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湘江之役,彭总指挥失误也是败因之一 -- 忘情

共:💬6 🌺4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湘江之役,彭总指挥失误也是败因之一

作者:忘情

长征途中的湘江之战,是中央红军将士们不堪回首的惨重记忆。此战结束后,中央红军主力及中革军委虽然跳出了湘军、桂军的南北夹击,但总兵力锐减至约3.5万人,而且有不少部队成建制损失。

后来红军总结湘江之战的教训,认为主要责任因归咎于李德、博古搬家式的决策,以及危急时刻的优柔寡断。这个结论没有错。不过,如果对比一下中央红军两大前锋、红1军团和红3军团分别阻击湘军、桂军时的指挥决策,彭总指挥风格粗豪有余、细致不足的弱点就显现无遗了。

多年后对比交战双方记录便不难发现。桂军初时为了“送客”,曾于1934年11月21日将部署在灌兴一线的主力南撤,直至27日才折返。李德、博古未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组织红军轻装疾进,结果让桂军以为红军欲入桂建立根据地。视广西为自家“禁脔”的桂军,便于28日集中4个团的兵力猛攻新圩,另有3个团作预备队。

面对战斗力颇强的桂军,彭总刚开始只派了红5师的红14、红15两个团在新圩迎敌,将红13团留在白塘附近作预备队。结果,红14、红15团与优势之敌血战整整3昼夜,红5师参谋长、红14团团长、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牺牲。红14团政委、红15团团长、政委重伤。营以下干部大部牺牲。在红14团仅剩200余人,红15团仅剩400余人的情况下,彭总这才于11月30日上午令红6师的红18团赶往新圩接替红14、红15团防务。可是,还没等红18团全部就位,桂敌就已突破红5师在新圩的防线,并径直冲向集结在石塘附近的红13团、红6师主力及红8、红9军团。

如果彭总一开始就在新圩投入红5师全部3个团,同时令红6师18团在红5师阵地后设置第二道防线,情况就会好得多,至少能制止桂军的连续突破。事实上,集结在石塘附近的中央红军部队人数虽不少,但却均未做好遭遇强敌的心理准备。结果桂军突然出现,入伍不久的新兵比例过高的红8、红9军团立即陷入了混乱,无法组织起有效抗击。红13团虽然战斗力强悍,但在阵角已被兄弟部队冲乱的情况下,同样遭到了巨大损失。仅战斗了1天,该团便仅剩300余人。红6师的红16、红17团在石塘附近与来犯之敌血拼,损失也不小。被派去增援新圩的红18团更是被隔断了与主力的联系,最终全部损失。

在界首渡口的光华铺战场上,彭总将红4师的3个团一字排开,从11月29日起与桂军4个团接战。按说双方兵力相差不大,红3军团的战线应该比较稳固才对。但也正因为如此,彭总疏忽了阵地间隙的控制。而桂军则利用夜暗,于30日凌晨派兵绕过红4师防御阵地,一度占领了界首渡口。

这里是中革军委和军委纵队的主要渡江地点,而且距红3军团指挥所不到300米远。闻讯大惊的彭总立即从阵地上抽调红10团2个营兵力掉头反击这股桂军,虽重新控制了渡口,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但带队的红10团团长沈述清却不幸壮烈牺牲。而且由于红10团阵地上防御兵力骤然减少了三分之二,在正面桂军的猛攻下该团阵地很快发生动摇。彭总只得令红11、红12团退至第二道防线收缩阵地,尽量与红10团靠拢,以减轻红10团的防御压力 ,同时令从70公里外的新圩赶来的红5师、红6师从行进间投入战斗,与桂军反复拼杀。

由于是逐次投入战斗,因此红3军团始终未能将突入的桂军全部打出去,而是与敌搅在一线,始终形成不了绵亘的防线。这直接导致了12月1日中午红4师的生存危机:当时,彭总鉴于中革军委和军委纵队业已过江,就直接命令与桂军缠斗在一起的红5、红6师赶紧撤,却没考虑到如此一来,一直顶在前面的红4师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幸亏红4师政委黄克诚发现情况不妙,不待红3军团的命令,即行指挥红4师边打边撤,这才避免了又一重大损失。但当时正在渡河的红8、红9军团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遭桂军突袭后损失颇重。其中,红8军团事后能收拢到的人员仅千余人。

实际上,桂军在新圩和光华铺两个方向上总计投入的兵力仅有8个团,也就1.5万人左右。而红3军团在长征之初,有约1.7万人。即便算上突破前三道封锁线所受损耗,湘江之战时兵力也与桂军旗鼓相当,打得如此险象环生确有些不应该。长征到贵州后,由广西红7军发展而来的红5师,只能编成红13团。损失超过三分之二的红6师只能分散补入红4师的3个团。红3军团只能维持4个团较为充实的编制。而当面桂军仅付出了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

反观同样被迫兵分两地的红1军团。由于红15师配属红5军团行动,林总在北面的脚山铺方向只掌握有红1、红2师的6个团兵力,实际兵力1.3万人左右。而且11月30日中午前,实际只有4个团的兵力就位,总数约8000人。他们的对手湘军,则总计投入了29个团,近8万人的兵力。其中11月29日投入12个团兵力,30日投入20个团兵力。

需要指出的是,湘军不仅较当面的红1军团有数倍的兵力优势,而且有飞机助战,投入的炮兵也不是桂军所能比的。但就在这样的不利形势下,林总始终注意让下属各团阵地平齐,始终保持了战线的完整,并且有失必反,在短兵相接中让湘军优势空地火力暂时失去作用。虽然湘军一直在寻找红1军团各阵地之间的防御空隙,试图割裂红军阵地,但林总沉稳地组织各团逐步后撤,战斗阵型始终不乱。哪怕是12月1日一股湘军成功地接近红1军团指挥所,也很快被红军发现并击落。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林总在选择阻击阵地时尽可能向北移,因此哪怕到了12月1日中午,红1军团奉命渡江,当面湘军还需要急行军一天时间才有可能封闭界首、凤凰嘴这两个渡口。而等到湘军紧赶慢赶终于抵达渡口时,还能过江的红军各部早就过江了。

在脚山铺方向上,湘军付出了伤亡7000至8000人的代价,而红1军团的2个师虽然打得艰苦,但实际伤亡也就2000余人。到贵州后,中革军委将损失过半的红15师拆散补入红1、红2师,红1军团仍能维持6个团较为充实的编制。

公平地说,红3军团将士打得异常顽强,为中革军委和军委纵队脱险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红3军团阵地上多次出现的危局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彭总指挥欠细腻是主要原因。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通宝推:桥上,独立寒秋HK,ccceee,广阔天地,北纬42度,真离,
家园 林帅封战神实至名归,战之道不在于优势如何进,而在于劣势如何退

但林总沉稳地组织各团逐步后撤,战斗阵型始终不乱。

家园 估计您看过李德所写得“中国纪事”

其中第119页~121页说到了毛要求趁桂军尚未准备就绪攻打全州,以赢得时间,但是朱站在了三人团一边,投票比例4:3,否决了毛的这一建议,而是“从南面绕过全州......"致使红军丧失了宝贵的两天时间,招致惨败!

家园 我读抗美援朝的书时禁不住想

要是林彪挂帅,我们的伤亡会不会小一些,抗美援朝解放军指战员伤亡太大了

通宝推:真离,
家园 可能不会的,林彪过于谨慎,容易遭到反噬,也就是突进不够 -- 有补充

控制不好进步,林彪战略不够,还不够听话,其实最主要的是周总理不希望林彪挂帅,同时,林彪自己的求战意识也不够。

他的方案太保守,如果不按照毛主席的方针,就不能快速到38线。

这里面涉及一个巨大的战功的问题,如果四次战役,都是四野,或者换上林彪,情况确实可能很好。但是很难这种安排,而且华北野和二野求战意识强烈,这个也不好办。

四野听从指挥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整体战略在林彪指挥下可不可行,不好说。

对比抗战,抗美援朝的效果已经够好了,值得满足了,而且咱们的后勤还太不完善。

最可惜的就是九兵团长津湖,如果是四野,估计一战定乾坤了,可惜由于各种原因,上的是九兵团不是李天佑军,确实可惜。

彭老总在战略上比较信服毛主席,战术上比较粗糙,已经很好了。

中朝的合作由于历史原因,还不够顺畅,也是可惜,如果斯大林协调大家,好好安排,做好地图,尤其是命令朝鲜听中国的战斗方式。

情况肯定会更好了。

打就打了,还顾忌啥,没有必要。唉。

通宝推:梦游华胥,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五次战役前的王近山为什么那么狂妄自大?/很有意思啊 -- 补充帖

五次战役前的王近山为什么那么狂妄自大? - 落寞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5461196/answer/3492780739

见前补充 498307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