而从昨晚开始的《新闻联播》头条的“3820战略”的系列报道开始第一条中(“3820”战略工程启示:一张蓝图绘到底)就有明确提到“九二南巡”: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吹响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
“习近平同志当时敏锐意识到,机遇来了,能快的就不要慢,必须尽快改变福建在东南沿海‘后排就座’的状况。”时任福州市委办公厅主任陈伦回忆道。
我想起听到的前几天家里两位老人的讨论,我父亲是先读了原著后看了剧,他说名字取得最好——“繁花”;我母亲是边看剧边读原著,她却说这名字差了两个字,应该改成——“繁花落尽”……
“繁花落尽,曲终人散,粒粒洁白的泡饭,它是红楼尾声的那场大雪。”
而董军目前既非国务委员,也非中央军委成员,故而简称“双非防长”。
至于首次佩戴臂章说明什么看今年的3中全会和两会等后续再具体看。
但是过去几十年,香港还有上海的主流就是买办文化,他们以为这是资本主义,且经常以“资本主义先行者”的身份向别人展示他们那一套。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上海是缺了资本主义这一课的,而且,这一课大概率是要补的。
实干坚守初心的老干部已经寥寥可数,制衡明顺暗抗文革的老邓,老11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只是父亲大义,不见得儿子就能坚守初心。
张维为不是一直自诩是老邓的翻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