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周末看了一个黄奇帆的讲话 -- 思想

共:💬280 🌺939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很明显是全国数据依靠小岗村,而不是反之,我料到他会这么编造,

呵呵呵。

因为公开材料无可争议的宣传小岗村是第一,是唯一。

无数资料包括杜润生也是这么说的,既然是第一或者唯一,就不可能不出示证据,哈哈哈,懒厨河友狡辩也没用。

总不能玩虚数吧,哈哈哈,好,继续看他表演。

小岗村傻,于是不种粮食种油料,这是有自主性还是没有啊?!!??哈哈哈哈。

就算是油料你也得给出数作为改开大包干第一村的模板吧?!!!

还吹瞒上不瞒下,哈哈哈,种粮食和种油料作物能瞒过上面公社吗?!!哈哈哈。这撒谎吧,习惯了就忍不住了啊?解释?哈哈哈。真高看自己了。

家园 您看懒厨河友口不择言都到了什么地步了,小岗村这么一个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案例,竟然网上查不到一份数据报告,可见糟糕到了什么地步了。

憋了半天多,第一是说小岗村没有调查报告数据就里了全国榜样,第二说没种粮食作物种油料(所以粮食产量少了)了啊,哈哈哈哈。

口不择言编造至此,还能怎么理解这位纵横西西河几十年的懒厨先生啊,哈哈哈哈,要补裤档也不是不可以,总得靠点谱吧?

哈哈哈,真难为他了,得瑟几十年,不累啊?不显得自己愚蠢啊?

家园 网上资料表明粳稻种植区域

还是以相对低温的地区为主。所以南方地区种植粳稻也是在山区和海拔较高地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杂交品种改良品种的引入,南方各省粳稻产量依然远远小于北方。2019年统计数字显示,能够表现出规模产量的是云南江苏和安徽三省,也仅占全国产量的个位数比例。

家园 应该这么说,我估计毛时代南方也在探索,这也是假日河友的依仗

其实以前南北方都是作为杂粮来种植的,我们北方农村老家也是这样,主要是因为缺水。

即便是北方富豪地主,基本上也是主食小米、小麦。不可能主要种植稻米的。

东北大米主要来源是朝鲜人和日本人的引入。

新中国大规模开荒,同时增加水利建设,才使得北方大规模种植粳稻成为可能。无论南北方其实都有一些粳(水、旱)稻可以种植,但是都是少量,所谓贡米。

但是经过适当探索,又符合当地的种植习惯,需要探索试验,当年,毛时代是以探索北方粳稻大规模种植为主,南方因为有传统籼稻,迫切性和需求不那么大,因此探索不那么快速有效,更多的是追求籼稻产量增高,也就是袁隆平们探索的方向。近年来由于粳米的口感稍微超出,其实南方还不太习惯粳米的粘性。所以南方也加速了南方粳稻的探索和研发。

网上现有的资料是几乎屏蔽了南方粳稻在毛时代的研发情况,但是我相信还是有的,我再搜寻一下。

现在我知道的是南粳46用了沈阳所的北方粳稻种子。

我估计还有更深入的东西。

南方应该也有一些土种,估计产量不怎样,就和我们北方一样,我外祖父家里,日常是种植一些的,包含在杂粮以内。耗水太多了,家里的好地也不可能用来生产产量这么少的粳稻的。家里的好地一定提供给产量大的作物,一般是玉米。玉米作为粗粮随便吃,给家里带来的丰满感觉是无法形容的。

我相信南方好地也只能用来种植传统成熟的高产量籼稻。就算晚熟二季,也不可能浪费在粳稻上。

西方是大面积种植方式,不在乎细致产量的,不一样。

家园 我就想你的高产田是啥种子?恰好我查到了一些资料

一群皮肤黝黑的农业科学家——记浙江嘉兴农科院南繁育种团队的五十年、四代人

news.12371.cn 1971年12月3

姚海根在南繁基地稻田里选种。记者 叶辉 摄

杨尧城在南繁基地稻田里选种。记者 叶辉 摄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

4月28日下午,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溜坡村,嘉兴农科院南繁水稻育种基地,育种专家姚海根将收获的稻种做上标签,逐一登记,直忙到6点,换了一件干净衣服匆匆赶到三亚机场。

像往常一样,他利用晚上时间赶路。

4月29日,浙江省科学大会在杭州召开,作为获得这次大会最高奖——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中的3位科学家之一,姚海根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大会一结束,他又赶到机场,乘晚上的航班赶回南繁基地。

姚海根是嘉兴农科院水稻育种团队中的一个杰出代表。50年来,这个中国革命红船首航地的育种团队,候鸟般迁徙到天涯海角南繁育种,他们离别家人,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蚊虫叮、蚂蟥咬,四代育种人年复一年,创造了一个地区农科院在中国水稻育种史上的奇迹。

为追寻这个团队的足迹,记者4月25日赴嘉兴农科院采访,却扑了个空,6个水稻育种课题组全部去了南繁基地。

4月26日,记者辗转三亚赶赴陵水采访……

一群皮肤黝黑的准农民,却有着硕士、博士学历或中高级职称,四代人50年间创造了中国水稻育种史上的奇迹

26日下午6点,记者走进嘉兴农科院南繁基地。

院子里一片忙碌,在椰树、芒果树的遮蔽下,到处堆着刚收获来的水稻种子。光膀的,穿短袖的,赤脚的,忙碌着的汉子们皮肤一式发散着“农民色”。他们正在给稻种脱粒、装袋、贴标签。

“农民色”掩盖不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他们都是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或中高级职称的嘉兴农科院农业科技专家。

所谓“南繁”,就是冬季利用海南独特温暖的气候条件加种一季作物,一年内南方、北方交替种植,以此加速繁殖,加快品种培育速度。

姚海根是第一代南繁成员的领军人物、中国水稻育种界赫赫有名的“江南水稻育种大王”。

6点30分,一壮汉骑一辆“电驴子”直冲到房前猛地停下,但见他敦实,健旺,皮肤黝黑,一头浓密的头发已斑白,灰色衬衣,迷彩裤,光脚板蹬着一双凉鞋,裤腿上沾着泥巴。

“姚老师!”几个声音同时响起。

姚海根!活脱脱一个农民!

他的同事报料说,一次他从田头直接去市政府开会,背一旧帆布包,胡子拉碴,脚蹬拖鞋,腿上沾泥,在市政府门口被门卫拦下。

“我是来开会的!”他说。

开会?门卫满脸疑云,怎么也不让进,直到他从帆布袋里掏出全国人大代表证。

姚海根,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常规水稻首席专家,曾任嘉兴市农科院院长、嘉兴市政协副主席。

“半个多月了,白天下田选种,晚上整理登记,每天忙到凌晨一两点,70岁的人啊!”姚海根妻子陈胜利直摇头。

南繁除收获季节外,水稻抽穗后的去雄阶段也非常紧张。第二代育种专家李金军说,水稻花期短,样本量大,必须赶在父母本植株盛花期内完成人工辅助授粉。因水稻是雌雄同花,去雄就是将雄花去掉,这一工作必须赶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扬花时进行,这正是海南阳光最厉害的时候,育种人要把每个稻粒剪开,用镊子把雄花夹出来,还不能伤到雌花,再用牛皮纸袋将去雄后的稻穗套住防止其他花粉侵入,次日再把需要杂交的稻穗剪来,拿掉牛皮纸袋撒上雄花粉。一个手脚麻利的人,一天也只能做三四十个稻穗,中饭往往要延至下午两点以后才能吃。

傍晚7点,这群黝黑的“农民”赤膊上阵开始吃饭。人群中有一个显得稍白,他就是杨尧城。

“从年轻到现在,怎么晒都晒不黑,哈!”70岁的杨尧城笑着解释。

“他是男人中的优良品种!”有人调侃。

确实,杨尧城的“优良”不仅表现在晒不黑上,他的育种成就同样骄人:他已育出30多个新品种。

记者在嘉兴农科院见到院长程旺大,他介绍这个团队时说,该院进行南繁始于1965年,是浙江省最早开启南繁的单位。50年间,形成了以姚海根、杨尧城为第一代,以李金军为第二代,以富昊伟、黄海祥、姚坚为第三代,以蔡之军、蔡金洋、李友发等为第四代,齐齐整整的四代育种人。这个团队在全国水稻育种界很有影响,育成的杂交水稻水平全国一流,常规稻在中国粳稻区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籼稻两次突破了长江流域纪录,共培育出140多个水稻新种,累计播种面积6亿亩,增产90多亿公斤,这样的业绩堪比国家级科技机构,为全国地区级农科院所罕见。

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院士曾经为南繁题词:“传承南繁精神,再铸育种辉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题词:“培育良种,服务三农”。

小育种迷给大科学家童第周写信请教得到回复;一个讲座改变了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这些被梦想燃烧的育种人像候鸟一样迁徙,工蜂一样忙碌

晚饭后,基地灯火通明,走廊上,一张50厘米高的特制工作台,姚海根坐在一把矮凳子上开始工作,一台外表斑驳的MP3正在播放程琳的《风雨兼程》:“今天你又去远行/正是风雨浓/山高水长路不平/愿你多保重……”

“这是我最喜欢的歌,就像是为我们育种人写的。”姚海根说。

姚海根的育种梦与饥饿有关。1944年出生在浙江嘉善一农民家庭的他,从小就经受过挨饿的滋味。上高中时遇到大饥荒,是班上非农户口的女同学省下口粮接济了他。缺粮的切身感受使他刻骨铭心,梦魇般的饥饿也成了他日后育种的巨大动力。

1965年,姚海根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农科院从事水稻育种研究,因夫妻两地分居,1973年调回嘉兴。

离京时,导师鲍文奎临别赠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学习,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育种人的责任;一个育种人光有为农民做事的心愿不够,还得有技术;别看现在知识无用,今后国家发展还是要靠知识。

鲍文奎是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响应祖国的号召,与钱学森、赵忠尧等科学家冲破阻力从美国回来。导师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深深影响着他。

嘉兴是浙江的粮仓,农田面积不到全省14%,粮食产量却占全省总量的48%。“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可见嘉兴粮仓地位的重要。

“文革”期间,鱼米之乡的百姓却吃不饱饭,这让姚海根忧心忡忡。他在深入农村调查中发现,江南稻瘟病严重,水稻品种抗病性差,一旦染上稻瘟病便会枯死,甚至绝收。他育种的目标便锁定在培育抗稻瘟病新种上。

1974年,他首次踏上了南繁之旅,此后40年从未停过。

1978年,嘉兴农校二年级学生李金军收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亲笔信。原来,李金军写信向童第周请教如何才能将野稗和水稻杂交以达到增产。此事在学校引起轰动。

李金军195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农村,初二就追随邻村一个痴迷育种的土专家学育种,并自学育种知识和英语。1977年,仅初中学历的他考入嘉兴农校。

对一个青年育种迷的狂想,大科学家报以善意的鼓励。童第周在信中说,他提出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世界上所有难题都值得科技工作者去攻克,希望他能在科技路上不断探索,取得成功。

童第周的回信更坚定了李金军的育种梦。1981年,他毕业后来到嘉兴农科所,正式开始育种生涯。

黄海祥是第三代育种专家。他的育种梦始于一场演讲。1987年,嘉兴农校举办讲座,主讲人就是姚海根。其时姚海根已是育种界的一颗新星,他1979年通过审定的“秀水48”成功制服稻瘟病,引发了早稻种植的一场革命;1987年的双季稻新品种亩产突破400公斤,再次引起轰动。

当时国人追星追的是科学家。在黄海祥眼里,姚海根是一座山,是他人生的坐标高度。一场讲座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89年毕业分配留校,他谢绝了,毅然投奔姚海根,成了南繁育种人。同学笑他是“少了一个教授,多了一个农民”。直到今天,这个“农民”仍干得如火如荼,毫无悔意。

70岁的杨尧城与姚海根同年且同学,不过他高考时的梦想是当医生,却意外被浙江农业大学录取。对这一代人来说,服从是天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当不成医生,就当中国的米丘林吧,杨尧城坦然接受了“被选择”的事实。

嘉兴农科院6个水稻育种课题组共30人,年纪最大的70岁,最小的28岁。他们的梦各有不同,目标却一致,年年候鸟一样迁徙,工蜂一样忙碌,却人人甘之如饴,乐在其中。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样风雨兼程/明天我也要登程。”歌声在基地回荡。

乘火车睡座位下臭味扑鼻,住田头守夜寂寞难忍,然而有理想,地狱也是天堂;有希望,痛苦也是欢乐;心不累,身累也轻松

4月27日下午2点多,灼人的阳光白晃晃的,记者来到溜坡村九田冻,在椰林和槟榔林的包围中,一方田垄稻香浓郁,姚海根头戴草帽,赤足在稻田里选种,选中稻穗便用镰刀割下,用稻秆缠住扎紧,交给身边的科辅工何淑琴,然后从何手中拿过一本绿色封面的记录本一一记下。

4月底的海南陵水已是夏季,姚海根的衬衣早就湿透。

姚海根说,南繁之苦,开头尤甚,当时交通条件差,火车很挤,一票难求,上下客不得不爬窗户,车上厕所里都挤满了人无法使用,虽天热口渴,他们却连水都不敢喝;吃的是炒米粉就榨菜。从嘉兴到广州,火车、轮船、汽车来回倒,行程最快要7天,慢的时候要10多天。

旅途的艰苦,李金军深有体会。1981年首次南繁,他没买到座位票,只能站着,太累,就钻到座位下面想躺一会,谁知一股浓烈的尿骚味扑鼻而来,厕所无法用,乘客只能在车厢就地解决。不过对育种人来说,这尿骚味却别有一种亲切感,尿是好肥料啊,育种人能从尿骚味里闻出稻香,他便常在这“稻香”中安然睡去。

南繁基地没房子,只能租农民的,甚至租的是牛棚,填点沙土就成了居所,自己垒灶做饭,吃的是咸菜,点的是煤油灯。这种状况直到2008年基地建了新房才得以改善。

杨尧城的首次南繁是1971年12月3日,3天前他儿子刚满月,妻子依依不舍,他还是硬着心肠上路。当时陵水落后荒凉,条件恶劣,“海南十八怪,三只老鼠一麻袋,三个蚊子一盘菜,一条蚂蟥当腰带”,猪牛是放养的,唯一的一条街上常常可见猪牛旁若无人地漫步,满大街都是猪粪牛屎;蚊子肆虐,老鼠横行,蚂蟥成群,更可怕的是还有钩端螺旋体,一旦沾上便会传染。

一次因蚂蟥叮咬引起感染,杨尧城发高烧不得不去住院。一个人躺在医院里寂寞难忍,还不敢跟妻子说,怕她担心。他南繁的第一个春节便是在凄苦寂寞中度过的。

那时通讯很落后,只能靠写信。育种人一旦接到家书犹如节日,一封信翻来覆去不知要读多少遍,真是“家书抵万金”啊!姚海根南繁40年,有20多个春节是在海南过的,他至今还保留着女儿5岁时写给他的信:“亲爱的爸爸,你在海南,我想你……”

虽然老一代经历的那种恶劣的条件已不复存在,但寂寞对今天的80后青年仍然还是一种煎熬。

4月28日下午7点30分,育种基地武仙坡。夜幕初垂,疏星高悬,田野里一片蛙虫的鼓鸣。一块十多亩的稻田,一木棚孤悬于稻浪中,几块石棉瓦作盖,几块木板搭成床,昏灯如豆,28岁的李鹏正在守夜。

“这是我们与中国农科院李家洋院士合作培育的品种,可不能出问题!”李鹏说。

李鹏是南繁团队最年轻的成员。他告诉记者,值班是为防范猪狗捣乱。因为当地的猪习惯放养,鲜嫩的秧苗和青青的禾苗成了猪的最爱。

海南的狗也比别的地方多司一职——捉老鼠。“三只老鼠一麻袋”的海南,老鼠多而大,狗常在夜间到稻田里追耗子,乐此不疲。一条狗一晚上可以毁掉一片田。

猪狗自由,育种人便不得自由。无奈,只好守夜。

姚海根说,田头守夜,草棚里一住半个月,稀松平常。

然而,这“稀松平常”的事对今天的年轻人却很残酷,尤其是像李鹏一样与新婚妻子离别后的守夜。

夜已深,野更静,无边的寂寞将李鹏包围,他拨通了妻的电话:“王曼,听到吗,这里的天籁声!”他将手机对着田野。

“听取蛙声一片”,古人的浪漫,对这对新婚夫妻却是无边的孤独与寂寞。

“这些育种人,干的活比农民累,生活比当地最底层的农民还苦。”中国农科院南繁办主任谭兴良对记者说。

第四代育种人蔡金洋没想到,育种的工作量会这么大,任务会这么重,生活会这么辛苦。他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嘉兴,正是双抢季节,报到的次日就下田了,此后两个月没休息一天,身上被晒脱了两层皮。

看着这些育种人如此辛苦,跟随姚海根35年的科辅工何淑琴是当地人,她感叹:“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还要干这么苦的活,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心疼流泪的。”

男儿有泪不轻弹,即使有泪,也往心底流。

如此辛苦为何能坚持?答案几乎都是:为了理想与希望。是啊,有理想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心不累,身最累也感到轻松!

几公里外的家,十八年来每年回不了十次;亲人去世或患病不能侍奉,育种人忠孝难两全

接到助手姚坚的电话,姚海根哭了。

母亲的突然离世让姚海根痛不欲生。

2008年3月17日,姚海根赴陵水南繁。18日晨,人们发现他母亲躺在地上,已因高血压突发未被发现而离世,临终身边没有一个亲人。

这种刻骨铭心的痛,姚海根已经历过一次,没想到,老天爷还要让他经历第二次!

姚海根1993年担任院长后,工作更忙,他干脆搬到单位住。从此,10公里外的家很少回了,其妻陈胜利说,当了18年院长,每年回家不超过10次,实在想外孙女了,就回一次家,饭后马上让女儿把他送回单位。

姚海根是孝子,为照顾双亲,1998年,他租了单位的房,把父母从农村接过来同住。谁知仅过了3年,父亲便患癌症宣告不治,他只好把父亲从医院接回家静养。

那天他去杭州出差,临别见父亲胡子已长,遂亲自给父亲刮,剃刀从父亲瘦削的面庞刮过,悲伤已从心头涌起,患病后父亲急剧消瘦,风烛残年的父亲已来日无多,父亲为子女一生辛劳,自己却很少能尽孝于老人家膝前。他暗暗发誓,回来后一定要多陪陪父亲。

然而他已没有机会,此去竟成永别。

“务农一生,勤俭本分”,父亲的墓碑上留下他的题词,这是他对父亲的评价,这也是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

“两个老人去世我都不在身边,不孝,不孝啊……”谈及双亲的离去,泪水在他眼眶里打转。

农科院副院长顾掌根说,姚海根爱育种胜过爱家,把育种看成人生的全部,嘉兴商场大门朝哪边开他都不知道,父母去世不在身边,女儿没照顾好未考上大学,工作又不理想,有人多次主动为他女儿换工作,他却拒绝了。不谋私是他的底线,为了事业,他牺牲了家庭。

陈胜利说,老姚患有高血压、低血糖、颈椎病和严重的鼻炎,工作忙,他不顾身体。市政协、市委组织部、农科院给他送来体检表,他却没时间去。

因心疼丈夫,陈胜利48岁就提前退休,也搬到单位,以便照顾。

然而,本该照顾的是丈夫生活,结果却成了丈夫的助手。记者采访她时,她正忙于将选好的种子装入牛皮纸袋中并写上编号。

“今年光是育种袋就给他缝了6万多个。”陈胜利说。这些牛皮纸袋是用缝纫机缝的,中间还扎着成排的针眼,为了透气。

从此,他南繁她也随同迁徙,他忙碌她也跟着忙碌,这个助手越当越称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对老候鸟,夫唱妇随,鹣鲽情深,共同为育种忙碌着。

而今候鸟已老,快飞不动了啊!

飞不动还得飞,还在飞!

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发表一篇《谁来养活中国?》一文,文章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耕地面积锐减,势必造成粮食大幅度减少,中国人难以养活自己,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进口国,这将引起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世界因此将进入粮食短缺时代。布朗预言,中国粮价上涨将引起世界经济崩溃,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动乱,因此,“谁来养活中国”的背后将是“一个养活不了自己的中国将如何危害世界”的问题。

文章在世界引起强烈震撼,国际媒体纷纷转载或报道。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一直是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骄傲!而今中国竟然不能养活自己?

“布朗低估了科技进步对提高生产力的巨大潜力,更低估了中国育种人的爱国热情。”追忆这场引发世界关注的争论时杨尧城说。“布朗只看到粮食消费,没看到科技对粮食的贡献率。”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何为国家粮食安全?姚海根认为,一个国家,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得到、买得起可以放心食用的粮食。总书记说得太好了!粮食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吃饭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只能依靠科技进步。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要发展民族种业,种子技术绝不能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只有把种业牢牢控制在中国人手里,中国人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身处江湖,心怀庙堂;身在田头,心雄天下!这些育种人是战略家啊!浩瀚的心胸中激荡着的是对国家的责任!

南繁基地贴着一条姚海根写的标语:“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为了这粒种子,四代育种人已坚持了50年。这种坚持,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对国家的责任。

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育种人孜孜矻矻履行着自己的责任。

50年来,姚海根已培育出水稻新品种89个,促成浙江等地晚粳稻主栽品种5次更新,他选育的“祥湖84”“秀水11”“秀水63”是国家南方晚粳稻区连续三代对照品种,这些品种已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累计推广种植3.2亿亩,新增稻谷54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94亿元。

45岁的黄海祥是南繁团队的中坚力量。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好”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育种人有责任满足人们的这一追求。

为了这一责任,黄海祥1997年开始独立育种确定的目标就是:培育水稻里的“高富帅”——优质米。

一粒良种,要从几千甚至上万个材料中进行筛选,要经历成千上万次失败。黄海祥育种旗开未能得胜,一次次南繁,结果却都不理想。春去秋来,南繁北育,失败一次次光顾,而成功却像梦中的情人一样难以企及。

失败面前,黄海祥不气馁,不停步,顽强地坚持着,艰难地将研究一步步推进,2004年,成功姗姗来迟,“嘉禾212”通过审定,这一水稻中的“高富帅”成为浙江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长粒型优质晚粳新品种,被称为粳稻种的泰国香米,最高价卖到98元一公斤,被列为国家计委优质水稻品种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重点开发品种,并先后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

此后,“嘉禾218”“嘉禾555”相继通过审定。今年,“嘉禾218”已推广100万亩。

谈起失败,富昊伟深有感触。2001年,他的杂交中籼稻“嘉优99”参加浙江省区试因纯度不够未能通过审定,这意味着他多年的努力没有结果。浙江大学农学系舒庆尧教授提议通过辐射诱变改良育性,按照这一路径,富昊伟带着经诱变的种子再次赶赴陵水进行新的南繁。

寒暑数度,失败频至,屡败屡战。在经过成千上万次失败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株突变体,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嘉优99”2012年在江西与福建同时通过审定,这一新品种从立项到通过审定先后竟达15年!

李金军的育种生涯已逾40年,近几年进入成果喷发期,浙江省每年推广10个水稻示范方,2012年他独占7个,2014年他独占5个。2012年,他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受到总理温家宝接见;今年他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的成就引起隆平高科的关注,该公司多次希望他加盟。但他谢绝了。作为第二代育种人硕果仅存的一员,他担心这个团队人才断层。

36岁的蔡之军属第四代育种人,课题还刚起步,每年南繁,因科研经费少乘不起飞机,只能乘火车;请不起科辅工,田里的农活只好自己干;33岁的蔡金洋日子也不好过,为照顾幼子已辞去工作的妻子又患病须手术,事业家庭难以兼顾,他只好让妻子回娘家手术。

谈及到70岁为何还不退休,姚海根和杨尧城都回答,希望能培养出新一代领军人物再交班。在他们看来,工作与生活,生活与工作已难以分清,生活中不能没有育种。

“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农民的欢笑,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姚海根说。

杨振玉逝世,水稻界的“南袁北杨”都走了……

环球时报

2022-12-11 19:30

北京

据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消息,著名水稻专家、杂交粳稻奠基人杨振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8日5时09分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5岁。

杨振玉1927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丰城,1949年9月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51年1月从上海复旦大学参军,先后在杭州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预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航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空军任战士、学员和无线电员。1954年8月至1957年12月在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习。

杨振玉1958年1月毕业后一直在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杂交粳稻科研工作,先后担任国家“863”课题主持人、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水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杂交稻育种研究室主任,兼任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辽宁省第六届政协委员、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政府科学顾问等职,2000年11月退休。

上世纪七十年代,杨振玉首创“籼粳架桥”技术,将部分籼稻遗传成分导入粳稻品种中,成功选育了世界第一个“人工制恢”粳型恢复系C57,丰富了粳型恢复系资源,率先攻克了品种间杂种优势不强的世界性难题,并在我国北方实现了杂交粳稻的大面积种植,开杂交粳稻利用之先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应用杂交粳稻的国家,为世界稻作文化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1978年杨振玉先生作为先进典型参加了首次全国科学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1年,“粳型恢复系C57及其杂交组合黎优57”荣获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奖、第一届国家发明三等奖、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世纪八十年代,杂交粳稻以技术专利方式转让美国、日本等14个国家,杨振玉随后多次被邀请赴日本、菲律宾、朝鲜、美国等国家进行杂交粳稻的考察、技术指导和合作交流,使中国先进的杂交粳稻技术走向世界,为世界水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稻界有“南袁北杨”之说,北杨指的是杨振玉先生,南袁指的是袁隆平先生。

种业巾帼”两系杂交稻奠基人李成荃逝世,享年89岁!

农财宝典

2017-09-10 23:11

+ 订阅

惊闻我国南方杂交粳稻、两系水稻育种奠基人之一,农业部水稻专家顾问、研究员,安徽省著名水稻育种家,原安徽省农科院院长,原荃银高科联合创始人,李成荃女士,北京时间2017年9月9日与世长辞,享年89岁。

李成荃,水稻遗传育种学家,我国南方杂交粳稻主要奠基人之一。20世纪80年代在安徽省试种推广杂交籼稻起了关键作用。提出用水稻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在国内较早开展南方三系杂交粳稻和两系杂交稻研究,选育 “当选晚2号A”等一批BT型粳稻不育系和“7001S”等一批光、温敏核不育系及恢复系,为生产培育强优势的杂交水稻组合,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做出了贡献。

李成荃,1929年3月10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早期严格教育为日后成材奠定了扎实基础。1948年考入安徽大学农艺系,后遵父命改读园艺,但为农艺献身之志未移。1949年8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被选为安徽省芜湖市学生联合会主席,1952年后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及共青团芜湖地工委办公室副主任,任团干6年期间自修完农学专业课,1956年如愿归队从事水稻科研工作。从归队至文革结束的20年中,一半岁月在农村度过,对农业、农村、农民从知情到知心,积极参与3次水稻新品种更新活动,试验推广良种近30个,面积近千万亩;并研究推广了单季改双季稻,冬沤改冬种,低产稻田种绿肥、以磷增氮,早稻适期早播保温育秧等单项技术,改进了传统农业种植方法,促进住点乡村水稻产量翻番。

20世纪80年代前后,三系杂交籼稻配套成功,她全力配合安徽省农业厅在全省试种推广,承担组合的引种鉴定示范、组织南繁、制种、栽培技术研制、技术培训、资料编撰等工作,使安徽省杂交籼稻从1976年试种133.3公顷发展到1979年10.4万公顷,90年代至今发展到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余万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

1977年又将水稻杂种优势在籼稻上的成功经验和关键基因引入三系杂交粳稻育种,实现粳三系配套并成功应用于生产,有4个粳杂优质米组合由美国园环公司和中国种子公司组织在意大利和日本试种成功,使成果走出国门挣取了外汇。她也于1988年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和南方杂交粳稻科研推广协作组副组长,在更大区域内推进杂交水稻新成果转化为生产服务。

1979年受刘来福《小麦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测定》一文的启发,她和徐静斐共同主持研究“水稻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预测杂种优势上的应用”,并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用多元分析法预测水稻杂种优势的空白。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发现,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发展两系法提供了可能。她于1984年冬引进,带领课题组选育了一批光敏核不育系和两系杂交稻组合,其中粳型光敏核不育系7001S选育与应用研究居国内领先,已被诸多省份引进作基础研究与配组利用。为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的国际领先地位做出了贡献。为此,她于1993年获“863”先进个人奖,1994年被选聘为两系杂交水稻专题的项目专家。

李成荃历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安徽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还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及省“三八”红旗手、中组部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称号。

近40年来,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3个重要的时期:即地方品种整理和评选利用,矮化育种和杂交稻育种。我国的矮化育种开创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育成一批半矮秆高产品种,基本上解决了由于密植、中肥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倒伏减产问题,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品种的增产潜力,使我国水稻育种从此进入新纪元。在矮化育种的基础上,培育成功三系杂交稻,有效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水稻品种的增产潜力,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创举。她在这3次水稻品种更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验推广良种近30个,面积近千万亩;在淠史杭灌溉区住点期间,研究推广了单季改双季稻,冬沤改冬种,低产稻田种绿肥、以磷增氮,早稻适期早播薄膜保温育秧等单项技术,改进了传统农业种植技术,促进住点乡村水稻产量翻番。

1956—1959年

任原安徽省科研所(原中科院安徽分院)农业生物室水稻技术员

1959—1977年

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水稻研究室主任

1978—1983年

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1979晋升助理研究员、主持省杂交稻育种攻关项目

1983—1986年

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继续主持省上述攻关项目

粳稻种植江苏近九成 安徽不到四分之一

生意社 2015年10月12日 11:13

生意社10月12日讯

粳稻在皖缘何唱不了“主角”

江苏与安徽同处相近的水稻种植区域,但在水稻种植品种选择上,两省差别却很大。近年(至2015年)来,江苏已成为南方常规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反观安徽省,水稻主产区的农户基本上仍以杂交籼稻为主要品种。品种的差异,给稻农带来的是大不一样的回报。

江苏粳稻“一统天下”

早在1992年,江苏省就提出了发展粳稻生产的方针,目前(至10月中旬)江苏已成为南方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该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的杨洪建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江苏和安徽一样,农户以种植杂交籼稻为主,粳稻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加大了对粳稻种植的扶持力度,粳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近5年来,江苏省粳稻种植面积已基本稳定在2900多万亩,占全省水稻总面积的88%。杂交籼稻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与安徽相邻的局部区域,种植面积约400多万亩。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采取以项目经费带动的形式,促进粳稻发展。杨洪建告诉记者,在全省610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中,江苏省在中央财政每万亩补贴15万元的基础上,再配套支持25万元,也就是说,粳稻种植户每亩可获得40元的扶持资金。从1998年开始,江苏省就启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农业“三新工程”,省财政当年就安排1000万元,先期实施农业品种更新工程。此后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目前用于基层农技部门推广粳稻种植的扶持资金就超过1亿元。

江苏省各类农科院所也加大对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的选育力度。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自2006年以来,共选育了19个水稻新品种,其中粳稻品种17个。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研发出武运粳系列品种40多个,种植区域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安徽杂交稻仍占“大头”

与江苏粳稻种植“一统天下”不同,安徽省大多数农户仍以种植杂交籼稻为主。记者从省农委了解到,在安徽省约3400万亩水稻中,粳稻面积只有800万亩左右。据省农科院水稻所许有尊博士介绍,在2600多万亩一季中稻中,中粳稻只有300万亩,中籼稻则高达2300万亩。

随着粳稻面积的不断扩增,江苏农户粳稻种植收益也水涨船高。杨洪建说,江苏农户粳稻平均亩产已达600公斤,籼稻平均亩产在460—500公斤之间。由于粳稻亩产较籼稻具有明显的优势,加之粳稻的收购价格也比籼稻高。因此,粳稻的总产值明显高于籼稻。粳稻的每亩净利润比籼稻高出71.38元。

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王水寨村罗桥组居民董守权说:“水稻生产是我家大田粮食作物的主要经济来源。往年主要种植杂交籼稻品种,但由于稻米品质较差,市场价格低,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一直不高。从2003年开始在信阳市农科所科技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尝试改种粳稻,获得了较好的收成。2006年种植粳稻新品种郑稻18和武粳15共计7亩,平均亩产稻谷630公斤,比当地杂交籼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而且稻谷非常好卖,我种的7亩粳稻多收入2000多元。现在,我们村的许多农户都开始种植粳稻品种。一些大米加工厂也因为粳米好销、利润较高,与我们联系,想签订稻谷收购合同实行订单生产。”

诚如董守权所言,籼改粳能带来一连串的经济效益。

首先是价格优势。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提供,2005年前9个月,全国粮食主产区水稻收购和销售情况表明:按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计,早籼稻73.94元,晚籼稻76.55元,粳稻90.58元,粳稻同比溢价分别为22.5%和18.3%;同期销售价早籼稻76.27元,晚籼稻78.75元,粳稻94.45元,粳稻同比溢价分别为23.8%和19.8%。在信阳市场,优质粳米每公斤价格比籼米高0.5至1.2元。

其次是耕作制度的变革趋于有利。宋世枝介绍说,“稻—麦(油)两熟”是豫南稻区的基本耕作制度,籼改粳有助于早春作物的茬口安排,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豫南稻区约有100多万亩山冲田、丘冲田,这类田地常年不断浸水,被称为冷浸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最适宜种植较耐寒的粳稻。

籼改粳还有助于加快机械化收割普及进程。籼稻落粒性强,易脱粒,由于交通不便,有些农民仍采用人工收割脱粒办法,劳动生产率很低。粳稻一般落粒性差,脱粒困难,必须采用机械脱粒,籼改粳后将会加快道路和农田改造,推进机械收割进程。

虽然粳米价格较高,然而城市居民日渐趋向喜食粳米。根据中国水稻所对浙江省农村稻米需求调查结果,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提高1.0%,粳米消费量增加0.14%,而籼米需求量下降0.12%。

纵观周边地区与邻国粳稻与籼稻生产演变,我国台湾、江苏历史上都以种植籼稻、吃籼米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都以种植粳稻吃粳米为主;韩国由粳改籼近年来又由籼改粳;日本则一直以优势粳米著称于世。发展粳稻生产对于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升稻米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增加比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系列难题在待破之中

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南稻区,水稻年种植面积42万公顷。自1956年开始,豫南稻区籼改粳经历了三起三落,目前粳稻面积仍不足5%。

上世纪50年代中期,

家园 要不展示一下你的逻辑?
家园 你大概是不知道杜润生是谁

如果他的东西是来路可疑的垃圾,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是可靠的。。。。

家园 逻辑上确实有这个可能性

至于你说的16.1212,也并非不可能,天灾人祸,宁愿逃荒讨饭也不愿种田,理论上都有可能导致绝收,才会有这么低的亩产。

我也是这么理解的,见我找不到一份调查报告

但是不少人一看数字就跳起来,声称不可能。。。。

家园 我先扇自己两个巴掌。

我抽自己两个巴掌先。现在真抽了。昨晚喝的一瓶白酒现在都打清醒了。

说了不再掺合的。

第一:说粮。你这计算方法怎么弄的。

记录在乎你到底什么路径么?你用始末状态法计算。如果不刻意骗人的话,统计口径,就是实际种了多少地,收了多少粮,一共多少人。这都没啥好说的。每个人吃不到饭,就会饿死。这都是物理限制。

所以你为啥要按户算?按户算,你不把115人设想成一户不是亏了?115人算成一户那数据不是更好看?但实际115人,每个人不都得吃饭?不吃就会饿死。115人,我估计都是成年人,劳力,我估计没算孩子——标注下,这我猜的啊~

不懂那只能重修小学数学了。

以上是物理限制,以及数学逻辑,以下是常识。

签名的18人都是光棍么?我给你说是更大可能都是户主,一个小家庭,可以说了算的。18人代表的人数估计占整体的大部分了。这没啥证明,就你所说的,常识。

你这贴,我看完手机左上角时钟都没跳一分钟。开始打字花了7分钟。这么简单的东西,抓狂。你咋想的,能按户算?不理解。

再回我继续扇自己嘴巴。

通宝推:亚细亚的孤儿,
家园 哈哈哈,继续借地说南粳问题,赫赫赫

大国粮策 | 从“吃饱”到“吃好”,“南粳之父”王才林稻花香里逐梦行

2022-06-18 21:40:27中国江苏网

1959年,王才林出生在无锡新吴区望虞河畔的一户普通农家。他的降临给家人带来不少的快乐,同时也伴着隐隐的担忧,母亲孕期营养不良,孩子出生时骨瘦如柴。逢上三年自然灾害,缺吃少穿,即便有着“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能否安然熬过也未可知。

才林的父亲是从外乡“入赘”而来,一家人受到土著大户的排挤、欺负是常有之事,加上母亲在节骨眼上买过别人抛售的几亩土地,一家子被划成了“富农”,这让王才林的求学之路充满曲折布满荆棘。

从小到大,才林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被人称为“小天才”。14岁初中毕业那年,推荐考高中的名单上却没有他的名字,班主任找到村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王才林“吵”来一个考高中的名额。

高中快毕业时,父亲生了一场病,原本壮如牛的强劳力从此干不了重活,17岁的王才林高中毕业后成了挣全工分的劳力。他默默接过了农具,接受了现实的安排。

那时无锡太湖一带还在种双季稻,播种、育苗、插秧、挑担……幼嫩的肩膀扛起全家人的生活,太阳炙烤下的田埂像铁板烧,赤着脚的才林挑着担子一路小跑,他的脚后跟被硬土疙瘩扎成了蜂窝煤状。冬季农闲时也不能歇,要去罱河泥(上个世纪70年代江南地方的一种农活,把河里的淤泥挖出来,与稻草混在一起发酵,待开春后挑到田里当肥料)。五短身材的王才林,力不从心,有一回挑猪厩肥传担子时,村里有恶作剧的,把100多斤的担子冷不丁卸在王才林的肩膀上,险些压断他的芦柴腰,他使劲地忍着,压抑着内心的愤怒、委屈和悲伤。三年的强劳动,让他瘦弱的身板结实起来,思想越发成熟起来。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才林仿佛看到了人生的灯塔。他悄悄复习起来,他的目标是能做一名医生,救治如他父亲般小病致残的老百姓,那一年考出357的分数,却没有等到意料之中的录取通知书。王才林没有气馁,冬季在挖河工地上,一边继续“修地球”,一边备考,寒冷的工棚里,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打着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高中班主任掂记着这棵“最有希望的好苗子”,专程跑到水利工地找到带队负责人为他请假。这一回他考了391分,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一定能考上了,然而一切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就在几乎绝望之时,1978年11月9日,王才林清晰地记住这个日子,他意外地接到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前身)苏州地区专科班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一个大专,还是一所农校,去还是不去?父亲的话帮他下了最后的决心,“儿子,去吧!未来的路还很长,先变成吃国家粮的人!”王才林明白“国家户口”在父亲心中的分量和期待。

王才林回想20年来的人生,吃过苦、受过辱,出过汗,流过泪,回乡三年的农民生活,让他对土地、庄稼和农村有了更直接的体验和切肤之痛。他曾无数次想象过自己的未来,如今有了这么一个支点,他要好好把握。后来知道,两次落榜均卡在“政审”上,多亏江苏农学院从落榜生中进行了补录,才给了他继续读书的机会。

20岁的王才林被分在农学班农学专业,依然要下地劳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对于农民出身的王才林来说驾轻就熟,只是以前为了挣工分,现在是拿助学金完成学业,两者差距悬殊。王才林活在当下,更珍惜当下。

他的班主任郭二男爱搞科研,喜欢王才林吃苦耐劳的品质,任命他为科研兴趣小组组长,做他的助手。冬去春来,郭老师的《太湖地区地方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力研究》的论文在《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文末特别注明王才林等同学参加了该项目的部分工作。自己的名字能登在杂志上,这是一个巨大鼓舞,闻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王才林的心里比蜜还甜,干劲更足了。之后的两年,他或合作或独立,陆续在《作物学报》等权威期刊上刊发了四篇论文,貌不惊人的王才林成了全校的焦点,毕业后顺理成章留校做了老师。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社会经济形势悄然发生着变化。执教一年的王才林迎来了考研机遇,江苏省农科院和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招生的简章上,注明具有本科或者同等学力者均可报名。这仿佛就是为王才林量身定制,他顺利考入了江苏省农科院,拜在杂交粳稻研究与育种专家汤玉庚门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江苏省农科院工作。

1991年,王才林公派自费第一次赴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部进修。

之后的10年,王才林驶上了人生的快车道。他又两次前往日本攻读博士和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和日本的导师团队合作,挖掘了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用生物考古的方法证明了这里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古稻田——这项成果轰动了日本。1996年3月份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申请了博士后研究。1999年春暖花开的三月,40岁的王才林回到祖国,在广阔天地间施展才华和抱负。

王才林带领着团队收集了数千个粳稻品种,其中就包括“关东194”,从中发现了控制水稻食味品质的关键基因,向着他种出“最好吃的大米”的小目标艰难跋涉。

每年夏天是搞科研的最佳时期,实验室就是水稻田,为记载水稻从苗期到抽穗期的完整实时数据,晨曦初露就下田,匆匆吃完早饭又到田里一呆又是四五个小时。每年冬季,他像候鸟一样,带着团队迁徙到“天涯海角”南繁育种,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忍受蚊虫叮咬。每年要在数以万计的不稳定材料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需要的后代进行“加代”种植,只有完成八代子孙的选育,才有可能将基因特性稳定下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才林晒得比庄稼汉还要黝黑,有一次他从海南南繁育种回来,家人母女俩在路上与他擦肩而过,竟然没有认得出来。

优质品种培育出来后,要在江苏不同区域试种,品种审定后再大面积推广。也就是说,一个好品种从试验田走上餐桌,至少要花十年时间。好吃大米的背后,凝聚着科研工作者甘于寂寞的坚守、不计成败的境界、无私奉献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2008年结出了硕果。王才林选出了适宜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南粳46”,这个名字其实一点也不浪漫,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南京粳稻,出生编号46号。按照这个命名方法,王才林和他的团队又接连研发培育出“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等品种,平均亩产高达600——700公斤,实现了优质与抗病、高产的统一,主要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这些品种适种于江南、苏中直至江苏全省,还辐射至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区。

王才林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南粳之父”的称号不胫而走,以至业界流传这么一句话“要吃好大米,就找王才林”,王才林的事业迎来了高光时刻,2016年,在日本举行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一举战胜日本诸多品种荣获“最优秀奖”。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和“南粳9108”双双荣获金奖,其中“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南方吧)“最好吃的大米”,“南粳9108”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之一。

如果能研发出适合盐碱地种植南粳品种,那该收获多少高品质大米啊?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至少有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和15亿亩内陆盐碱地。王才林担任了“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

2017年,新疆克州农业部门与江苏省农科院“联姻”,在克州有近一万亩水稻田。时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的王才林带领他的团队,从全国100多个优良水稻品种中选出15个品种,在克州阿克陶县盐碱地试种。王才林团队攻坚克难,确定了4个耐盐品种扩大种植,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而且稻米品质非常好,被业内惊呼为“奇迹”。“南粳9108”“盐稻12号”“盐粳765”等耐盐新品种现在已在江苏、辽宁等沿海滩涂盐碱地示范种植,亩产量还在不断超越。

王才林说,水稻种植形成的特殊水环境,有助于盐碱地土壤的持续改良。如果能大面积种植耐盐水稻,广袤的盐碱地会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意江南”,大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改善生态环境。

儿时“一家煮饭百家香,一亩稻花香十里”的梦想,求学时种出“最好吃的大米”的誓言,在他数十年的科研实践,在“与时间赛跑”的淘汰赛制下,一步步实现了。作为一名农业科研者,王才林无疑是幸运的,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得到了土地的丰厚回馈,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老百姓送他的“南粳之父”的称号,实至名归。

岁月如歌,王才林不觉就到了退休年龄。他干劲没一点退却,依旧风里来雨里去,奔波劳碌,像候鸟一般南北迁徙,为稻米操更多的心。2021年的秋分,王才林首次出任“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为打造和推广以南粳系列为主的水韵苏米品牌代言。

同年,江苏省粮食集团、省农科院、苏垦米业、沿海农发等合资成立了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为王才林领衔的团队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为地方政府主要为水韵苏米培育专用品种,提供全产业链标准化技术服务,为种植大户、为稻米加工企业、为地方政府服务。

他欣然受命,翻身上马,做喜欢的事,做有利于农民的事,他愿意。

他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干到80岁,再说。

--------------------------------

射阳县稻米种植历史悠久。

早在明朝中叶,射阳地区就有“人烟稀少,临海著盐,汪田种稻,一年一熟”的记载(《射阳县志》)。但当时未经开垦,河道淤塞、海水倒灌,“春天冒盐霜,秋天芦花荡”。1916年(民国5年),民族资本家张謇来此创办垦殖公司,屯民挖渠,叠坝成田,东部植棉,西部种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把“风吹盐屑满天白”的盐碱滩,改造成“雨洒田园四季绿”的沃土。射阳成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水稻种植品种上,也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此时是啥米不知道)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追逐的是有饭吃,解决温饱,以产量高的杂交稻为主。(毛时代射阳是籼米)

随着粮食市场放开,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种粳稻,一经上市,便受到长三角地区消费者热捧。

20世纪90年代末,全部改种粳稻。

射阳水稻栽培技术领先,全县推广标准化种植,无公害、绿色食品覆盖整个稻作区域,水稻种植水平空前提高。

----------------------------

稻花香里逐梦行!听“南粳之父”王才林讲述丰收故事

2023年09月24日 12:02:17 | 作者:郝朦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人间最美是金秋,金秋最美是丰收。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鱼米之乡的江苏稻香蟹肥,一派丰收景象。

  说起江苏水稻,很多农户和科研工作者都会提到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南粳之父”王才林。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级活动现场,王才林正式被聘请为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就在前不久他又获评2023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虽然已过退休年龄,但是王才林仍然活跃在农业科研和生产一线。为了向更多科研和农业生产一线工作者讲述丰收故事,9月23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分享会在南京召开,在种植户口中的“王所”“王老师”从田间走上讲台跟200多位“三农”工作者分享了他和水稻的不解情缘。

  说起童年的生活,王才林满是感慨——“出生于三年困难时期”“学习成绩优秀人称‘小天才’”“17岁返乡务农成为强劳动力”……童年时期挑过猪粪、罱过河泥、挑过草塘泥的王才林可能从没有想过会从事当时看着“高大上”的科研工作。第一次转机来自于校长跟大队书记“吵”来的中考机会。听王才林说,“14岁初中毕业那年,推荐考高中的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为此,班主任找到村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王才林争取来一个考高中的名额。” 困难的童年时代练就了王才林吃苦耐劳的本质,对于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才林自然倍加珍惜。

1978年11月他也被江苏农学院苏州地区专科班录取,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1983年,王才林顺利考入江苏省农科院,拜在杂交粳稻研究与育种专家汤玉庚门下,毕业后留在江苏省农科院工作,啃起“杂交粳稻”硬骨头。从那时开始,王才林正式开启水稻育种之路。

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王才林一直把“让中国百姓吃上最好吃的大米”作为自己的目标。从1986年参加杂交粳稻、863课题研究制定个人努力计划,到1991年开始三赴日本求学深造,再到1998年应聘江苏省农科院粮食所业务副所长……酷暑时节奔波在田头,寒冬腊月依然坚守在南繁基地育种一线,寒来暑往、北种南迁,王才林广泛收集了各类种质资源,终于在“屡败屡战”中发掘出水稻优良食味形成的主效基因,找到了好吃大米的“江苏密码”。

在2016年日本举行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一举战胜日本诸多品种荣获“最优秀奖”;随后,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好吃的大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南粳46”声名鹊起犹如找到了培育优良食味粳稻的“钥匙”,自那以后,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南粳3908等相继问世,不仅口感依然上乘,而且产量节节攀升。(主要是产量不够吧)

推广面积是一个品种好坏的有力注脚。统计显示,截止2022年,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其中,南粳9108连续8年超过500万亩,成为江苏省推广面积最大、全国常规水稻第三大品种,并在周边省、市、区相继引种示范。得益于南粳系列的成功,王才林也因此荣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5项,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荣誉称号。

  不仅产量高而且效益好。

谈起成功,王才林很是谦虚,“大家的支持帮助成就了南粳系列的品种”。说起工作,已经退休的王才林依然劲头十足。2021年江苏成立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王才林众望所归成为研究院第一位总经理(总经理搞研发?)。站在新起点,王才林依然坚持着躬耕田园的初心:为政府服务,聚力打造“水韵苏米”品牌,提升优质稻米区域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为企业服务,为相关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标准化技术产品与服务,提升稻米品牌效益;为农民服务,为订单种植大户提供优质原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导,提升优质原粮效益。

  记者手记:作为“三农”条线的记者,我日常经常疲于发现各种有趣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但是每次翻看王所的朋友圈,都能了解江苏水稻产业的新动向新特点。每一次问候和邀约,都能收到来自王所最真诚的回复。在我看来,对于种植户和农业企业来说,王所是他们丰收的坚强后盾,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己来说,王所也是我讲述丰收故事的“密钥”。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编辑/徐玮琪)

----------------------------

汤玉庚先生九十华诞庆祝会暨杂交粳稻学术论坛论文集

作者: 王才林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6-12

页数: 227

定价: 68.00元

ISBN: 9787802331075

显然只是理论。

------------------------

解码大米“明星家族”南粳系列

人民资讯

2021-09-10 00:00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近日,“南粳5718”“南粳3908”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至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已有4个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这背后,是该院粮作所专家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持续努力——江苏种植的水稻,三分之一用的是省农科院育成的“南粳”系列,其中多个品种在各类评比中多次获得最高等级奖项。

群星璀璨,满园稻香,南粳系列为什么这么“牛”?

“家学渊源”,九十载赓续传承

省农科院粮作所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开展水稻育种工作,先后涌现出周拾禄、赵连芳、陈永康、周泰初、许济川、汤玉庚、疏仁山等知名育种家,选育出“中农”“南京”“南粳”等系列品种120余个。

上世纪60-70年代培育的籼稻“南京11号”在长江流域最大年推广面积达869万亩,是当时南方稻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被选为科技援非的主要水稻品种,在几内亚、坦桑尼亚种植,最高亩产达700公斤,为提高当地水稻产量做出重大贡献。该品种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90年代末,邹江石带领团队育成了“两优培九”。这是我国第一个两系杂交超级稻,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该品种先后通过江苏、湖南、湖北等省及全国品种审定,于2000年实现我国第一期超级稻育种目标,在2002-2007年5年间,一直是我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累计种植面积超亿亩,社会经济效益超过140亿元。在越南、菲律宾等多个东南亚国家产量和品质均表现优异,于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说到优良食味粳稻时,在江苏甚至周边的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种植大户、大米加工企业都会提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南粳系列品种,作为该院水稻品种名片,新时代的“南粳”已在百姓和市民中留下了“好吃大米”的美名。

江苏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也是高产省,江苏的优质育种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

为了培育既高产又好吃的大米,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王才林团队从我国东北、长江中下游、云贵高原等不同粳稻区和日本、韩国等国家收集了数千种粳稻品种,

研究影响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发现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粳稻优良食味品质的关键因子,并在日本粳稻品种“越光”的后代中发掘出食味品质改良的核心种质,历经10多年耕耘,研究出适合太湖流域种植的“南粳46”,并于2008年通过审定。2007年、2008年,“南粳46”连续两年在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会上拔得头筹,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

2011年,王才林团队研发出了适合长江两岸种植的“南粳5055”,2013年,又推出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南粳9108”。“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不但好吃,而且产量高,审定以后一直是江苏省的主推品种,“南粳5055”和“南粳9108”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这些品种先后30多次获得全国和江苏省食味评比一等奖和“金奖大米”等殊荣。2016年,王才林带着“南粳46”赴日本参加中日优质粳稻食味评比,在众多日本粳稻品种中脱颖而出,斩获最优秀奖。2019年,“南粳46”和“南粳9108”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其中“南粳46”在粳稻组排名第一。

为满足江苏不同稻区农户对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选择要求,随后几年,王才林、张亚东带领的育种团队再接再厉,育成了“南粳3908”“南粳晶谷”“南粳5718”等等12个优良食味粳稻系列品种,完成了覆盖江苏省不同稻区和周边省份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布局。

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在2020年第五届“江苏好大米”粳稻特等奖中,南粳系列品种占比85.7%;评出的125个奖项中,种植品种为南粳系列品种的占获奖总数的70.4%。在江苏省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评鉴会上,“南粳5718”“南粳46”“南粳9108”“南粳晶谷”获得特等奖。2020年“好吃苏米”品鉴大赛暨“水韵苏米”公用品牌建设成果发布会上,全省近百个稻米区域公用品牌、苏米核心企业和稻米龙头企业同台竞技,评选出的30个“好吃苏米”获奖产品中,28个为“南粳46”和“南粳9108”品种。第二届中国“好米榜”共评选出30个金奖稻米产品,有22个采用的是南粳系列品种。

南粳系列品种获奖,增强了江苏省扩大推广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信心,省政府办公厅2020年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 确保粮食稳产增效的通知》,明确提出全省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推广面积超过1300万亩的目标。2020年“南粳9108”单品种面积超过700万亩,全省优良食味品种的推广面积约1350万亩,占江苏水稻总面积的40%,奠定了优良食味粳稻的市场优势,提升了优良食味粳稻的市场占有率。“南粳9108”成为全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是全国常规粳稻推广面积第4位的品种,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唯一入选的常规水稻品种。

不光注重口感改进,省农科院还一直重视攻克水稻产量难题,通过挖掘高产资源,选育了一批具有高产潜力兼顾优良食味的水稻新品种。“两优培九”“南粳44”“南粳45”“南粳49”“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2”“南粳0212”“苏垦118”“南粳5718”和“南粳3908”等11个品种先后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其中“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南粳3908”等4个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

2020年认定的“超级稻”家族新成员——“南粳5718”和“南粳3908”是新一代高产型优良食味粳稻品种,育种家在注重产量、食味品质的同时,将提高抗性融入育种目标,使高产与优质有机融合,对夯实全省水稻稳产增产、促进优良食味粳稻的产量水平上升到新台阶、推动优良食味稻米产业的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王才林从小在苏州农村长大,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78年11月,他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王才林遇上了自己的科研启蒙老师,加入老师的研究团队,名字首次在刊物上出现,这样的欣喜和鼓舞点亮了王才林从事科研之路的灯塔。1983年,王才林顺利考入江苏省农科院硕士研究生,成了杂交粳稻育种专家汤玉庚先生的得意门生。毕业后留在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工作。当时的育种目标是追求高产,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他沿着袁隆平的杂交稻方向,主攻“杂交粳稻”研究,正式开启水稻育种之路。他刻苦努力,制定个人五年奋斗目标。1986年参加863课题研究。不久就在《植物学报》、《遗传学报》等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初露头角。

    90年代王才林先后得到三次去日本留学的机会。1991年第一次走出国门,日本米令他眼界大开。

1997年3月,王才林再次前往日本从事博士后研究。学业结束后,王才林放弃了在日本工作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国。

在这期间,王才林从全世界收集了3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研究了与食味有关的所有性状,发现米粒中直链淀粉含量是决定米饭食味品质的关键,从而从分子水平揭开了软米好吃的秘密,在优良食味粳稻理论研究上率先取得重要突破。但是这些引进的外来水稻品种在江苏试种均以“水土不服”而告终。面对这一难题,王才林大胆决定走品种杂交的路径,用最好吃的水稻种质资源来“嫁接”改造江苏本地水稻品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江苏种植的最好吃的水稻品种。经过千百次的试验,最终选出了以江苏地方优质品种“武香粳14”和日本“关东194”的杂交组合结为亲家,把“关东194”中的好吃、抗病基因,与我省水稻品种“武香粳14”中的高产、适应性基因,硬是“揉合”到了一起。

夏天是搞科研的最佳时期,实验室就是水稻田,为记载水稻从苗期到抽穗期的完整实时数据,王才林一大早就下田,匆匆吃完早饭又到田里一待又是四五个小时。冬季,他像候鸟一样,带着团队迁徙到气候温暖的天涯海角南繁育种,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忍受蚊虫叮咬。当地人这样形容他们:“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一问原来是搞水稻育种的。”像所有的水稻育种专家一样,王才林的皮肤看起来也是黑黑的,这是长期日晒风吹下田间搞育种研究留下的印记。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王才林培育的第一个好吃大米“南粳46”终于通过了审定。

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好吃的大米”。目前,南粳系列品种的年推广面积1300多万亩,占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的40%,稻米加工企业每公斤加价0.3元收购南粳系列稻谷,仅此一项便可帮助农民每年多增收30多亿元。

一个水稻品种,对种植所需的自然气候条件要求很高,适合种植区域很有限,“南粳46”虽好,但只适合在江苏省苏州、无锡等苏南地区和上海市种植。

为满足江苏不同稻区农户对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选择要求,随后几年,王才林带领他的育种团队再接再厉,先后培育出适合不同区域种植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家族成员一共有9个。其中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有“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3908”、“南粳505”和“南粳2728”。2019年,王才林团队又新育成南粳“5718”、“南粳58”和“南粳晶谷”3个品种,实现了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全覆盖的战略布局。这些品种平均亩产高达600-700公斤,实现了优质与抗病、高产的统一,主要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其中“南粳9108”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之一。

目前,“水韵苏米”、“金陵味稻”、“射阳大米”、“兴化大米”等区域公共品牌80%以上都以南粳系列品种为原种,支撑了长三角地区数百家大米加工企业优质大米品牌发展,利用南粳系列品种年生产优质大米300万吨左右,年销售收入约15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长江中下游稻米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至少有3500万亩沿海滩涂和15亿亩内陆盐碱地。袁隆平有个“海水稻”的梦想,王才林也有这方面的梦想:如果能研发出适合盐碱地种植的南粳品种,那能再收获多少高品质大米啊?就这样,王才林担任了“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

他培养的接班人已经成为团队负责人,近年又育成“南粳9308”、“南粳5818”、“南粳8911”等新品种,南粳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1亿亩,增产稻谷280多万吨。

所以基本可以认为,南方粳稻大规模种植,可能是90年代之后的事情,80年代产量应该是不高的。

家园 上网抬杠,多大点事?不用那么激动吧?

所以你为啥要按户算?

我解释一下用”户“来做单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不知道每户的劳动力各有多少,更重要的是,包产到户,就是以户为单位的。

肯定会有其他人问,为何包产到户,不是包产到人,这里有个技术性的解释:

点看全图

PS:如果你不想掺合,不用回我的贴就行,不必勉强的。

家园 无非是包产到户的推手,为自己的观点不惜造假
家园 在粳米和籼米这个问题上我确实想当然了

我查了一下,我把粳米籼米和早稻晚稻这两组概念搞混了,因为我们那里只区分早稻和晚稻。我们那里的早稻和晚稻都是籼米,但是晚稻籼米味道比早稻籼米好很多,当地不少人意见不比东北大米(粳米)差。

家园 批判对方造假容易

要让农民支持很难,通过造假骗取农民长期的支持就更难了。

那么,你是不是也应该摆一些证据出来,考证一下杜润生在什么地方造了假呢?

家园 福建宁德地区龙潭村

屏南县龙潭村。

央视新闻调查报道山区农村新生的典型。

给人深刻印象。一切改变的根源在于人的思想。有一个人在提倡,有务实的村政府和党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经过7年的发展,龙潭村从一个被村民几乎废弃的远乡僻里,变成远近闻名的文化人集聚地,旅游点,新农村。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民回到家乡开办民宿,饭店等工商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